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四书集注-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世臣,累世勋旧之臣,与国同休戚者也。亲臣,君所亲信之臣,与君同休戚者也。此言 

      乔木、世臣,皆故国所宜有,然所以为故国者,则在此而不在彼也。昨日所进用之人,今日有 

      亡去而不知者,则无亲臣矣,况世臣乎? 〔2〕舍,上声。王意以为此亡去者皆不才之人,我 

      初不知而误用之,故今不以其去为意耳,因问:何以先识其不才而舍之邪? 〔3〕如不得已, 

       言谨之至也。盖尊尊亲亲,礼之常也。然或尊者亲者未必贤,则必进疏远之贤而用之。是使卑 

      者逾尊,疏者逾戚,非礼之常,故不可不谨也。与,平声。  〔4〕去,上声。左右,近臣, 

      其言固未可信。诸大夫之言,宜可信矣,然犹恐其蔽于私也。至于国人,则其论公矣;然犹必 

      察之者,盖人有同俗而为众所悦者,亦有特立而为俗所憎者,故必自察之而亲见其贤否之实, 

      然后从而用,舍之,则于贤者知之深、任之重,而不才者不得以幸进矣。所谓“进贤如不得已” 

      者如此。 〔5〕此言非独以此进退人才,至于用刑,亦以此道。盖所谓天命天讨,皆非人君之 

      所得私也。  〔6〕传曰:“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 

齐宣王问曰:“汤放桀〔1〕,武王伐纣,有诸?”孟子对曰:“于传〔2〕 
有之。”曰:“臣弑其君〔3〕可乎?”曰:“贼仁者谓之贼〔4〕。贼义者 
谓之残〔5〕。残贼之人,谓之一夫〔6〕。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7〕” 

        〔1〕放,置也。《书》云:“成汤放桀于南巢。”〔2〕传,直恋反。 〔3〕桀、纣,天子。 

       汤、武,诸侯。 〔4〕贼,害也。害仁者,凶暴淫虐,灭绝天理,故谓之贼。 〔5〕残,伤也。 

       害义者,颠倒错乱,伤败彝伦,故谓之残。〔6〕一夫,言众叛亲离,不复以为君也。〔7〕《书》 

       曰“独夫纣”。盖四海归之,则为天子;天下叛之,则为独夫。所以深警齐王,垂戒后世也。 

      王勉曰:“斯言也,惟在下者有汤、武之仁,而在上者有桀、纣之暴,则可。不然,是未免于 

      篡弑之罪也。” 

孟子见齐宣王,曰:“为巨室〔1〕,则必使工师〔2〕求大木。工师得大木, 
则王喜,以为能胜 〔3〕其任也。匠人〔4〕斫而小之,则王怒,以为不胜其 
任矣。夫人幼而学之,壮而欲行之,王曰 ‘姑舍女所学而从我’〔5〕,则何 
如?今有璞玉于此,虽万镒,必使玉人雕琢之。至于治国家,则曰 ‘姑舍女 
所学而从我’,则何以异于教玉人雕琢玉哉? 〔6〕” 

        〔1〕巨室,大宫也。〔2〕工师,匠人之长。 〔3〕胜,平声。〔4〕匠人,众工人也。 〔5〕 

       夫,音扶。姑,且也。舍,上声。女,音汝,下同。言贤人所学者大,而王欲小之也。 〔6〕 

      璞,玉之在石中者。镒,音溢,二十两也。玉人,玉工也。不敢自治而付之能者,爱之甚也。 

       治国家则徇私欲而不任贤,是爱国家不如爱玉也。范氏曰:“古之贤者,常患人君不能行其所 

       学。而世之庸君,亦常患贤者不能从其所好。是以君臣相遇,自古以为难。孔、孟终身而不遇, 

      盖以此耳。” 

齐人伐燕,胜之 〔1〕。宣王〔2〕问曰:“或谓寡人勿取,或谓寡人取之。 
以万乘 〔3〕之国伐万乘之国,五旬而举之,人力不至于此。不取必有天殃, 
取之何如?”孟子对曰:“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 
是也。取之而燕民不悦,则勿取。古之人有行之者,文王是也 〔4〕。以万乘 

…  40…

之国伐万乘之国,箪食 〔5〕壶浆,以迎王师,岂有他哉?避水火也。如水益 
深,如火益热,亦运而已矣。 〔6〕” 

        〔1〕按《史记》:燕王哈让国于其相子之,而国大乱。齐因伐之,燕士卒不战,城门不闭, 

      遂大胜燕。 〔2〕以伐燕为宣王事,与《史记》诸书不同,已见《序说》。〔3〕乘,去声。下 

       同。 〔4〕商纣之世,文王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至武王十三年,乃伐纣而有天下。张 

      子曰:“此事间不容髮。一日之间,天命未绝,则是君臣;当日命绝,则为独夫。然命之绝否, 

      何以知之?人情而已。诸侯不期而会者八百,武王安得而止之哉?” 〔5〕箪,音丹,竹器。 

      食,音嗣,饭也。 〔6〕运,转也。言齐若更为暴虐,则民将转而望救于他人矣。赵氏曰:“征 

      伐之道,当顺民心。民心悦,则天意得矣。” 

齐人伐燕,取之。诸侯将谋救燕。宣王曰:“诸侯多谋伐寡人者,何以待之?” 
孟子对曰:“臣闻七十里为政于天下者,汤是也。未闻以千里畏人〔1〕者也。 
 《书》曰: ‘汤一征,自葛始。’天下信之。‘东面而征,西夷怨。南面而 
征,北狄怨。曰:“奚为後我?”’民望之,若大旱之望云霓也。归市者不 
止,耕者不变。诛其君而吊其民,若时雨降,民大悦。《书》曰:‘徯我后, 
后来其苏! 〔2〕’今燕虐其民,王往而征之,民以为将拯己于水火之中也, 
箪食壶浆,以迎王师。若杀其父兄,系累其子弟,毁其宗庙,迁其重器,如 
之何其可也?天下固畏齐之强也,今又倍地而不行仁政,是动天下之兵也 
  〔3〕。王速出令,反〔4〕其旄倪〔5〕,止其重器,谋于燕众,置君而後去 
之,则犹 〔6〕可及止〔7〕也。” 

        〔1〕千里畏人,指齐王也。〔2〕两引《书》,皆《商书·仲虺之诰》文也,与今《书》文亦 

      小异。一征,初征也。天下信之,信其志在救民,不为暴也。奚为後我,言汤何为不先来征我 

      之国也。霓,五稽反,虹也。云合则雨,虹见则止。变,动也。徯,胡礼反,待也。后,君也。 

      苏,复生也。他国之民,皆以汤为我君而待其来,使己得苏息也。此言汤之所以七十里而为政 

      于天下也。 〔3〕拯,救也。累,力追反。系累,絷缚也。重器,宝器也。畏,忌也。倍地, 

      并燕而增一倍之地也。齐之取燕,若能如汤之征葛,则燕人悦之,而齐可为政于天下矣。今乃 

      不行仁政而肆为残虐,则无以慰燕民之望而服诸侯之心,是以不免于以千里而畏人也。 〔4〕 

      反,还也。 〔5〕旄,与耄同,老人也。倪,五稽反,小儿也。谓所虏略之老小也。 〔6〕犹, 

       尚也。〔7〕及止,及其未发而止之也。范氏曰:“孟子事齐、梁之君,论道德则必称尧、舜 

      论证伐则必,称汤、武。盖治民不法尧、舜,则是为暴;行师不法汤、武,则是为乱。岂可谓 

      吾君不能而舍所学以徇之哉?” 

邹与鲁椋 1〕。穆公〔2〕问曰:“吾有司死者三十三人,而民莫之死也。 
诛之则不可胜诛 〔3〕,不诛,则疾视其长上之死而不救〔4〕。如之何则可 
也?”孟子对曰:“凶年饥岁,君之民老弱转〔5〕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 
者幾 〔6〕千人矣;而君之仓廪实、府库充〔7〕,有司莫以告,是上〔8〕慢 
而残下也。曾子曰: ‘戒之,戒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夫〔9〕民今 
而后得反之也,君无尤〔10〕焉!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死其长矣。〔11〕” 

        〔1〕椋矗派病!2〕穆公,邹君也。 〔3〕胜,平声。不可胜诛,言人众不可尽诛 

      也。 〔4〕长,上声,下同。长上,谓有司也。民怨其上,故疾视其死而不救也。〔5〕转,饥 

      饿辗转而死也。 〔6〕幾,上声。 〔7〕充,满也。 〔8〕上,谓君及有司也。      〔9〕夫, 

      音扶。 〔10〕尤,过也。 〔11〕君不仁而求富,是以有司知重敛而不知恤民。故君行仁政, 

      则有司皆爱其民,而民亦爱之矣。 范氏曰:“《书》曰:‘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有仓廪 

      府库,所以为民也,丰年则敛之,凶年则散之,恤其饥寒,救其疾苦。是以民亲爱其上,有危 

…  41…

       难则赴救之,如子弟之卫父兄、手足之捍头目也。穆公不能反己,犹欲归罪于民,岂不误哉!” 

滕文公问曰:“滕〔1〕,小国也,间〔2〕于齐、楚。事齐乎?事楚乎?” 
孟子对曰:“是谋非吾所能及也。无已〔3〕,则有一〔4〕焉:凿斯池也, 
筑斯城也,与民守之。效死而民弗去,则是可为也。 〔5〕” 

        〔1〕滕,国名。 〔2〕间,去声。 〔3〕无已,见前篇。 〔4〕一,谓一说也。     〔5〕效, 

       犹致也。国君死社稷,故致死以守国。至于民亦为之死守而不去,则非有以深得其心者不能也。 

       此章言有国者当守义而爱民,不可侥幸而苟免。 

滕文公问曰:“齐人将筑薛,吾甚恐〔1〕。如之何则可?”孟子对曰:“昔 
者大王居邠〔2〕,狄人侵之。去之岐山之下居焉,非择而取之,不得已也〔3〕。 
苟为善,后世子孙必有王者矣。君子创 〔4〕业垂统〔5〕,为可继也。若夫 
  〔6〕成功,则天也。君如彼〔7〕何哉?强〔8〕为善而已矣。〔9〕” 

        〔1〕薛,国名,近滕。齐取其地而城之,故文公以其逼己而恐也。〔2〕邠,与豳同,地名。 

        〔3〕言大王非以岐下为善、择取而居之也。详见下篇。 〔4〕创,造。 〔5〕统,绪也。 〔6〕 

       夫,音扶。 〔7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