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斗铠+番外 作者:老猪(起点2013.7.14完结,热血)-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我们南边,还有伪朝的江淮大都督朴立英。他是铁杆的鲜卑贵族,对伪朝死心塌地。对慕容家和拓跋家的内讧,他可能未必会插手,但末将若是举事的话,他是绝无可能坐视不管的。四面八方都是敌人,末将再能打。被数十万鲜卑兵马围攻,绝对难以支撑!”
  沈惜竹轻轻点头,她细声慢语地说:“百足之虫死而不僵,鞑虏兵马还有一些力量,将军现在有所顾虑,那也是正常的。但须教将军得知,朝廷对中原的讨伐即将打响,鞑虏朝已是日落黄昏,那些至今还为鞑子卖命的兵将早已心生异志,即使他们看起来还是声势浩大,其实不过回光返照的乌合之众。
  奴家可以给将军保证,只要将军在洛京首倡义旗,朝廷的支援大军立即就渡过长江,北地的各路义军也会起义声援将军,面对遍地烽火。鞑虏军队将首尾不能两顾,无法全力对付将军。只要将军您能在洛京坚持一个月,朝廷的援军必至。
  陛下已公告天下。朝廷诸路军将,先下洛京者封王。这时候。将军恰好手握一支劲旅雄踞洛京,这不正是天赐将军良机吗?。
  以将军万人敌之武勇。麾下数千狼虎精锐,倚靠洛京坚城,坚守一个月,其实并不为难。您可要知道,这个时候,在江都,不知有多少朝廷将领羡慕将军,盼着跟您换个位置呢!将军,如此良机,倘若错过了,那多可惜啊。需知天赐弗受,必受其咎啊!”
  停顿了一下,看得出孟聚正在犹豫,那沈参事笑得更甜了:“将军孤身潜伏北国,虽受伪朝功名厚禄,但对朝廷的忠诚始终不曾动摇,将军的忠义之心,奴家亦十分敬佩。
  将军无敌威名天下传扬,区区鹰扬校尉一职,对将军来说,确实有点委屈了。萧大人对将军十分赏识,无奈朝廷有体制,无功不得高位,萧大人亦是无可奈何。
  今观天下之势,西蜀已归我朝版图,朝廷席卷之势已成。以明君伐无道,以万人齐心伐四分五裂,以人心所向伐众叛亲离,战事未开,胜负已决于庙堂。奴家斗胆断言,只要北伐战事一开,必是王师摧灰拉朽、势如破竹之局——将军,天下一统在即,英雄豪杰能建功立业的机会,已经不多了!
  富贵险中求,将军如果还不肯冒险,还不肯证明您对朝廷忠心的话,那将来新朝之上,如何有将军的立足之地?”
  少女的声音清脆又悦耳,一席话中,既有入情入理的分析和说理,又有功名利禄的诱惑,还藏着隐隐的威胁——尽管那一丝味道很淡,但孟聚还是听出来她的意思了:“将来新朝建立,你一个寸功未立的北人,如何保住现在的地位?”
  孟聚锁眉沉思:是啊,确实是这样。慕容家兵马虽多,但北兵压境,他们从前线能抽出多少兵力来对付自己?顶多三五个斗铠旅罢了。自己全力发挥,要顶住应该不难。
  以自己统带的三千精兵、四百斗铠为核心战力,靠着白无沙留下的大批钱财来募集兵马,组建新军。对外,自己有着来自南唐的强力外援;对内,自己则控制着皇家联合工场和工部的制造厂,凭着自己的超强武力,坚守一个月等待南唐的援军,这应该也是办得到的?
  驱逐鞑虏光复中原的第一首功,封王裂土——想到那美好前景,孟聚不禁呼吸急促,怦然心跳。
  “沈大人说得很有道理,只是朝廷兵马。真的能一月之内赶到洛京来增援我吗?”
  “这个是毫无疑问的,这是北府给将军的承诺,将军对朝廷可得有信心!”
  “倘若这个真能办到的话……”
  孟聚正待答应,但却见易先生站在沈主事身后,朝他急打眼色,神情有些焦急。
  看到易先生的暗示,孟聚像是被人泼了一盆冷水,陡然清醒起来。他隐隐觉得哪里不对,急速改口道:“……但事关众人身家性命。末将还得与部属们仔细商议,我们还是从长计议吧。”
  孟聚方才的犹豫,沈参事早就看在心里,知道他已是快被说服了。她双眸发亮,樱唇含笑——没想到,这个北疆武将磨蹭了半天,最后却突然来了个转折,美女的笑容顿时僵在脸上,瞪大眼睛望着孟聚,像是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煮熟的鸭子都能从锅里飞出去了?
  看着她惊讶的表情。孟聚都觉得难受,恨不得帮她把嘴角的笑意抹去了。
  沈参事还在笑着,只是那笑容已不怎么自然了:“事关重大,将军要慎重考虑也是应该的。但将军需得记住,我等北府鹰侯,为国舍身乃职责分内事。倘若有人只顾惜身保命。罔顾朝廷恩义,此等三心二意、贪生怕死之徒,北府是决不能容忍的。”
  孟聚闷哼一声,心想这算什么?利诱不成,竟敢来威逼自己,这小娘皮真是活得不耐烦了。他冷着面不说话,目光有些阴冷——倘若不是易先生在场,就算这小娘皮是北府的高官又怎样?自己把她挖个坑一埋,谁知道是自己干的?这年头,兵荒马乱的。死个人多正常。
  眼见气氛尴尬,易先生干咳一声,出来打圆场道:“这个,沈参事是秉承上命,孟校尉确实也有自己的难处。大家要彼此体谅,都是为了复兴大业嘛。我们是志同道合的战友,暂时谈不妥不要紧。来日再谈就是了,总有解决办法的。”
  听易先生说话。沈参事脸上又浮起了那甜美的笑容:“易主事说得很对,是奴家急躁了。对将军失礼了。将军,人生百年,机遇往往只有短短一瞬。何去何从,还请您仔细思量,奴家还有事,暂先告退了。易主事不妨留下,和孟将军好好叙旧吧。”
  说罢,沈参事对孟聚盈盈屈膝道别,孟聚沉默地向她躬身回礼。在转过身的一瞬间,她的脸马上就蒙上一层冷冷的、霜一样的东西,那张笑脸向冷面的转变得几乎是瞬间,让孟聚看得很不舒服。
  看着她窈窕的身影消失在道路的尽头,孟聚望向易先生,鼻子喷出一声冷哼:“年纪轻轻就当了河南厅参事?这该是五品官吧?”
  易先生淡淡说:“从五品官,与你的鹰扬校尉是平阶。不过你只是武职的虚衔,人家可是掌控洛京所有鹰侯和情报的实权文官,就连我在这边也得听她命令——没法比。”
  “嘿嘿,厉害!这小娘皮,年纪轻轻的,到底是什么来头?”
  “沈浩然的女儿,世家大族子弟,自然不同你我凡俗。”
  “沈家?天策沈家?”
  易先生点头,孟聚想起了那个志大才疏的前北疆情报站主管韩启峰,他也是沈家的门人。
  “沈家,又是沈家。”孟聚冷笑:“劝我在洛京起事——真的把我当傻瓜了吗?这帮人真当世上只有自己长着脑子,其他人都是狗?!”
  沈参事走了,没有她在耳边劝说,孟聚也冷静下来了:自己在慕容家后方大捣其乱,万一搞得慕容家真的崩溃了,那到时,在实力雄厚的皇族拓跋雄与自己这个威望值不足五的边疆土鳖之间,那些走投无路的金吾卫兵会选择谁?
  拿膝盖想都知道了,肯定不会是自己。吸纳了金吾卫的降兵之后,拓跋雄将变得更加强大。只怕南唐的援兵未至,自己就得独力应付北疆边军的围攻,最后只会落得个拼光家底、落荒而逃的下场。
  自己拼命干掉了慕容家,落个反叛盟友的坏名声,一点好处没有,反倒是平白帮了拓跋雄的大忙——假若不是易先生提点,自己险些就糊里糊涂答应下这件事来,到时麻烦就大了。
  孟聚很奇怪,自己历经沙场磨砺。意志坚定如钢。上次拓跋雄的幕僚文先生来访,雄辩滔滔,舌灿莲花,自己也没被他动摇过。但在这个沈参事面前,自己突然就变蠢了,完全被这黄毛丫头牵着鼻子,她如何说,自己就如何想,完全失去了自主思考的能力——这也太恐怖了吧?
  看到孟聚神情不安。易先生安慰他道:“孟聚,你也不必过于担心。你是属于北疆厅管辖的鹰侯,沈参事只是河南厅的主管,并非你的直属上司,你不必担心她。你名声在外,实力雄厚,萧大人对你也很看重,甚至连陛下都听说过你——”
  易先生自嘲地笑笑:“沈家又怎样?还真以为现在还是沈天策的年代啊?这年头啊,有兵有地盘就是大爷,孟聚你能打又有兵。就算沈家的人也拿你没办法的。”
  “我倒不是担心这个——算了,不提这个。易先生,有个事我觉得很奇怪:朝廷为什么让我这支偏师在洛京先发动?按正常来说,该是朝廷军队先渡过长江,然后我们才配合起义,策应朝廷主力。这才是正常的吧?现在却是要朝廷的主力不远千里跑来策应我这路偏师,这也太反常了吧?”
  “这其中,自然是有奥妙的。不过这事,咱们只能在洛京说,回了江都,我可是坚决不认的。”
  按照易先生的说法,这事牵涉到南唐仁兴皇帝与臣子们的矛盾。在征讨西蜀之役接近成功的时候,那位雄心勃勃的皇帝又把目光投向了长江以北的中原大地。
  这次,皇帝的野心遭到了大臣们的一致反对。南唐朝臣们虽然平时政争不断,但在对待皇帝的新战争计划上。他们达成了高度的一致立场。户部尚书刘烨说征西战役花费太大,现在国库没钱了;枢密院知院欧阳文说征西各路兵马伤疲甚多,没有半年休养无力再战;兵部尚书方岩则说库存的斗铠已经消耗一光,没有半年时间无法补充完毕。
  面对众臣反对,仁兴帝依然坚持己见。他认为。这是千载难逢的好时机。趁着北魏内乱,南唐大军一旦过江,不但那些怀念华夏故国的遗民会箪食壶浆地迎接北上的大军。那些对鲜卑政权的混乱已经失去信心的北魏军队也很有可能出现兵不血刃、降者如云的崩溃场景。倘若错过这个时机,待拓跋家和慕容家的战争分出了分晓。胜利者自然会接收北魏的全部武力和地盘,出现了新的朝廷。那时候再劳师远征就事倍功半了。
  “圣上认为,朝廷必须在近期尽快北伐。现在朝廷上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