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四书集注-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40〕是也。其诗〔41〕曰:‘畜君何尤?〔42〕’畜君者,好君也。〔43〕” 

        〔1〕雪宫,离宫名。〔2〕乐,音洛。下同。〔3〕言人君能与民同乐,则人皆有此乐。不然, 

      则下之不得此乐者,必有非其君上之心。明人君当与民同乐,不可使人有不得者,非但当与贤 

      者共之而已也。 〔4〕下不安分,上不恤民,皆非理也。 〔5〕乐民之乐,而民乐其乐,则乐 

       以天下矣。忧民之忧,而民忧其忧,则忧以天下矣。 〔6〕晏子,齐臣,名婴。 〔7〕朝,音 

      潮。转附、朝儛皆山名也。 〔8〕遵,循也。  〔9〕放,上声,至也。 〔10〕琅邪,齐东 

      南境上邑名。  〔11〕观,游也。  〔12〕狩,舒救反。 〔13〕述,陈也。  〔14〕省,悉 

      井反,视也。〔15〕敛,收获也。〔16〕给,亦足也。〔17〕夏谚,夏时之俗语也。〔18〕豫, 

      乐也。  〔19〕巡所守,巡行诸侯所守之土也。述所职,陈其所受之职也。皆无有无事而空行 

      者。而又春秋循行郊野,察民之所不足而补助之。故夏谚以为王者一游一豫,皆有恩惠以及民, 

      而诸侯皆取法焉,不敢无事慢游以病其民也。 〔20〕今,谓晏子时也。  〔21〕师,众也。 

      二千五百人为师。《春秋传》曰:“君行师从。”〔22〕粮,谓糗睊之属。〔23〕睊,古县反。 

       睊睊,侧目貌。胥,相也。谗,谤也。〔24〕慝,怨恶也。言民不胜其劳而起谤怨也。 〔25〕 

      方,逆也。命,王命也。  〔26〕若流,如水之流,无穷极也。 〔27〕流连荒亡,解见下 

      文。  〔28〕诸侯,谓附庸之国、县邑之长。 〔29〕此释上文之义也。从流下,谓放舟随水 

      而下。从流上,谓挽舟逆水而上。从兽,田猎也。荒,废也。乐酒,以饮酒为乐也。厌,平声。 

      亡,犹失也,言废时失事也。 〔30〕行,去声。 〔31〕言先王之法,今时之弊,二者惟在君 

      所行耳。     〔32〕说,音悦。 〔33〕戒,告命也。 〔34〕出舍,自责以省民也。 〔35〕兴 

      发,发仓廪也。 〔36〕太师,乐官也。  〔37〕为,去声。〔38〕君臣,己与晏子也。 〔39〕 

      乐,如字。 〔40〕徵,陟里反。招,与韶同,舜乐也。乐有五声,三曰角为民,四曰徵为事。 

        〔41〕其诗,《徵招》、《角招》之诗也。 〔42〕畜,敕六反。尤,过也。言晏子能畜止其 

      君之欲,宜为君之所尤,然其心则何过哉?  〔43〕孟子释之,以为臣能畜止其君之欲,乃是 

      爱其君者也。  尹氏曰: 

       “君之与民,贵贱虽不同,然其心未始有异也。孟子之言可谓深切矣,齐王不能推而用之, 

      惜哉!” 

齐宣王问曰:“人皆谓我毁明堂,毁诸?已乎? 〔1〕”孟子对曰:“夫〔2〕 
明堂者,王者之堂也。王欲行王政,则勿毁之矣。〔3〕”王曰:“王政可得 
闻与 〔4〕?”对曰:“昔者文王之治岐〔5〕也,耕者九一〔6〕,仕者世禄 
  〔7〕,关市讥而不征〔8〕,泽梁无禁〔9〕,罪人不孥〔10〕。老而无妻曰 
鳏 〔11〕,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 
穷民而无告者。文王发政施仁,必先斯四者 〔12〕。《诗》〔13〕云: ‘哿 
  〔14〕矣富人,哀此茕〔15〕独!’”王曰:“善哉言乎!”曰:“王如善 
之,则何为不行?”王曰:“寡人有疾,寡人好货。〔16〕”对曰:“昔者 
公刘 〔17〕好货,《诗》〔18〕云: ‘乃积〔19〕乃仓,乃裹餱〔20〕粮, 
于橐于囊 〔21〕,思戢用光〔22〕。弓矢斯张,干戈戚扬〔22〕,爰方启行 
  〔24〕。’故居者有积仓,行者有裹粮也,然后可以爰方启行。王如好货, 
与百姓同之,于王何有 〔25〕?”王曰:“寡人有疾,寡人好色。〔26〕” 
对曰:“昔者大王〔27〕好色,爱厥妃。《诗》〔28〕云:‘古公亶父〔29〕, 

…  38…

来朝走马 〔30〕。率〔31〕西水浒〔32〕,至于岐下〔33〕。爰及姜女〔34〕, 
聿来胥宇 〔35〕。’当是时也,内无怨女,外无旷夫〔36〕。王如好色,与 
百姓同之,于王何有?” 

        〔1〕赵氏曰:“明堂,太山明堂,周天子东巡守、朝诸侯之处。汉时遗址尚在。人欲毁之者, 

      盖以天子不夏巡守,诸侯又不当居之也。王问: ‘当毁之乎?且止乎?’”〔2〕夫,音扶。 

        〔3〕明堂,王者所居,以出政令之所也。能行王政,则亦可以王矣,何必毁哉?〔4〕与,平 

       声。 〔5〕岐,周之旧国也。 〔6〕九一者,井田之制也。方一里为一井,其田九百亩,中画 

      井字,界为九区。一区之中为田百亩。中百亩为公田,外八百亩为私田。八家各受私田百亩, 

      而同养公田,是九分而税其一也。  〔7〕世禄者:先王之世,仕者之子孙皆教之,教之而成 

      材则官之;如不足用,亦使之不失其禄。盖其先世尝有功德于民,故报之如此,忠厚之至也。 

        〔8〕关,谓道路之关。市,谓都邑之市。讥、察也。征,税也。关市之吏,察异服异言之人, 

      而不征商贾之税也。  〔9〕泽,谓潴水。梁,谓鱼梁。与民同利,不设禁也。 〔10〕孥, 

      音奴,妻子也。恶恶止其身,不及妻子也。  〔11〕鳏,姑顽反。〔12〕先王养民主政,导其 

      妻子,使之养其老而恤其幼。不幸而有鳏寡孤独之人,无父母妻子之养,则尤宜怜恤,故必以 

       为先也。  〔13〕《诗》,《小雅·正月》之篇。〔14〕哿,工可反,可也。 〔15〕茕,音 

      琼,困悴貌。 〔16〕王自以为好货,故取民无制,而不能行此王政。 〔17〕公刘,后稷之曾 

      孙也。 〔18〕《诗》,《大雅·公刘》之篇。 〔19〕积,露积也。〔20〕餱,音侯,乾粮也。 

        〔21〕橐,音拓。无底曰橐,有底曰襄,皆所以盛餱粮也。〔22〕戢:《诗》作辑,音集;安 

      集也。言思安集其人民,以光大其国家也。 〔23〕戚,斧也。扬,钺也。 〔24〕爰,於也。 

       启行,言往迁于豳也。 〔25〕何有,言不难也。孟子言公刘之民富足如是,是公刘好货,而能 

      推已之心以及民也。今王好货亦能如此,则其于王天下也何难之有?  〔26〕王又言此者,好 

      色,则心志蛊惑,用度奢侈,而不能行王政也。 〔27〕大,音泰。大王,公刘九世孙。〔28〕 

        《诗》,《大雅·绵》之篇也。〔29〕古公,大王之本号,後乃追尊为大王也。亶父,大王名 

       也。 〔30〕来朝走马,避狄人之难也。〔31〕率,循也。 〔32〕浒,水涯也。  〔33〕岐下, 

       岐山之下也。 〔34〕姜女,大王之妃也。〔35〕胥,相也。宇,居也。〔36〕旷,空也。无怨 

       旷者,是大王好色,而能推己之心以及民也。杨氏曰:“孟子与人君言,皆所以扩充其善心而 

      格其非心,不止就事论事。若使为人臣者论事每如此,岂不能尧、舜其君乎?”愚谓此篇自首 

      章至此,大意皆同。盖钟鼓、苑囿,游观之乐,与夫好勇、好货、好色之心,皆天理之所有而 

      人情之所不能无者。然天理、人欲,同行异情。循理而公于天下者,圣贤之所以尽其性也。纵 

      欲而私于一己者,众人之所以灭其天也。二者之间不能以髮,而其是非得失之归,相去远矣。 

       故孟子因时君之问,而剖析于幾微之际,皆所以遏人欲而存天理。其法似疏而实密,其事似易 

      而实难。学者以身体之,则有以识其非曲学阿世之言,而知所以克已复礼之端矣。 

孟子谓齐宣王曰:“王之臣,有托〔1〕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比〔2〕 
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则如之何?”王曰:“弃〔3〕之。”曰:“士师〔4〕 
不能治士,则如之何?”王曰:“已〔5〕之。”曰:“四境之内不治〔6〕, 
则如之何?”王顾左右而言他。 〔7〕 

        〔1〕托,寄也。〔2〕比,必二反,及也。〔3〕弃,绝也。〔4〕士师,狱宫也。其属有乡士、 

      遂士之官,士师皆当治之。 〔5〕已,罢去也。 〔6〕治,去声。〔7〕孟子将问此,而先设上 

       二事以发之,及此而王不能答也。其惮于自责、耻于下问如此,不足与有为可知矣。赵氏曰: 

       “言君臣上下各勤其任,无堕其职,乃安其身。” 

孟子见齐宣王,曰:“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有世臣之谓也。王 
无亲臣矣,昔者所进,今日不知其亡也。〔1〕”王曰:“吾何以识其不才而 

…  39…

舍之? 〔2〕”曰:“国君进贤,如不得已,将使卑逾尊,疏逾戚,可不慎与 
  〔3〕?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 
之;见贤焉,然后用之。左右皆曰不可,勿听。诸大夫皆曰不可,勿听。国 
人皆曰不可,然后察之:见不可焉,然后去之 〔4〕。左右皆曰可杀,勿听。 
诸大夫皆曰可杀,勿听。国人皆曰可杀,然后察之;见可杀焉,然后杀之。 
故曰国人杀之也 〔5〕。如此,然后可以为民父母。〔6〕” 

        〔1〕世臣,累世勋旧之臣,与国同休戚者也。亲臣,君所亲信之臣,与君同休戚者也。此言 

      乔木、世臣,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