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如画江山-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末将合当侍候。”
  石嘉的衣着虽然随意,关防侍卫却仍是一点不减。三百多人的亲卫环绕左右,将他围的水泄不通,除此之外,尚有一些虽然身着便服,却明显是将军模样的人物,一个个趾高气扬,大踏步在石嘉身后,紧紧相随。
  张守仁在京中日子虽短,眼神微扫,却也认出,这数十人中,最少有两个兵马使,还有四五个副使模样的人物。由此看来,石嘉今晚虽然只是过来“看看”,动作却也是不小。
  他并不敢看的太过仔细,只是略扫几眼,便挺直身形,左手虚让,右手按剑,引领着石嘉往凤凰山上而去。
  这凤凰山是皇家名山,海拔虽也有三百多米,却经过两代朝廷数百年的修葺整饰,山道平缓笔直,全是用过百斤一块的大条石铺就而成,道路两边,柳树成荫,遮天蔽日,名花异树,珍禽异兽比比皆是,诚为皇室消夏避暑的胜地。
  此时已是深夜,驻扎在山上的禁军早就得了张守仁的命令,点燃了道路两边的宫灯,将山道照射的明亮如白昼。数百人自山道迤逦而上,一直到半山腰供奉的真武殿前,就是石嘉这样的老者,也并不觉得疲惫。
  “嗯,老夫上次攀这山来,还是半年前,随着陛下一起来赏灯。今日上山,腿脚比之当日已经略觉迟缓,还微觉心悸,毕竟是老了!”
  他明明脸不红,气不喘,如此这般说话,却隐然有自得之意。旁边的诸多心腹,哪有不拼命奉迎的道理,当下谄词如潮,大帽子一顶接着一顶,轻轻飞落在石嘉头上。
  张守仁于此道很不擅长,只是脸带微笑,侍立在旁。待各人的话稍稍停歇,他便向石嘉笑道:“枢相大人,是继续向上,还是到殿内稍加歇息?”
  石嘉摇头道:“不必再往上了,就是在此处了。”
  张守仁大感意外,这真武殿是皇室供奉真武大帝的地方,虽然皇家气派万千,毕竟也是在这小山半腰,是以这道观格局很小,不过三开门的一个小殿,除此之外,就是几间供皇帝和后妃更衣的小房。那太祖遗物很是重要,委实看不出能藏在这大殿何处。
  他只是略一错愕,就立刻想通:“枢相,是有秘道山洞么?”
  石嘉对他的机智很是欣赏,当下笑道:“不错。当年就是在此开挖了山洞。为了掩人耳目,这才说是修庙。张将军,请你屏退禁军守兵,以防走漏消息。”
  张守仁点头道:“是。”
  负责看守凤凰山的,正是第三军的一个厢指挥使。原本,这样的一个小山,最多一个校尉,领着二三百人,就足以护卫安全。楚国旧例,却是以一厢三千人的大军,将这小山围的水泄 不通,上至亲王大臣,下到太监宫女,不论何人,不随侍皇帝,一律不能接近此山。适才张守仁上山时,那镇守此山的指挥使已经得到消息,急忙自山顶往上,待见着张守仁下令守卫大殿的士兵后撤,他急忙上前,向张守仁先行一礼,然后方笑道:“张将军,怎么有兴致深夜来此游玩?”
  张守仁笑道:“今夜月明星稀,天气大好。我在家里饮了几杯,便带着从人好友,前来赏玩风景。路过此殿,有几位将军要拜真武大帝,我屏退左右,防着冲犯神道。”
  “是是,这也很有道理。只是,还请将军体谅下属才是。”
  “喔,这是何意?”
  “将军有所不知,这凤凰山虽然不在大内,然则也与皇家内苑相同,非随同陛下上来,等闲人是不得上山的。将军不知道这规矩,已经上得山来,末将看也就罢了。此事不传出去,末将就不必再往上报了,不然,将军只怕会有麻烦上身。”
  这指挥使在第三军内的地位也很是独特,同一军的兵使一样,也是需由皇帝同意,方能赴任。这现任的指挥使,在这小山上已经驻守了三四年,等闲不准下山。算来无功无过,再过一段时日,他就能升级迁任,在这个当日,是断然不敢随意违反军令,放任张守仁这个主将随便游玩。
  张守仁却也懒得与他多说,只挥手道:“我是第三军的主将,这里由我来做主。你回去休息,不必多管。”
  “将军,这如何使得!”
  “怎么不使得?若是你不听命,我立刻罢了你指挥使!你不是大楚军人么,不知道我大楚立国的根本就是主将对部下令行禁止,下属决计不能违抗。”
  这顶大帽子压下来,那指挥使立刻不敢再说,只叹气道:“大人一时意气,只怕难逃朝廷的法度。”
  他向张守仁施了一礼,便转身昂然而行,往自己住处去了。虽然围绕在张守仁身边的所谓“好友”,一个个明显非富即贵,这指挥使却是不管不顾,丝毫也没有看上一眼。其人刚直不阿若此,令张守仁敬佩非常。 
 
 
 
  
第三卷 帝都风云(十七)
 
  “来人,搬开院内的铜缸。”
  待那指挥使并守山的禁军离去,石嘉自暗处行出,指着真武大殿前摆列的一口巨大的铜缸,断然下令。
  那铜缸足有四五百斤重,十余名石府亲卫听命上前,费了老大力气,那铜缸居然只稍稍移动,那些亲卫已经累的全身大汗,全身疲软。
  “真是没用,换人再上!”
  石嘉谋划多年,终于在这一夜得已得偿素愿,他心中着急,偏生这堵住大洞的铜缸很不知趣,让他足足多等了小半个时辰,方才挪开。
  一个足有一张方桌大的黑洞显现出来,仿佛噬人的猛虎,只等着人落入口中。
  眼见石嘉及其手下,还有那些心腹大将们都是面露难色,无人敢当先入内。张守仁露齿一笑,向石嘉道:“枢相,让末将先探路吧。”
  石嘉正欲几个亲兵先下,又害怕这些保护他的亲卫们心中怨恨,张守仁主动请命,他不觉大喜,急忙道:“好好,这就请张将军先下去。”
  他若真的如同诺言中所言那般,又如何能同意张守仁这样的万人领兵大将,亲身涉险。这山洞已经开挖多年,里面所藏的又是极重要的物品,安知当年放置的人,会不会设有什么机关暗器?
  张守仁猛一转身,脸上已经冷若寒冰。
  他手持火把,大踏步进入洞内,自台阶上逐级而入,石嘉等人在外观看,只见火光渐渐由强转弱,慢慢消逝不见。
  过了半响,各人正心急如焚,却又隐约看到亮光,只得张守仁在洞内叫道:“枢相,请安心入内吧。洞内并无机关,只是石阶有些湿滑,请多加小心。”
  石嘉闻言大喜,立时便几个亲兵打头,自己在亲卫的搀扶下,由洞口石阶往下行去。
  各人依次而下,这山洞凿的极大,数十人鱼贯而入,却并没有觉得拥挤,待步下百余级的石阶,就是一个方园里许的大洞。
  说来也怪,这山洞封闭如此,却并没有让人觉得有陈腐的气息,一丝丝微弱的冷风围绕在各人的口鼻之间,呼吸之间,全然没有困难的感觉。
  这山洞耗费工程之大,令所有人为之咋舌。只是下来的人数渐多,燃起的火光越发明亮,各人四顾而看,这大洞中却是空空如也,唯有大洞正中,立着一个太祖的铜像。
  这铜像显然雕刻的是青年时的太祖。年轻,英俊,朝气勃发,左手按剑,右肩背弓。各人仔细看去,只觉得太祖的双眼凛然有神,在火光的照映下,眼波流转,竟好似活人一般。
  大楚太祖,在军人心中地位极其尊崇,下来的人除了石嘉全是军人,当下都是大惊失色,一个个跪将下去,均道:“臣等无状,惊动陛下,请陛下恕罪。”
  过了半响,除了各人的沉重呼吸声外,再无别的异状。有胆大的将军抬起眼来,只见石嘉与张守仁早已经站起身来,张守仁脸色如常,石嘉却是脸色灰败,难看之极。
  “枢相?”
  几个兵马使身家性寄于石嘉一身,哪里敢让他出半点意外。各人见他如此,大急之下,也顾不得太祖如何,急忙原地跳起,几步赶到石嘉身边,向他探看。
  石嘉却并不理会他们,只是手持一张明黄绸书,双眼死死凝视,并不稍转目光。直过了半响,方才悠然长叹,双手无力垂下,那绸书再也拿捏不住,飘然垂落。
  此时,各人早已经看清,太祖发光的眼,不过是镶嵌在铜像里的祖母绿宝石,心中安定之余,也对石嘉的表情大是好奇。那绸书一落地,立刻有几人不顾忌讳,抢着捡起展开阅读。
  看完之后,各人均是面面相觑,呆若木鸡。
  这绸书上书的,却是太祖的遗诏,全是斥责之辞。太祖言道,当日留下这人传言,不过是因为北伐途中突然重病,担心身后有人造乱,将不利于国家。无奈之下,留下这个传言以稳定人心。种种举措都是为了当时的安稳,如果是后世子孙打开,显然是当政无能,朝局腐败,军人无用。举朝上下,不思以仁德爱民,以军纪整军,以武勇来打败敌人,以仁德来感化百姓,却想着虚无飘渺的遗物,当真是可笑荒唐。
  诏书上语气极其严峻,那些将军看完之后,都是脸色难看之极。若是旁人斥责,倒也罢了,偏生斥责的是大楚军人视为军神的太祖皇帝,各将不管如何的丧失了身为军人的自豪,心里也是颇感难过。
  首当其冲的,自然是脸色最难看的石嘉。他身为大臣,这诏书中除了斥骂后世的皇帝外,骂的最凶,责任最大的自然是他这个枢密院掌印使大臣了。只是石嘉历练数十年,心里早就波澜不惊,太祖骂的再凶,他不过是个死人,并无所谓。只是费尽心机,想尽办法,最终得到的是一通痛骂,心中酸甜苦辣,种种滋味,也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好了,既然没有遗物,咱们再向太祖行礼,退出洞外吧。”
  呆了半响后,石嘉终于醒悟。来到此地终就是很犯禁的事,得了东西也还值得,这会子屁都没有捞到半个,若是还在这里逗留,被人发现后,那可真是冤枉。
  当下由他领头,数十人又向那铜像行了大礼,这才由石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