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军长李服膺,购误战机,放弃守土,处死刑。
这些严厉措施,固然暴露了蒋介石集团内部的矛盾,但主要还是体现了国民党
政府在抗战初期的积极姿态,“确使抗战阵营中精神为之一振”(李宗仁语)。
2月中旬,侵犯京沪方面的“中支那派遣军”越过蚌埠,推进到淮河一线;同时,
在济南方面的“北支那方面军”,也被中国军队引诱沿律浦线南下,其中矶谷第十
师团中的一部向鲁南台儿庄突进,钻人了孙连仲第二集团军的包围圈,板垣第五师
团为支援矾谷师团也迅速赶来,企图会师台儿庄,直下徐州,打通南北战场。
这时,蒋介石派副参谋总长兼军训部部长白崇禧前往徐州,协助第五战区司令
长官李宗仁指挥作战。白乃桂系的领袖之一,足智多谋,素有“小诸葛”之称。他
力主抗战,在武汉与周恩来时常见面。去徐州前,他把周恩来和叶剑英请到寓所,
请教对敌作战方针。
周恩来建议:在津浦铁路南段,由李品仙、廖磊两个集团军在新四军第四支队
的配合下,采取以运动战为主、游击战为辅的联合行动,运动于辽阔的淮河流域,
使津浦铁路南段的日军时时受到威胁,不敢贸然北上支援南下日军;而在徐州以北,
以主力采取运动战与阵地战相结合的方针,守点打援。以达到各个击破的目的。
白崇禧对周恩来的这个建议极为赞赏,连称:“好计,好计!”相谈甚欢。
白崇禧走后不久,周恩来和叶剑英又找来张爱萍,让他以八路军代表的名义去
见李宗仁,劝李在济南以南、徐州以北抵抗日军,同日军打一仗。周恩来告诉张爱
萍:“曾同白崇禧谈过此事,现派你再直接向李宗仁做工作,相信你能说服李宗仁
先生。”
张爱萍担负周恩来交给的使命,一路辗转来到徐州,首先向李宗仁转达了周恩
来的意见,接着与之分析了有关此次战役的主要情况:
“如今国土沦陷,人民徐炭,全国军民憋了一肚子气。李司令长官祟尚民族气
节,广西军队又以骁勇善战名扬四海,其他地方军来到前线,也是为了抗日,亦可
扬眉吐气,故求战心切,晓之以大义,定能同仇敌忾,协力奋战。日军如此蛮横无
道,耀武扬威,实在欺中国无人,但骄兵必败,且孤军长驱直人乃兵家所忌,正是
予敌打击之良机。”
张爱萍开始讲的时候,李宗仁一直在沉思。说到这里,李宗仁越听越有兴趣。
不住颖首微笑。张爱萍见状,进一步分析道:“济南以南、徐州以北的地形很好,
台儿庄、张庄一带都是山区,地形对我有利,司令长官在此布阵定能获得胜利。北
边。我八路军可作战略配合。应该在这样有利的地形和敌情、我情下,集中兵力,
打一个大仗,既可给日军一次沉重的打击,又可以提高广西军队在整个民众中、特
别是在国民党中的威信。扬国威,振民心,垂青史,万望勿失良机。”
一番话有理有据,声情并茂,直说得李宗仁激情满怀。
“讲得好,讲得好!请转告周恩来先生,”李宗仁面颊上泛着激奋的神情,慷
慨激昂地说,“请他候我捷音!”
周恩来、张爱萍的建议,对坚定李宗仁指挥此役的信心和决心无疑起了重要作
用。
3月24日,矾谷师团的长濑武平旅团沿着台、枣线向台儿庄突进,立即与严阵以
待的孙连仲集团军对峙;团岛荣次郎旅团则与泽、枣线的汤恩伯军团对峙。战斗日
益激烈。
就在这一天,蒋介石在白祟禧陪同下到达徐州视察。由于膝县、临沂的胜利。
增强了他对举行徐州会战的信心,并对李宗仁能指挥杂牌军挫敌锐锋大加褒扬。他
还亲自祭奠以身殉国的川军师长王铭章,并召见将士激励杀敌:“日军有‘不可战
胜’之神话,望我军将士奋威,打破这个神话!且见今日事态,只要我军有最后5分
钟之坚,则此神话必破无疑!”
李宗仁向蒋介石汇报了作战方针后,即和白祟禧一起,横心指挥孙连仲、汤恩
伯等部开始了惊天动地的台儿庄战吸。
以下是几篇中外强者写的战地通讯摘录。
国际新闻社记者沃尔森1938年3月27日电:
中日台儿庄之战,已达白热化,战斗极为惨烈。自3月24日起,日军即以重炮狂
轰台儿庄外围之防守工事,并以飞机轮番轰炸台儿庄守军及其指挥部。据指挥部有
关人士称,原汤军团之重炮营从西集一带调回台儿庄,归台防司令部指挥,在日军
狂烈空袭下,损失惨重。日军的空袭炮击之后,则以坦克与铁甲车掩护步兵向台儿
庄推进,大有一举而下之势。烟尘蔽空,血肉横飞,房屋崩塌,大树倾倒,犹如一
场恶梦。
据第五战区参谋处统计:日军轮番轰炸扫射,多者每口达80架次;第二集团军
防地每日落炮弹约7000发;每日出动坦克车约70至80辆;由于日军进攻受阻,矾谷
求胜心切。逐日增兵,目前已达4万人。
俟至本日,台儿庄外围工事,已被摧毁,日军在坦克掩护下,步步推进,巷战
更为激烈。台儿庄民居多为石壁房屋,坚如堡垒,易守难攻,然日军用平射炮逐屋
摧毁,乱石飞进,伤人颇多。守军极为艰苦,各自为战,以中世纪之砍刀对装备精
良之日军,以手榴弹对坦克车,其牺牲精神世所罕见,犹如淞沪会战中的八百壮士
之再现。台儿庄之民众为守军煮饭、迭水、救护伤兵、搬运子弹,更有甚者,拾起
伤兵武器投入搏杀,感人至深。
记者截稿之时,巷战仍在进行。由于近战肉搏,日军优势武器不易发挥其威力,
亦损失惨重。台儿庄能坚守多久,尚看双方有多少新的力量投入。
塔斯社记者索尔尼柯夫台儿庄前线4月3因电:
台儿庄激战已进入第11天。台儿庄的三分之二已为日军据有。然日军所付出的
惨重代价,实出多方所料,据初步估算,伤亡达万人以上。守军伤亡已达十分之七。
据称,浴血奋战、死拼不退者为池峰城之三十一师……日军电台宣称已将台儿
庄占领,可见矾谷师团所受压力之重,不得不用谎言以抵舆论之责难。矾谷本以为
可以摧枯拉朽,直下徐州,以夺头功。在台儿庄受此顽抗,实出其意外,其锐气顿
折。中国军队之奋勇抵抗,必使日军占领中国之迷梦化为泡影。回望华北大地,处
处浓烟烈火,抗日热潮越来越高涨,日军如步泥沼,愈陷愈深,必将不能自拔面告
终。
中央社战地记者洪荒台儿庄前线4月4日急电:
我军连日浴血搏战,壮烈空前。日寇每前进一步必付出惨重代价。池峰城师十
伤六七,犹自搏杀不止。在极端困难时,犹组织敢死队500人,持大刀冲向敌阵,血
溅战袍。素以武士道著称的敌军,不敌我军高强之刀法,惨呼绝叫,奔突无路,纷
纷倒在我军刀下。我500壮士踏着敌尸,复将所失之阵地夺回。一日寇指挥官被我军
之英勇所震骇,肝胆俱落,手持军刀,竞不能举起,任我壮士砍杀。我军之勇毅,
世所罕见云。
在池烽城率部死战之时,不仅孙连仲来到前线亲自指挥,李宗仁也冒着炮火亲
临前线督战,并严令场思伯快速推进。
4月6日,在千钧一发之际,汤恩伯军团的三个军抵达台儿庄,向附近日军展开
猛烈攻势。当夜,孙连仲部、汤恩伯部在李宗仁指挥下全线反攻,给包围困中的日
军第五、十两个师团以毁灭性的打击,歼灭日军2万以上,其生还者仅三分之一。
台儿庄捷报传出之后,举国若狂。自京沪丢失以来,全国沉郁,一片悲观,至
此大胜,国人眉头为之一展。按下不表。
再说国民党关于“一个党、一个领袖、一个主义”的宣传告一段落后,鉴于时
局中出现的新情况,中共中央接受长江局的建议,于2月2了日至;月1日在延安召开
了政治局会议。
这个后来被称为“三月政治局会议”的高层领导人会议,仍然没有解决统一思
想的问题。和十二月会议一样,在会上还是各讲各的。
王明似乎还是主角,他在会上作了《目前抗战形势与如何继续抗战和争取抗战
胜利》的政治报告。在报告中,由于国民党进行的“一个党的运动”,他承认自己
起草的《中共中央对时局的宣言》,“在词句上是太让步了”,但又认为“国民党
现在提出只要一个军队,我们也不能反对这个口号”。“统一军队的基本条件是统
一指挥,统一编制,统一武装,统一纪律,统一待遇,统一作战计划,统一作战行
动。“关于统一军队问题须在党内外进行教育。”还进一步提出“确定和普遍地实
行以运动战为主,配合以阵地战,辅之以游击战的战略方针“。
毛绎东似乎无意与王明争吵。他在第二天发言时,一开始便说:“我只讲军事
问题。”即使讲军事问题,也没有直接批评王明提出的战略方针。
倒是张闻天的发言与王明有许多对立之处。他说:“历史决定了国共需要合作,
两党中是存在着两党争取领导权的问题。中国资产阶级是有经验的,目前需要两党
合作,但又怕我们发展。今天要利用共产党和人民的力量,但叉怕共产党和民众的
力量。目前阶级斗争的形式更复杂了。我们要看到与国民党有些磨擦是不奇怪的,
我们的任务是要引导国民党进步。与国民党吵一下是难免的,但注意不要分裂了。
我们无论何时不要忘记要与国民党合作,但必须时时有戒心……我们一方面要保证
与国民党的合作,同时也要发展自己的力量。在巩固两党合作原则下,求得共产党
力量的巩固与扩大。”
毛泽东在会上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