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古典散文-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楚国名将,为楚人所爱戴。楚亡时未明其生死。起义军假借项燕之名以号召群众。 [8]孙公兆奎: 

… 页面 64…

孙兆奎,与吴日生义军联合抗清,称“孙吴军”,兵败被杀。 [9]白下:今江苏南京。 [10] 

洪承畴:字亨九,福建南安人。明万历进士,任蓟辽总督。清兵围锦州,率援兵与战松山,城破投降。 

 [11]颜太师:唐颜真卿,德宗时为太子太师。淮西节度李希烈造反,真卿奉旨劝谕,被杀。十五年 

后,仆人见之于同德寺,并受其赠金。人称尸解得道。以其死于兵,故曰“兵解”。 [12]文少保: 

文天祥。抗元战败被解至大都杀害。死后颜面如生,人传其尸解登仙,因为参悟大光明法。  [13] 

丹徒:今江苏镇江。 [14]江右王酞定:王猷定,江西南昌人,曾佐史可法幕。明亡隐居不仕。 [15] 

关中黄遵岩:黄遵岩,陕西关中人,事迹未详。 [16]粤东屈大均:屈大均,粤东番禺人。明亡, 

出家为僧。著《广东新语》、《道援堂集》。  [17]可程:史可程。史可法之弟,崇祯进士,官庶 

吉士。 [18]易姓:指改朝换代。 

                                        祭妹文 
                                                                                 袁 枚 

                    [1]                                 [2] 
     乾隆丁亥冬  ,葬三妹素文于上元之羊山  ,而奠以文曰: 
      呜呼!汝生于浙,而葬于斯,离吾乡七百里矣;当时虽觭梦幻想,宁知 
此为归骨所耶? 

                       [3]             [4] 
     汝以一念之贞  ,遇人仳离  ,致孤危托落,虽命之所存,天实为 
之;然而累汝至此者,未尝非予之过也。予幼从先生授经,汝差肩而坐,爱 
听古人节义事;一旦长成,遽躬蹈之。呜呼!使汝不识《诗》、《书》,或 
未必艰贞若是。予捉蟋蟀,汝奋臂出其间;岁寒虫僵,同临其穴。今予殓汝 
葬汝,而当日之情形,憬然赴目。予九岁,憩书斋,汝梳双髻,披单缣来, 

                    [5]                   [6] 
温 《缁衣》一章  ;适先生多户入  ,闻两童子音琅琅然,不觉莞尔, 

                                                    [7] 
连呼“则则”,此七月望日事也。汝在九原 ,当分明记之。予弱冠粤行, 
汝掎裳悲恸。逾三年,予披宫锦还家,汝从东厢扶案出,一家瞠视而笑,不 
记语从何起,大概说长安登科、函使报信迟早云尔。凡此琐琐,虽为陈迹, 
然我一日未死,则一日不能忘。旧事填膺,思之凄梗,如影历历,逼取便逝。 

                         [8] 
悔当时不将繄嫕情状  ,罗缕记存;然而汝已不在人间,则虽年光倒流, 
儿时可再,而亦无与为证印者矣。 

                                            [9] 
     汝之义绝高氏而归也,堂上阿奶  ,仗汝扶持;家中文墨,■汝办治。 
尝谓女流中最少明经义、谙雅故者。汝嫂非不婉嫕[10],而于此微缺然。 

故自汝归后,虽为汝悲,实为予喜。予又长汝四岁,或人间长者先亡,可将 
身后托汝;而不谓汝之先予以去也。前年予病,汝终宵刺探,减一分则喜, 
增一分则忧。后虽小差,犹尚殗殜[11],无所娱遣;汝来床前,为说稗官 

野史可喜可愕之事,聊资一欢。呜呼!今而后,吾将再病,教从何处呼汝耶? 
     汝之疾也,予信医言无害,远吊扬州;汝又虑戚吾心,阻人走报;及至 
绵惙极[12],阿奶问:“望兄归否?”强应曰:“诺。”已予先一日梦汝 

来诀,心知不祥,飞舟渡江,果予以未时还家,而汝以辰时气绝;四支犹温, 
一目未瞑,盖犹忍死待予也。呜呼痛哉!早知诀汝,则予岂肯远游?即游, 
亦尚有几许心中言要汝知闻,共汝筹画也。而今已矣!除吾死外,当无见期。 
吾又不知何日死,可以见汝;而死后之有知无知,与得见不得见,又卒难明 
也。然则抱此无涯之憾,天乎人乎!而竞已乎! 
     汝之诗,吾已付梓;汝之女,吾已代嫁;汝之生平,吾已作传;惟汝之 
窀穸[13],尚未谋耳。先茔在杭,江广河深,势难归葬,故请母命而宁汝 
于斯,便祭扫也。其傍,葬汝女阿印;其下两冢:一为阿爷侍者朱氏[14], 

… 页面 65…

一为阿兄侍者陶氏。羊山旷渺,南望原隰,西望栖霞                 [15] ,风雨晨昏,羁 

魂有伴,当不孤寂。所怜者,吾自戊寅年读汝哭姪后,至今无男;两女牙牙, 
生汝死后,才周晬。予虽亲在未敢言老[16],而齿危发秃,暗里自知;知 
在人间,尚复几日?阿品远官河南[17],亦无子女,九族无可继者。汝死 

我葬,我死谁埋?汝倘有灵,可能告我? 
     呜呼!生前既不可想,身后又不可知;哭汝既不闻汝言,奠汝又不见汝 
食。纸灰飞扬,朔风野大,阿兄归矣,犹屡屡回头望汝也。鸣呼哀哉!呜呼 
哀哉! 
                                          —— 《四部备要》本《小仓山房文集》 

 [1]乾隆丁亥:即乾隆三十六年(1767)。  [2]素文:袁素文,名机,字素文。袁枚三妹。 

上元:今江苏南京。羊山:在南京市东。  [3]一念之贞:以贞之一念。袁素文周岁时即由父许配 

如皋高家。高家儿子品德败坏,自愿解除婚约。素文因守“从一而终”的贞节观念,仍嫁高家,备受 

苦楚。官判离婚。 [4]仳离:《诗经·王风·中谷有蓷:“有女仳离。”旧特指妇女被弃离去。 [5] 

缁衣:《诗经·郑风》篇名。 [6]奓 (音炸)户:开门。 [7]九原:山名,在山西新蜂县北。 

晋卿大夫葬于此,后因称墓地为九原。  [8]嫛婗(音衣尼):婴儿。指儿时。 [9]堂上阿奶: 

指袁氏兄妹之母章氏。  [10]婉嫕(音意):温柔和顺。 [11]殗殜病情不很严重。 [12]绵 

惙:病危。 [13]窀穸(音谆夕):墓穴。[14]阿爷:指袁氏兄妹之父袁滨。侍者:此指妾。 [15] 

栖霞:山名,在南京之东。 [16]亲在未敢言老:《礼记·坊记):“父母在,不称老。” [17] 

阿品:袁树,小名阿品,字东芗。袁枚堂弟。 

                                      板桥自叙 
                                                                                郑 燮 

     板桥居士,姓郑氏,名曼,扬州兴化人。兴化有三郑氏,其一为“铁郑”, 
其一为“糖郑”,其一为“板桥郑”。居士自喜其名,故天下咸称为郑板桥 
云。板桥外王父汪氏,名翊文,奇才博学,隐居不仕。生女一人,端严聪慧 

                                                                              [1] 
特绝,即板桥之母也。板桥文学性分,得外家气居多。父立庵先生  ,以 
文章品行为士先。教授生徒数百辈,皆成就。板桥幼随其父学,无他师也。 
幼时殊无异人处,少长,虽长大,貌寝陋,人咸易之。又好大言,自负太过, 
漫骂无择。诸先辈皆侧目,戒勿与往来。然读书能自刻苦,自愤激,自竖立, 
不苟同俗,深自屈曲委蛇,由浅入深,由卑及高,由迩达远,以赴古人之奥 
区,以自畅其性情才力之所不尽。人咸谓板桥读书善记,不知非善记,乃善 
诵耳。板桥每读一书,必千百遍。舟中、马上、被底,或当食忘匕著,或对 
客不听其语,并自忘其所语,皆记书默诵也。书有弗记者乎? 
     平生不治经学,爱读史书以及诗文词集、传奇说簿之类,靡不览究。有 
时说经,亦爱其斑驳陆离,五色炫烂,以文章之法论经,非“六经”本根也。 

                                                                [2] 
     酷嗜山水。又好色,尤多馀桃口齿及椒风弄儿之戏  。然自知老且丑, 
此辈利吾金币来耳。有一言于与外政,即叱去之,未尝为所迷惑。好山水, 

                                                                      [3] 
未能远迹。其所经历,亦不尽游趣。乾隆十三年,大驾东巡  ,燮为书画 
史,治顿所,卧泰山绝顶四十徐日,亦足豪矣。 
     所刻诗钞、词钞、道情十首、与舍弟书十六通,行于世,善书法,自号 
 “六分半书”。又以馀闲作为兰竹,凡王公大人、卿士大夫、骚人词伯、山 
中老僧、黄冠炼客,得其一片纸、只字书,皆珍惜藏庋。然板桥从不借诸人 

… 页面 66…

                                       [4] 
以为名。惟同邑李鲜复堂相友善  。复堂起家孝廉,以画事为内廷供奉。 
康熙朝,名噪京师及江淮湖海,无不望慕叹羡。是时板桥方应童子试,无所 
知名。后二十年,以诗词文字与之比并齐声。索画者,必口复堂;索诗、字、 
文者,必口板桥。且愧且幸,得与前贤埒也。李以滕县令罢去。板桥,康熙 
秀才,雍正壬子举人,乾隆丙辰进士。初为范县令,继调潍县。乾隆己巳, 
时年五十有七。 
     板桥诗文,自出己意,理必归于圣贤,文必切于日用。或有自云高古而 
几唐宋者,板桥辄呵恶之,曰:“吾文若传,便是清诗清文;若不传,将并 
不能为清诗清文也,何必侈言前古哉?”明清两朝,以制艺取士,虽有奇才 
异能,必从此出,乃为正途。其理愈求而愈精,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