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产权市场解读-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早在1984年10月26日,我们的国家主要领导人就提出了“技术市场”的概念。随后,在政府科技管理部门的推动下,技术市场在全国范围内开始萌芽。在这一时期,由于我们的国家刚从“十年动乱”中走出来不久,整个经济还很落后,技术成果与其他产品一样处于“卖方市场”的状态,经济发展对技术的渴求使技术市场能够发挥巨大的中介作用。 
  但是,到了90年代末期,技术市场已所剩无几。原因在于市场经济迅速发展,商品不断丰富,使买卖双方在市场供求关系中的地位发生了变化,出现了“买方市场”。这时,虽然社会上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技术成果在买卖成交,但要将它们拉到正式的交易场所来进行交易,困难重重,交易成本、交易价格、交易信用等等都成为场内难以成交的障碍。而问题的关键还在于,技术成果的交换价值难以界定。因为技术作为一种特殊的要素资源,是无形的资产,它的价格形成不仅取决于买卖双方的交易意愿,还受到国家的产业政策、市场规范程度、技术商品的供求关系、技术竞争力、经济效益前景、技术转化周期、交易成本、企业承受能力等多方面的影响。因此,通过技术市场、投资贸易洽谈会等直接交易技术成果的方式所取得的效果呈现下降趋势,技术市场的萎缩也就成了情理之中的事情了。   
  3产权市场:十年磨剑迎接国资进场(11)   
  面对这样的现实,技术市场要发展,就必须在交易制度上进行创新,通过“抓股权、带产权、促成果”的工作方式,走“成果产权化、产权股权化、股权资本化”的技术产权交易发展道路。技术产权交易市场的产生就是对技术市场机制创新的要求。2002年,时任中国科技部部长的徐冠华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明确将“大力发展科技中介机构,建立健全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列为当年科技工作的十大任务之一。这为技术产权交易市场的发展带来了良机,而运用技术产权交易模式对传统技术市场进行创新发展,也就成为建立健全科技创新体系的一项主要内容。 
  应该说,技术产权交易市场成为以技术转让和中小型科技企业股(产)权转让为主的非公开权益资本市场,成为技术市场与资本市场相结合的场所,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和资本市场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 
  2。 技术产权交易助产权市场再度崛起 
  技术产权交易市场以产权作为技术项目资本化运作的载体开展交易活动,是技术、金融、产业资本连接的桥梁,是市场配置资源的重要平台。它存在的核心价值,就是通过减少市场参与各方的交易成本而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从市场的性质看,技术产权交易仍然属于产权交易市场;从市场功能看,技术产权交易市场通过各种交易手段,如拍卖、竞投、招标、分散报价集中撮合交易等来促进产权交易,具有非常明显的价格发现和价值实现功能。同时,技术产权交易市场根据资本逐利原则,充分运用多种交易手段,促使资本流向成长性好的行业或企业;促使优势企业兼并弱势企业;促进扩张型企业战略性投资与收购其他行业企业等,具有很强的市场资源配置功能。 
  技术产权交易市场交易的品种包括科技成果、企业股权(产权)、技术类参股权、股份经营权、专利信托凭证、预留权以及其他合法交易内容。在交易流程上,基本上采取了这样的一种制度设计,即: 
  图3…1 技术产权交易的制度设计模式 
  技术产权交易市场的形成有三种方式: 
  一是脱胎于原有的技术市场。传统技术市场的经营状况不佳,它的资源配置功能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而制约各级技术市场功能发挥的主要障碍就是缺乏资本的大量介入,无法彻底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巨额资金需求的瓶颈。因此,如何促进技术与资本的融合,加快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已经成为经济发展中亟待解决的“瓶颈”问题。技术产权交易模式的出现给原有的技术市场发展带来了曙光。正是看到技术产权交易模式可能打破传统技术市场发展的僵局,许多政府设立的技术市场纷纷将这一交易模式移植到原来的技术市场当中,使原有的技术市场摇身变为技术产权交易市场。 
  二是脱胎于原有的产权交易市场。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出现了大量的因产业结构调整、破产、兼并、重组形成的需要处理的国有资产。为了让这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同时配合实施“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战略安排,许多地方的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也纷纷设立产权交易机构。但是,随着国有企业的改组、转制逐步完成,这些产权交易机构的业务量面临萎缩的尴尬境地。为了谋求生路,这些产权交易机构将眼光瞄准中小科技型企业的产权交易,期望借助自己在产权相关领域的经验和原始积累,将技术交易引入产权交易中,在拓宽业务领域的同时,为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企业提供更多的选择,进而全方位构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好在技术产权交易这一新兴市场中再度大展身手。这样,许多原本为国有资产转让服务的产权交易机构也就加盟到技术产权交易体系中来,成为技术产权交易的重要力量。 
  三是新设技术产权交易所(中心)。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成立的区域性技术产权交易机构,包括中关村技术产权交易所,上海技术产权交易所,广州技术产权交易所、深圳国际技术产权交易所等。   
  3产权市场:十年磨剑迎接国资进场(12)   
  从市场的性质看,技术产权交易仍然属于产权交易市场;从市场功能看,技术产权交易市场通过各种交易手段,如拍卖、竞投、招标、分散报价集中撮合交易等来促进产权交易,具有非常明显的价格发现和价值实现功能。同时,技术产权交易市场根据资本逐利原则,充分运用多种交易手段,促使资本流向成长性好的行业或企业;促使优势企业兼并弱势企业;促进扩张型企业战略性投资与收购其他行业企业等,具有很强的市场资源配置功能。 
  自技术产权交易市场出现以来,业务迅猛增长,显示出强烈的市场需求。据统计,截止到2002年初,在全国各技术产权交易市场登记的高新技术项目或企业达到了将近10万项,在技术产权交易市场上挂牌参与交易的项目或企业信息有近2万项,交易规模也出现快速增长势头,交易的涉及资产额达到2000多亿元,充分体现了技术产权交易市场作为资源配置主要渠道的作用。 
  技术产权交易市场的出现与发展,就像一场及时雨,给当时处于困境的产权交易市场注入了新的动力。产权市场再度崛起,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五、迎接国资入场-产权市场有备而来 
  1。 3号令出台前的产权市场发展状况 
  据统计,1994年6月,全国有各级各类产权交易机构174家,其中,省级14家,地市级104家,县级56家。到了1996年年底,达到了210家,但由于市场覆盖地域狭窄,规模小,力量薄弱,服务能力差等因素,一部分产权交易机构业务稀少、有行无市、形同虚设;另外还有一部分产权交易机构采取相对冒进的做法,规范程度不高。1998在全国范围内展开的整顿金融秩序的工作,导致大批的产权交易机构被迫关闭。到2002年底,还有机构存在,且有人办公的产权交易机构不到100家,真正有效运作的仅30家左右。随着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以及国资委的成立,产权市场再度走上了快速发展的轨道,据不完全统计,至2003年底,产权交易机构达到230多家,涵盖了全国绝大多数省市,交易规模也在不断增长,有力地促进了国有企业改革重组、科技企业融资和技术成果的产业化。 
  此外,适应国有产权跨地区有序流转的需求,各地产权交易机构之间加强了业务合作。1997年7月,由上海产权交易所联合青海、四川、湖北、湖南、安徽、江苏、江西、福建、重庆等省(直辖市)及产权交易机构共同发起,率先成立长江流域产权共同市场;2001年2月,由青岛产权交易所发起,11家产权交易机构参与的黄河流域产权共同市场成立;2002年4月,由天津产权交易中心和北京产权交易中心等16家交易机构发起的北方产权交易共同市场也宣告成立。这些区域性大市场的建立,打破了地域限制,活跃了跨地区的资产重组,促进了产权要素资源的跨地区自由流动。 
  在产权市场的监管方面,各地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大多数采取地方政府审批设立产权交易机构、归口部门进行业务指导和监督,如从事国有产权交易的由财政部门监督,从事技术产权交易的由科技部门或科技园区管委会监督。上海在这方面的做法更具有前瞻性,1996年,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颁布“关于建立企业产权市场监管体系的指导意见”(国资产发1996年25号文),随后上海就设立了监管机构〃产权交易管理办公室〃(简称“产管办”),由国资委主管。产管办的监管手段包括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做法是以产权管理办公室为主,联合工商、监察等各方面力量参与监管,保证产权交易市场的健康发展。 
  2。 产权市场在服务国有产权交易方面的探索实践 
  产权市场是适应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国有企业改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国有资产流动重组的市场需求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从它成立的那天起,就一直在国有产权交易服务方面进行积极探索。   
  3产权市场:十年磨剑迎接国资进场(13)   
  对于是否应该强行规定国有资产和集体资产进入产权交易市场交易的问题,一直存在着争议。反对强制国有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