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四书集注-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夫,音扶。 〔7〕彼,齐也。     〔8〕强,上声。  〔9〕言能为善,则如大王虽失其地,而 

       其后世遂有天下,乃天理也。然君子造基业于前而垂统绪于后,但能不失其正,令后世可继续 

       而行耳。若夫成功,则岂可必乎?君之力既无如之何,则但强于为善,使其可继而俟命于天耳。 

       此章言人君但当竭力于其所当为,不可侥幸于其所难必。 

滕文公问曰:“滕,小国也。竭力以事大国,则不得免焉,如之何则可?” 
孟子对曰:“昔者大王居邠,狄人侵之。事之以皮币〔1〕,不得免焉。事之 
以犬马,不得免焉。事之以珠玉,不得免焉。乃属〔2〕其耆老而告之曰:‘狄 
人之所欲者,吾土地也。吾闻之也:君子不以其所以养人者害人 〔3〕。二三 
子何患乎无君?我将去之!’去邠,逾梁山,邑 〔4〕于岐山之下居焉。邠人 
曰:‘仁人也,不可失也。’从之者如归市〔5〕。或曰:‘世守也,非身之 
所能为也,效死勿去。 〔6〕’君请择于斯二者。〔7〕” 

        〔1〕皮,谓虎豹麋鹿之皮也。币,帛也。〔2〕属,音烛,会集也。〔3〕土地本生物以养人, 

       今争地而杀人,是以其所以养人者害人也。〔4〕邑,作邑也。〔5〕归市,人众而争先也。〔6〕 

       又言:或谓土地乃先人所受而世守之者,非己所能专,但当致死守之,不可舍去。此国君死社 

       稷之常法。 《传》所谓“国灭,君死之,正也”,正谓此也。〔7〕能如大王则避之,不能则 

       谨守常法。盖迁国以图存者,权也;守正而俟死者,义也。审己量力,择而处之可也。杨氏曰: 

       “孟子之于文公,始告之以效死而已,礼立正也。至其甚恐,则以大王之事告之,非得已也。 

       然无大王之德而去,则民或不从,而遂至于亡,则又不若效死之为愈。故又请择于斯二者。” 

       又曰:“孟子所论,自世俗观之,则可谓无谋矣。然理之可为者,不过如此。舍此,则必为仪、 

       秦之为矣。凡事求可,功求成,取必于智谋之末而不循天理之正者,非圣贤之道也。” 

鲁平公将出,劈人臧仓者请曰:“他日君出,则必命有司所之。今乘舆〔1〕 
已驾〔2〕矣,有司未知所之,敢请。”公曰:“将见孟子。”曰:“何哉, 
君所为轻身以先于匹夫者?以为贤乎?礼义由贤者出,而孟子之后丧逾前丧 
  〔3〕。君无见焉!”公曰:“诺。〔4〕”乐正子〔5〕入见〔6〕,曰:“君 
奚为不见孟轲也?”曰:“或告寡人曰:‘孟子之后丧逾前丧。’是以不往 
见也。”曰:“何哉,君所谓逾者?前以士,后以大夫;前以三鼎,而后以 
五鼎与? 〔7〕”曰:“否。谓棺椁衣衾之美也。”曰:“非所谓逾也,贫富 

…  42…

不同也。”乐正子见孟子,曰:“克〔8〕告于君,君为〔9〕来见也。嬖人 
有臧仓者沮君,君是以不果来也。”曰:“行或使之,止或尼之。行、止, 
非人所能也。吾之不遇鲁侯,天也。臧氏之子,焉能使予不遇哉? 〔10〕” 

        〔1〕乘,去声。乘舆,君车也。〔2〕驾,驾马也。 〔3〕孟子前丧父,后丧母。逾,过也。 

      言其厚母薄父也。 〔4〕诺,应辞也。 〔5〕乐正子,孟子弟子也,仕于鲁。〔6〕“入见”之 

      见,音现。 〔7〕三鼎,士祭礼。五鼎,大夫祭礼。与,平声。〔8〕克,乐正子名。〔9〕为, 

      去声。 〔10〕沮,慈吕反。尼,女乙反。沮、尼,皆止之之意也。焉,於虔反。言人之行,必 

      有人使之者;其止,心有人尼之者。然其所以行、所以止,则固有天命,而非此人所能使,亦 

      非此人所能尼也。然则我之不遇,岂臧仓之所能为哉?此章言圣贤之出处,关时运之盛衰,乃 

      天命上所为,非人力之可及。 

…  43…

                                    公孙丑章句上 

      凡九章。 

公孙丑 〔1〕问曰:“夫子当路于齐,管仲、晏子之功,可复许乎?〔2〕” 
孟子曰:“子诚齐人也,知管仲、晏子而已矣〔3〕。或问乎曾西〔4〕曰: 
  ‘吾子与子路孰贤?’曾西蹵〔5〕然曰:“吾先子〔6〕之所畏也。’曰: 
  ‘然则吾子与管仲孰贤?’曾西艴〔7〕”然不悦,曰: ‘尔何曾〔8〕比予 
于管仲?管仲得君如彼其专也,行乎国政如彼其久也,功烈〔9〕如彼其卑也, 
尔何曾比予于是!’ 〔10〕”曰〔11〕:“管仲,曾西之所不为也,而子为 
  〔12〕我愿〔13〕之乎?”曰:“管仲以其君霸,晏子以其君显〔14〕。管 
仲、晏子,犹不足为与 〔15〕?”曰:“以齐王〔16〕,由反手〔17〕也。” 
曰:“若是,则弟子之惑滋〔18〕甚。且以文王之德,百年而后崩,犹未洽 
于天下,武王、周公继之,然后大行 〔19〕。今言王若易〔20〕然,则文王 
不足法与 〔21〕?”曰:“文王何可当〔22〕也!由汤至于武丁,贤圣之君 
六七作 〔23〕。天下归殷久矣,久则难变也。武丁朝〔24〕诸侯、有天下, 
犹运之掌也。纣之去武丁未久也 〔25〕,其故家〔26〕遗俗,流风善政,犹 
有存者;又有微子、微仲、王子比干、箕子、胶鬲 〔27〕,皆贤人也,相与 
辅相 〔28〕之。故久而後失之也。尺地莫非其有也,一民莫非其臣也,然而 
文王犹方 〔29〕百里起,是以难也。齐人有言曰: ‘虽有智慧,不如乘势。 
虽有镃基 〔30〕,不如待时〔31〕。’今时则易然也。夏后、殷、周之盛, 
地未有过千里者也,而齐有其地矣;鸡鸣狗吠相闻,而达乎四境,而齐有其 
民矣。地不改辟矣,民不改聚矣,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 〔32〕。且王者 
之不作,未有疏于此时者也;民之憔悴于虐政,未有甚于此时者也 〔33〕。 
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饮 〔34〕。孔子曰: ‘德之流行,速于置邮而传命。 
  〔35〕’当今之时,万乘〔36〕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37〕也。 
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惟此时为然。 〔38〕” 

        〔1〕公孙丑,孟子弟子,齐人也。〔2〕当路,居要地也。管仲:齐大夫,名夷吾;相桓公, 

       霸诸侯。复,扶又反。许,犹期也。孟子未尝得政,丑盖设辞以问也。 〔3〕齐人但知其国有 

       二子而已,不复知有圣贤之事。 〔4〕曾西,曾子之孙。 〔5〕蹵,子六反,不安貌。〔6〕先 

      子,曾子也。 〔7〕艴,音拂,又音勃。怒色也。〔8〕曾,并音增。曾之言则也。 〔9〕烈, 

      犹光也。     〔10〕孟子引曾西与或人问答如此。桓公独任管仲四十馀年,是专且久也。管仲 

       不知王道而行霸術,故言功烈之卑也。杨氏曰:“孔子言子路之才,曰:‘千乘之国,可使治 

      其赋也。’使其见于施为,如是而已,其于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固有所不逮也。然则曾西推 

      尊子路如此,而羞比管仲者,何哉?譬之御者,子路则範我驰驱而不获者也;管仲之功,诡遇 

      而获禽耳。曾西,仲尼之徒也,故不道管仲上事。” 〔11〕曰,孟子言也。 〔12〕“子为” 

      之为,去声。  〔13〕愿,望也。〔14〕显,显名也。〔15〕与,平声。  〔16〕王,去声。 

        〔17〕由,犹,通。反手,言易也。 〔18〕滋,益也。 〔19〕文王九十七而崩,言“百年”, 

      举成数也。文王三分天下才有其二,武王克商乃有天下。周公相成王,制礼作乐,然后教化大 

      行。 〔20〕易,去声。下同。  〔21〕与,平声。  〔22〕当,犹敌也。  〔23〕商自成汤 

      至于武丁,中间太甲、太戊、祖乙、盘庚,皆贤圣之君。作,起也。 〔24〕朝,音潮。 〔25〕 

       自武丁至纣凡九世。  〔26〕故家,旧臣之家也。 〔27〕鬲,音隔,又音历。 〔28〕“辅相” 

      之相,去声。  〔29〕“犹方”之犹,与由通。〔30〕镃,音兹。镃基,田器也。 〔31〕时, 

      谓耕种之时。 〔32〕此言其势之易也。三代盛时,王畿不过千里,今齐已有之,异于文王之百 

…  44…

       里。又鸡犬之声相闻,自国都以至于四境,言民居稠密也。辟,与闢同。  〔33〕此言其时之 

       易也。自文、武至此,七百馀年,异于商之贤圣继作。民苦虐政之甚,异于纣之犹有善政。 〔34〕 

       易为饮、食,言饥渴之甚,不待甘美也。 〔35〕孟子引孔子之言如此。置,驿也。邮,音尤, 

       驿也。所以传命边。  〔36〕乘,去声。  〔37〕倒悬,喻困苦也。 〔38〕所施之事半于古 

       人,而功倍于古人,由时势易而德行速也。 

公孙丑问曰:“夫子加齐之卿相,得行道焉,虽由此霸王,不异矣。如此则 
动心否乎? 〔1〕”孟子曰:“否。我四十不动心。〔2〕”曰:“若是,则 
夫子过孟贲远矣。〔3〕”曰:“是不难。告子先我不动心。〔4〕”曰:“不 
动心有道乎?”曰:“有〔5〕。北宫黝〔6〕之养勇也,不肤挠〔7〕,不目 
逃〔8〕。思以一毫挫〔9〕于人,若挞之于市朝〔10〕。不受于褐宽博〔11〕, 
亦不受于万乘〔12〕之君。视刺〔13〕万乘之君,若刺褐夫。无严诸侯〔14〕。 
恶声至,必反之。孟施舍之所养勇也,曰: ‘视不胜犹胜也。量敌而后进, 
虑胜而后会,是畏三军者也。舍岂能为必胜哉?能无惧而已矣。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