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四书集注-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闻孟子主义,则自好看为於陵仲子而已。圣贤辞受进退,惟义所在”愚按:此章文义多不 

      可晓,不必强为之说。 

孟子日:“仕非为贫也,而有时乎为贫。娶妻非为养也,而有时乎为养〔1〕 
为贫者)辞尊居卑,辞富居贫〔2〕。辞尊居卑,辞富居贫,恶〔3〕乎宜乎? 
抱关击拆 〔4〕。孔子尝为委吏矣,曰:‘会计当而已矣。’尝为乘田矣,曰: 
  ‘牛羊茁壮长而已矣。〔5〕’位卑而言高,罪也。立乎人之本朝而道不行, 
耻也。 〔6〕” 

        〔1〕为、养,并去声。下同。仕本为行道,而亦有家贫亲老,或道与时违,而但为禄仕者。 

      如娶妻本为继嗣,而亦有为不能亲操井臼而欲资其馈养者。 〔2〕贫、富,谓禄之厚薄。盖仕 

      不为道,已非出处之正,故其所处但当如此。 〔3〕恶,平声。〔4〕析,音托,行夜所击木也。 

      盖为贫者虽不主于行道,而亦不可以苟禄,故惟抱关击析之吏位卑禄薄,其职易称,为所宜居 

      也。李氏曰:“道不行矣,为贫而仕看,此其律令也。若不能然,则是贪位慕禄而已矣。”〔5〕 

      委,乌伪反。委吏,主委积之吏也。会,工外反。当,丁浪反。乘,去声。乘田,主苑囿刍牧 

      之吏也。茁,阻刮反,肥貌。长,上声。此孔子之为贫而仕者也。言以孔子大圣而尝为贱官, 

      不以为辱者,所谓为贫而仕,官阜禄薄而职易称也。 〔6〕朝,音潮。以出位为罪,则无行道 

      之责;以废道为耻,则非窃禄之官:此为贫者之所以必辞尊、富而宁处贫、贱也。尹氏曰:“言 

       为贫者不可以居尊,居尊者必欲以行道。” 

万章曰:“士之不托〔1〕诸侯,何也?”孟子曰:“不敢也。诸侯失国而后 
托于诸侯,礼也。士之托于诸侯,非礼也。〔2〕”万章曰:“君馈之粟,则 
受之乎?”曰:“受之。”“受之何义也?”曰:“君之于氓也,固周之。 
  〔3〕”曰:“周之则受,赐之则不受,何也?”曰:“不敢也。”曰:“敢 
问其不敢何也?”曰:“抱关击柝者,皆有常职以食于上。无常职而赐于上 
者,以为不恭也。〔4〕”曰:“君馈之,则受之,不识可常继乎?”曰:“缪 
公之于子思也,亟问,亟馈鼎肉。子思不悦,于卒也摽使者出诸大门之外, 
北面稽首再拜而不受 〔5〕,曰: ‘今而后知君之犬马畜伋〔6〕!’盖自是 
台无馈也 〔7〕。悦贤不能举,又不能养也,可谓悦贤乎?〔8〕”曰:“敢 

…  95…

问国君欲养君子,如何斯可谓养矣?”曰:“以君命将之,再拜稽首而受。 
其后廪人继粟,庖人继肉,不以君命将之。子思以为鼎肉使己僕僕尔亟拜也, 
非养君子之道也 〔9〕。尧之于舜也,使其子九男事之,二女女〔10〕焉,百 
官牛羊仓廪备,以养舜于畎亩之中,后举而加诸上位,故曰王公之尊贤者也。 
  〔11〕” 

        〔1〕托,寄也。谓不仕而食其禄也。〔2〕古者诸侯出奔他国,食其廪饩,谓之寄公。士无爵 

       土,不得比诸侯;不仕而食禄,则非礼也。 〔8〕周,救也。视其空乏,则周恤之,无常数, 

       君待民之礼也。 〔4〕赐,谓予之禄,有常数,君所以待臣之礼也。〔5〕亟:去声,下同;数 

       也。鼎肉,熟肉也。卒,未也。摽,音构,麾也。使,去声。数以君命来馈,当拜受之;非养 

       贤之礼,故不悦。而于其未后复来馈时,麾使者出,拜而辞之。 〔6〕犬马畜伋,言不以人礼 

       待己也。 〔7〕台,贱官,主使令者,盖缪公愧悟,自此不复令台来致馈也。 〔8〕举,用也。 

       能养者未必能用也,况又不能养乎? 〔9〕初以君命来馈,则当拜受。其后有司各以其职继续 

       所无,不以君命来馈,不使贤者有亟拜之劳也。僕僕,烦猥貌。 〔10〕下女字,去声。〔11〕 

       能养能举,悦贤之至也。惟尧舜为能尽之,而后世之所当法也。 

万章曰:“敢问不见诸侯,何义也?”孟子曰:“在国曰市井之臣,在野曰 
草莽之臣,皆谓庶人。庶人不传质为臣,不敢见于诸侯 〔1〕,礼也。”万章 
曰:“庶人,召之役,则往役〔2〕;君欲见之,召之,则不往见〔3〕之。 
何也?”曰:“往役,义也。往见,不义也。且君之欲见之也,何为也哉?” 
曰:“为其多闻也,为其贤也。”曰:“为其多闻也,则天子不召师,而况 
诸侯乎?为 〔4〕其贤也,则吾未闻欲见贤而召之也。缨公亟见于子思,曰: 
  ‘古千乘〔5〕之国以友士,何如?’子思不悦,曰:‘古之人有言,曰:“事 
之云乎?”岂曰“友之云乎”?’子思之不悦也,岂不曰:‘以位,则子君 
也,我臣也,何敢与君友也?以德,则子事我者也,奚可以与我友?’千乘 
之君,求与之友而不可得也,而况可召与〔6〕?齐景公田,招虞人以旌,不 
至,将杀之。‘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7〕其元。’孔子奚取焉?取 
非其招不往也。 〔8〕”曰:“敢问招虞人何以?”曰:“以皮冠〔9〕。庶 
人 〔10〕以旃〔11〕,士〔12〕以旂〔13〕,大夫以旌〔14〕。以大夫之招 
招虞人,虞人死不敢往。以士之招招庶人,庶人岂敢往哉?况乎以不贤人之 
招招贤人乎 〔15〕?欲见贤人而不以其道’犹欲其入而闭之门也。夫〔16〕 
义,路也;礼,门也。惟君子能由是路,出入是门也。《诗》〔17〕云:‘周 
道如底,其直如矢。君子所履,小人所视。’ 〔18〕”万章曰:“孔子‘君 
命召不俟驾而行’。然则孔子非与 〔19〕?”曰:“孔子当仕有官职,而以 
其官召之也。” 〔20〕 

        〔1〕传,通也。质,与贽同。质者,士执雉,庶人执鹫,相见以自通者也。国内莫非君臣, 

      但未仕者与执贽在位之臣不同,故不敢见也。 〔2〕往役者,庶人之职。〔3〕不往见者,士之 

       礼。 〔4〕为,并去声。〔5〕亟、乘,皆去声。 

        〔6〕孟子引子思之言而释之,以明不可召之意。“召与”之与,平声。〔7〕丧,息浪反。〔8〕 

       说见前篇。 〔9〕皮冠、田猎之冠也。事见《春秋传》。然则皮冠者,虞人之所有事也,故以 

       是招之。 〔10〕庶人,未仕之臣。 〔11〕通帛曰旃。 〔12〕士,谓已仕者。 〔13〕交龙为旂。 

        〔14〕析羽而注于旂干之首曰旌。〔15〕欲见而召之,是不贤人之 

       招也。以士之招招庶人,则不敢往。以不贤人之招招贤人,则不可往矣。〔16〕夫,音扶。 〔17〕 

        《诗》,《小雅·大东》之篇。〔18〕底,与砥同。《诗》作砥,之履反。砺石也,言其平也。 

       矢,言其直也。视,视以为法也。引此以证上文“能由是路”之义。〔19〕与,平声。〔20〕 

…  96…

      孔子方仕而任职,君以其官名召之,故不俟驾而行。徐氏曰:“孔子,孟子,易地则皆然。” 

      此章言“不见诸侯”之义,最为详悉。更合陈代、公孙丑所问者而观之,其说乃尽。 

孟子谓万章曰:“一乡之善士,斯友一乡之善士。一国之善士,斯友一国之 
善士。天下之善士,斯友天下之善士〔1〕。以友天下之善士为未足,又尚〔2〕 
论古之人。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3〕。是尚友也。 
  〔4〕” 

        〔1〕言己之善盖于一乡,然后能尽友一乡之善士。推而至于一国、天下皆善,随其高下以为 

      广狭也。 〔2〕尚,上,同。言进而上也。〔3〕颂,诵,通。论其世,论其当世行事之迹也。 

      言既观其言,则不可以不知其为人之实,是以又考其行也。 〔4〕夫能友天下之善士,其所友 

      众矣。犹以为未足,又进而取于古人,是能进其取友之道,而非止为一世之士矣。 

齐宣王问卿。孟子曰:“王何卿之问也?”王曰:“卿不同乎?”曰:“不 
同。有贵戚之卿,有异姓之卿。”王曰:“请问贵戚之卿。”曰:“君有大 
过 〔1〕则谏,反覆之而不听,则易位。〔2〕”王勃然〔3〕变乎色。曰:“王 
勿异也。王问臣,臣不敢不以正对。〔4〕”王色定,然后请问异姓之卿。曰: 
 “君有过则谏,反覆之而不听,则去。” 〔5〕 

        〔1〕大过,谓足以亡其国者。〔2〕易位,易君之位,更立亲戚之贤者。盖与君有亲亲之恩, 

      无可去之义;以宗庙为重,不忍坐视其亡,故不得已而至于此也。 〔3〕勃然,变色貌。〔4〕 

      孟子言也。 〔5〕君臣义合,不合则去。此章言大臣之义,亲疏不同,守经行权,各有其分。 

      贵戚之卿,小过非不谏也,但必大过而下听,乃可易位。异姓之卿,大过非不谏也,虽小过而 

      下听,已可去矣。然三仁贵戚,不能行之于纣!而霍光异姓,乃能行之于昌邑。此又委任权力 

      之不同,不可以执一论也。 

…  97…

                                     告子章句上 

     凡二十章 

告子曰:“性〔1〕,犹杞柳〔2〕也。义,犹桮棬〔3〕也。以人性为仁义, 
犹以杞柳为桮棬。〔4〕”孟子曰:“子能顺杞柳之性而以为桮棬乎?将戕〔5〕 
贼杞柳,而后以为桮棬也。如将戕贼杞柳而以为桮棬,则亦将戕贼人以为仁 
义与 〔6〕?率天下之人而祸仁义者,必子之言夫!〔7〕” 

        〔1〕性者,人生所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