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如画江山-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下由他领头,数十人又向那铜像行了大礼,这才由石嘉领头,垂头丧气的出洞。
  张守仁仍然紧跟石嘉左右,见他面色难看,张守仁却是笑吟吟向他道:“枢相,今晚末将可是尽了全力,枢相诺言,还请不要忘记。”
  石嘉心头一阵光火,心道:“这人怎么这么不识趣!”
  口中却是淡淡答道:“这是自然,老夫说话,还没有不算过。”
  张守仁点头一笑,向他道:“枢相大人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末将很是佩服。”
  两个相顾无话,出得洞来,一切如常,张守仁却好似突然想起一般,又向石嘉问道:“枢相,怎么杨易安不见踪影?”
  石嘉很是不耐,气冲冲答道:“这人晚饭后就告辞走了,老夫还能强拉他来不成?”
  张守仁点头一笑,再无别话。
  当下各人顺着原本上山的道路,缓缓向下行去。与上山时各人筹措满志相比,现下的神情和气氛,委实低迷了许多。
  张守仁看着众人,只见连同石嘉在内,一个个如同斗败了的公鸡一般,华丽的衣饰和将军的身份,这些平时好比时孔雀的毛饰,将这些大人物装点的神气非 常,好象举手投足,都腹有韬略。若是普天下的大楚百姓,见到这些大人物如此举止行为,只怕会深深的绝望吧。
  有时候,执常国家大政的,并不一定都是聪明人啊。不然,如何解释前朝北宋末年,朝廷竟然将数十万援助东京的义军谴散,不准他们与金兵做战,最终落得个亡国亡家的下场呢。
  想想北国冰雪中,数千名身着长袍大袖,衣着华美贵重,双手纤白如玉,风神儒雅的南朝士大夫们,还有两个皇帝,在风雪与蛮人的皮鞭下,艰难行走时,他们心中是否后悔,自己以前太过高视自己,以画家的身份当皇帝,以乡村教师的身份当丞相,以屠夫走卒的本事做将军呢。
  可惜,悔之晚矣。
  张守仁微微冷笑,看向眼前这群达官贵人。若说他守襄城成功后,被吕奂召见时,看到朝廷命官、指挥使、兵马使这样的大人物时,还心存敬畏,那么到得此时,心中留存的,只是深深的鄙视。
  数百人自山下迤逦而下,各人手中都是持有火把,将各人的模样照的分明,各人在接近山脚时,已经觉得事有不对,虽然山脚山仍然是黑乎乎一片,可是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诡异气氛,与适才上山时决然不同。
  几支火把在山脚对面点起。石嘉等人立刻睁圆双眼,大惊失色。
  “来者何人,竟然敢在御山上持火行走,不怕王法么!”
  各人明明被火光照的分明,那火把下的将军却是故意视而不见,仍然大声斥问。
  石嘉神情上露出一丝难堪。他不好理会那个问话的将军,只是低头转身,向身边的张守仁斥问道:“你是怎么当的将军?怎么御林军的人会突然出现在你的营盘里?”
  张守仁亦是显的愕然,只沉声答道:“枢相,末将并不知道。”
  “还不快问!”
  石嘉不由跺足。今晚此事,什么也没有得到什么好处,如果不慎出了什么漏子,那可真是得不偿失。
  “我是禁军第三军的兵马使,带同下属上山巡查,你是何人,怎么敢擅入禁军军营?”
  那个御林将军一声大笑,并不回答张守仁的质问,只是向后将手一挥,大声叫:“点火!”
  他一声令下,先是从他身边,然后从他身后,两侧,甚至这凤凰山的背后,一时间火光大声,五六千支火把次弟点燃,将这小小石山的四周,围的水泄不通。
  石嘉扫视四周,只见持火的士兵和军军,都是御林军的打扮。他就是手眼通天,这皇家卫队却是油盐不进,无法打入其中。此时被他们围拢,显然是今晚之事走漏了消息,被有心人利用起来。
  “奉太师命,传闻有人擅入禁军军营,不经陛下允准,入禁营御山,此进一查,果真属实。枢相大人,请不要为难末将,这便请随同末将一起回到大内营内,等明儿早朝时,枢相自己和陛下解说清楚。”
  石嘉满脸愠色,恼怒之极。他为枢使毫以多年,统天下的大楚军人多半听他的调遣,在他面前,如同小儿一般恭顺,哪有人曾经敢如此同他说话。
  只是此时被人捉住了把柄,皇帝虽然不会因为这点小事就将他如何,自己却也再没有脸呆在枢相的位子上了。敌人这一手,显然很是歹毒,而且摸准了自己每一步的行动,谋定而后动,终于在自己犯错的这一夜,将他牢牢按住,使得他不能翻身。
  他目视身后的诸人,见各人都是满脸的茫然和震惊之色,显然是毫不知情。他轻轻点头,知道若是自己倒了,他们也必定讨不了好。这些人位高权重,跟着他多年,彼此知跟知底,想要改换门庭,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想到这里,唯一可疑的,自然就是这年纪轻轻,依附自己时间甚短,在朝中全无根基的张守仁了。
  他嘿嘿冷笑,面露杀气,向张守仁笑道:“好,你很好。老夫一辈子打雁,没想到教你这小子啄了双眼。”
  张守仁知他所想,也不与他多说,只努嘴道:“大人,你看这些御林将军的神情,好象立了天大的功劳,全然不将末将放在眼里。在他们眼中,何曾能看的起寻常的禁军将领,更别提我这样的贫家小子出身的人了。我纵然是想使唤他们,又岂能是我能办到的?” 
 
 
 
  
第三卷 帝都风云(十八)
 
  御林将军和士兵,加起来不过万人。比之多半是世家子弟的禁军,御林军人则全部是由当年的武郧之家的后人组成,一个平民百姓也见不到。中层以上的军军,有一半是宗室子弟。别说是张守仁这样背景的将军,就是石嘉本人,在他们面前也摆不了枢相的架子。除了皇帝和太师,这些人只怕是谁的帐也不买。太师余波,当年曾任御林转运,有此经历,方能在御林中稍有人脉,说话比普通官员管用些。
  今日御林出动,如果不是皇帝下令,唯一的背后指使人,自然只能是余波了。石嘉与余波相斗多年,不曾想,还是折在了这个老狐狸的手中。
  只是他无论如何,也想不通余波是如何知道消息,又拿捏的如此准确,一击就击在了他的七寸上。这个张守仁从不与余波多打交道,石嘉多次派人监视,张守仁绝没有与余波勾通的可能。
  他到底是聪明绝顶的人物,想到适才张守仁的表现,心中已经明白。
  忍不住转身回头,恶狠狠盯住张守仁,向他问道:“你好!你既然知道杨易安是余波的人,为什么不肯早些告诉我?”
  张守仁无所谓一笑,答道:“枢相,为你背黑锅,或是为太师大人背黑锅,对我来说,还不是一样?况且,眼看太师比枢相更阴,更有手腕,不动声色间,就在你我身边布了厚厚的一层网,就等着收线的那一天。枢相大人,你和太师比,可要笨上许多了。”
  “这于你有什么好处?你是不是也投靠他了?”
  “嘿嘿,枢相,刚刚还说你笨!枢相,你知道你为什么要倒么?就是因为你在枢使的位子上太久,手中掌握的武将太多,尾大不掉了!统天下,皇亲宗室,统兵大将有多少,不是你的人还有多少?大家对你能放心么?你太跋扈,你野心太大。你想拖着五千万大楚百姓,为了你一已私利,踏上北伐的死路。人家打来,咱们不抵抗说不过去,可是实力不如人,为了一个人的私欲,把千百万人的命不当命,石枢相,你也太高看你自己了!”
  他这一番话,憋在心里很久,此时被石嘉一引,立刻竹筒倒豆子一般,劈里啪啦将石嘉好一通数落。
  石嘉原本还是气冲斗牛,一张老脸涨的通红,此时被张守仁指着鼻子一通痛骂,他原以为自己必定会怒发冲冠,不知怎地,待听到最后,只觉得越发虚弱,难以辩驳。
  他低下头去,向张守仁苦笑道:“罢了,老夫经此一事,在朝中难以立足,以后的事,看你们这些少年的了。”
  张守仁微笑道:“不敢当。”
  石嘉白发苍茫,双目含泪,向张守仁道:“你投靠了余波,将来必定还会大用。不过,我要提醒将军,蒙兀人灭我大楚之心甚坚,求和只能保一时的平安,将来必定还有大患。做军人的,还要时刻想着打仗才行啊。”
  张守仁看他如此,只觉得心中一软对这个老人再也恨不起来。他苦笑道:“大人,你还没有明白么?太师,他从不肯拉拢在朝的武将。禁军将领,为什么这么容易被你收在麾下,是太师手腕不如你,还是实力不如你?是太师知道避讳,不肯掌握军权罢了。象我这样的将军,没有根基,没有实力,还惹的一大帮人恨我,太师怎么会要我这样的人?我虽然早就知道杨易安暗中投靠了太师,却当真与我不相干的。”
  石嘉瞪大双眼,向他道:“这杨易安我知道,他不是从小和你一起长大,他既然投靠余波,想必很是信重,难道就没有引荐你,或是暗中与你说明?”
  张守仁低下头去,轻声道:“没有。”
  石嘉恍然大悟,不禁仰头大笑道:“好!很好,老夫将死之人,见到张将军这样的好将军,也见到余波和杨易安这样的好手段,好谋略。很好,死也不亏!”
  他正在仰天长笑,下面的禁军队列,却如潮水般分开,队伍正中,身着紫色官服杨易安昂首直趋,在众人的簇拥下,上得前来。
  “石嘉,你多行不法,骄纵生事,今日在这御山上被御林将士当场拿住,你还有什么话说?”
  石嘉斜眼笑道:“黄口小儿,也敢用这样的语气口吻,和老夫说话!”
  他一生中除了最后这点不光彩事外,早点曾经带兵做战,颇获战功,中年之后,执掌枢院,大权在握,其气度修养,又岂是杨易安这样的后辈能比拟的。在他的气势压制下,杨易安只觉得心虚气短,难以如适才那般直言质问,大声反驳。
  杨易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