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09王树声-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吉安夹着尾巴惊慌失措地跑到徐家湾叫徐大富兄弟俩赶忙想办法逃命时,徐大富轻蔑地笑了笑,说:   
  “红军难道有三头六臂?瞧你这个熊包,连家都守不住。”   
  熊吉安也不再言语,又像泥鳅一样溜之大吉。   
  徐家湾。   
  红军攻下禹王城、熊家畈后,飞兵直指,迅速将徐家湾围了个水泄不通。   
  徐大富兄弟又像上次一样如法炮制,搬出装神弄鬼的那一套。他们哄骗村民说:“张大仙将显灵,派出阴兵阳将,帮我们打赤匪。”同时,命令家丁乡勇抵抗红军的进攻,许诺事成之后每人赏大洋十块。   
  王树声和倪志亮已经知道徐家湾寨高墙厚,强攻很难奏效。他们决定政治军事攻势双管齐下,一边派人在村寨前喊话,叫徐家湾的穷人不要再受徐大富兄弟的蒙骗,说刘大仙、张大仙全是骗人的鬼把戏,红军才是穷人真正的救星;一边利用天黑,派兵暗暗摸近城墙挖墙洞。在政治和军事双重攻势下,徐家湾这个反动堡垒也被红军拿下了。   
  进村后,红军战士抓住了几个小头目,却没有发现反动头子徐大富兄弟,他们跑到哪儿去了呢?   
  王树声早已派人把守寨门,徐大富兄弟就是长了翅膀也飞不出红军的手掌。   
  王树声、倪志亮迅速派人四处查找,要求务必将这两个恶贯满盈的家伙捉拿住。大家迅速行动,细细搜寻。   
  当王树声搜查到一座柴草房附近时,忽然跑过来一个穿着破衣烂衫的小男孩。王树声便问:   
  “细伢!看到徐大富他们没有?”   
  小男孩没吱声,只是两眼盯着柴草房附近的阴沟口,朝沟口点了点脚。   
  王树声心领神会,赶忙命令战士挖沟,终于挖出了这两个坏蛋。   
  那个机智的小男孩叫徐锡道,当时十二岁。红军打下徐家湾后,他就加入了共青团组织。过了不久,又参了军,成了一名“红小鬼”。   
  扫除禹王城、熊家畈、徐家湾这几个反动据点后,王树声、倪志亮率部乘胜而进,又一鼓而下清除了麻城西张店等地的多股反动民团,缴枪140 多支。   
  伴随着这一连串干净利索的军事上的胜利,革命根据地迅速扩大。到四、五月间,鄂豫边根据地已经初步形成。黄安、麻城、罗山、孝感、黄陂等县的部分地区,建立起了区级工农政府和农民游击队、赤卫队。中心区域初步实行土地改革,分配土地。农民积极要求参军。红十一军三十一师也迅速由进军柴山堡时的一二百人发展到四百多人,部队还办起了小型红军医院、修械所、被服厂等。这时,原中共鄂东特委,也改组为鄂东北特委。王树声率领的红三十一师第一大队,这时已是拥有六个班、五十多支长短枪、上百人的队伍了。   
  豫南要隘白沙关。   
  为配合河南光山南部的农民大暴动,王树声受命率领部队攻打白沙关。   
  白沙关座落在柴山堡北面的万山峻岭丛中,是通往豫南的“咽喉”所在,地势非常险要。也正因为如此,为了防止共产党和红军北迸,光山县反动当局和当地的土豪劣绅在这里精心策划、苦心孤诣地要堵住红军北进的口子。   
  这帮匪徒在白沙关内凉亭旁北边的一幢大屋里,办起了黄学,即黄枪会。   
  他们扯起杏黄色的会旗,旗上画着八卦太极图,纠集一伙人,整天设坛、念咒、练武。与黄枪会同时成立的,还有反动的红枪会。他们气势汹汹、杀气腾腾。。   
  尽管敌人穷凶极恶、群魔乱舞,歇斯底里叫喊要“反对赤党”、“消灭红军”,要堵住共产党组织和红军进入豫南的口子,然而,他们的如意算盘却打错了。   
  就在反动派的疯狂叫嚣声中,党组织早已派共产党人郑位三等神不知鬼不觉地打入了敌人的心脏。郑位三在白沙关一带悄悄地宣传革命,向贫苦农民宣讲“我们要革命!”“穷人不还富人的债”,”打土豪、分田地”,“要斗争就要组织农民协会”等革命道理,在广大贫苦百姓心中点燃了革命的火种。   
  那些被迫参加红、黄枪会的穷会员也受到地下党组织的影响,他们个个恨透了反动的地主豪绅,人人“身在曹营心在汉”。在红、黄枪会内部,秘密地组织了革命红枪会。   
  国民党光山县的一个保安分队有一次到白沙关、郭农河一带准备破坏农民协会,想扑灭革命火种。地下党组织知道后,就迅速发动革命红枪会队员先发制人。当保安队开到郭家河附近时,就被革命红枪会队员缴了械。红枪会的行动,气得反动的土豪劣绅两眼翻白,无计可施。   
  这种情况说明,光山南部农民大暴动的时机已经成熟。   
  1929 年7 月1 日,由王树声率领的部队打头阵,革命的红枪会作内应, 一举攻克了白沙关。   
  白沙关这个大别山深处的小关隘一下子沸腾起来。贫苦农民第一次看到了自己的军队。他们看到红军战士一个个精神抖擞,身穿蓝布军装,头戴八角红星帽,脖子上系根赤化带,手握钢枪,威风八面。大人们夹道欢迎,不时地指指点点。那些十一、二岁的小孩看到红军战士英姿飒爽的模样,心里直痒,有的拔腿就找根棍棒扛起来,尾随着红军战士模仿,惹得父老乡亲们一个个哈哈大笑。。   
  王树声走在队伍的最前面。他步伐矫健,举止潇洒,腰间缠着一条又宽又厚的皮转带,带囊里装满了铮亮铮亮的小子弹,肩头斜挎着一支驳壳枪,走起路来枪上的红绸子一飘一闪,越发引人注目。   
  王树声进白沙关后就发现一个小孩一直跟在他左右走。他到当地农民协会安排的一户人家住下时,这个小孩也跟到那里。而且碰巧的是,王树声住的这间屋就是小孩的家。   
  一天,王树声正在给村里几个青年讲穷人要翻身就必须起来革命、同反动派作斗争的道理,这个小孩突然跑到王树声面前,涨红了脸怯生生地问:   
  “你们要不要我?”   
  “干什么呀?”王树声一时还有点不明白小孩的用意。   
  “当红军!”小孩骄傲地回答道。   
  在场的几个青年人听了小孩的话,都不由得愣了愣,继而“咯咯”地笑了起来。   
  小孩很不满意他那些大哥哥的笑声,鼓着嘴帮子认真地说:“谁跟你们打哈哈!”   
  接着,又转身面对着王树声说:“你说,我到底行不行?”   
  王树声仔细地打量着这个小家伙,满含激情地说:“你几岁啦?”   
  “都十一啦!”小家伙挺着胸脯,抬着脚跟,显示自己是个大人了。   
  “啊,才十一呀,太小太小啦!”   
  “那你说要多大才行?”小家伙执拗地问。   
  王树声从一位战士手中拿过枪,往小家伙面前一竖,然后风趣地说:   
  “小兄弟,你比比,看有没有它高。要有,我就要。”   
  小家伙一看急了。不用比,那枪肯定比他高。一着急就哭了起来,说:   
  “我就是要跟你们去嘛!”   
  王树声看到小家伙伤心的样子,赶忙把他拉到怀里,抚摸着他那乱蓬蓬的头发,爱抚地说:   
  “小兄弟,这样吧,再等一年,等到下次部队再转回来后怎么样?”   
  小孩子这才止住哭,勉强地答应了一声,并伸手打了王树声的手背一下,认真地说:“咱们打手算数,可不兴赖帐哟!”   
  王树声笑着点了点头。   
  小孩子这才满意地一跳一蹦地离开。他边跑边喊:“我要当红军喽!我要当红军喽!”   
  王树声看着小家伙的得意劲,问村里的年轻人小孩叫什么,回答说叫游正刚。。   
  半年时间不到,又是白沙关。   
  当王树声随徐向前师长率部再次经过这白沙关时,游正刚这个小机灵抑制不住内心的渴望,又缠住了徐向前和王树声,要求提前实现自己的愿望。   
  “你们这回总该让我当红军吧?”他终究憋不住。   
  “咦!”王树声转过脸对小游说,“咱们不是说好一年么?”   
  小家伙着急了,忙向徐向前求援,说:“徐师长,是王代表不守信用,他说过下次来带我!”   
  王树声想不到被小家伙将了一军,就把他俩以前约定的事,向徐师长说了一遍。徐师长听后,爽朗。一笑,对这个小机灵说:   
  “噢——,这小鬼还满会钻空于呢!那你能扛得动大枪么?”   
  “我不要大枪。我要吹号、送信。”   
  “那你跑得快吗?”   
  “不吹牛,有一次我追上过兔子!”   
  “好家伙!你有这么大的能耐呀,我不信。”徐向前逗着小游道,“我看八成准是只死兔子!”   
  话一说完,三人都开心地大笑起来。   
  “这样吧,小兄弟,还是再等半年吧!”王树声接着说。   
  听到王树声说又要等,小游的头摇得像拨浪鼓,拗着劲说:“都快把人急死了,你们这次要是不答应,我就拽住你的马尾巴不让走。”   
  王树声和徐师长心照不宣地交换了一下限色,捂着嘴笑了。徐师长慈爱地摸了摸小游的头,说:“嘿,小家伙还真倔!”   
  王树声走上前去,刮了一下小游的鼻子,说:“哎呀,我的小兄弟,你这硬是‘赖’着要革命呀!”   
  就这样,年仅十一岁的游正刚硬是“赖”着当上了小红军。   
  像游正刚这样硬是“赖”着要革命的又何止他一个呢?他只是无数革命者的一个小代表。正是有了这样一批人,我们的革命队伍才能从弱小走向强大,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1929 年6 月底,敌人向鄂豫边根据地发动了第一次“会剿”,即“罗李会剿”。   
  此时,蒋桂军阀混战已经结束,蒋介石打败了桂系军阀,取代了他们在湖北、河南南部的统治。蒋介石视鄂豫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