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古代后期科技史-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成就;也有可能是为了迎合奥古斯都皇帝推行的复古政策所致。 

     因为《建筑十书》对希腊、罗马建筑的经验和技术作了全面的概括总结, 

所以倍受后人重视。1414年发现了该书的一个抄本,引起人们极大的关注。 

1486年罗马印行了拉丁文本,1511年威尼斯出版了插图本;1521年出版了 

附有插图和注释的意大利文译本。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家们都奉其建筑指 

南。以后又被译成多种文字出版。直到20世纪,《建筑十书》还被建筑界奉 

为圭臬。成为建筑学的开山之作。中国于1986年出版了中文译本。维特鲁威 

及其撰写的《建筑十书》创立了欧洲建筑体系的建筑学,成为世界建筑史上 

的光辉篇章。 

      (7)古罗马引水道、桥梁及道路建设 

     古罗马供水装置比较先进,其中引水道 (或称水道)更具有代表性。引 

水道是从遥远的郊区引水入城的建筑工程。在罗马帝国境内,大小城市都有 

这类建筑,仅罗马城就有11条水道。当水道经过河谷深沟而又要保持原来水 

平时,便架设渡槽;在通过低洼地段时、便修建架设水道的支拱,有的长达 

几十公里。在这类建筑中最为雄伟者,当属法国南部尼姆斯城附近的水道渡 

槽。它以连拱砌成。该桥共分3层,底层可兼作桥梁。因为该桥架于加尔德 

河上,法国人将它称之为“加尔德桥”,至今仍巍然耸立;公元前38年所建 

的克劳获管道至今也在使用;不愧为古罗马工程技术的一大奇迹。 

     古罗马的道路建设十分发达,这与帝国不断扩张领土有关。为了巩固和 

加强帝国的统治,古罗马大力兴建道路。由首都罗马可通往意大利、英国、 

法国、西班牙、德国、小亚细亚部分地区、阿拉伯以及非洲北部,在整个罗 

马帝国形成了一个完整庞大的道路网,联络干道322条,总长度达78,000 

公里,可谓条条大路通罗马。该道路网以29条主干道为主,最著名的是连接 

罗马与布林底西的亚平大道(又称阿庇乌大道),全长约660公里。罗马大 

道的路面均高于地面,主要干道平均高出2米左右。道路的设计原则是尽量 

取直,因此开挖众多隧道,修建了许多桥梁和挡土墙等建筑。若干主干道宽 


… Page 93…

达12米,中间部分为3。7至4。9米,供步兵使用;两边填筑高于路面的宽约 

0。6米的堤道,供指挥之用;再侧还有2。4米宽的骑兵道。路面的式样也有 

很多,路面下填砾石,上铺石板,并用混泥浆或灰浆砌筑,甚为坚固,成为 

古代著名的高质量公路。 

     正因为罗马的道路建设发展迅速,陆路交通发达,所以桥梁建筑也很兴 

盛。帝国时期修筑了许多桥梁,最著名的有:公元前62年所建的罗马法布里 

西奥石拱桥,桥有2孔,单孔跨度24。4米;公元前55年在莱茵河上修建的 

木排架桥,长达300多米,用于行军;公元98年所建的阿尔坎塔拉桥(在西 

班牙境内),中间设2孔,跨度各为28米,桥面高出谷底52米。罗马帝国 

在图拉真统治时期 (公元98—117年),领土扩张达到最大限度。在两次达 

西亚(现罗马尼亚)战争中,为强渡多瑙河,以最快速度抢建了一座木拱桥, 

保证了军队作战的需要,达西亚也变成了罗马的一个行省。至今保存完好, 

建立在罗马城内的图拉真纪念柱,采取浮雕的形式记述了这一战争场面。其 

中有表现多瑙河上的便桥部分,活脱脱地反映了已达到很高水平的造桥技 

术。又如,在葡萄牙首都里本斯附近的一个古罗马桥梁,桥分6拱,大小不 

一,连接深谷危岸之间,气魄很大,直到今日仍可使用。公元104年在匈牙 

利段的多瑙河上还建成了21孔木拱桥,各孔跨径为36米,规模相当可观。 

     古罗马时代的石拱桥,其拱圈呈半圆形,拱石大都经过工匠细凿,因此, 

拱石之间砌缝很小,不用砂浆,而且桥体坚固、美观。此外,桥墩宽度对拱 

的跨度之比大多为1/2左右。 

      (8)水泥问世与建筑教育的发展 

     建筑的发展离不开新材料的研究与进步。每一种新型建材的诞生,都会 

对建筑业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作为重要的建材品种的水泥,从诞生 

之日起,就为建筑界所注目。水泥是何时出现的呢?其具体年代已无详考。 

但多数专家认为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当时,罗马人用石灰和火山灰的混 

合物作胶结材料,制成了天然混凝土,这就是最初的水泥,常称为罗马水泥。 

这种水泥出现后,迅速地应用于建筑。到公元前1世纪时,几乎完全代替了 

传统的石材。 

     推动罗马建筑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古代建筑教育。公元前1世纪维 

特鲁威的 《建筑十书》,对建筑教育提出了一系列要求,强调建筑理论和实 

践的结合。公元288年,罗马城出现了第一所工程技术学校,从此开始了学 

校建筑教育。以后的东罗马帝国在各地设立了建筑工程训练学校,建筑教育 

更为盛行,为建筑业的发展培养了很多技术人才。 



                     2。中国古代建筑技术体系的形成 



     中国的古代建筑,源远流长,风格迥异,技术独特。到了世界古代后期, 

则大步跨入了空前发展的历史时代。 

     秦始皇灭六国,建立了统一的封建帝国。并集中原属七国的人力、物力 

和技术,修筑了纵横全国的驰道,连结了横亘北部的长城,营造了规模宏大 

的阿房宫,建成了空前绝后的始皇陵,扩建了布局独特的咸阳城,并在东至 

黄河、西至汧水,南至南山、北至九峡的广大范围内,仿照六国宫殿的样式, 

建起了众多的离宫别馆。沸腾的建筑浪潮使悠久的建筑技术得以交流和集 

中,为中华民族建筑技术风格的形成而开基立业了。 


… Page 94…

     西汉社会经济繁荣,国力昌盛,建筑也在此时出现了第一个高潮。西汉 

长安,面积35平方公里,周围建有7座卫星城性质的陵邑,西南凿有昆明池。 

长安宫殿规模巨大,从未宫前殿遗址和新发掘的武库,西汉明堂辟雍、王莽 

宗庙遗址来看,当时的宫殿乃是木构技术和夯土技术相结合的台榭建筑。王 

莽宗庙的11座建筑物,排列有序,严格对称,说明大型建筑群已有整体的规 

划。此时还有计划地建造地方城市、屯垦城市和边防障塞。西汉帝陵规制宏 

大,仅茂陵的地面封土就达230米见方,且外有围墙,四面建阙。各地的王 

墓往往凿山而建,内造木构椁室。 

     光武帝刘秀复国,长安已经残破,只得迁都洛阳,为汉代的城市建筑增 

添了重要的内容。从出土的大量壁画、画像石、画像砖和明器的图案中,可 

以看到东汉时期的各种建筑形制,诸如宅院、坞壁、重楼、厅堂、仓厩、圈、 

望楼,以至门、窗、柱、槛、斗拱、瓦饰、阶基、铺首、栏板、棂格等等, 

显现出汉代世俗建筑的技术风貌。在墓室中用砖石拱卷取代木椁墓是东汉建 

筑的一个新特点。对于陶井圈、陶水管、砖石地下水道的使用则更加普遍。 

     魏晋南北朝的民族裂变,导致了民族迁移和文化混融,并为建筑技术的 

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汉代建筑技术的华夏特色,佛教建筑技术的异域风彩, 

都得到了传播和发展,各族人民的生活起居方式也发生了变化。魏都邺城, 

采取宫城在北,里坊在南的分区规划,对后世影响不小。曹魏洛阳城,正殿 

左右建东西堂,这种体制一直沿用到南北朝。西晋佛教盛行,寺院、佛塔、 

石窑与日俱增,这些建筑的造型,装饰题材、石雕、壁画技法等等,都被世 

俗建筑借鉴吸收。西晋重建洛阳城,其桥道、闸堰、窦渠等工程技术水平很 

高,成为古代同类建筑的典范。 

     南北朝的佛寺建筑极多,早期寺以塔为重,后来则塔殿并重。北魏洛阳 

永宁寺塔,是古代最宏伟的楼阁型木塔。南方则以中心柱结构为塔式主流, 

并传入日本。砖塔始于西晋,现存最古老的河南登封北魏嵩岳寺砖塔,是密 

檐式塔的先声。同时也出现了可以登临的层楼式砖石塔。 

     在材料工艺和技术方面,出现了砖卷门窗洞;琉璃制品建筑,模型花砖 

壁面和地面,塔刹和门窗装饰镏金件,曲面屋顶,起翘屋角,大型鸱尾瓦饰, 

佛寺大幅壁画等等。 

      (1)建筑技术的划时代发展 

     建筑是规划设计,建筑材料、工程技术的综合产物。从整体意义上说, 

秦皇汉武都是建筑史上的风云人物。他们领导了中国古代建筑发展的历史潮 

流,推动了建筑技术的普遍应用,劳动人民则将聪明才智化为技术成果,创 

造出巧夺天工的建筑实体来。在长期的建筑实践中,华夏民族特有的整体布 

局方式、木架结构体系、砖石工艺体系等技术类型,形成了中国古代建筑的 

典型风格,其演变过程就在世界古代后期的中国历代帝国之际。汉武帝时期 

则是中国古代建筑史上的第一个高潮。 

     木架结构体系和砖石工艺体系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两大技术系列。而木架 

结构体系和古希腊模式一样,同为世界级的建筑风格的典型代表。 

     木架结构是中国古代建筑技术体系中最重要的技术类型。其中又有大木 

作和小木作之别,大木作包括抬梁式构架、穿斗式构架、井干式构架的斗拱 

等主要形式。小木作也有隔断、龛橱、天花、藻井等形式,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