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生本来就是起起伏伏,你不可能解决伴侣的所有问题,但你可以在一旁支持他。拉长时间来看这不就是最强烈的爱的表示?
我说:“像你现在躺在病床上接受癌症治疗,任何女人或任何人都不太可能让你快乐,但如果有一个人在身旁陪你走过,对你不是意义非凡吗?”
戴维
陌生人也可以是强大的安慰力量。
我在演讲时常喜欢以一对母女的故事作结,说明陌生人也可以是强大的安慰力量。这对母女住在西雅图郊外,有天年轻的妈妈上班时将6岁的女儿邦妮托给邻居。下午邦妮在邻家门前草坪玩耍,街角突然出现一辆车失控冲过来,飞过草坪将小女孩撞到街上。
警察很快就赶来,第一个警察冲过去看邦妮,一看就知道她伤得很重。但他也无法做些什么,只好将她抱起来。他就这样一直将她抱在怀里。
救护车到达时邦妮已没有呼吸,医护人员立刻为她装上人工呼吸器,紧急送往医院,急诊室的人员全力抢救一个多小时,终告不治。
其中一个护士焦急地联络邦妮的母亲,要告诉她早上她才吻别的小女孩已经不在人世。护士说到这可怕的消息时尽可能地婉转,而且坚持亲自开车去接她来医院。
邦妮的母亲走进医院前还很坚强,但当她看到小女孩冰冷地躺在床上时,整个人都崩溃了。
医生在一旁解释邦妮的伤势以及拯救的过程,但对她毫无帮助。护士也过来解释她们已尽一切可能挽救,但依旧安慰不了她,她是那么悲恸欲绝,医护人员开始考虑是否应让她住院。然后她站起来,走过急诊室要去打电话通知家人。先前那个警察看到了赶忙走过来,他已经在医院待了四个小时了。他是第一个到达现场的人,也是他从头到尾一直抱着邦妮。他走过去向她说明事发经过,最后加上一句:“我只想让你知道,她并不孤单。”
听到女儿在临死前被一个人温柔地抱着,她非常地感激,也终于感到一丝安慰,毕竟女儿在最后一程能感受到爱,虽然是来自一个陌生人。
《心的出路》 第二部分《心的出路》 我想这就是爱
伊莉莎白
努力给别人一点力量,我想这就是爱。
不论活着或临终,陪在身旁就是爱的最高表现。经常在医院走动,我很早就注意到一个现象。很多临终的病人突然变得比较快乐,当然不是身体上而是心理上的。带给他们快乐的原因不是我,是一个清洁妇。每次她走进病房后,都会让人感到奇妙的变化,我真愿意花一百万学到她的秘诀。
有天在走廊上遇见她,我近乎无礼地问她:“你到底对我的病人做了些什么?”
她有点防卫地说:“我只是打扫房间而已。”
我一心要看看她到底如何让病人心情转好,便故意跟着她。但我看不出任何特别的事。这样偷窥了几个星期后,有一天她抓着我走进护士站后面的一个房间。然后她告诉我,她有6个孩子,有一年冬天她的3岁大的儿子生了重病,她三更半夜带着他去急诊室,抱着儿子焦急地等待医生。等了半天一个医生也没来,她抱着儿子眼睁睁看着他死于肺炎。她谈起这段痛苦的往事,语气却了无怨恨、愤怒和任何负面的情绪。
我问她:“你为什么告诉我这些?这和我那些临终的病人有什么关系?”
“我的意思是死亡对我而言一点也不陌生,简直就是老朋友了。有时候我走进病房时看到病人是那么恐惧,便忍不住走过去触摸他们,告诉他们我见过死亡,当它来临时不会有什么事的。然后我待在那里陪他们一下,我也会想跑开,但我没有。我努力给别人一点力量,我想这就是爱。”
这个女人没有受过心理学或医学的训练,却掌握了生命最重要的秘诀:爱就是陪在一个人身旁,付出关怀。
有时候碍于各种因素我们无法陪伴在亲人身旁,但并不表示就无法表现出爱。
《心的出路》 第二部分《心的出路》 爱让一切变得丰富
戴维
爱让一切变得丰富,关键只在于你是否愿意去体会。
去年我应邀到纽奥良为一群医生与护士演讲,然后到土伦大学为社工开课。这当然是很难得的机会,对我而言却不是愉快的旅程。随着飞机缓缓降落,我感到心中波涛汹涌:这是母亲生前我最后见她的地方。工作告一段落后,我决定重回母亲住过的医院。
当年由于住所附近的医院无法提供照护,母亲只好转到离家两小时车程的医院。那年我才13岁,医院规定14岁以上才可以探视病人。我记得常坐在加护病房外好几个小时,只为了等待机会偷偷溜进去和她说说话,摸她一下或只是陪陪她。
仿佛这样还不够倒霉,我和父亲在医院旁下榻的饭店竟突然遭警方疏散。当时我和父亲在饭店大厅,正准备去探视母亲,突然看到好几辆警车急速停在饭店门口。警察冲进来大喊着要大家疏散,一边将我们推出门外。我们跑出去不久便听到枪声大作,一个狙击手站在饭店屋顶上,对着行人扫射。父亲要带着我跑进医院,但警察坚持要我们跑到隔壁。后来警方终于控制住场面,我们才得以进入医院。事后得知狙击手已被击毙。
13岁的我经历这样混乱的场面后,一心只想呆在母亲身边,好好向她道别。26年后的今天,我走过饭店前一小块草地,抬头看着医院。我清楚记得那天的骚动与混乱。我走到加护病房外,想着母亲在此度过她生命中最后半个月,我从同样的窗户望进去——二十几年前一个小男孩曾经那样渴望看见他的母亲。
一个护士走过来问我是否要探视什么人,我说:“没有,谢谢。”
护士又问:“你确定吗?如果你要探视,现在可以进去。”
我摇摇头。“我要看的人已不在里面,但还是谢谢你。”
经过这么多年的经历与成长,我知道母亲将永远活在我的心中和这本书里。我也相信她活在某个地方,只是形式不同罢了。我看不到也摸不到她,但感觉得到她的存在。即使经历生离死别,即使当时我无法陪侍在侧,我确定在她最后的日子里我一直陪伴着她。
有时候可能是别人陪伴着我们的亲人,例如医护人员或只是亲切的陌生人,即使素昧平生,能付出关怀就是一种伟大的爱的表现。
一个清洁妇、母亲、朋友、抱着陌生女孩的警察——生活以各种形式,通过不同的人与事教我们学会爱。不论职业、贫富、贵贱,任何人都能爱人也能被爱。只要你能付出关怀,敞开心胸接纳周遭的爱并给予回报,只要你有心不错过这份恩典。
人生的旅程中无处没有爱,不仅在美好的经验中出现——甚至在悲剧中都可以找得到。有了爱,生命才有深刻的意义,因为爱是人类本质的一部分。不管你称之为爱或上帝或灵魂,那是一股具体活在你心中的力量。因为爱你才能体验到神圣的存在,爱让你周遭的一切变得丰富,关键只在于你是否愿意去体会。
《心的出路》 第二部分《心的出路》 关系的功课(1)
三 关系的功课
人们总认为无法持久的关系就是失败的,就好像死亡总被以为是一种失败一样。其实,每一场关系有它存在的意义,当意义消失时这段关系就已圆满了。
41岁的她永远忘不了几个月前那个看似平淡无奇的晚上。那晚她做了一顿简单的晚餐,饭后夫妻一起看电视。大约九点时丈夫说他胃不太舒服,吃了一颗制酸剂,过了一会便说想早点睡觉。她向丈夫道了晚安,表示晚一点就进去睡,希望他明早醒来胃就好了。一个半小时后她进去睡,丈夫已睡得很熟。
第二天早上她一醒来就感觉不太对劲,“反正我就是感觉得出来,我探身过去发现凯文走了,睡梦中死于心脏病,享年仅44岁。”
这个心痛的经验让她学会珍惜感情、时间和周围的人。“凯文走后我回顾我们的生活,每件事都变得那么不同。那竟然是我们最后的吻别,最后的晚餐,最后的假期,最后的拥抱,最后在一起笑。我想到每个人都要到事后才会知道,那是最后一起出去的晚上,最后一个共度的感恩节。而每一段感情都会有‘最后’。我希望将来回顾每一个最后时,能告诉自己我已用心做到最好。凯文就像是上帝给我的礼物,但只能让我保有一段时间,不久他就收回了。我周遭的每个人又何尝不是如此,想到这一点让我更用心看待和人相处的每一刻。”
我们一生中会和很多人建立关系,有些是我们自己选择的——如配偶、朋友等,有些是没有选择的——如父母与兄弟姐妹。
人际关系是学习人生功课最大的机会,从中发现自己的本质、内心的恐惧、力量的来源和真爱的意义。当然,人与人的相处也可能充满挫折、困难甚至痛苦,但我们仍能在其中学习成长、爱人与被爱。
我们总认为在一生中只和少数人产生关系,主要是配偶和几个亲友。事实上凡是相遇的都会产生互动,不管是朋友、亲戚、同事、师长、下属,甚至是一年只见一次的医生和避之惟恐不及的讨厌邻居。这些都是人际关系,看似各不相干,其实具有很多共同的特质,你的特质。不管亲密或疏离,这些人际关系的共同公约数就是你。你对一种关系的态度——正面或负面,乐观或怨怼——会渗透到所有的关系。在与别人的互动中带进一点点的爱或充盈的爱,完全取决于你。
《心的出路》 第二部分《心的出路》 关系的功课(2)
伊莉莎白
生命的圆满与完整只能来自你的内在。
希拉瑞和癌症搏斗好几年了,病情时好时坏,这次是第四度入院。她最好的朋友威妮莎与杰克夫妇谈到他们的心情,威妮莎说他们能接受希拉瑞将死的事实,但杰克却为她没有爱情而将孤独离开感到难过。
我说:“她不会孤独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