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四书集注-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5〕场,冢上之坛场也。 〔6〕有若似圣人,盖其言行气象有似之者,如《檀弓》所记子游 

      谓“有若之言似夫子”之类是也。 〔7〕所事孔子,所以事夫子之礼也。〔8〕强,上声。 〔9〕 

      江汉水多,言濯之洁也。暴,蒲木反。秋日燥烈,言暴之乾也。皜,音果。皜皜,洁白貌。尚, 

      加也。言夫子道德明著,光辉洁白,非有若所能仿佛也。或曰:此三语者,孟子赞美曾子之辞 

       也。 〔10〕䴗:亦作䴗,古役反;博劳也,恶声之鸟。南蛮之声似之,指许行也。〔11〕《小 

      雅·伐木》之诗云:“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吝,迁于乔木。”〔12〕《鲁颂》,《閟 

       宫》之篇也。〔13〕膺,击也。 〔14〕荆,楚本号也。舒,国名,近楚者也。惩,艾也。〔15〕 

       按今此诗为僖公之颂。而孟子以周公言之,亦断章取义也。 〔16〕贾,音价,下同。陈相又言 

      许子之道如此。盖神农始为市井,故许行又托于神农而有是说也。 〔17〕“五尺之童”,言幼 

       小无知也。  〔18〕许行欲使市中所粥之物皆不论精粗美恶,但以长短、轻重、多寡、大小为 

      价也。 〔19〕夫,音扶。倍,一倍也。蓰:音师,又山绮反,五倍也。什伯、千万,皆倍数也。 

       比,必二反,次也。恶,平声。孟子言物之不齐,乃其自然之理。其有精粗,犹其有大小也。 

      若大屦小屦同价,则人岂肯为其大者哉?今不论精粗,使之同价,是使天下之人皆不肯为其精 

       者,而竟为滥恶之物以相欺耳。 

墨者夷之 〔1〕因徐辟〔2〕而求见孟子。孟子曰:“吾固愿见。今吾尚病, 
病愈,我且往见 〔3〕。夷子不来!”他日,又求见孟子。孟子曰:“吾今则 
可以见矣。不直,则道不见;我且直之。吾闻夷子墨者,墨之治丧也,以薄 
为其道也。夷于思以易天下,岂以为非是而不贵也?然而夷子葬其亲厚,则 
是以所贱事亲也 〔4〕。”徐子以告夷子。夷子曰:“懦者之道,古之人‘若 
保赤子’此言何谓也?之则以为爱无差等,施由亲始。〔5〕”徐子以告孟子。 
孟子曰:“夫夷子,信以为人之亲其兄之子,为着亲其邻之赤子乎?彼有取 
尔也。赤子匍匐将入井,非赤子之罪也。且天之生物也,使之一本,而夷子 
二本故也 〔6〕。盖上世〔7〕尝有不葬其亲者。其亲死,则举而委〔8〕之于 
壑 〔9〕。他日过之,狐狸食之,蝇蚋〔10〕姑〔11〕嘬〔12〕之。其颡〔13〕 
有泚 〔14〕,睨而不视〔15〕。夫泚也,非为人泚〔16〕,中心达于面目。 

…  63…

盖归反虆梩而掩之, 〔17〕,掩之诚是也,则孝子仁人之掩其亲,亦必有道 
矣。 〔18〕”徐子以告夷子。夷子怃然〔19〕为间〔20〕,曰:“命之矣! 
  〔21〕” 

        〔1〕墨者,治墨翟之道者。夷,姓;之,名。〔2〕辟,音壁,又音闢。徐辟,孟子弟子。〔3〕 

       孟子称疾,疑亦托辞以观其意之诚否。 〔4〕又求见,则其意已诚矣。故因徐辟以质之如此。 

       直,尽言以相正也。“不见”之见,音现。《庄子》曰:“墨子生不歌,死无服,桐棺三寸而 

       无椁,”是墨之治丧,以薄为道也。易天下,谓移易天下之风俗也。夷子学于墨氏而不从其教, 

      其心必有所不安者,故孟子因以诘之。 〔5〕“若保赤子”,《周书·康诰篇》文,此儒者之 

       言也。夷子引之,盖欲援儒而入于墨,以拒孟子之非已。又曰“爱无差等,施由亲始”,则推 

       墨而附于儒,以释己所以厚葬具亲上意。皆所谓遁辞也。 〔6〕夫,音扶。下同。匍,音蒲。 

       匐,蒲北反。孟子言人之爱其兄子与邻之子,本有差等。《书》之取譬,本为小民无知而犯法, 

       如赤子无知而入井耳。且人物之生,必各本于父母而无二,乃自然之理,若天使之然也。故其 

       爱由此立,而推以及人,自有差等。今如夷子之言,则是视其父母本无异于路人,但其施之之 

      序,姑白此始耳,非二本而何哉?然其于先后之间犹知所择,则又其本心之明有终不得而息者, 

       此其所以卒能受命而自觉其非也。 〔7〕上世,谓大古也。 〔8〕委,弃也。 〔9〕壑,山水所 

      趋也。 〔10〕蚋,音汭,蚊属。〔11〕姑,语肋声。或曰:蝼蛄也。〔12〕嘬,楚怪反,攒共 

       食之也。 〔13〕颡,额也。〔14〕泚,七礼反,泚然汗出之貌。〔15〕睨,音诣,邪视也。视, 

       正视也。不能不视,而又不忍正视,哀痛迫切,不能为心之甚也。  〔16〕为,去声。非为人 

       泚,言非为他人见之而然也。所谓一本者于此见之,大为亲切,盖惟至亲故如此,在他人,则 

       虽有不忍之心,而其哀痛迫切不至若此之甚矣。 〔17〕反,覆也。虆,力追反,土笼电。梩, 

       力知反,土舆也。于是归而掩覆其亲之尸,此葬埋之礼所由起也。 〔18〕此掩其亲者,若所当 

       然,则孝子仁人所以掩其亲者,必有其道,而不以薄为贵矣。因夷子厚葬其亲而言此,以深明 

       一本之意。  〔19〕怃,音武。怃然。茫然自失之貌。〔20〕间,如字。为间者,有顷之间也。 

        〔21〕命,犹教也。言孟子已教我矣。盖因其本心之明,以攻其所学之蔽,是以吾之言易入而 

       彼之惑易解也。 

…  64…

                                     腾文公章句下 

      凡十章。 

陈代 〔1〕曰:“不见诸侯,宜若小〔2〕然。今一见之,大则以王〔3〕,小 
则以霸。且《志》曰‘枉尺而直寻〔4〕’,宜若可为也。”孟子曰:“昔齐 
景公田 〔5〕,招虞人以旌〔6〕。不至,将杀之。 ‘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 
不忘丧其元。〔7〕’孔子奚取焉?取非其招不往也。如不待其招而往,何哉 
  〔8〕?且夫在尺而直寻者,以利言也。如以利,则在寻直尺而利,亦可为与 
  〔9〕?昔者赵简子,〔10〕使王良与篓奚乘〔11〕,终日而不获一禽。劈奚 
反命曰: ‘天下之贱工也。’或以告王良。良曰:‘请复之〔12〕。’强而 
后可 〔13〕。一朝〔14〕而获十禽。嬖奚反命曰:‘天下之良工也。’简子 
曰: ‘我使掌〔15〕与女〔16〕乘。’谓王良,良不可,曰: ‘吾为之範我 
驰驱,终日不获一;为之诡遇,一朝而获十 〔17〕。《诗》〔18〕云:“不 
失其驰,舍矢如破。 〔19〕”我不贯〔20〕与小人乘,请辞。’御者且羞与 
射者比 〔21〕,比而得禽兽,虽若丘陵 〔22〕,弗为也。如在道而从彼,何 
也?且子过矣,在己者,未有能直人者也。 〔23〕” 

        〔1〕陈代,孟子弟子也。〔2〕小,谓小节也。〔3〕王,去声。〔4〕枉,屈也。直,伸也。 

       八尺曰寻。枉尺直寻,犹屈已一见诸侯而可以致王霸,所屈者小,所伸者大也。 〔5〕田,猎 

       也。 〔6〕虞人,守苑囿之吏也。招大夫以旌,招虞人以皮冠。〔7〕志士固穷,常念死无棺椁, 

       弃沟壑而不恨。丧,去声。元,首也。勇士轻生,常念战门而死。丧其首而不顾也。此二句, 

       乃孔子叹美虞人之言。 〔8〕夫虞人,招之不以其物,尚守死而不往,况君子,岂可不待其招 

       而自往见之邪?此以上告之以不可往见之意。 〔9〕夫,音扶。与,平声。此以下,正其所称 

       “杆尺直寻”之非。夫所谓枉小而所伸者大则为之者,计其利耳。一有计利之心,则虽枉多伸 

       少而有利,亦将为之邪?甚言其不可也。  〔10〕赵筒子,晋大夫赵鞅也。〔11〕王良,兽御 

       者也。嬖奚,筒子幸臣。乘,去声。与之乘,为之御也。 〔12〕复之,再乘也。〔13〕强,上 

       声。“强而后可”,嬖奚不肯,强之而后肯也。〔14〕一朝,自晨至食时也。〔15〕掌,专主 

       也。 〔16〕女,音汝。 〔17〕为,去声。範,法度也。诡遇,不正而与禽遇也。言奚不善射, 

       以法驰驱则不获,废法诡遇而后中也。  〔18〕《诗》,《小雅·车攻》之篇。〔19〕舍,上 

       声。言御者不失其驰驱之法,而射者发矢皆中而力。今嬖奚不能也。 〔20〕贯,习也。〔21〕 

       比,必二反,阿党也。 〔22〕若丘陵,言多也。 〔23〕或曰:“居今之世,出处去就,不必 

       一一中节。欲其一一中节,则道不得行矣。”杨氏曰:“何其不自亘也?枉己其能直人平?古 

       之人宁道之不行,而不轻其去就,是以孔、孟虽在春秋、战国之时,而进必以正,以至终不得 

       行而死也。使不恤其去就而可以行道,孔、孟当先为之矣。孔、孟岂不欲道之行哉?” 

景春 〔1〕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2〕,安居 
而天下熄。”孟子曰:“是焉〔3〕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4〕 
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 ‘往之女家〔5〕, 
必敬必戒,无违夫子 〔6〕。’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7〕。居天下之广 
居〔8〕,立天下之正位〔9〕,行天下之大道〔10〕。得志,与民由之〔11〕; 
不得志,独行其道 〔12〕。富贵不能淫〔13〕,贫贱不能移〔14〕,威武不 
能屈 〔15〕。此之谓大丈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