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黑格尔自己所言:
那在时间上最晚出的哲学体系乃是此前一切体系的成果,因而必定包括前此各体系的原则在内;所以一个真正名副其实的哲学体系必定是最渊博、最丰富和最具体的哲学体系。
那么,这个“最晚出的哲学体系”,这个绝对理念的最终表达者,究竟是哪个体系呢?在黑格尔所处的时代,不用说,当然就是黑格尔自己的哲学体系了。
543
第二二十月又章悲枪的生命
叔本华之人格与所为受到无数人健责、嘲骂,但我要说:即使他罪无可赦,也情有可原? ? ,…
伏尔泰说:“真正的夭才,尤其是开辟新途径的天才,他们可以铸成大错而不受责难,这是他们的特权。”
我把伏尔泰的这句名言献给叔本华,大家自然明白为何如此。
格但斯克位于欧罗巴东部,波罗的海南端,是一个风光秀丽的海港,如今它是波兰共和国的造船和航海业中心,一座繁荣的大城。不过它从前也了不得,那时它的名字不叫格但斯克,而叫但泽,几百年来都是商业重镇,成群结队的商人和数不清的各类船只使它整天闹闹哄哄、忙忙碌碌。
海因里希? 叔本华就是这些整天忙碌的商人中的一个。他有两个特点:一是热爱自由;二是意志坚定,头脑精明。可以说是个典型的资本家,靠着这些“优秀品质”,他挣了份不小的家业,成了一个阔佬。
然而令他感到美中不足的是,他还缺少一个继承人,好让他544
的商号发展壮大。
公元1 788 年2 月22 日,随着哇的一声大哭― 那哭声就像是在向世界控诉一样:“谁叫你们把我带到这个可恶的人世来!”一海因里希先生有后了!他给自己的儿子起名叫亚瑟? 叔本华。
海因里希给这个儿子起这在当时的德国有点儿古怪的名字,也许是因为他一向热爱自由,因此对当时全欧洲最自由的国度― 英国― 充满了热爱与向往。据说他为了让儿子获得英国国籍甚至想在儿子出生前将肚子大了的老婆送到英国去,只是因为她经不住颠簸,没到半路就病了,只好将她又送回了但泽。为了弥补没有获得英国国籍的遗憾,他给自己的儿子取名叫亚瑟。我们都听说过亚瑟王这个英国古代最有名的传奇般的国王及其那群了不得的圆桌骑士们的故事。
这个小亚瑟出身真是不错,不但父亲是阔佬,他的母亲,名叫约翰娜,更是当时一位非常有名的小说家,不过不是像歌德或者托尔斯泰那样的小说家,而要在前面加上“通俗”二字。但正因为通俗,她在当时既挣了大笔的版税稿费,又有了不小的名声。若干年后,长大了的亚瑟不无得意地说:“我的父亲给了我意志,我的母亲给了我智慧。”
叔本华一生中的最早几年是在家乡度过的。作为有钱人家的孩子,自然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要啥有啥。但这并不意味着他的童年有多么幸福,这主要是因为他的母亲。我们知道爱好文学的女孩子往往有一个共同特点― 罗曼蒂克,总是不断地向往新的爱情,对丈夫和孩子的感情日子不长便淡掉了。因此打叔本华懂事起便没有体味过什么母爱。
小叔本华就在这种没有母爱,但并不缺少父爱的环境下在545
赦乡但泽生活了生命中第一个五年。到1 793 年,由于这一年普鲁士人占领了但泽,但泽就此失掉了它的“自由市”身份,热爱自由的海因里希便不顾生意上的损失而逃离了但泽,迁居到了另一个城市汉堡。他大约丢掉了十分之一的财产。
在汉堡住了四年后,亚瑟的父亲为让儿子见见世面,也为了让他体会一下法兰西的自由气氛,将他带到了巴黎。我们知道这时法国的革命者们正闹得不亦乐乎,拿破仑正像早晨的太阳一样冉冉升起呢。
不过巴黎的浪漫气氛好像对叔本华没什么影响,他一辈子也没有显示出半点法国人的浪漫气质。这也许是因为他在那里只呆了短短两年的缘故吧。
两年后,也就是1 799 年,叔本华父子又回到了汉堡。这时亚瑟已经是一个n 岁的少年,该上学了,叔本华先生便将儿子送进了龙格博士办的私立学校。
大家知道在西方国家办的公立学校同私人办的私立学校有什么区别吗?有两个区别:一是私立学校比公立学校办学质量好得多,二是它的收费也贵得多。因此只有阔佬家的子女们才上得起。亚瑟上的这个龙格学校是当时汉堡颇有名气的私立学校,有钱的商人们喜欢将儿子送到这儿。
老叔本华的目的本来是要儿子在这里好好学习经商之道,可惜的是这个爱子对做生意似乎毫无兴趣,读起生意经来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总是懒洋洋、有气没力的样子。做父亲的不由十分焦虑,担心自己一老生意上后继无人。他凭着商人的狡黯眉头一皱,计上心头。一天他对儿子说,如果儿子肯好好学做生意,便带儿子来个环欧旅行。小孩子们哪受得了这样的诱惑!小叔本华也是,他忙不迭地答应了。
546
这样,从1803 年5 月起,老叔本华带着老婆孩子开始了一段漫长的旅行。
他们先到了荷兰,后来又到了老叔本华心目中的自由天堂英国。老叔本华还将这种对英国的爱原原本本传给了儿子,使叔本华也一生都爱英国人远胜于爱自己的德意志同胞。叔本华在英国一心学起了英文,这可比当初学生意经积极多了。在英国生活了一段时间后,他们又回到了欧洲大陆。到1804 年9 月,在风景优美的奥地利住了一阵子后,终于回到了阔别十多年的故乡但泽。
叔本华在故乡生活了几个月,又听父命在一个大商人那里学生意经。第二年初,他回到汉堡后,继续在另一个商人那里学习经商。其实这时的叔本华已经满心不乐意将来做个商人了。他的志向已经不在于探讨挣票子的秘密,而是整个世界的奥秘了。只是不愿违背他所热爱的父亲的意愿,才做了自己所不愿做的事。他后来的经历将表明他这样做并没有错,正是这些经商之道替他以后的哲学生涯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何谓天才呢?天才并不是只通一面的人,而是有多方面才能的人,像达? 芬奇或者康德那样的人,叔本华也是那样的天才中的一个,他虽然只学过很短时期的生意经,但以后的事实证明他的商业头脑之精明要超过许多一辈子做生意的人。
只是他仍不愿意在生意场上耗费所有的天才,他内心深处一直盼望着有一天能做心爱的工作― 哲学研究。
又过去了一段时光,叔本华已经17 岁,是个青年人了。这年发生的一件令他终生痛苦的事却令他终生受惠,也令哲学永远受惠。
他的父亲,海因里希? 叔本华,他在这个世界上最爱的人,547
也许还是他一生惟一真爱的人,在这年离开了人世。关于其父的死一直众说纷纭,有人说是死于意外,有人说是自杀的,至于自杀的原因,有人说是生意失败,有人说是因为妻子的不贞令他伤心欲绝、痛不欲生。总之是有一天,他从一间仓库顶楼的窗口跳到,或者是掉到了地面上一条水沟里,当即呜呼哀哉了。父亲的死造成了对叔本华的一生有重大影响的三个后果:一是他不必再遵循父命去学生意经了;二是他得到了父亲的遗产,足以使他一辈子不必工作而过上体面的生活,这等于说他可以自由地、全心全意地研究哲学了,而不必像康德和黑格尔一样靠它来谋生;第三个结果是使叔本华与母亲之间的关系更趋恶化!由于此前母亲从来没有对他这个儿子表现出多少母爱,母子之间本来就恍若路人,父亲的死使叔本华与母亲之间简直成了仇人。这是1805 年4 月的事。
丈夫一死,约翰娜? 叔本华女士就卖掉了原来的宅子,第二年干脆迁到了另一座城市― 魏玛。为什么要到这里呢?只有一个原因,这里是当时德国的文化中心,大量骚人墨客糜集于此,其中包括伟大的歌德。
一到魏玛,约翰娜立即办了一个规模不小的文艺沙龙,招待那些文人骚客,像太阳一样光芒四射的歌德也来了。由于约翰娜热情接待了他那出身女仆的妻子,歌德更成了沙龙的常客。歌德的妻子原来是歌德的女仆与同居者,后来当拿破仑的士兵们占领他居住的城市,并且闯进他的家中,使歌德一度面临生命威胁时,她站出来勇敢地挽救了危局,歌德出于感激而娶了她。只是她出身极寒微,在那个什么都讲门第的时代里即便是“歌德的妻子”也受到了“出身好”的贵妇名媛们的轻视冷落。现在约翰娜看在歌德的面子上热情接待了歌德之妻,使在当时就被看成是奥548
林匹斯山上的神一样的歌德走进了她的家门,也令她的沙龙顿时热闹起来。
主客之间有没有一段风流韵事呢?这就难说了,反正也有史家这样说过。不过约翰娜女士有情人是坛子里捉乌龟― 十拿九稳的事。
叔本华看到父亲尸骨未寒,母亲就放浪如此,心里更加痛苦,对母亲的敌意也更深了;而母亲看到儿子如此对她,在她快乐的生活中成天插进一张苦瓜脸,也对这个儿子越来越恼火,不但谈不_仁有爱子之心,简直是恨子如仇了。
叔本华在这样的气氛里怎呆得下去?第二年就离家上学去了。他到了一个叫戈塔的地方,进了这里的文科中学,住在一个叫棱梭的教授家。这是1807 年的事。
但在这所中学呆了一年后,他又离开了,回到了魏玛,进了这里的一所文科中学。在这里学习拉丁文,并大量阅读希腊、罗马古典作家们的作品,直到毕业,据说毕业成绩还相当出色。中学毕业后,下一步当然是上大学了。但令人惊奇的是,他没有进柏林大学,甚至没有学哲学,而是进的哥廷根大学。当然,这也是一座历史悠久、极负盛名的大学,是当时世界数学中心,伟大的“数学之王”高斯在这里生活和工作了近半个世纪。当叔本华来到哥廷根时,高斯正是这里的太阳呢,就像歌德是魏玛的太阳一样。然而一贯喜爱数学的叔本华竟也没有选择数学系,而是选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