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管理七诫 作者:和仁 管家民-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缓慢,让别人不加反对地接受。要善于尊重老年人并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

  4.异性员工

  如果你是男性并领导着女性,或者你是女性并领导着男性,你会发现你们的观念有很大的不同。你必须了解他(她)们的观念体系。你问他(她)们一些问题,仔细倾听他们(她们)的回答,了解到他们(她们)的需要和习惯性倾向,你就能有效地领导他们(她们)。如果你仅仅只根据自己的价值观,习惯性倾向以及需要等来进行指挥,肯定会惹不少麻烦。

  男人和女人是在不同的教育和不同的期待中长大的。对于小女孩,人们总是称赞她美丽、漂亮、伶俐,而对于男孩,则要求他勇敢、坚强。教育的性别差异从摇篮阶段就开始了。他们长大后也自然而然地对号入座,否则就要遭到非议。

  这种影响是怎样起作用的还不清楚,但作用的确有。你要设法解决这种性别差异给工作带来的影响。

  □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创新

  创新是企业生存之本!

  就一个具体企业而言,员工层面的创新才是企业创新的源泉。在一些企业,经营者一方面在大谈企业创新的重要性,忧虑员工的创新意识不够;另一方面又在有意无意地压抑员工创新的火花。事实上,员工的创新是需要精心培养的,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创新的同时也能提高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和员工对工作的成就感。

  3M公司营销60000多种产品,从沙纸和胶黏剂到隐形眼镜、心肺仪器到新潮的人造韧带,以及从反射路标到羊毛肥皂垫和几十种胶条,如创口贴、防护胶带、超级捆绑胶带,甚至还有一次性尿片、再扣紧胶带等等。3M公司视革新为其成长的道路,视新产品为其生命的血液。公司的目标是:每年销售量的30%从前4年研制的产品中取得(公司长期以来的目标都是5年内25%,最近又前进了一步),这是令人吃惊的。但是更令人吃惊的是,它通常都能够成功。每年,3M公司都要开发200多种新产品。它那传奇般的注重革新的精神已使3M公司连续成为美国最受人羡慕的企业之一。

  新产品并不是自然诞生的。3M公司努力创造一个有助于革新的环境。它通常要投资约7%的年销售额,用于产品研究和开发,这相当于一般公司的两倍。

  3M公司鼓励每一个人开发新产品。公司有名的“15%规则”允许每个技术人员至多可用15%的时间来“干私活”,即搞个人感兴趣的工作方案,而不管这些方案是否直接有利于公司。当产生一个有希望的构思时,3M公司就会组织一个由该构思的开发者以及来自生产、销售、营销和法律部门的志愿者组成的冒险队。该队负责培育产品,并保护它免受公司苛刻的调查。队员始终开发产品,直到它成功或失败,然后回到各自原先的岗位上,继续搞新产品的开发。每年,3M公司都会把“进步奖”授予那些新产品开发后3年内在美国销售量达200多万美元,或者在全世界销售达400万的冒险队。

  3M公司知道为了获得最大的成功,它必须尝试成千上万种新产品构思。它把错误和失败当作是创造和革新的正常组成部分。事实上,它的哲学似乎成了“如果你不犯错,你可能不在做任何事情。”但正如后来的事实所表明的,许多“大错误”都成为3M公司最成功的一些产品。3M公司的老职员很爱讲一个化学家的故事。这个化学家偶尔把一种新化学混合物溅到网球鞋上。几天之后,她注意到溅上化学混合物的鞋面部分不会变脏。该化学混合物后来成为斯可佳牌(Scotchgrad)织物保护剂。

  还有一个是关于3M公司科学家斯宾赛·西尔维的故事。西尔维想开发一种超强黏剂,但是他研制出的黏剂却不很黏。他把这种显然没什么用处的黏剂给其他的3M公司科学家,看看他们能找到什么办法来使用它。过了几年,一直没有进展。接着,3M公司另一个科学家阿瑟·弗赖伊遇到了一个问题,因此也就有了一个主意。弗赖伊博士是当地教堂的唱诗班成员,他发现很难在赞美诗集中做记号,因为他夹的小纸条经常掉出来。他在一张纸片上试着涂了点西尔维博士的弱黏胶。结果这张纸条很好地粘上了,并且后来撕下时也没有弄坏赞美诗集。于是便诞生了3M公司的可粘便条纸,该产品现已成为全世界办公设备畅销产品之一。

  1.让员工了解自己的企业

  让员工了解企业,是鼓励员工创新的首要前提。虽然员工一直在企业中工作,对自己的工作环境和工作任务非常熟悉,但对企业的经营战略和发展规划却不一定十分熟悉。由于企业和外界环境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企业的战略及规划也要根据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如果不将这些变化的信息及时地传达给员工,员工就会慢慢地落后于公司的发展。

  2.区分创新意识和创新内容

  员工的创新型建议,有90%是不切合实际的。实际上不光员工如此,经营者的创新想法同样也有90%是不切合实际的。理解了这一点,经营者就没有必要抱怨员工的创新不切合实际了。之所以要保护员工的创新,是因为剩下的10%(甚至更少)的创新火花就足以让企业保持发展的活力了。

  3.客观评价员工创新活动

  对员工创新型建议进行实事求是地评价,体现着对员工的尊重。这种尊重本身就表示了对员工创新活动的支持。要避免走入另一个极端:即过分担心打击员工创新的积极性,而对一些自己并不十分认同的建议大加赞赏,结果员工信心十足地去实施,但后果却并不好,或者得不到进一步的人力、物力支持,使员工有种被愚弄的感觉。

  4.鼓励工作以外的创新

  员工所提的创新型建议并不一定仅局限于自己的工作职责之内,实际上每一个员工都有跨越自己工作限制、了解其他领域的愿望。在员工完成本员工作的前提下,应允许员工做一些他们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员工对其他工作提出的创新型建议,由于考虑问题所处的角度不同,可能会给公司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员工提出本员工作以外的创意,也体现了员工对公司的关心。

  □新老员工搭配的奥秘

  1.优化年龄结构

  有的企业管理层要么全是老的,要么全是年轻的,成员之间几乎没有年龄差异,因此,在需要更替时,不得不“一锅端”,工作前后无法衔接,出现周期性间断,使管理层工作效能受到很大影响。

  一般而言,年龄大的员工具有经验丰富、稳重老练、事业心强的特点,但缺乏创新精神,守业心理较浓厚,容易犯经验主义的错误;年纪轻的精力充沛,思想敏锐,勇于探索创新,但易犯冷热病。假如管理层是同一年龄层次,就很难做到“内阁”的交替与合作,做不到高效能的管理,因此,必须有一个梯形的年龄结构。因此,应由老年、中年和青年这三部分人组成一个具有合理比例的充满希望的混合体,这样才能发挥最佳效能。既可以使“老中青”在经验和智能方面的不足得到互补,又可以使“内阁”保持旺盛的生机,相对稳定并有利于工作的自然交替。

  2.善用年轻人

  企业招聘人员很重要的一条是要注明年龄界限。有许多企业总经理对年轻人往往采取敬而远之的态度,用“需××年工作经验”加以限制。但是,不欢迎年轻人,不愿意充分发挥年轻人的作用,对一个企业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事。年轻人有非常敏锐的感觉,他们能很快接受新知识、新技术,具有很大的潜能。他们往往是企业保持活力的中坚。年轻人过少,就会使企业气氛过于沉闷,趋于没落。

  企业领导者应当加入年轻人的圈子,融入到他们思想、行动之中,积极管理、放心使用年轻人。首先,应当懂得尊重年轻人。一方面,年轻人带来了新的知识和思想,虽然有的当前用不上,但也不能弃而不用。领导者要开动脑筋来分析年轻人的特长,将其放在适当的工作岗位上,充分发挥其才能。另一方面,年轻人天生具有不轻易承认权威的倾向,如果领导者不主动接触他们,则上下难以沟通,以致产生隔阂。最后,还应尽量多听取年轻人的意见、观点,不能随便加以排斥。对其提出的意见、建议,要认真加以分析,挑选有用的、合理的予以采纳,并给予适当的奖励。

  3.善用老员工

  大多数公司喜欢选用年轻员工工作,忽视了中老年下属的优点。有些领导者甚至刻意忽视这类下属,刁难他们,让其自动辞职,这是目光短浅的突出表现。

  中老年下属是可以有更大作用的,其优点和潜质是否能尽为所用,取决于领导者管理能力的高低。

  一个员工在一个行业里工作多年,必然会对该行业有很多见解,但由于年纪大了,或者在同一地方工作长了,缺乏了新鲜感,冲劲和斗志也会因此而减退,工作起来往往效率较低。领导者应善于借助一些机会或场合,当众称赞这些员工,另一方面,也要私下向其提出公司的要求,鼓励他们更上一层楼。

  中老年下属的经验,是年轻下属所没有的。凭着丰富的工作经验,可避免走弯路和犯不必要的错误,从而省时省力。因此除了在言语上称赞和鼓励外,更应留意提供其施展才华的机会,使他们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经验和知识特长。

  □积极有效沟通的技巧

  团队管理的主要职责是管人、理事、领导和协调,贯穿所有职能的核心技能便是沟通。作为领导者大多对自己的沟通能力感觉良好。然而,这仅仅是自我感觉而已,或许我们都遇到过与同事产生意见分歧时,难于达成共识的情况;指令下达后,执行起来就走样的局面;更多的时候是自己忙得晕头转向,而员工却无所事事;遇到对员工不满的时候情况就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4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