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西方哲学的故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小撮人当政的话,一旦变坏,国家就糟了。但人数多了就不容易变坏。这样看来,民主制比君主制和寡头制更能维持好政府。
122 
这样说来说去,亚里士多德最后认为,还是立宪制最好。为什么?因为立宪制下是贵族和人民共同掌权。贵族们虽然不是最有钱,但颇有几个钱,加之他们出身高贵,品德高尚,这就使得他们能够且愿意做好统治者,安定国家、造福人民。而且在立宪制下,如果他们想变坏,人民会起来反对他们,所以想变坏也不成。同时由于人民是一些智力相对低下的乌合之众,哪懂得什么治国之道,要是平时也由着他们来管理国家大事,那就等于说要让一个压根儿没摸过皮子的人来做皮鞋,那肯定会把皮子弄个稀巴烂。所以国政得由贵族们来执掌,而人民则在旁边随时监督,不准贵族们乱搞。
我们不难看到,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里又走上了一条贵族制与民主制之间的中庸之道,就像他在伦理学里所走过的一样。
厂士广咔二才飞
十哲学居有一句俗话说,丑媳妇总得见婆婆。这就是又刃+一+斗夕”〃 ? ' ~一,一”? 一~? ? 一一一? 一? ~? 我现在的心情。我感觉自己就像那个丑媳妇,而读者就是我的婆婆。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对于读者来说,我这个实实在在的人是看不见的,我的存在就是我的书的存在,更具体地说,就是书中每一字每一句的存在。如果我的书丑,我这人自然也美不到哪儿去了。
亚里士多德的哲学这一部分就是我感觉很可能会丑的地方,令我觉得无颜出来见诸位婆婆。
然而有什么法子呢?我不能因为丑就不出来见,或把亚里士多德的哲学这一部分哼哼几声就过去了,相反,我还得尽可能详细地讲解它。原因只有一个:重要。要知道亚里士多德的哲学在千年时光里统治了西方人的大脑。
123 
“形而上学”这词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思想是用来表达抽象内容的。由于在他的著作集里,把表达这些抽象内容的著作放在表达具体之物的著作之后,所以称“在物理学之后”,在英语里便成了“metaphysics ”。“形而上学”这一汉语词就是来自于; ' m etaPhysics ”的意译。亚里士多德自己则称为第一哲学或者神学。在本书的第一章中我们已经讲过了。
简单的真理我们说过,柏拉图的理念说认为,理念是比个体的东西还要真实的。例如“狗”是比老白、阿黄这些具体的狗更是狗。他的这个理念实际上就是所谓的“共相”。
但亚里士多德不同意柏拉图的观点。他认为一个具体的词,也就是所谓的专名词,所指的东西才是具体存在的,是“实体”; 而像“阿狗”、“阿猫”这样的词(用专业化的话来说叫类别词)以及形容词(如伟大的、甜蜜蜜的),所指的是“共相”,亚里士多德称为“第二实体”,不是实际存在的事物。这个实际存在的事物,也就是说个体,亚里士多德称为“第一实体”。他说:
除了第一实体,所有其他事物,或者都可以被用来述说作为主体的第一实体,或者存在于作为主体的第一实体中。这从一些个别的情况中可以看得清清楚楚。例如,我们可以用“动物”来表述人,所以我们也可以用“动物”来表述某个具体的人。因为如果不存在可用“动物”来表述的个别的人,那么就不存在可用“动物”来表述的一般的人。其次,颜色存在于身体中,那么也存在于某一具体的身体中,因为如果它不存在于某个具体的身体中,它也就不存在于一般身体中。所以,所有其他事物,除了第一实体,或者可以被用来述说作为主体的第一实体,或者存在于作为主体的第一实体中。224 
如果第一实体不存在,那么其他一切都不可能存在。
这些第二实体自己是不能独立存在的,而只能附在具体东西上,成为它们的属性。
大家容易看出来,亚里士多德的这个共相论有一个特点:简单。可以说我们这些普通人只要根据常识想想,得出来的结论与他的共相论也会八九不离十。我觉得他的说法确有道理,当然要是让哲学家们批判起来,毛病肯定多得很,但天知道那到底是谁的毛病,是亚里士多德还是他的批判者?
而且我希望大家明白,所谓哲学道理固然常常显得深刻,与我们的常识似乎大不相同,但实质上,倘若哲学家把真理作为自己的追求目标,而不是把深刻作为目标的话(这类哲学家大有人在),他的哲学完全可能是平易近人的,因为真理之为真理,并不以深刻与否作为根据,而是以真作为依据,有时,一些最基本的真理往往存在于最平凡的老生常谈之中。
例如:我是存在的,而不是不存在的。这就是一个基本的真理,大家谁都明白。现代最杰出的哲学家之一维特根斯坦在他的经典之作《 逻辑哲学论》 里,第一句就是:“世界是一切发生的事情。”这是简单不过的真理,但也是基本的真理,其它关于世界的.真理性认识均源于此。虽然分析“我为什么存在”、世界为什么是“一切发生的事情”需要专业的哲学知识,但这些分析只是对真理的分析,而不是真理本身。
这令我想起一句巴基斯坦的谚语:“看见猫就跑,这是老鼠的老生常谈,可也是老鼠的真理。”
形式万岁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的另一个重要观点是对“形式”与“质料”的区分。
125 
我们先来看看什么是他的形式与质料。这形式与质料看起来有点唬人,我们先举个例子来看吧。
在一个冬天的早晨,您起床,发现一夜北风之后,天地间白茫茫一片,只有对面那口井是个黑窟窿。这时,您想堆个雪人儿,您说干就干,到您妈喊“二妹子,来吃饭”时,您的雪人儿就堆成了,红红的嘴巴、黑黑的眼睛,后面还拖着一根稻草做的辫子,活脱脱是个小美人儿。
我们就用这个雪人儿来分析形式和质料的问题吧,其实很简单的:雪就是质料,您所捏出来的美人儿形象便是形式了。怎么样?很简单吧!
看得出来,形式与质料存在于同一个具体东西之内,例如上面的雪人儿。每个具体的东西都是如此:都是由形式与质料组成的。这句话有两个含义:
一是说,每一个具体的东西里都含有形式与质料,就像上面的美女形式与雪的质料一样,二者同时包含在一个东西― 雪人儿― 之中。
第二个意思则是用一种发展的眼光来看。亚里士多德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像生物一样,是不断生成长大、发展变化的。具体而言就是在形式与质料的不断交替之中发展的。先是质料,然后形式由质料之中产生出来,产生出来后,形式自身又成了质料,从它身上会产生新的、更高的形式,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发展。
我还是用一个例子来说明吧:
例如您家现在有条老狗,名字叫老白,当然从前您刚养时它是一条小狗,叫小白。这老白是如何在形式与质料的交替中生长发育起来的呢?
126 
首先,眼下的老白是形式,上面说过,形式由质料而来,老白的质料又是什么呢?很简单,就是小白,就是那个若干年前在你怀里摇尾巴撒娇的小白。但这小白并不是单纯的质料,因为它也不是一开始就是那样的小白,而是由小白妈妈肚子里的胎儿长大而来的。于是,与胎儿比起来,小白就成了形式,而胎儿就是质料。如此再往下,大家可以一直追下去。
具体事物是由形式与质料共同组成的,那么这形式与质料的关系又怎样呢?是互相平等还是有高低之分?
亚里士多德说,平等是没门的,就像男人与女人一样,形式与质料也有高低之分。
孰高孰低?形式高,质料低。
为什么呢?亚里士多德认为,正是因为在有了形式之后,质料才能成为某种确定的东西,而使质料成为某种确定的东西的形式才是事物的本质。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亚里士多德的话:例如上面的雪人儿,它现在是一个美人儿,人见人爱,但这美人儿的形象是它的形式,而它的质料只是一堆雪,如果二妹子不把它堆成雪人儿,那么它就只是茫茫雪野上一块雪而已,甚至都无法把这块雪与其它的雪区分开来,也可以说,它根本不是个东西。正是形式,美人儿形象,才使它由不是个东西成了个东西,也就是形式使不是东西的质料成了个东西。
所以形式当然比质料高了。
亚里士多德还说,在形成事物的过程中,形式才是惟一的动力,而质料不但不起作用,反而会阻碍事物的形成,就像雕刻大理石像一样,形式― 例如大美人儿维纳斯― 想出来了,可质料大理石却以它的坚硬来阻拦雕像的诞生。
127 
最后一点,虽然形式来自于质料,就像前面老白来自于小白、小白又来自于小白妈妈肚里的胎儿,但这个过程并不是无止境的,倘若我们不断地追根溯源,就会发现形式越来越多,而质料越来越少,形式越来越清楚,而质料越来越朦胧,到最后,质料就没了,只剩下纯粹的形式,这纯粹的形式就是神,万物的创造者。
第一推动这个第一推动大家可能听说过,牛顿爵士也把它当做解释宇宙起源的妙法,实际上他是从亚里士多德这里学来的。
亚里士多德是这样开始沉思的:
首先,他自言自语地说,这个宇宙无疑是运动的。其次,任何运动都应当有个推动者,这也是无疑的。我们只要看看世界上的运动就行了,无论是一只苹果从头上掉下来,或者一颗流弹打中我胸膛,有哪个运动没有推动者?
再次,这宇宙万物是运动的,这仍然是毫无疑间的。那么,这宇宙万物的运动也必然有一个开始了!― 这是个三段论,所以它的正确性也是无疑的。
这也就是说,这宇宙有一个诞生、成长的过程。
那么,如果这是对的话,它究竟是如何开始的呢?还有,万物的形成也是一个过程,这过程又是如何开始的呢?形成了一条怎样的链?
亚里士多德想啊想,最后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