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管理七诫 作者:和仁 管家民-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方面的技巧,他们总是喜欢把自己的一些指示、意见吩咐给智囊人员,更有甚者,领导者事先拿出一个主观的结论,然后让智囊团去找事实为他的结论做注解,或引用“科学道理”来论证他的结论的正确性。这样做只能给智囊人员的工作造成障碍,这种自欺欺人的做法,也妨碍了领导者做出科学的决策。其实,只有让智囊人员独立地进行研究工作,他们才能提出有远见灼识的见解,否则,就失去了智囊人员应有的作用。

  目前,很流行一种叫做头脑风暴法的会议形式,这种会议形式经常被许多咨询机构采用。头脑风暴法,也称BS法。原来的意思是指精神病患者精神错乱时的胡言乱语,这里转用它的意思为无拘无束、自由奔放地思考问题。头脑风暴会议提倡在非常融洽和轻松的气氛中进行,任何与会者的思想不受任何框框限制。主持者一般不发表意见,以免影响会议的自由空气。头脑风暴会议有四条原则:不互相批评;自由鸣放;欢迎提出大量的方案;要求善于给别人的意见提出方案。因此,其主要特点是通过互相启示找出解决方案。头脑风暴法为什么能够创造出真知灼见而被咨询机构广泛地使用,原因就在于会议的发言者无拘无束,自由放任。这点应该可以启迪我们的企业领导者,要想让智囊人员真正提出真知灼见,就必须放手让他们工作,不设任何条条框框。

  □增强员工的参与意识

  要激励员工打拼必须认识到:每个员工都是团队的一员,如果他们都能像董事长、总经理那样为企业发展尽心尽力、时刻关心公司的成长,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这样的企业肯定会成为无坚不摧的团队。

  没有一个人愿意被蒙在鼓里,对企业运作一无所知而成为企业的局外人。人人都渴望深入到企业经营第一线,能够在第一时间了解企业经营动向和决策,而不是接受转了好几手的信息。这就要求企业的内部管理更加开放、透明,建立顺畅的内部沟通渠道。更重要的是形成规范的、有章可循的“以制度管人而非以人管人”的管理制度,增加内部管理的公平性。每个人都有被重视的渴望,企业敢不敢于放手用人,给予他们施展才华的舞台与机会,使其经常产生自豪感与成就感,充分体现员工的自我价值和在企业中的位置,是影响员工忠诚的一个重要方面。明智的做法是着眼于发展战略规划和员工培养的大问题,下放经营权,选择优秀员工,给予他们足够的施展才能的空间与权力,让企业尽量成为优秀员工发挥才智的舞台。特别是员工晋升到一定的管理岗位时,权力就成为他们最大的渴求。实践证明,授权是企业家重视、信任员工的最佳体现,企业家要善于通过授权激励员工奋进。20世纪80年代日本兴起企业文化热,其实质就是促进员工更多地关心和参与企业管理,强化员工的主人翁意识,从而达到激发员工创造力、为企业发展拼搏的目的。

  微软公司在激励人才的问题上做深入调查后发现:要使员工为公司打拼,公司必须激励员工,让员工感觉自己是微软的主人。微软公司一个越来越被普遍采用的激励员工的方法是送他们参加职业软件工程会议。微软还发起主办大量的业内研讨会和研习班,让微软人更多了解该行业其他地方和其他公司最新的观念、工具及技术发展情况。实践证明这些都是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1992年,美国摩托罗拉公司在天津经济开发区建立了综合性电子生产基地,这成为当时天津市投资最大、投产最快、效益最好的外商独资企业。参观摩托罗拉公司的中国人和外国人都从内心深处发出这样的感慨:“好!好!真是好!”这一连串的好道出了参观者由衷的赞美之情,而这种赞美之情从他们一踏入摩托罗拉公司大门时就已经产生了。在中国这块土地上,该公司90%以上的员工是中国人,却能产生如此令人惊叹的经济效益,这其中除了先进的技术因素外,是否还有其他因素呢?

  摩托罗拉公司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公司高级人才的研发工作以及全体员工的努力。但是从摩托罗拉公司的管理来看,关键是公司采用了有效的员工激励制度。摩托罗拉公司让员工直接或间接地参与管理,使员工觉得自己就是摩托罗拉公司的一分子,以致不再想离开公司。

  研究表明,吸收一些在工作中经常发牢骚的人加入决策组织后,他们不仅一改爱发牢骚的毛病,还会积极热心地工作;如果不仅让他们实施,还让其参与计划的制定,他们就能表现出迥然不同的态度。这是因为参与管理唤起了他们的主动意识和创造精神,他们的建议能够被重视甚至被采纳,这和命令他们执行别人的计划是完全不同的感受。

  在一些排斥员工参与管理的企业,大部分员工工作都很被动,心里也充满了不安全感。这样的企业是经不起什么风吹草动的,因为员工缺乏参与意识,也就不能和企业同心同德。如果企业让员工参与管理,他们就会感到自己承担着一份责任,即使公司面临困境,也会群策群力,共渡难关。

  □让员工参与决策

  目标管理的精髓就在于实现了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的完美结合,而其中最关键的一环就是:请下属参与目标的制定。这种原则在管理学中是至为重要的。在一起制定目标的过程中,因为各个下属部门或个人都会根据自己的需要,从自己的利益出发,提出对即将制定的目标的种种建议或见解,争论是不可避免的。但就在这一过程中,经营者却可以洞察到目标的制定应遵循什么样的原则才能更为下属所认同,而不至于使提出的目标高高在上,不合民意。另外,在这一过程中,正确的意见得到了阐述,偏执的意见也会得到自我修正,对企业正确做出决策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通用电气公司的前身是美国爱迪生电气公司,创立于1878年。经过一百多年的努力,通用电气公司现已发展成世界最大的电气设备制造公司。生产的产品种类繁多,除了一般的电气产品,如家电、X光机等,还生产电站设备、核反应堆、宇航设备和导弹。

  通用电气公司在杰克·韦尔奇走马上任为公司总裁后就成为了一家“没有界限的公司”,“毫无保留地发表意见”成为通用电气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

  在通用电气公司里,每年约有2万到2.5万员工参加“大家出主意”会,时间不定,每次50到150人,要求主持者要善于引导大家坦率地陈述自己的意见,及时找到生产上的问题,改进管理,提高产品和工作质量。当基层开“大家出主意”会时,韦尔奇还要求各级经理都要尽可能下去参加。他还以身作则,带头示范,不过他常常只是专心地听,并不发言。

  开展“出主意”活动,除了在经济上带来巨大收益之外,更重要的是使员工感到自己的力量,精神面貌大变,给公司带来了生气,取得了很大成果。如在某次“出主意”会上,有个员工提出,在建设新电冰箱厂时,可以借用公司的哥伦比亚厂的机器设备。哥伦比亚厂是生产压缩机的工厂,与电冰箱生产正好配套。如此“转移使用”,节省了一大笔开支。这样生产的压缩机将是世界上成本最低而质量最高的。经韦尔奇的努力,公司从1985年开始,员工减少了11万人,利润和营业额却都翻了一番。

  员工如此,公司的各级领导层也在这个精神的指导下,更加注意集思广益。每年1月,公司的500名中高级经理在佛罗里达州聚会两天半。10月,100名主要领导者又开会两天半,最后30~40名核心经理则每季度开会两天半,集中研究下面的反映,做出准确及时的决策。

  后来,韦尔奇还研究出了很多让员工参与决策的好方法,“群策群力”即为其中很重要的一种。所谓“群策群力”,其基本含义就是:举行各阶层职员参加的讨论会,在会上,与会者做三件事:可以动脑筋想办法;取消各自岗位上多余的环节或程序;共同解决出现的问题。先期的群策群力讨论会主要是建立信任,最基本的模式是大家七嘴八舌发表意见。后来逐渐上升为一种理念,成为了通用电气走向成功的基石。

  “群策群力”的想法是1988年在一架直升飞机上产生的。当时,韦尔奇总裁和通用管理发展学院院长鲍曼刚刚离开学院的大课堂,在那里,他与正在接受培训的通用电气高层管理人员进行了激烈的辩论。“我们要找出个头绪,使这种做法用在我们的商业领域。”韦尔奇兴致勃勃地对鲍曼说道。一周后,鲍曼制订出了计划。

  1989年1月,一年一度的碰头会在佛罗里达举行,韦尔奇总裁向到会的500名高级经理宣布了这一规划,即实行“群策群力”的管理方式,聘请高级顾问和商学院的教授协助实施,而且强制执行。1989年3月,这种管理方式开始在通用电气内执行,一时间,像爆米花一样在通用电气的许多部门得到贯彻。

  讨论会都遵循同一模式,员工们称之为“城镇会议”。由执行部门从不同阶层、不同岗位抽出40~100人到会议中心或某一宾馆,会议为期三天,先由上司简要提出议程安排,不外乎减少不必要的会议、形式、请示等表面工作,然后要求上司离开讨论会,在一名外聘助手的协助下,将与会者分成五、六个小组,分别解决某个议题。小组讨论进行一天半,列举弊端,讨论解决方案,为第三天的议程草拟报告。

  会议的第三天尤为重要,它赋予“群策群力”这一管理模式以特殊的生命力,对前面议题一无所知的上司回到会场,在前排就座,并常有资深的头面人物来旁听。小组代言人逐一汇报,提出小组的建议和主张。按规定,这位上司可做出三种答复:一、当场拍板;二、否决;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4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