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四书集注-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范氏曰:“小人之在治世,或与君子无异。惟临利害、遇事变,然后君子之所守可见也。” 

      谢氏曰:“士穷见节义,世乱识忠臣。欲学者必周于德。”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俱。”〔1〕 

        〔1〕明足以烛理,故不惑,理足以胜私,故不忧;气足以配道义,故不惧。此学之序也。 

子曰:“可与〔1〕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 
与权。” 〔2〕 

        〔1〕可与者,言其可与共为此事也。 〔2〕程子曰:“可与共学,知所以求之也。可与适道, 

       知所往也。可与立者,笃志固执而不变也。权,称锤也,所以称物而知轻重者也。可与权,谓 

       能权轻重,使合义也。”杨氏曰:“知为己,则可与共学矣。学足以明善,然后可与適道。信 

       道笃,然后可与立。知时措之宜,然后可与权。”洪氏曰:“《易》九卦,终于《巽》以行权。 

       权者,圣人之大用。未能立而言权,犹人未能立而欲行,鲜不仆矣。”程子曰:“汉儒以反经 

       合道为权,故有 ‘权变’、‘权術’之论,術旨非也。权只是经也。自汉以下,无人识权字。” 

       愚按:先儒误以此章连下文“偏其反而”为一章,故有反经合道之说。程子非之,是矣。然以 

        《孟子》“嫂溺,援之以手”之义推之,则权与经亦当有辨。 

 “唐棣〔1〕之华,偏其反而〔2〕。岂不尔思?室是远而。〔3〕”子曰:“未 
之思也。夫 〔4〕何远之有?”〔5〕 

        〔1〕棣,大计反。唐棣,郁李也。〔2〕偏,《晋书》作翩。然则反亦当与翻同,言华之摇动 

       也。而,语助也。 〔3〕此逸诗也,于六义属兴。上两句无意义,但以起下两句之辞耳。其所 

       谓“尔”,亦不知其何所捐也。〔4〕夫,音扶。〔5〕夫子借其言而反之,盖前篇“仁远乎哉” 

       之意。程子曰:“圣人未尝言易以骄人之志,亦未尝言难以阻人之进。但曰:‘未之思也,夫 

       何远之有?’此言极有涵蓄,意思深远。” 

… 页面 76…

                                       乡党第十 

      杨氏曰:“圣人之所谓道者,不离乎日用之间也。故夫子之平日,一动一静,门人皆审视而详 

      记之。”尹氏曰:“甚矣,孔门诸子之嗜学也!于圣人之容色言动,无不谨书而备录之,以贻 

      后世。今读其书,即其事,宛然如圣人之在目也。虽然,圣人岂拘拘而为之者哉?盖盛德之至, 

      动容周旋,自中平礼耳。学者欲潜心于圣人,宜于此求焉。”旧说凡一章,今分为十七节。 

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 〔1〕。其在宗庙朝〔2〕廷,便便〔3〕 
言,唯谨尔。 〔4〕 

        〔1〕恂,相伦反。恂恂,信实之貌。似不能言者,谦卑逊顺,不以贤知先人也。乡党,父兄 

      宗族之所在,故孔子居之,其容貌辞气如此。 〔2〕朝,直遥反,下同。〔3〕便,旁连反。便 

      便,辩也。 〔4〕宗庙,礼法之所在。朝廷,政事之所出。言不可以不明辩,故必详问而极言 

      之,但谨而不放尔。此一节,记孔子在乡党、宗庙、朝廷言貌之不同。 

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侃侃如也〔1〕。君在,訚訚如也, 
与与如也。 〔2〕〔1〕此君未视朝时也。《王制》:诸侯上大夫卿,下大夫五人。侃,苦旦反。 

       訚,鱼巾反。许氏《说文》:侃侃,刚直也。訚訚,和悦而诤也。〔2〕君在,视朝也。踧, 

      子六反。踖,子亦反。踧踖,恭敬不宁之貌。与,平声,或如字。与与,威仪中適之貌。张子 

       曰:“与与,不忘向君也。”亦通。此一节,记孔子在朝廷事上接下之不同也。 

君召使摈 〔1〕,色勃如也,足躩如也〔2〕。揖所与立,左右手〔3〕。衣前 
后,躩 〔4〕如也。趋进,翼如也〔5〕。宾退,必复命曰:“宾不顾矣。” 
  〔6〕 

        〔1〕摈,必刃反,主国之君所使出接宾者。〔2〕勃,变色貌。躩,驱若反,盘辟貌。皆敬君 

      命故也。 〔3〕所与立。谓同为摈者也。摈用命数之半,如上公九命,则用五人,以次传命。 

      揖左人,则左其手;揖右人,则右其手。 〔4〕襜,亦占反,整貌。〔5〕疾趋而进,张拱端好, 

      如鸟舒翼。 〔6〕纾君敬也。此一节,记孔子为君摈相之容。 

入公门,鞠躬如也,如不容 〔1〕。立不中门,行不履阈〔2〕。过位,色勃 
如也,足躩如也,其言似不足者 〔3〕。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 
  〔4〕。出,降一等〔5〕,逞颜色〔6〕,恰恰〔7〕如也。没阶〔8〕,趋〔9〕, 
翼如也。复其位,踧踖如也。 〔10〕 

        〔1〕鞠躬,曲身也。公门高大而若不容,敬之至也。〔2〕中门,中于门也。谓当枨闑之间, 

      君出入处也。阈,于逼反,门限也。礼:士大夫出入君门,由闑右,不践阈。谢氏曰:“立中 

       门则当尊,行履阈则不恪。” 〔3〕位,君之虚位。谓门屏之间,人君宁立之处,所谓宁也。 

      君虽不在,过之必敬,不敢以虚位而慢之也。言似不足,不敢肆也。 〔4〕摄,抠也。齐,音 

       咨,衣下缝也。礼:将升堂,两手抠衣,使去地尺,恐蹑之而倾跌失容也。屏,藏也。息,鼻 

      息出入者也。近至尊,气容肃也。  〔5〕等,阶之级也。 〔6〕逞,放也。渐远所尊,舒气 

      解颜。  〔7〕怡怡,和悦也。〔8〕没阶,下尽阶也。〔9〕趋,走就位也。陆氏曰:“‘趋’ 

      下本无 ‘进’字。俗本有之,误也。”〔10〕复位踧踖,敬之馀也。此一节,记孔子在朝之容。 

执圭 〔1〕,鞠躬如也,如不胜〔2〕。上如揖,下如授〔3〕。勃如战色〔4〕, 
足蹜蹜 〔5〕,如有循〔6〕。享礼〔7〕,有容色〔8〕。私觌,愉愉如也。 
  〔9〕 

… 页面 77…

        〔1〕圭,诸侯命圭。聘问邻国,则使大夫执以通信。〔2〕胜,平声。‘如不胜’,执主器, 

       执轻如不克,敬谨之至也。 〔3〕上如揖,下如授,谓执圭平衡,手与心齐,高不过揖,卑不 

       过授也。  〔4〕战色,战而色惧也。〔5〕蹜,色六反。蹜蹜,举足促狭也。 〔6〕如有循, 

        《记》所谓举前曳踵,言行不离地,如缘物也。〔7〕享,献也。既聘而享,用圭璧,有庭实。 

        〔8〕有容色,和也。《仪礼》曰:“发气满容。”〔9〕私觌,以私礼见也。愉愉,则又和矣。 

       此一节,记孔子为君聘于邻国之礼也。晁氏曰:“孔子,定公九年仕鲁,至十三年適齐,其间 

       绝无朝聘往来之事。疑“使摈”、“执圭”两亲,但孔子尝言其礼当如此尔。” 

君子 〔1〕不以钳緅饰〔2〕。红紫不以为亵服〔3〕。当暑,袗絺绤〔4〕, 
必表而出之 〔5〕。缁衣羔裘,素衣麑裘,黄衣狐裘〔6〕。亵裘长〔7〕。短 
右袂 〔8〕。必有寝衣,长一身有半〔9〕。狐貉之厚以居〔10〕。去丧,无 
所不佩〔11〕。非帷裳,必杀之〔12〕。羔裘玄冠不以吊〔13〕。吉月〔14〕, 
必朝服而朝。 〔15〕 

        〔1〕君子,谓孔子。〔2〕绀,古暗反,深青扬赤色,齐服也。緅,侧由反,绛色。三年之丧, 

       以饰练服也。饰,领缘也。 〔3〕红紫,间色不正,且近于妇人女子之服也。亵服,私居服 

       也。言此,则不以为朝祭之服可知。 〔4〕袗,单也。葛之精者曰絺,粗者曰绤。 〔5〕表而 

       出之,谓先著裹衣,表絺绤而出之于外,欲其不见体也。《诗》所谓“蒙彼绉絺”是也。 〔6〕 

       缁,黑色。羔裘,用黑羊皮。麑,研奚反,鹿子,色白。狐,色黄。衣以裼裘,欲其相称。〔7〕 

       长,欲其温。  〔8〕短右袂,所以便作事。〔9〕长,去声。齐主于敬,不可解衣而寝,又不 

       可著明衣而寝,故别有寝衣,其半盖以覆足。程子曰:“此错简,当在‘齐必有明衣布’之下。” 

       愚谓如此则此条与“明衣”、“变食”,既得以类相从;而“亵裘”、“狐貉”,亦得以类相 

       从矣。  〔10〕狐貉,毛深温厚,私居取其適体。〔11〕去,上声。君子无故,玉不去身。觿 

      砺之属,亦皆佩也。  〔12〕杀,去声。朝祭之服,裳用正幅如帷,腰有襞积,而旁无杀缝。 

      其馀若深衣,腰半下,齐倍要,则无襞积而有杀缝矣。  〔13〕丧主素,吉主玄。吊必变服, 

       所以哀死。 〔14〕吉月,月朔也。 〔15〕孔子在鲁致仕时如此。此一节,记孔子衣服之制。 

       苏氏曰:“此孔氏遗书,杂记曲礼,非特孔子事也。” 

齐,必有明衣,布 〔1〕。齐,必变食〔2〕,居必迁坐〔3〕。 

        〔1〕齐,侧皆反。齐,必沐浴;浴竟,即著明衣,所以明洁其体也。以布为之。此下脱前章 

       “寝衣”一简。〔2〕变食,谓不饮酒、不茹荤。 〔3〕迁坐,易常处也。此一节,记孔子谨 

       齐之事。杨氏曰:“齐所以交神,故致洁变常以尽敬。”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1〕。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 
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 〔2〕。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