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解密凤凰-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节目在沉重的情绪中进行,悲壮与愤怒几乎成为当天的惟一主题。这样的情绪正与人们开始的愤怒相契合。人们已不会去关注节目中那些单调的画面与现场的简陋,观众需要的是尽可能多地得到他们关切的资讯。在这样的节目中,评论显得相当重要,甚至起到了意想不到的点燃作用。     
  最初的时候,三位嘉宾与主持人都有点局促。邱先生与陈婉莹女士略显呆板地僵直坐着      
,但他们的论点却不僵硬。邱先生首先质询当天北约所说的误炸是不可信的,经不住推敲。这是最早发表对美国误炸解释的反对立场的声音。     
  事后,邱先生说:“消息传来,海内外华人除了愤慨之外,更想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更关注未来的发展。我在仓促间上阵,凭着长期以来对西方国家的观察,拨开一些偏见的迷雾,指出误炸之说非常可疑,并指出中国的应变之道,必须不卑不亢,并要注意国内的局势稳定。事实上后来美军内部地图局的证据浮现,揭穿了旧地图的谎言,也证实了当时的预测。”     
  曹先生在评论中指出;这已是战争行为,因为美国公然轰炸代表中国主权象征的大使馆,不但违犯了国际公约,也是人道主义的一次历史性倒退。要对此事件进行全面的谴责。曹先生的论调明显地成为了当天人们期望看到的说法。因为在压力下的中国人都需要一个声音,来表达自己的想法与愤怒。而此时,曹景行不经意间做了这样的代言人。     
  似乎为了把这个节目的容量放大到当天可以达到的高度,在新闻和评论的间隙,穿插了许多与情绪相关的片断。潘红星找出了原来给南斯拉夫事件所做的一个专题,这次也派上了用场。经过赵群力重新剪辑的片子,充分展示了他对于飞机的敏感与轰炸现场的把握。在长沙收看直播的王纪言看到那个片子时,拍掌说:“一看就是赵台剪的,你看那飞机航拍多长的镜头。”赵群力被称为中国航拍第一人,他对于航拍镜头的把握在中国无出其右者。曹景行在这个片断后,认为解决南斯拉夫的问题,一个是和谈,一个是回到联合国,需要用国际社会的力量进行。北约以为轰炸可以解决问题,但现在炸出的问题似乎更多了。     
  这种即时式的穿插评论,显示了曹先生的功底与现场掌控力。曹先生预测此事件对于中美关系影响微妙,中国一方面要加入WTO,而美国也要进入中国市场。中国如何处理,才能体现国家利益就显得相当重要。     
  曹先生当天的评论得到了相当的关注。大家对于一个阅历丰富的老人所说的事件,至少有着本能的信任。事后北京大学的许多学生联名写信:“大家都聚在一起,观看了你的评论。能在当天就得出这样理智而又中肯的评判,几乎影响了我们的情绪。我们愿意听到真正的代表国家利益的声音。这也是我们的想法,相信也是更多的中国人的想法。”     
  两个小时的直播时间,几乎就是一次受难。潘红星说,直播时,我们只有20多分钟的资料与新闻素材。但这个时间段也使我们受益,欧美国家的资料与声音也刚好开始传送过来。许多即时发生的事件就同步直播。实在没有信息了,王纪言打电话说,能否把国内不同地区的情况用电话的形式来播报。这个创意简单实用,几乎成为所有电视台其后模仿与实际运用的形式。凤凰的大胆与果敢,在此次的连线中,显得比以往更为粗放,但也更为实用。连线的时候,找不到合适的人,甚至在成都的广告公司的会计,也操起电话到现场报告情况。当时董嘉耀正在广州休假,接到电话,马上就上街了。他跑到美国驻广州总领事馆前,采访游行的人群。而香港总部临时找到的几个人,都充当了机动记者,采访了香港与澳门的人群,谈论对此事件的看法。这使全球华人的声音,在较短的时间内,都得到完整体现。王纪言在现场几乎不停地打电话进来进行指挥,同时也表明他对直播的担心。但节目直播到一半时,王纪言的电话就很少了。他说整个节目不错。     
     
第一章:1999年5月9日发生了什么?(4)     
  一个不得已的创意与即时性的人员的配搭,一个重要的节目就这样被制造出来。到当晚11点结束时,这个节目的元素几乎决定了凤凰卫视后来直播节目的基本形态:主持人与评论员在直播中进行即时性的穿插评论。     
  曹景行的电视经验以及他本人的评论,事实上使他成为一个灵魂人物。在三个嘉宾组成的话语中,曹成为串联与主讲的灵魂。这次果断的决定,也为凤凰带来巨大声誉。当时国内      
的电子媒体几乎全面失语,在没有搞清事实的情况前,媒体的沉默似乎再次给凤凰卫视制造了一个机会,使之成为一个亮点。     
  凤凰卫视的评论影响了当时事态     
  ◎ 曹景行被观众称为“固执的知识分子式的孩子”     
  你打开了一扇门,问题是,你有能力再把门关上吗?这个话题可以如此解释,你如何使一把火按照你的设想燃烧、保持你想象的火苗,之后再安全地熄灭,而不使自己被灼伤?     
  如果说第一天的直播,只不过是把火苗拨开,让火焰显露出来,那么凤凰卫视随后七天的直播就是在创造着这样异想天开的举动。     
  首日的直播使凤凰的高层松了口气,同时也使他们下定了继续关注的决心。第二天,刘长乐带着大队人马辗转回到香港时,已是下午。他们直接回到了位于红的海滨广场总部。这个当时只有半层办公楼的地盘,被作家余秋雨戏称为他们“以一个县级电视台的设备,完成着一个国际大台的雄心”。雄心其实隐藏在坚忍的行动下面。为确保每天两小时的直播节目的顺利完成,王纪言立即部署,进行了分工。主编伍淑娴负责《时事直通车》的日常节目制作,钟大年和潘红星负责专门制作这个特别节目。而在主持人方面,则由曾静漪负责《时事直通车》,吴小莉接手与曹景行先生配搭特别节目。     
  在现场指挥的凤凰管理层刘长乐、崔强和王纪言认为,凤凰卫视以后的《中国人今天说不》特别节目直播,至少要在整体上体现这样几个因素,一是事实和突发的即时性的现场新闻,各地的反响与后续报道。再就是如何传达与控制情绪的传达。在当晚开播的片头上,加了一个香港籍导演制作的情景MTV。至于选择什么样的音乐,王纪言提出了用《红》《白》《蓝》三部曲中的片头旋律。曹景行的一个业余爱好发挥了作用。他在凤凰卫视属于出名的“碟王”,业余时几乎看尽了天下能找到的影碟。正好他那儿有这几部片子。那首曲子成为节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每当人们听到那首曲子时,内心就会被深深的沉郁击中。     
  第二天的直播显得有备而来。吴小莉与曹先生在直播前,就统一了一个基本要素,当天的直播以报道国内外的反应为主,并以此为主题进行全面梳理。凤凰几乎是国内所有媒体报道游行队伍事件最为全面与彻底的。而那位成都的广告公司的会计,也因每天与凤凰卫视连线报告民众的情况,在当地成为一个名人。许多人主动提供信息给她,成为一个凤凰非专业队伍运用的极好标本。     
  经过30多个小时的发酵,内地的民众陷入到了愤怒中。学生们开始在使领馆前游行。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的美国驻华使领馆、机构已开始放假。民间发出了“中国不可侮”的呼声。凤凰卫视对学生上街游行事件进行了全面的报道。第二天仍然作为嘉宾的邱立本尖锐地指出:这次事件其实说明了,在国际游戏规则中,实力是第一位的。中国学生上街声讨,令我想到“五四运动”,当时学生上街也是反对帝国主义,这次在本质上是一样的。但曹先生则委婉地预见到,中国民间的强烈反应,对美国是一个警告,不要以为,中国是南斯拉夫。这对中美关系有影响,美英要承担责任。许多预见性的评论,为其后政治的走向与结果所印证。如他认为:“学生的反美行动,表明民气可用。学生是自发的,官方并没有去动员。但一定要运用得当。”同时他也警告,“20世纪最后几年发生这样的事,中国的学生运动警告,中国在国际事件中,要有自己的定位与形象。只有与自己相匹配的规则与国际地位,才会使中国在复杂的世界里,达到最大的赢面。”     
     
第一章:1999年5月9日发生了什么?(5)     
  这种边看边评论的方式,其实对曹先生是个考验。尤其是许多事件的发生,他是与大家同步在体验,同步接受到信息,并且要快速做出判断。这是件挺难的事。他事后感叹:“写新闻评论,再紧张,总有可能再改一遍,看几遍。而在电视镜头前做评论,事先只有些许腹稿,主要靠现场发挥。每次几分钟,每次都觉得话还没有讲完,觉得有些话还没有说清楚。而且一旦讲了出去,上亿观众都看到、听到,无所逃遁于天下,想改、想收回都不可能。不过,做电视评论的刺激也在这里。”     
  曹先生很快就开始享受这种即时的评论感觉。他的评论开始显得自如、轻松,高举高打,收放自如。在评论中,他运用大量的信息来讲述他的观点,讲述了外电谈到的关于内地学生上街游行的看法与报道,同时也引述了许多港台的媒介信息。他觉得提供信息,也是提供一种观点,甚至比观点更重要。     
  当然,适当的文才与真情,是评论的另外境界,也更应成为评论家的法宝。曹先生与吴小莉在节目进行中,突然讨论起了母亲节。这个温暖话题背后的沉重深深击中每个母亲与儿子的心。曹先生的动情显出一个老派男人深藏的怜悯与愤怒。但他还需要适时地控制自己。因为他正在面对着电视前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