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古典散文-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丐于邑人,不使学。 
     予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 
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 
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 
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邪! 
                                                —— 《临川先生文集》卷七十一 

 [1]金溪:在今江西临川县东。 

                                  答司马谏议书 
                                                                            王安石 

                                                           [1] 
     某启:昨日蒙教,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  ,而议事每不合, 
所操之术多异故也。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辩。 
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复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 
     盖儒者所重,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今君实所以见 
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某则以谓:受命于 
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 

… 页面 43…

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任人,不为拒谏。 
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 
     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 
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盘庚 
之迁[2],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罪怨者,亦不改 其 

度。盖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 
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 
则非某之所敢知。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 
                                               —— 《临川先生文集》卷七十三 

 [1]君实: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宋代著名史学家。 [2]盘庚:商朝君主。即位后为避 

免自然灾害,都城自奄 (今山东曲阜)迁至殷(今河南安阳)。 

                                    前赤壁赋 
                                                                           苏 轼 

                [1]                                            [2] 
     壬戌之秋  ,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清风徐来, 
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 
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 
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掉兮兰桨,击空明兮泝流光。 
渺渺兮余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萧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 
如怨,如慕,如泣,如诉,馀音嫋嫋,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 
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 
     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 
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 
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 
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驾一叶之 
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 
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 
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 
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 
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 
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 
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 
方之既白。 
                                               —— 《经进东坡文集事略》卷一 

 [1]壬戌: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时苏轼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2]赤壁:此指黄州赤壁。 

吴蜀破曹之赤壁为蒲圻赤壁。 

… 页面 44…

                                     答谢民师书 
                                                                               苏 轼 

     近奉违,亟辱问讯,具审起居佳胜,感慰深矣!某受性刚简,学迂材下, 
坐废累年,不敢复齿缙绅;自还海北,见平生亲旧,惘然如隔世人:况与左 
右无一日之雅,而敢求交乎!数赐见临,倾盖如故,幸甚过望,不可言也。 
     所示书教及诗赋杂文,观之熟矣: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 
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孔子曰:“言之不文, 

                 [1]                             [2] 
行而不远。”  又曰:“辞达而已矣。” 夫言止于达意,即疑若不文, 
——是大不然。求物之妙,如系风捕影,能使是物了然于心者,盖千万人而 
不一遇也;而况能使了然于口与手者乎!——是之谓辞达。辞至于能达,则 
文不可胜用矣。 
     扬雄好为艰深之辞,以文浅易之说;若正言之,则人人知之矣:此正所 
谓“雕虫篆刻”者。其《太玄》、《法言》,皆是类也;而独悔于赋,何哉? 
终身雕篆,而独变其音节,便谓之“经”,可乎!屈原作《离骚经》,盖《风》 

                                           [3] 
 《雅》之再变者,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可以其似赋,而谓之雕虫乎?使 
贾谊见孔子,升堂有馀矣,而乃以赋鄙之,至与司马相如同科。雄之陋如此 
比者甚众。可与知者道,难与俗人言也。因论文偶及之耳。 
     欧阳文忠公言:“文章如精金美玉,市有定价,非人所能以口舌定贵贱 
也。”纷纷多言,岂能有益于左右,愧悚不已! 

                              [4] 
     所须惠力法雨堂两字  ,轼本不善作大字,强作终不佳;又舟中局迫 
难写,未能如教。然轼方过临江,当往游焉,或僧有所欲记录,当为作数句 

                                                 [5] 
留院中,慰左右念亲之意。今日至峡山寺  ,少留即去。愈远。惟万万以 
时自爱。 
                                             —— 《经进东坡文集事略》卷四十六 

 [1]“言之”二句:孔子语见《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2]“辞达”句:见《论语·卫灵公》。 

 [3]“虽与”句:见《史记·屈原传》。 [4]惠力:惠力寺,又作“慧力寺”,在临江府城南。 

属江西清江县。  [5]峡山寺:在清远峡。在今广东清远东。 

                                      石钟山记 
                                                                               苏 轼 

                                   [1] 
       《水经》云:“彭蠡之口  ,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 
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2]。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 

                                                                      [3] 
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  ,得双石于 
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馀韵徐歇,自以为得之 
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 
何哉? 

                            [4]                          [5]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           ,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而长子迈将赴饶之 
         [6] 
德兴尉  ,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 
其一二扣之,硿然,余固笑而不信也。至其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 
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 
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欬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 

… 页面 45…

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 
皆石穴罅,不知其深浅,微波入焉,涵澹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 
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 
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 

                  [7]                                  [8] 
周景王之无射也  ;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 。古之人不余欺也。”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 
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