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与自然-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宇宙和小宇宙与巨大的生命链一起已被人们普遍接受,这使人们相信在天上世界和地上世界之间处处存在着一致性。在古代世界,此类信仰似乎为占星术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认为星体会影响地球上人类的推测,似乎是合情合理的。在文艺复兴时期,许多人都承认星界的作用的确影响了地球和人类。赫尔墨斯派的作品为这种世界观增加了一种新的成分。主要基于这些作品,人类现在被视为这个巨大的生命链上的一个具有天赋的链环。由于人类接受了对神的皈依(Divine    
  Grace),而不只是被动地接受星体的影响,而且,由于宇宙的各部分之间存在着一种普遍的一致性,因而人既可以受到超自然的影响,也可以反过来影响超自然。这一概念通过药效形象说(the    
  doctrine of signatures) ① 在医学上具有直接的价值。在此,人们要求真正的医生有能力成功地从植物界与矿物界寻找与天体相一致的那些物质,并因此最终找出与造物主相一致的物质。    
  ①古代西方的一种医学观,认为某种植物的真正的医用价值,在于它的名称或形状与人体器官是否具有对应性。如果有对应性,则对这种器官有疗效。——译注    
  所有这些都与文艺复兴时期自然法术的基础紧密相关。真正的帕拉塞尔苏斯式或费奇诺式的医生,同时又是把自然设想为一种生命力或者魔力的法术师。这类自然的研究者可能去获取那些不为他人所知的自然力,从而使普通人感到惊讶,即使人们已知这些力量是由神赐并且人人皆可获得。的确,对于许多人来说,这似乎是法术最具有吸引力的方面。因此,约翰·狄在其晚年曾回忆起他在剑桥大学的学生生活,在那里,他曾为三一学院上演的阿里斯托芬(Aristophane) ② 的《和平》(Peace)一剧制作了一个会飞的机械甲虫,他说:“此物令人大为惊讶,而且关于它如何会飞的许多浮夸报道流传甚广。”狄的甲虫属于古希腊机械奇迹的传统,但他也很清楚地认识到,真正的法术就是意味着对自然界不可解释的或神秘的力进行观察研究。因此,约翰·巴蒂斯塔·波塔(John    
  Baptism Porta,1540—1615) ① 在其《自然法术》(Naturalv    
  Magick)一书中曾经解释说,法术从本质上说是对智慧的探求,它除了寻求“对整个自然过程进行探究”之外什么也不做。在其之前的亨利希·康奈留斯·阿格里帕(Heinrich    
  Cornelius Agrippa,1486—1535) ② 把法术称为所有知识中最完美的知识,而帕拉塞尔苏斯则将其等同于自然本身,并在一种宗教追求的意义上谈论它,这种宗教追求将探求者引向一种有关其造物主的更伟大的知识。    
  ②古希腊诗人、喜剧作家 ( 公元前 448… 前 385) ,有“喜剧之父”之称。相传写过 44 部喜剧,现存《阿卡奈人》、《骑士》、《蛙》等 8 部。——译注    
  ①意大利物理学家。创建了第一个符合现代意义的科学学术组织——自然秘密研究会,后被宗教裁判所下令解散。但波塔又在原来基础上组建“猞猁”学会,以掩耳目。——译注    
  ②德国医生、神学家和作家。——译注    
  对于这些人来说,自然法术(natural    
  magic)与腐朽的巫术(necromancy)相去甚远。它通过在神创的自然界中探求神性真理而与宗教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然而,那些愿意接受“法术师”头衔的科学家们,很可能使自己面临危险。约翰·狄将再次成为一个例子。他早年由于对占星术的积极兴趣而遭到监禁,后来,一伙愤怒的暴徒捣毁了他规模庞大的图书馆。他求助于读者的同情,他问他们是否真的认为他是这样一个“想抛弃天堂的智慧之光并隐匿于魔鬼地牢中”的傻瓜?尽管他遭受谴责,但他认为自己是“完全清白的,因为在我的任何实际操作的哲学或数学研究中,既没有冒犯上帝的法则,也没有违反人类的法则”。    
  事实上,16世纪的自然法术是一种把自然和宗教统一起来的新尝试。在赫尔墨斯神智学的信奉者和自然法术师们看来,各种异端概念使亚里士多德的著作显出缺陷,他们反复回想起教会团曾经指责过的亚里士多德的许多错误。事实既然如此,当存在着通过自然法术和神秘哲学——完全依靠神圣的基督教《圣经》而存在的那些学科——对自然进行另一种诠释时,为什么亚里士多德和盖仑仍然应该是大学教学的基础呢?任何一个基督徒怎么会宁愿喜爱无 神论者亚里士多德而不喜欢这种新的虔诚学说呢 ?事实上,他们争辩说,知识只有通过对神的皈依才可获得:或者通过诸如圣·奥古斯丁(St.Augustine)的某种神启经验,或者通过在神启的帮助下行家可以达到其目的的实验。在托马斯·梯米(Thomas    
  Tymme,卒于1620年)的著作中,17世纪早期赫尔墨斯神智学的宗教内容显而易见。他写道(1612年):    
  “天地的万能造物主……在我们眼前摆下最基本的两部书:一本是自然,另一本是他写下的《圣经》……自然之书的智慧,人们通常称之为自然哲学,它吸引我们去思索伟大的、难以理解的上帝。我们会为他的伟大作品而感到荣耀,因为各种天体的规则运动……各种元素的联系、一致性、力量、道德以及美……世界上有如此繁多的自然之物和生物(natures    
  and creatures),又有如此多的诠释者在教导我们,上帝是他们的动力因,他们侍奉的上帝作为终极因显现在他们之中,并为他们所证明。”    
  这段文字可以用来解释为什么他曾准备写一部专门论述自然、元素的生成以及其他基本科学论题的著作。对于像梯米这样的作者来说,科学和对自然的观察就是敬神仪式的一种形式,是与神的一种真正联系。从某种意义上说,自然研究就是对上帝的一种探索。    
  因此,文艺复兴时期科学的研究者所面对的应当不只是哥白尼的著作及其产生的后果,或者导致发现血液循环的解剖学研究。至于科学方法,历史学家必须关心对数学和定量方法的新兴趣,并始终要小心,不得将其同那些像药效形象说和自然法术一样与近代科学不相容的主题分离开来。的确,我们今天的科学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那种对人、自然和宗教的一种新的综合探索,这种探索在四个世纪以前成为许多科学家和医生的工作特征。    
  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和医学受到16世纪的三个人物和另外三个古代人物的深刻影响。前三位是,尼古拉斯·哥白尼(Nicholas    
  Copernicus,1473—1543)、安德烈斯·维萨留斯和菲利普斯·奥利俄卢斯·塞俄弗拉斯图斯·朋巴斯图斯·冯·霍亨海姆(Philliptus    
  AureolusTheophrastus Bombastus von Hohenheim),又叫帕拉塞尔苏斯——后三位是阿基米德、盖仑和托勒密。他们大约都在同一时间对知识界产生了影响。的确,《天体运行论》(De    
  revolutionibus orbium)(哥白尼)、《人体结构》(De humani corporis fabrica)(维萨留斯)以及阿基米德著作的第一个重要的拉丁语译本都出现于1543年。    
  帕拉塞尔苏斯的著作开始影响学术界是在他 1541年去世后不久,当时他那些四散的手稿被收集起来并首次大量出版。我们在下一章探讨的正是他的著作,因为较之于其他人来说,在更大程度上,帕拉塞尔苏斯可被视为一位科学革命的先驱。然而,尽管他在号召对自然进行一种新的探求中伴随着对古人追随者的恶毒攻击,但从他乐于任意借用他所反对的那些已经出版的作品和作者的概念来看,帕拉塞尔苏斯本人在文艺复兴时期具有典型性。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与自然》 
艾伦。G。狄博斯著        
第二章 化学钥匙    
     在文艺复兴后期,人们对化学的一种新兴趣是非常显而易见的。相对来说,1550年以前几乎没有出版过什么化学书籍,但在此后的一个世纪中,确实有大批化学和医药化学作品得到刊印。这些书的作者或印刷这些较早作品的人都坚持认为这些书籍非常重要。他们不但谈论众多抛弃古人学说转而追随化学论哲学的人们,而且也常常列举其读者为了追求哲学和医学真理而可能信奉的那些化学权威。他们都希望,古人的教条将很快被推翻,而他们关于自然的“新哲学”将获胜。另一方面,像约翰内斯·开普勒、早期机械论者马林·梅森纳(Matin Mersenne)和皮埃尔·伽桑狄(Pierre Gassendi)这样一些杰出科学家,都详细著文反对化学论者详尽阐述的神秘的自然哲学。但为什么化学成了这样一场论战的中心呢?我们在帕拉塞尔苏斯那些引起争论的著作中可以发现直接答案。但要理解此人,我们还必须简要地看一看其著作的化学背景。拉丁西方的化学 
    在12世纪,各种化学作品与其他古希腊科学、哲学和医学珍籍一起,经过从阿拉伯语翻译或摘录(大部分如此)被介绍到西欧。早期的译本已经把化学描述成是一种秘术(secret ad),它是如此神秘,以至于要想辨别出这些译本的原著,即使不是不可能,也常常是很困难的。但是,当我们越过12世纪的模糊图景,我们渐渐发觉在此后整整两个世纪中,对这一学科的兴趣迅速增加。之后,在15世纪,各种新作品的数量——和质量——才降下来。在中世纪文学中,有许多涉及炼金术的寓言,乔叟(Chaucer)①在其14世纪晚期所著的《神圣卫士的传说》(Caron Yeoman's Tale)仍然是对江湖炼金术士的最好描述。 
①Geoffrey Chaucer(1340?—1400年),英国诗人。他用伦敦方言创作,并使其成为英国的文学语言,代表作《坎特伯雷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