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五千年事物由来总集--习俗分册-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命运,一直是他十分关注的题材。于是他构思了 《悲惨世界》的情节轮廊。 

     1845年,雨果把自己的全部身心都倾注到这部作品的创作中来,初名《受 

苦的人们》。作品于1848年2月接近脱稿,但欧洲大陆爆发的1848年革命 


… Page 28…

使他中断了写作。7月,王朝被推翻后,他被选为制宪议会的成员。1851年, 

共和国总统路易·波拿巴发动政变,宣布帝制,对共和主义者大肆进行镇压。 

雨果因发表反政变宣言而被迫流亡国外,定居在大西洋的杰西岛上。这时他 

才继续写小说。他在原稿的基础上扩充了内容,深化了主题,把 《受苦的人 

们》扩展成为规模巨大的长篇小说 《悲惨世界》。 



                       《约翰·克利斯朵夫》的由来 



     法国作家罗曼·罗兰为了实现曾立下的“不创作,毋宁死”的誓言,和 

结婚八年半,然而同床异梦,一心迷醉于社交活动的有钱的妻子——一个教 

授的女儿离了婚,告别了充满腐朽气味,令人窒息的巴黎“上流社会”。他 

抛弃优裕的生活和豪华的住宅,回到父亲简陋的公寓,深居简出,闭门埋头 

创作 《约翰·克利斯朵夫》。 

     三年后 (1904年),他写出《约翰·克利斯朵夫》第1卷。可是没有一 

个出版商看上这部作品。此时,他的一位大学同学,办了一个专门发表为巴 

黎文坛所弃而他认为有价值的文章的刊物。 《约翰·克利斯朵夫》就在这个 

半月刊上连续登载。这部10卷巨著还未登完,便受到了读者的热烈欢迎,罗 

曼·罗兰也成了名噪一时的作家。 



                              《红与黑》的由来 



      《红与黑》是一部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作品,深受世界读者的欢迎。 

     法国著名作家司汤达,1827年在一份“司法公报”上看到一件情杀案新 

闻:铁匠的儿子裴尔特天资聪明,仪表堂堂,布兰格牧师一心想使这个才华 

出众但社会地位低下的青年人出人头地,便帮他进了学校,后又推荐他做了 

富人米舒的家庭教师。米舒的太太对裴尔特体贴入微,经常和他促膝交谈, 

十分投机,谁知两人竟在接触中产生了火热的爱情。由于女仆告密,裴尔特 

只好离开米舒家。后来,布兰格牧师又介绍裴尔特到一个名叫德·考尔松的 

贵族家里当秘书,考尔松小姐又钟情于他。原来的情妇米舒太太出于嫉妒, 

给德·考尔松写了一封信揭发此事,裴尔特再次被解雇。裴尔特在绝望中产 

生了报复之心。一次,趁米舒太太在教堂做弥撒,裴尔特向她开了两枪。法 

庭以预谋杀人罪判他死刑。 

     司汤达此时正在写一部题为《于连》的小说。在这件新闻的启发下,他 

把原创作中主人公于连的命运和裴尔特的命运联在一起,并把保皇党反人民 

的阴谋事件当作故事核心,通过这个爱情悲剧来展示查理十世统治下法国社 

会的深刻矛盾,描绘社会各个阶层的生活面貌,写成了 《红与黑》这部世界 

名著。 



                              《浮士德》的由来 



      《浮士德》被称为欧洲文学史上伟大的史诗之一。 

      《浮士德》源于一个民间传说:中世纪有个叫浮士德的人,通星相,会 

魔术,懂医道,漫游四方。1509年,浮士德取得了海德堡大学神学学士学位, 

后被任命在克罗伊茨纳赫一所学校当教师。他给学生讲荷马时,能呼唤史诗 


… Page 29…

中的人物在课堂里出现,因而触犯了教堂,被视为“不务正业”而遭解雇。 

后来,他就以卜卦算命、施行巫术为生。浮士德晚年十分贫困,曾因化学实 

验引起爆炸而两次受到法庭传讯。约 1540年,浮士德死于一次实验引起的爆 

炸事故。1587年,法兰克福出版了一本叫《法力无边的浮士德博士》的通俗 

读物,作者把浮士德描写成用灵魂换取快乐的享乐主义者。1589—1592年, 

英国戏剧家克利斯朵夫·马洛写出剧本《浮士德博士的悲剧》,把浮士德描 

写成不信上帝、追求知识、热爱真理、用人力征服自然的人道主义学者的形 

象。此后,以浮士德为题材的作品越来越多。 

     歌德对浮士德的故事很感兴趣,他把自己多年社会生活的体验,对人生 

和未来的思考,都熔化进浮士德这个形象中,用了近60年时间完成了这部名 

著。 



                        《少年维特之烦恼》的由来 



      《少年维特之烦恼》是一部对青年读者影响极深的文学名著,此书源于 

作者亲历:歌德于1772年在法兰克福当律师,为了去德国最高法院实习,他 

来到威茨拉尔市。在一次舞会上,他认识了夏绿蒂小姐,此后他们常见面, 

不觉萌生了爱情。他为她的姿容所倾倒,向她表达了爱情。但他不知道,她 

早与自己的好友、外交官克斯特纳尔订了婚。她温厚善良,既钟情于歌德, 

又不忍遗弃未婚夫。歌德不愿妨碍朋友的幸福,痛苦万状。他一度因悲观而 

产生自杀的念头,但最终他理智地处理了这一问题,离开威茨拉尔回到家乡。 

不久,他得知夏绿蒂结婚的消息。两个月后,他又听到在威茨拉尔的另一个 

朋友叶尔查林爱上一个有夫之妇,受到她丈夫的侮辱和舆论的指责而自杀的 

消息。不愉快的事件接踵而至,再加上当时的时代烦恼激发了歌德的创作灵 

感,便将自己的经历与叶尔查林的遭遇结合起来,写成此书。 



                            《玩偶之家》的由来 



     挪威大剧作家易卜生的剧作《玩偶之家》,是世界上有广泛影响的名作。 

剧中女主人公娜拉的生活原型是挪威女作家劳拉·基勒。 

     1874年夏季,易卜生和劳拉在丹麦相见了。易卜生原以为劳拉是一个知 

识渊博的女学者,不想她竟是个20多岁的姑娘,异常惊喜,就送了劳拉一个 

绰号,叫做“小鸟”,还鼓励她从事创作。后来,劳拉和丹麦人基勒结婚。 

基勒一味用男子的眼光而不能从妇女的角度观察处理问题,这使他和劳拉的 

关系一开始就蒙上了阴影。不久,基勒生了病,好心的劳拉为了救丈夫的命, 

私自借来一笔钱,谎称是赚来的稿费,陪她丈夫去养病。后来债务到期,她 

一时着急,竟在票据上签了假名,可是她并没有用出去,而是将那假票据撕 

毁了。这件事传出去了,社会舆论哗然。其实劳拉并非存心作弊,而且债主 

也不愿追究,可是基勒认为有辱门楣,和劳拉离了婚。 

      《玩偶之家》就是易卜生根据劳拉的悲剧写成的。劳拉觉得剧中许多事 

情与事实不尽符合,而且海尔茂批评娜拉父亲显然是冤枉了她父亲。劳拉很 

难过,于是和易卜生断绝了来往。当易卜生得知 《玩偶之家》使劳拉很痛苦 

的情形以后,竟像一个小孩子似的哭了。后来他们俩终于和好如初,劳拉说: 

 “从此,他就像父亲对女儿一样疼爱我了。” 


… Page 30…

                               《神曲》的由来 



     欧洲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资本主义最初的一位诗人但丁, 

是以他的《神曲》而出名的。由于他早年的精神爱人贝亚德丽丝不幸早死, 

但丁无限哀痛,决定写 《神曲》这部作品来追念她。 

     但丁是佛罗伦萨新兴市民阶级的代表,于1300年成为当地行政官之一。 

佛罗伦萨有归尔夫党和吉卜林党,他支持和赞助的归尔夫党,又分成白党和 

黑党,但丁属于白党。由于黑觉得势,但丁遭到放逐。从此他别妻离子,流 

落异乡,生活十分艰辛。但丁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创作 《神曲》的。 

     20年颠沛流离的生活,使他对社会有了深刻的认识。他把自己最痛恨的 

那些人都写入 《神曲》的《地狱篇》里,如投机分子、阿谀逢迎者、贪赃枉 

法者、播弄是非者、挑拨离间者、叛党卖国者,都在地狱里受到极刑。他认 

为:佛罗伦萨的政局之所以混乱,完全是由于法王和教皇的干涉,所以在《地 

狱篇》里,他以野心的狮子比喻法王,以贪婪的豺狼比喻教皇。他把这些人 

倒栽在地狱石壁的窟窿里,身子埋在下面,脚和小腿露在外面,腿脚着火, 

剧烈地抖动。 

      《神曲》从一部爱情诗变成一部政治诗,是但丁20年放逐生活所带来的 

结果。 



                               《牛虻》的由来 



     公元前399年,古希腊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被法庭处以死刑,罪名是用 

哲学腐蚀青年。临刑时他说:“诸位假如提出条件说,只要我以后不再从事 

哲学研究,就可以释放我的话,那我要回答说,只要我活着,我就坚决不放 

弃哲学研究。真正有意义的行动是不应当考虑生命的危险的。我被上帝派遣 

到这个城市来,好比马身上的一只牛虻,职责就是刺激它赶快前进。” 

     这番话强烈地震撼着后世爱尔兰女作家伏尼契的心灵,她为苏格拉底忠 

于信仰、宁死不屈的崇高精神所感动。当她的反映意大利人民革命斗争的小 

说脱稿之后,她把自己书中的主人公亚瑟取名“牛虻”,又用这名字作了小 

说的书名。 



                      《失乐园》和《复乐园》的由来 



     1645年,英国发生了资产阶级革命,革命政党和军队的首领克伦威尔采 

取果断措施,使国会判处了查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