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放后,徐义德拥护共同纲领和宪法,继续生产和发展生产,生产出来的棉纱
和纱布,难道不是“有利于国家的事”,而是“有害于国家的事”吗?抗美
援朝,捐献飞机。不是“有利于国家的事”,而是“有害于国家的事”吗?
遵守政府法令,交纳税款,不是“有利于国家的事”,而是“有害于国家的
事”吗?如果民族资产阶级没有两面性,也就是说既没有“革命性的一面”
和“拥护宪法、愿意接受社会主义改造的一面”,那未,党和政府对民族资
产阶级的政策也就失去了基础。丁学雷表面批评小说描述徐义德“做了不少
有利于国家的事”是美化资产阶级,实际上是反对毛泽东同志关于中国民族
资产阶级有两面性的科学论断。民族资产阶级连“有利于国家的事”都不做,
或者禁止在小说里描述,那它还有什么“革命性的一面”和“拥护宪法、愿
意接受社会主义改造的一面”呢?
至于丁学雷指责小说里描写了徐义德是“养活了”工人的“实业家”也
是小说美化资产阶级的一条罪证,是他闭着眼睛胡说。“五反”运动中,在
工人内部讨论谁养活谁的问题,个别工人一度有过模糊不清的认识,当时经
过讨论,统一认识清楚是工人养活了资本家,资本家剥削工人而自肥。在小
说第三部里还有专门章节描写徐义德剥削工人起家的发展史,白纸黑字,有
目共睹。说徐义德是“养活了”工人的“实业家”,不是小说和作者,而是
丁学雷的发明和创造,强加在小说和作者头上,不敢掠美,理应奉璧。
美化资产阶级另一条罪证是:徐义德依靠其“个人的觉悟”,一夜之间
完成了一个“伟大的历史性变化”:“痛改前非”,“保证服从工人阶级的
领导”,由“资本主义社会中的资产阶级转变成新民主主义社会中的资产阶
级。”这也是丁学雷闭着眼睛胡说。第二部小说几乎是写整个沪江纱厂的“五
反”运动。从杨健率领“五反”工作队进厂对徐义德交待党和政策“五反”
政策起,领导以工人阶级为主体的各方面的力量开展攻势,徐义德在大量人
证物证面前,才不得不坦白交待,怎么能说是“依靠其个人的觉悟”呢?我
十分佩服丁学雷之流编造“事实”的才能,不仅可以“无中生有”,而且可
以“有中变无”,把小说中描写的错综复杂的各方面的斗争过程,抹杀得干
干净净,独出心裁地溢之为“个人的觉悟”,而且是“一夜之间完成了一个
伟大的历史性的变化”,“痛改前非”,“保证服从工人阶级的领导”。。
“一夜之间”是丁学雷之流的“创造发明”。小说里写了“五反”工作队领
导工人阶级和徐义德斗争了多少个已日夜夜,才取得沪江纱厂五反”运动的
胜利。而“伟大的历史性的变化”的解释,是丁学雷之流变的张冠李戴的戏
法。小说听描写的,是指一向骑在工人头上剥削工人的资本家,现在工人阶
级掌握了领导权,资本家在工人面前低头认罪,保证服从工人阶级的领导这
个历史性变化,而不是指资本家徐义德本人。这能算美化资产阶级吗?难道
要工人阶级不领导吗?要民族资产阶级不低头认罪不痛改前非吗?要民族资
产阶级不接受改造吗?“五反”运动结果的事实,表明小说的描写是反映了
历史的真实的。
丁学雷之流不敢公开反对民族资产阶级有两面性,但千方百计地暗中反
对。请听丁学雷说:“毛主席指出,一、中国的资产阶级分为两部分:买办
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在民主革命阶段,买办资产阶级是革命的对象,
民族资产阶级在一定时期中和一定程度上有革命性;二、民族资产阶级是带
两重性的阶级,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它有革命性的一面,又有妥协性
的一面。在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它有剥削工人阶级取得利润的一面,又有拥
护宪法,愿意接受社会主义改造的一面。三、民族资产阶级的右翼可能是我
们的敌人,左翼可能是我们的朋友。在社会主义革命阶段,赞成拥护和参加
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者属于人民群众的范围,反抗社会主义革命和敌视、破坏
社会主义建设的是人民的敌人。毛主席对中国资产阶级的这种分析,是马克
思列宁主义的创造性的发展。”这段引文里,除了第二点“在资产阶级民主
革命时期”到“愿意接受社会主义改造的一面”这段是用黑体字以外,其余
都是老宋体,在当时凡用黑体字的表明是毛泽东同志的原文,第一和第三点
分析引文虽然不是黑体字,但从行文来看。也是毛泽东同志的意见。
马列主义的精髓是对具体事物进行具体分析,要把人和事以及观点放在
当时历史条件下来分析,而毛泽东同志的思想是发展的,应该以他比较近的
观点来分析当时的阶级状况和阶级斗争。否则得不出符合历史真实的正确结
论。丁学雷之流在这里大耍花招,把毛泽东同志不同时期不同条件下的观点,
综合在一起,做为在另一个时期另一种条件下的论据,这本身就是违背马列
主义的,也是反毛泽东思想的。
丁学雷引述分析的第三点,是从毛泽东同志一九二六年三月所写的《中
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最后部分摘来的,原文是这样,“那动摇不定的
中产阶级,其右翼可能是我们的敌人,其左翼可能是我们的朋友——但我们
要时常提防他们,不要让他们扰乱了我们的阵线。”当时中国共产党处于在
野的地位,民族资产阶级处于什么地位?它和其他的阶级关系怎样呢?毛泽
东同志在这篇文章中指出:“中产阶级主要是指民族资产阶级,他们对于中
国革命具有矛盾的态度:他们在受外资打击、军阀压迫感觉痛苦时,需要革
命,赞成反帝国主义反军阀的革命运动;但是当着革命在国内有本国无产阶
级的勇猛参加,在国外有国际无产阶级的积极援助,对于其欲达到大资产阶
级地位的阶级的发展感觉到威胁时,他们又怀疑革命。其政治主张为实现民
族资产阶级一阶级统治的国家。有一个自称为戴季陶‘真实信徒’的,在北
京《晨报》上发表议论说:‘举起你的左手打倒帝国主义,举起你的右手打
倒共产党。’这两句话,画出了这个阶级的矛盾惶遽状态。他们反对以阶级
斗争学说解释国民党的民生主义,他们反对国民党联俄和容纳共产党及左派
分子。但是这个阶级的企图——实现民族资产阶级统治的国家,是完全行不
通的,因为现在世界上的局面,是革命和反革命两大势力作最后斗争的局面。
这两大势力竖起了两面大旗:一面是红色的革命的大旗,第三国际高举着,
号召全世界一切被压迫阶级集合于其旗帜之下;一面是白色的反革命的大
旗,国际联盟高举者,号召全世界一切反革命分子集合于其旗帜之下。那些
中间阶级,必定很快地分化,或者向左跑入革命派,或者向右跑入反革命派,
没有他们‘独立’的余地。”毛泽东同志根据当时国际国内条件和各阶级所
处的地位而得出上述的分析,即中产阶级,其右翼可能是我们的敌人,其左
翼可能是我们的朋友。
到了一九四○年一月,抗日战争正在进行,国际国内的条件起了变化,
毛泽东同志在《新民主主义论》一文中进一步指出:“由于中国民族资产阶
级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资产阶级,是受帝国主义压迫的,所以,虽然处
在帝国主义时代,他们也还是在一定时期中和一定程度上,保存着反对外国
帝国主义和反对本国官僚军阀政府(这后者,例如在辛亥革命时期和北伐战
争时期)的革命性,可以同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联合起来,反对它们所愿
意反对的敌人。”丁学雷引述的第一点分析,是从这段文章中摘去的,引述
的很不完整,特别是这段文章中最后一句,他根本不提。这段文章中最后一
句是:“在这里,无产阶级的任务,在于不忽视民族资产阶级的这种革命性,
而和他们建立反帝国主义和反官僚军阀政府的统一战线。”因为国际国内条
件变了,阶级矛盾下降,民族矛盾上升,不提民族资产阶级左翼和右翼问题,
而是要和整个民族资产阶级“联合起来”,“建立反帝国主义和反官僚军阀
政府的统一战线”,并且是做为“无产阶级的任务”提出来,淳淳教导不要
“忽视民族资产阶级的这种革命性”。
历史发展到一九四九年六月三十日,解放战争胜利的曙光已经在望,新
中国航船的桅顶已经露出地平线了,绘制新中国蓝图的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
会已经召开,国际国内条件起了重大的变化,特别是国内条件和阶级关系起
了根本性的变化,蒋家王朝即将覆灭,共产党领导的新中国马上要诞生了,
毛泽东同志发表了著名于世的《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在这篇文章里更不
提民族资产阶级左翼和右翼的问题,而是把整个民族资产阶级包含在人民之
中。如果按照了学雷引述分析的第三点的意思,他是不是说毛泽东同志把“敌
人”也包含在人民之中了?当然民族资产阶级分子当中,也有人破坏社会主
义改造转化为敌人的,如朱延年,最后依法处理。这只是极少数人,并不是
一“翼”。正如其他阶级也有转化为敌人的一样,如工人阶级中就出了王洪
文这样凶恶的敌人,不能因此也把工人阶级划出可能是我们的敌人的“右翼”
来。丁学雷之流反对毛泽东同志关于民族资产阶级的科学分析。丁学雷引述
分析的第二点是毛泽东同志一九五七年二月十七日所做的分析。丁学雷把三
个不同时期不同的国际国内条件和不同的阶级关系所做的分析,硬揉合在一
起,简直是不伦不类,做为批判《上海的早晨》的根据,当然漏洞百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