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邪鼎-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时天色渐晚,正是黄昏时分,湖面上晚风送爽,渔歌不时穿越水面而来,嘹亮浑厚,土语婉转悠长,虽说两人听不太懂,却别有一番悦耳动听之意。 
  放眼望去,漫天彩霞横空飞舞,绚丽多姿,映射天际一片鲜艳,不多时,湖面上暮霭渐起,三两渔舟缓缓划行,满载而归。 
  段逸鸣久居深山,虽说小溪、小河见的不少,但是和眼前这浩渺森森、漫无边际的大湖比起来,就像小巫见大巫,相形见绌。 
  一股湿润清凉的水气迎面扑来,分外滋润,凉爽无比,令人心旷神怡,他感到整个人心胸都开阔了许多似的,禁不住仰天长啸,胸中郁闷尽数发泄。 
  韦叔季见他陶醉模样,微微一笑,也不打搅。 
  良久之后,段逸鸣长啸收歇,胸中烦恼已然大半消失,不由大喜。 
  韦叔季笑道:“段大哥,以后若有机会,我陪同你一起游历天下名胜古迹,岂不快哉?” 
  段逸鸣心情舒畅,说道:“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果真其中大有深意,古人诚不我欺也!“ 
  话音未落,肚中“咕噜咕噜”大响,这才想起今天忙着赶路,腹中早已饥肠辘辘了。 
  韦叔季见他酸溜溜的掉文,心中暗笑,说道:“行万里路,还必须填饱肚子,走,段大哥,咱们找些东西充饥,先安慰了五脏六腑再说。” 
  段逸鸣涩然失笑,两人并肩奔去,逐渐没入淡淡的雾气之中。 
  鄱阳湖位于江西北部、长江南岸,是中原第一大淡水湖,又名彭蠡泽、彭泽。 
  此湖碧波万顷、水天相连、渺无际涯。晴日浮光跃金,舟发鸟翔;雨时云水茫茫,风急浪高。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鄱阳湖南宽北狭,犹如巨大的葫芦,系在万里长江的腰带上。 
  远处一群白鹤飞起,一对对啼鸣追逐着起舞,犹如白衣仙女般优美动人,鹤群鸣叫声声,清丽悠远,蔚为壮观。 
  一叶扁舟排浪而上,直往北去,船头上站立着两人,正是段逸鸣和韦叔季。 
  原来,两人到达鄱阳湖之后,见景色奇幻瑰丽,变化万千,实属平生罕见,心喜难耐,遂决定登舟游览湖光水色,一饱眼福,于是租了船北上。 
  湖风吹来,衣襟飘飞,两人执手言谈,甚是欢愉。 
  韦叔季指着湖面说道:“段大哥请看,这鄱阳湖上湖光山水,风景如画,不愧为天下名胜啊!” 
  一旁摇橹的老船夫乐呵呵说道:“两位小客倌,想必是初次莅临我们这鄱阳湖吧?” 
  段逸鸣和韦叔季相视一笑,同声答道:“是啊,老船家。” 
  老船夫笑道:“这鄱阳湖最为有名的首属滕王阁,两位可曾听过王子安的《滕王阁序》?” 
  韦叔季说道:“王子安,名勃,绛州龙门〈注一〉人,初唐文学家,文中子王通之孙。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文章齐名,称初唐四杰。当年路经此处写下《滕王阁序》。序中描绘了滕王阁的四周景色及宴集盛况,当真是瑰丽壮观,惊绝天下啊!” 
  老船夫笑道:“小客倌所答不错。说起来王子安写这《滕王阁序》也有一段趣闻逸事。” 
  两人大奇,忙问道:“老船家,此话怎讲?不妨说来听听。” 
  老船家一捋白胡须,开始娓娓道来…… 
  相传那滕王阁,就在这洪州〈注二〉赣江东岸,阁高九丈,共三层。相传为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滕王李元婴任洪州都督时营建,阁以其封号命名。 
  滕王阁饱经沧桑,历史上屡毁屡建。唐高宗时,阎公阎伯屿都督洪州,重修滕王阁,并于上元二年重阳节在此大宴宾客,共庆重阳登高佳节。 
  此时,王勃因赴交趾省亲探父,乘船路过马当〈注三〉遇阻,中原水神以风相助,日行七百里到达南昌,适逢阎都督九九重阳为滕王阁重修竣工盛宴,而被邀入席。 
  酒兴正酣,阎都督请各位嘉宾行文赋诗,以记欢宴之盛况,其实阎公是想让略具诗名的女婿孟学士,好好展露一手,孟学士也已经准备妥当,只等当众吟咏,因此在座诸公均再三谦让。 
  至末座之王勃时,因他不谙此逢迎之道,踌躇应允,令得满座愕然。 
  王勃行文习惯小酌,然后蒙头少睡,起来后挥毫而就,这是王勃“打腹稿”的方式。逢此盛宴,小寐难成,王勃于是端坐书案,神情凝注,手拈墨碇缓慢磨墨,藉机酝酿才思。 
  阎都督和众宾客看王勃不紧不慢,于是登阁赏景,吩咐小吏随时通报。 
  很长时间,小吏才来报第一句“南昌故郡,洪都新府”,阎都督听觉老生常谈,实乃平淡无奇;小吏又报“星分翼轸,地接衡庐”,阎都督默不言语;及至小吏来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阎都督遂拍手称赞天才之笔,急令众文武返滕王阁开怀畅饮,尽欢而散。 
  此次盛宴,也因此段佳话而名垂文史。而滕王阁也因此名扬天下。 
  两人听完,不由得悠然神往。 
  段逸鸣羡慕道:“世间当真有水神之类的神灵吗?” 
  老船夫大笑,爽朗的说道:“老夫在这鄱阳湖打渔行舟,亦有四十余年了。什么猪婆龙之类的水怪,倒是识过几次,但是始终没有目睹到水神。不过这附近数百年以来安居乐业、衣食无忧,倒是不争的事实,兴许是水神保佑也说不定。” 
  正说话之间,一个稚嫩的声音随风传来:“‘……虹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娘,王子安写的真是贴切啊!可惜咱们来的早了些,若是傍晚时分抵达滕王阁,欣赏落霞映湖美景,当真可以品味王子安当年所触悟的灵感呢!” 
  声音犹若出谷黄鹂,清脆之极。 
  段逸鸣扭头望去,一艘大船从旁经过,船身薄纱飘飞,画廊镂雕,流苏垂落,竟是极为华丽高雅。 
  此刻,一扇画窗半开,一个小姑娘正向外张望,她身着鹅黄色衣裳,清丽脱俗,粉妆玉琢般可人。 
  小姑娘看到扁舟上的两人,眉头微皱,小嘴一扁,偏转脑袋,神态冷傲无比。 
  这时画窗里又出现一个女子,面罩薄纱,眉若远山含黛,凤目顾盼流波,轻笑说道:“江南名楼滕王阁,因王子安这首《滕王阁序》名传天下。在这之后,唐代王绪写《滕王阁赋》,王仲舒写《滕王阁记》,史书称之为‘三王记滕阁’佳话。 
  “就连大文豪韩愈也撰文述‘江南多临观之美,而滕王阁独为第一,有瑰丽绝特之称’,故有‘江西第一楼’之誉。在洞庭岳阳楼、武昌黄鹤楼等江南三大名楼之中独占鳌头。” 
  小姑娘不胜向往,仰头说道:“娘,我要去滕王阁,登高俯瞰湖景。” 
  女子轻抚小姑娘乌发,柔声说道:“梅儿,咱们约好午间去见一位客人,依时间来看,恐怕来不及了。” 
  小姑娘嘴巴一噘,正要说话,画窗里传来另一个清朗的吟声:“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那小姑娘喜道:“爹爹,你怎么才来?娘不许梅儿登临滕王阁赏景,爹,梅儿要去嘛!”说话之间,已如麻花一般,钻入一个中年男子怀中,扭动不已。 
  女子嗔道:“梅儿,不许顽皮。” 
  中年男子笑道:“谁不许我们梅儿游览滕王阁?有爹在,没关系,咱们这就赶往滕王阁去。” 
  女子瞪了一眼中年男子,说道:“你老是宠着她!眼看就要独立生活了,你还这样,也不怕惯坏她!要知道,山中清规戒律甚多,梅儿得学会自己照顾自己呢。” 
  中年男子爽朗的笑道:“我们梅儿懂事呢,再说梅儿聪明伶俐,精灵古怪,到哪里都是出类拔萃的,是不是?” 
  小姑娘咯咯娇笑,得意得朝女子扮个鬼脸,说道:“还是爹好!” 
  女子峨首微摇,说道:“看你们这对父女,真拿你们没有办法。”脸上却满是喜爱之色。 
  中年男子笑道:“走了。”话音方落,大船猛地加速,宛若离弦之箭,飞驰而去,不一会儿,已然消失在茫茫烟波深处。 
  段逸鸣怔怔的望着大船消失的方向,心中满是惊讶。这船中一家子谈吐不俗,气质高华,隐然非同一般,极为神秘。 
  韦叔季说道:“段大哥,你怎么了?” 
  段逸鸣猛然惊醒,连忙说道:“没什么。我看这湖中风景宜人,一时间入神了。”顿了顿,向老船夫问道:“老船家,这种大船湖中常见吗?” 
  老船夫说道:“鄱阳湖乃水运要道,每年来往船只甚多,行商、赶路、官门之类皆有。像这种装饰华丽的大船却是不多,想必是哪家豪门大官所有。” 
  段逸鸣若有所悟,凝目不语。 
  前方碧波中突起一座小石岛,一峰耸峙,峻峭秀丽,远望似一只巨鞋,浮于碧波之中。岛上劲松挺拔,林中点缀着黄砖碧瓦,廊角高跷。从中飘出袅袅白烟,直上青天。隐隐约约的钟鼓声随风飘散,梵乐声声,令人飘飘欲仙。 
  老船夫笑道:“前面就是大孤山了,两位小客倌坐稳了。” 
  说罢运桨如飞,扁舟飞也似的直奔大孤山而去。 
  注一:绛州龙门,今山西省河津市。 
  注二:洪州,今江西南昌市。 
  注三:马当,今江西省彭泽县。 
 
 
 
  
第一集 天命多舛 第十一章 紫烟小镇
 
  八月十七的黄昏,天色微暗,鄱阳湖彩霞横空,琉璃变化万千,映射的湖水微红瑟瑟,好似无数金蛇,争相乱渡。 
  远处,一叶扁舟缓缓划近,停靠在岸边。 
  段逸鸣和韦叔季走上小码头,两人在湖中痛痛快快地玩了几天,兴致盎然。 
  老船夫指着云雾缭绕的峻险山峰,说道:“两位小客倌,那里就是庐山了。你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