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阿毗达摩四十九讲 玛欣德尊者-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是哪26种呢?即十遍、十不净、身至念、入出息念和慈、悲、喜、舍四种无量心,其中的舍无量心只是属于第四禅或者论教法的第五禅。在40种业处当中,或者说可以证得色界禅那的26种业处当中,只有25种可以证得这一种寻、伺、喜、乐、一境性俱的初禅善心。

一个人可以透过专注一些物质现象,例如:大地,专注泥土,然后取泥土的概念专注它,这是属于土地,地、地、地,或者泥土、泥土,这样也可以。透过专注土地而证得的禅那,我们称为地遍的初禅。

如果专注于水,例如:我们舀一盆水,或者专注河水,好像我们的菩萨在过去曾经投生为称为护象的,就是《护象本生经》,当时他只是透过专注恒河的水就可以证得了禅那。这是透过专注水而证得的禅那。

还有专注火,例如:好像佛陀在世的时候有位比库尼,应该是叫莲花色uppalavanna,她就是专注蜡烛的火而证得了禅那的,火遍的禅那。

还有专注风遍、专注光明、专注限定虚空,专注特定的颜色,例如:专注红色、专注黄色、青色、白色,这些颜色也可以证得禅那。还有专注外在的死尸的不净,可以达到这一种禅那。还可以专注自己身体的32个部分,可以达到禅那。还可以专注呼吸而达到禅那。或者说散播慈爱、散播悲悯、散播随喜给其他的众生,也可以达到这一种禅那。因此一共有25种业处可以证得这一种禅那心。

应当如何来证得这一种禅那心呢?对于欲界的有情,我们投生为人,因为人类是有可能证得禅那的。如果投生为畜生或者投生为鬼,那是不可能证得禅那的。在欲界的众生当中,惟有两类的众生可以证得禅那,即人类和欲界的天人。因此我们拥有了可以证得禅那的这种趣(投生的趣),对于欲界的众生,这种心不是与生俱来的,必须得透过修习,透过培养、培育才能够生起这一类心。

应当如何来生起这一类的心呢?一位禅修者可以透过专注在刚才所说到的25种特定的对象的其中一种,然后时时地去注意,时时地专注。他只是取一个对象,然后在行、在站立、在坐着、在躺卧,都时时地把他的心投入到这个所缘。当他的心一境性培养到一定的程度、一定的强度,就有可能生起这样的心。由于这一类的心是经过高度培育的、过高度强化了五种心所,这五种心所组合在一起,就称为初禅。而这种五种心所分开来称为禅支(jhànaï;ga) 。

禅支即我们这里讲到的寻、伺、喜、乐、一境性这五种禅支。这五种禅支是怎么样的呢?我们称为pa¤ca jhànaï;ga。pa¤ca就是五,jhàna 就是禅,aï;ga直接翻译成支,它的意思就是因素,成分,构成初禅的五个成分称为五禅支。就好像我们说到的手,手是由五个手指构成的,所以我们称为这手。同样的,这五种被强化了的,被加强了的心所,我们称为禅支。

第一种禅支是寻(vitakka) 。寻是把心投入似相(pañ;ibhàga nimitta)。我们说到的寻就是把心投入到对象,投入到目标。这一种心是属于杂心所;也就是说在平时一般的情况下,这种寻都有可能会生起。除非是在有些无因心里面,例如:耳、鼻、舌、身这些心里面它不会生起。还有在更高的禅那里面这种心所不会生起。

这种寻就是把心投入到所专注的目标,如果这种目标已经被高度地专注,它会形成一定的影像,这种影像我们称为禅相。禅相又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种是 parikamma nimitta (就是遍作相),或者又称为预作相。例如:我们专注呼吸,那么我们专注呼吸本身,这就是称为预作相。透过持续地专注之后,呼吸会变成朦朦胧胧的光。这个时候我们称 uggaha nimitta (取相)。当我们持续地专注于取相,取相会变得越来越明亮,越来越晃耀,或者越来越洁白。这个时候我们称为似相(pañ;ibhàga nimitta)。

如果我们是修地遍的话,那么我们也可以透过专注地的概念,时时把心投入到地的遍相里面。当我们在做地的那个圆相,叫做Maõ;óala(曼陀罗),Maõ;óala的时候这个称为遍作相。之后我们就时时地去专注这个:地、地、地,这个也称为遍作相。然后当我们闭上眼睛,地的遍相就出现在我们的眼前,犹如睁开眼睛看的一样,这个称为取相(uggaha nimitta)。之后我们再时时地闭着眼睛专注取相,之后地的遍相会变得非常之平整、干净、洁净,这个时候它已经超越了原来所看到的地的遍相。而它没有之前地的遍相那么的粗糙而变得更加细。这个时候,就称为似相。当他在专注地的似相的时候,如果他的定力很稳,他应该把地的遍相慢慢地扩大,扩大到一切处。然后再把心投入到地的遍相里面,地的似相里面,而成就了初禅,这个是寻。把心投入到似相,这称为寻。

在还没有禅那的阶段,寻还是投入,但是投入可能是属于遍作相,或者属于取相。如果在禅那的阶段,他投入的所缘(对象)必须是似相。如果对于修慈、悲、喜这三种禅那来说,他投入的对象是一切众生或者特定的众生。例如:他所散播慈爱的很恭敬的人,或者中性的人、或者不喜欢的人,他把慈爱散播出去,这称为寻。

第二种禅支是伺(vicàra) 。伺是使心继续保持在似相上。寻和伺之间的区别就好像鸟展翅飞翔和在天空翱翔一样,在拍翅膀的时候,称为寻,而在天空翱翔的时候称为伺。或者又如敲钟,我们把钟锤敲钟的时候,这种动作比喻成寻,然后钟声继续的缭绕,这比喻成伺。所以寻和伺,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寻就是把心投入,这是一种动态的动作。而伺也是一种类似动态的,它就是持续地保持、维持。这是最粗的两种禅支。

然后第三种禅支是喜(pã;ti)。喜是指喜欢,对象是喜欢的似相。有五种喜:例如有小喜、刹那喜、继起喜、踊跃喜和遍满喜。对于在证得禅那的喜是属于遍满喜。它就犹如洪水灌满了山洞一样,那样的喜。

第四个禅支是乐。乐(sukha),是指体验似相的快乐感受。这种乐属于受心所,并没有独立的一个心所称为乐,它属于受心所。受心所由于它对所缘(对象)的不同感受可以分为苦受、乐受和不苦不乐受。

第五个禅支是一境性(ekaggatà),或者又称为心一境性(cittekaggatà)。它是心专注于似相。也就是说心保持在所缘,保持在似相的状态,称为心一境性。这五种禅支分开来我们称为禅支,它们组合在一起就称为五禅支。在这五种禅支当中(其实它是五种心所),寻、伺、喜这三种心所属于杂心所。在初禅里面拥有(寻),在第二禅里面就没有了寻,在第三禅里面没有伺,在第四禅里面没有喜,在第五禅里面乐受就变成了舍受,这是论教法里面的五禅。

对于一境性来说,一切的定都是一境性。因为在52个心所里面有没有一种心所称为定的?有没有?有还是没有?没有。一境性属于遍一切心的心所,也就是说在任何状态下,只要有心,就会有一境性。但是,惟有在达到禅那的时候,一境性才完全地被加强,被培养起来,那个时候我们称为定。而平时它只是称为一境性而已。透过培育(一境性)这种心的力量,它可以成就一种定。如果再继续地培养,它可以成就禅那。因为定可以分为近行定和安止定。在还没有完全强有力的时候,它还是属于近行定;当它完全强有力的时候就称为安止定,安止定又称为禅那。因此如果我们想要培养定力,我们想要让我们今生当中体验禅那,体验这种初禅的禅心,我们必须得透过加强一境性来达到。当然,我们在培养一境性的时候,这些所有的禅支也一起被培养起来。如果我们持续地还是按照以前的生活方式,生活是属于散乱的,心也是属于散乱的,那么一辈子都不可能体验到这一种初禅的禅心,或者说任何的色界的善心。

讲完了初禅之后,我们再来讲第二禅,以论教法的第二禅,第二禅是伺、喜、乐、一境性俱的第二禅禅心。这种禅心可以透过舍去寻心所而达成。

论教法的第三禅是喜、乐、一境性俱的第三禅禅心。第四禅的是乐、一境性俱的第四禅禅心。第五禅是指舍、一境性俱的第五禅禅心。这五种色界的禅心是依论教法来分,在经教法里面把寻、伺、喜、乐、一境性俱的初禅禅心称为初禅,而把论教法里面的第二和第三禅都称为第二禅,把论教法里的第四禅称为第三禅,把第五禅称为第四禅。为什么会有这种分法呢?其实佛陀在经典里面也提到过了这里讲到的第二禅的分法。

例如佛陀在《中部》第128经,有一部经叫做upakilesa sutta《随烦恼经》,在这部经里面,佛陀描述他还是菩萨的时候,他修行碰到了很多麻烦、碰到了很多问题。因为那个时候,Anuruddha(音译:阿奴卢塔,旧译阿那律)尊者当时修行的时候,也是碰到了问题、碰到了麻烦,于是我们的佛陀就跟Anuruddha尊者说:“我在还是菩萨的时候,还没有觉悟的那个时候,在菩提树下,经历了一系列的过程。”这一系列的过程就是他在禅修当中如何克服自己的困难,克服自己的障碍。

也就是他在修行的时候,见到了一些很殊胜的境界,然后他如何超越这些境界。然后又经历了一系列的心态,他又如何的超越这些心态。这些他都称为upakkilesa(随烦恼),也就是透过修行而产生的很微细的烦恼。佛陀讲述他当时还是菩萨的时候,逐一逐一地去除了这些修行的障碍,去除这些包括境界方面的障碍和内心的障碍之后,佛陀就这样说:Handa; dànàhaü tividhena samàdhiü bhàvemã;'ti。 So kho ahaü; anuruddhà; savitakkampi savicàraraü samàdhiü bh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4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