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藏传佛教疑问120题-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解为灌顶师举起水瓶,在弟子的头上浇点水并念咒加持加持是大错特错。灌顶的原文是“Abukenza(阿布肯咱)”,其义包括:净化、授权、播种、培育成器等义。“净批”是净化身言意的各种习染障蔽;“授权”是授予解说密续,修习共不共两种成就的权利;“播种”是播下佛陀四身成就的种子;“培育成器”是指培养提高修密弟子的素质,使其条件成熟之义。将这样一个多义词,译为只有“净化”之义的“灌顶”,有词义不周达之过,应看作翻译上的错误。藏语“旺”是权利之义。阿底峡尊者解释灌顶有八种作用:(一)消魔;(二)除障;(三)清除小乘习染;(四)成熟诵咒之器;(五)成熟观修之器;(六)增加息灭等四事能力;(七)增补菩提心;(八)结下将来佛陀亲自灌顶之因缘等(见贡珠《知识总汇》)。《四续总义密法入门》中说:“灌顶有成熟之法因位灌顶、解脱之法道位灌顶、已脱成就果位灌顶三种。灌顶受三昧耶戒是因位灌顶;修习生圆二次第是道位灌顶;现证四身成就及双位是果位灌顶。”修密的根器成熟法有二级,第一级是显密共行道修习,是指学修菩萨道的出世心、菩提心、性空正见等解脱三根本法;第二级是成熟灌顶和受三昧耶戒。这是学密的共行道,无论学何种密法都没有变通的余地。请看《密宗道次第广论》中怎么说的:“为知续义,故需听闻,为求听闻,知已修行,则需先受清净灌顶,如法护持三昧耶戒及律仪,以三昧耶等是金刚乘之道基故。”“欲成闻修大密之器,要得清净灌顶,是故灌顶就是成就根本,若无灌顶纵能了达教义,精进修习,终不能得殊胜悉地,非但有不得大悉地之失,纵得诸小悉地,师资亦俱堕孔夫子洛迦(地狱)。”《大印空点》第二云:“无灌顶不成,如压沙无油,若无灌顶者,慢心说密教职工,师徒纵成就,死也堕地狱,故应勤精进,从师请灌顶。”《佛顶经》第三云:“比如家无子,死后便空虚,如是无灌顶,诸如皆虚无,犹如琵琶琴,无弦不可弹,如是无灌顶,咒定不能成,实无有灌顶,愚妄说云有,乃至佛在世,师徒堕地狱。”《佛顶经》中的这段说是说,若无灌顶,如家中无子而绝嗣断种,如弹无弦的琵琶,弹不出声音;若未灌顶而妄说灌顶乱修乱传,虽佛祖在世,也挽救不了他师徒同堕地狱的恶报应。《金刚蔓经》云:“灌顶为主要,诸悉地常住,我说如实意,故先应正听,若具慧弟子,先正受灌顶,于满次瑜珈,尔时成法器。若无正灌顶,虽了达教义,行都师弟子,俱堕大地狱。”以上是《密宗道次第广论》引用的续部的经文。也许有人认为,这只是格鲁派的主张,别的教派是怎么说的。在宁玛派掘藏大师玖美林的《功德宝藏》中说:“入法之门是灌顶,解脱之法二次第,顺缘三昧耶三行。”“首先不受灌顶无成就,如像沙中提炼不出油,闻法勤修也会堕地狱,受灌顶都便入佛子流。”萨迦四祖公嘎坚参在《分别三律仪论》中说:“佛说未受正灌顶,修客会成恶堕因。”“觅师救取四灌顶,以此圆满三律仪。”当今噶举善知识堪布次南著的《噶举史略》中说:“对于可以传授金刚乘的善器弟子,先让入坛,接受有分别心灌顶或无分别心灌顶的金刚智灌顶,使其成熟,然后传授大手印是我噶举最胜法流的统一规则。”藏传佛教各派在正见方面,虽有不同的看法,但在密法的道基和入门的看法上完全是一致的,没有哪个教派敢于随便破坏持金刚法规,如果谁破坏了这个法规就被判为破坏三昧耶的异教徒。从上述灌顶作用的解释就可以看了灌顶并非可有可无的加持仪式,而是贯穿因、道、果密修全过程的教证实践。锐器从灌顶过程中就可以悟出密法修证次第和二次第义,一般根器的也能获得密修次第知识,凡参加灌顶的人,只要不犯戒,虽不修,也能在十六世前获得解脱。如果对续部的这些说法不相信,还是最好不要学密的好。灌顶是修密的入门、道基和贯穿因道果全过程的法脉续流,不要灌顶就等于不要金刚乘,反过来说,没有灌顶的修密,就像没有播种而奢望丰收一样荒唐可笑。
  二、破所谓“时代变了,不必灌顶”论
  他们认为:“学密法必须灌顶是旧习惯,现在时代变了,密法应随时代变,不必墨守成规。”从表面上看,他们的这种说法似乎很科学,很有顺应潮流的时代感,很能博得现代人的赞同。但实际上这些说法是站不住脚的。首先,灌顶是密法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若说旧习俗,全部密法乃至整个佛教都是人类历史上流传了数千年的“旧习俗”,以时代变了为理由要破,就该全部破掉。没有理由把密法基本的东西分成“新”、“旧”两部分而舍“旧”取“新”。随着时代的变化,佛教也在某些外部形式和传播方式方面会有新的变化,但它的本质性内涵不会变,也不能变,京戏了就不能称其为佛教,也会失运它与佛教本质相关的作用。比如,马的品种可以改良优化,若不失去作为马这种动物的特殊性,仍然是马;如果推动马的特殊性,变成骡子和驴子之类的动物,就不会有人把它继续当马看待了。灌顶和法脉传承,不是密法的外部形式、传播方式,而属于密法的规定性内涵。就像菩提发心是菩萨道的本质性内涵一样。如果时代变了,不灌顶可以进入密道的话,就应该不皈依三宝也可以进入佛道,不发菩提心就可以进入菩萨道,因为这三门的作用是相同的。
  其次,如果说学密必须灌顶是墨守成规的话,这个“陈规”也是佛陀金刚持制定的,就和杀、淫、妄四根堕戒是佛陀制定的一样。对不信佛教的人,佛教戒律是不具备任何约束力的。若入佛门,必须守持佛的戒律,不能因为时代变了,入佛门可以不守戒律。同样学密法必须持戒。因此,首先要灌顶受戒,不受戒无戒行可言。如果认为这种灌顶法规不合时宜,要修改,其戒律法规的制定、解释权只属于佛陀,除了佛陀,任何人都没有修改佛陀法规戒律的权力。
  第三,他们认为近几十年来,有些藏传佛教的法师在国内外公开传过一些密法,也翻译出版了很多密法,就此断定凡公开的密法不需要灌顶,这是站不住脚的说法。(一)如前所述,如果这种情况算公开的话,密法的传播和经典的翻译公开不是从七十年前或三十年代开始,而应从藏传佛教的引进时算起。但藏传佛教的传播,并没有对密教教义法规产生破坏的作用,没有因此而取消灌顶或法脉传承,因为公开不公开和灌顶传随没有任何关系;(二)如果说诺蒲喇嘛和根桑上师没有说过“学密不需灌顶”之类的话,从他们传法行为是无法得出从此不需要灌顶的结论;(三)如果说他们说过“不需要灌顶”之类的话,那么他自已会向别人传法灌顶同时又主张不需灌顶的自相予盾;(四)如果他们真的宣扬过“学密不需灌顶”这种主张的话,那么就从他们这处违犯密法根本戒律和密法教诉的言行,就可以判定他们是些坏戒者,无信仰者。缺戒德无信仰的人无资格传法灌顶,虽传虽灌也被视为无效。因此,可以认为他们所传的这个法脉是不清净的,因为,这个法脉是坏戒者和无正信之人所传。
  三、破所谓“过去曾经传过某法的上师,可代替某法的亲传上师,不必有现实的亲传上师”的谬论
  传法灌顶、授三昧戒、授分别解脱胎换骨戒的法师戒师必须是现实中存在的具肉体的活人,不能是历史上曾经有过的人(包括已成佛的大成就者),或佛菩萨之类非人“现像”代替。从信仰的角度看,历史上曾经有过人、佛菩萨之类的应化身和加持之力是一种存在的事实,在修炼的较高层次上,也会获得这类非人身佛菩萨灵感的感应和加持。但这类佛菩萨灵异之类,并非世俗常人的感知和视听觉对象,很多人不承认这类存在。凡这类非人灵异现象都不具备世俗公认的条件,从逻辑上无法证明这类现象的真实性,也无法排除它的虚假性。因此,正确的逻辑论必须建立在六识现量的基础上,否则就无效。所以,佛教无论显宗密宗,在教理的论证和传法、授戒、灌顶、学修行为、成就的真实性认定上都是以六识更量,以现实存在为标准的。这就是佛教不同于见神见鬼的迷信和虚吹瞎说的伪气功师的最主要特点。佛教中的天堂、地狱、善恶报应等只有圣教量可以证明的真实性和合理性,也必须合乎现量、比量的认识,否则也是无效的。自古以来的灵异现象有真有假,真假难辨,这也是迷信存在的一个主要根源。藏传佛教中也曾有过佛菩萨“现灵”、“传法”、“授记”之类的事,但正宗的密法教派是不承认这类神传之法的。因为无法证明神传是真是假,是佛是魔。凡是佛法的法脉传承,其源头一定是佛陀金刚及其续经传承人,绝不是传承系列的某个人;凡是佛法必须要有经续部的佛言根据。佛法产生已有两千多年,真正的佛法,传承也应该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会有一长串传承师的名单。因此,汉地流传的那种只有两三代人传承的所谓“密法”之类的真实性便可一目了然。藏传佛教密法传承系列中莲花生、玛尔巴、卓弥、克珠琼宝、阿底峡等是藏地的密法源头,但在他们每个大师的前面还有一长串印度的系列传承师,直到佛陀,对每个学法、修法的人来说,亲近依止对象是现实中直接传法灌顶、授戒的人,不是不在世的历史人手,或虽在世而并没有直接传法灌顶的某个法师,也不是非人类佛菩萨慧身。也就是说具有传法、灌顶、授密戒和分别解脱戒有效上师必须是现实中的真人,非现实的人和佛菩萨之类的非人神灵都不能代替这种作用,也是无效的。在《菩提道次第广论》中讲的“亲教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