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禅宗正脉-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曰道。简曰。师说不生不灭。何异外道。祖曰。外道所说不生不灭者。将灭止生。以生显灭。灭犹不灭。生说无生。我说不生不灭者。本自无生。今亦无灭。所以不同外道。汝若欲知心要。但一切善恶。都莫思量。自然得入清净心体。湛然常寂。妙用恒沙。简蒙指教。豁然大悟。礼辞归阙。
  ○祖一日谓众曰。【标04】汝等诸人。自心是佛。更莫狐疑。外无一物而能建立。皆是本心生万种法。故经云。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若欲成就种智。须达一相三昧。一行三昧。【标05】若于一切处。而不住相。彼相中不生憎爱。亦无取舍。不念利益成坏等事。安闲恬静。虚融澹泊。此名一相三昧。【标06】若于一切处。行住坐卧。纯一直心。不动道场。真成净土。名一行三昧。若人具二三昧。如地有种。能含藏长养成就其实。一相一行。亦复如是。我今说法。犹如时雨。溥润大地。汝等佛性。譬诸种子。遇兹沾洽。悉得发生。承吾旨者。决获菩提。依吾行者。定证妙果。
  ○【标07】先天元年。告诸四众曰。吾忝受忍大师衣法。今为汝等说法。不付其衣。盖汝等信根淳熟。决定不疑。堪任大事。听吾偈曰。心地含诸种。普雨悉皆生。顿悟华情已。菩提果自成。【标08】说偈已。复曰。其法无二。其心亦然。其道清净。亦无诸相。汝等慎勿观净。及空其心。此心本净。无可取舍。各自努力。随缘好去。尝有僧举卧轮禅师偈曰。卧轮有伎俩。能断百思想。对境心不起。菩提日日长。祖闻之曰。此偈未明心要。若依而行之。是加系缚。因示偈曰。慧能没伎俩。不断百思想。对境心数起。菩提作么长。祖说法利生。经四十载(门人记录目为坛经。盛行于世)。
  (会元一卷终)

  旁出


  【标09】牛头山法融禅师

  年十九。学通经史。寻阅大部般若。晓达真空。忽一日叹曰。儒道世典。非究竟法。般若正观。出世舟航。遂隐茅山。投师落发。
  【颂】【标10】后入牛头山。幽栖寺北岩之石室。有百鸟衔花之异。【标11】唐贞观中。四祖遥观气象。知彼山有奇异之人。乃躬自寻访。问寺僧。此间有道人否。曰。出家儿。那个不是道人。祖曰。阿那个是道人。僧无对。别僧曰。此去山中十里许。有一懒融。见人不起。亦不合掌。莫是道人么。祖遂入山。见师端坐自若。曾无所顾。祖问曰。在此作甚么。师曰观心。祖曰。观是何人。心是何物。师无对。便起作礼曰。大德高栖何所。祖曰。贫道不决所止。或东或西。师曰。还识道信禅师否。祖曰。何以问他。师曰。向德滋久。冀欲礼谒。祖曰。道信禅师。贫道是也。师曰。因何降此。祖曰。特来相访。莫更有宴息之处否。师指后面曰。别有小庵。遂引祖至庵所。绕庵唯见虎狼之类。祖乃举两手作怖势。师曰。犹有这个在。祖曰。这个是甚么。师无语。少选。【标12】祖却于师宴坐石上。书一佛字。师睹之。竦然。祖曰。犹有这个在。【标13】师未晓。乃稽首请说真要。祖曰。夫百千法门。同归方寸。河沙妙德。总在心源。一切戒门定门慧门。神通变化。悉自具足。不离汝心。一切烦恼业障。本来空寂一切因果。皆如梦幻。无三界可出。无菩提可求。人与非人。性相平等。大道虚旷。绝思绝虑。如是之法。汝今已得。更无阙少。与佛何殊。更无别法。【标14】汝但任心自在。莫作观行。亦莫澄心。莫起贪嗔。莫怀愁虑。荡荡无碍。任意纵横。不作诸善。不作诸恶。行住坐卧。触目遇缘。总是佛之妙用。快乐无忧。故名为佛。师曰。心既具足。何者是佛。何者是心。祖曰。非心不问佛。问佛非不心。【标01】师曰。既不许作观行。于境起时。心如何对治。祖曰。境缘无好丑。好丑起于心。心若不强名。妄情从何起。妄情既不起。真心任遍知。汝但随心自在。无复对治。即名常住法身。无有变异。吾受璨大师顿教法门。今付于汝。汝今谛受吾言。只住此山。向后当有五人达者。绍汝缘化。祖付法讫。遂返双峰终老。师自是法席大盛。
  ○唐永徽中。徒众乏粮。师往丹阳缘化。去山八十里。躬负米一石八斗。朝往暮还。供僧三百。二时不阙。三年。

  【标02】牛头智岩禅师

  一日宴坐。睹异僧。身长丈余。神姿爽拔。词气清朗。谓师曰。卿八十生出家。宜加精进。言讫不见。尝在谷中入定。山水暴涨。师怡然不动。其水自退。师后谒融禅师。发明大事。融谓师曰。吾受信大师真诀。所得都亡。设有一法胜过涅槃。吾说亦如梦幻。夫一尘飞而翳天。一芥堕而覆地。汝今已过此见。吾复何云。

  【标03】钟山昙璀禅师

  初谒融禅师。融目而奇之。乃告之曰。色声为无生之鸩毒。受想是至人之坑阱。子知之乎。师默而审之。大悟玄旨。寻晦迹钟山。多历年所。茅庵瓦缶。以终老焉。

  【标04】牛头智威禅师

  谒法持禅师。传授正法。自尔江左学徒。皆奔走门下。有慧忠者。目为法器。师尝有偈示曰。余本性虚无。缘妄生人我。如何息妄情。还归空处坐。忠答曰。虚妄是实体。人我何所存。妄情不须息。即泛般若船。师知其了悟。乃付以院事。随缘化导。

  【标05】牛头慧忠禅师

  平生一衲不易。器用唯一铛。尝有供僧谷两廪。盗者窥伺。虎为守之。县令张逊者。至山顶谒。问师有何徒弟。师曰。有三五人。逊曰。如何得见。师敲禅床。有三虎哮吼而出。逊惊怖而退。师有安心偈曰。人法双净。善恶两忘。直心真实。菩提道场。

  【标06】安国玄挺禅师

  初参威禅师。侍立次。有讲华严僧问。真性缘起其义云何。威良久。师遽答曰。大德。正兴一念问时。是真性中缘起。其僧言下大悟。

  【标07】天柱崇慧禅师

  僧问。达磨未来此土时。还有佛法也无。师曰。未来且置。即今事作么生。曰某甲不会。乞师指示。师曰。万古长空。一朝风月。僧无语。师复曰。阇黎会么。曰不会。师曰。自己分上作么生。干他达磨来与未来作么。他家来。大似卖卜汉。见汝不会。为汝锥破卦文。才生吉凶。若作汝分上。一切自看。僧曰。如何是解卜底人。师曰。汝自出门时。便不中也。
  ○问亡僧迁化。向甚么处去也。师曰。隔岳峰高长积翠。舒江明月色光辉。
  ○问如何是大通智胜佛。师曰。旷大劫来。未曾壅滞。不是大通智胜佛。是甚么。曰为甚么佛法不现前。师曰。只为汝不会。所以佛不现前。汝若会去亦无佛可成。
  ○问如何是西来意。师曰。白猿抱子来青嶂。蜂蝶衔花绿蕊间。

  【标08】鹤林玄素禅师

  一日有屠者礼谒。愿就所居办供。师欣然而往。众皆见讶。师曰。佛法平等。贤愚一致。但可度者。吾就度之。复何差别之有。
  【颂】有僧扣门。师问是甚么人。曰是僧。师曰。非但是僧。佛来亦不著。曰为甚么不著。师曰。无汝栖泊处。

  【标09】佛国惟则禅师

  初谒忠禅师大悟玄旨。乃曰。天地无物也。是我无物也。虽无物也。而未尝无物也。如此。则圣人如梦。百姓如梦。孰为死生哉。至人以是能独照。能为万物主。吾知之矣。

  【标10】径山道钦禅师

  初服膺儒教。年二十八。遇素禅师。谓之曰。观子神气温粹。真法宝也。师感悟。因求为弟子。素。躬与落发。乃戒之曰。汝乘流而行。逢径即止。师遂南迈。抵临安。见东北一山。因问樵者。樵曰。此径山也。乃驻锡焉。
  ○僧问如何是道。师曰。山上有鲤鱼。海底有蓬尘。
  【颂】马祖令人送书到。书中作一圆相。师发缄。于圆相中著一点。却封回(忠国师闻乃云。钦师犹被马师惑)。
  ○崔赵公问。弟子今欲出家得否。师曰。出家乃大丈夫事。非将相之所能为。公于是有省。
  【颂】【标11】唐大历三年。代宗诏至阙下。亲加瞻礼。一日同忠国师在内庭坐次。见帝驾来。师起立。帝曰。师何以起。师曰。檀越何得向四威仪中见贫道。帝悦。谓国师曰。欲锡钦师一名。国师欣然奉诏。乃赐号国一焉。

  【标12】云居智禅师

  【标01】尝有华严院僧继宗问。见性成佛。其义云何。师曰。清净之性。本来湛然。无有动摇。不属有无净秽。长短取舍。体自翛然。如是明见。乃名见性。性即佛。佛即性。故曰。见性成佛。曰性既清净。不属有无。因何有见。师曰。见无所见。曰既无所见。何更有见。师曰。见处亦无。曰如是见时。是谁之见。师曰。无有能见者。曰究竟其理如何。师曰。汝知否。妄计为有。即有能所。乃得名迷。随见生解。便堕生死。明见之人即不然。终日见。未尝见求名处体。相不可得。能所俱绝。名为见性。【标02】曰此性遍一切处否。师曰。无处不遍。曰凡夫具否。师曰。上言无见不遍。岂凡夫而不具乎。曰因何诸佛菩萨不被生死所拘。而凡夫独萦此苦。何曾得遍。师曰。凡夫于清净性中。计有能所。即堕生死。诸佛大士。善知清净性中。不属有无。即能所不立。曰若如是说。即有能了不了人。师曰。了尚不可得。岂有能了人乎。【标03】曰至理如何。师曰。我以要言之。汝即应念清净性中。无有凡圣。亦无了不了人。凡之与圣。二俱是名。若随名生解。即堕生死。若知假名不实。即无有当名者。又曰。此是极究竟处。【标04】若云我能了。彼不能了。即是大病。见有净秽凡圣。亦是大病。作无凡圣解。又属拨无因果。见有清净性可栖止亦大病。作不栖止解亦大病。然清净性中。虽无动摇。具不坏方便应用。及兴慈运悲。如是兴运之处。即全清净之性。可谓见性成佛矣。继宗踊跃。礼谢而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