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2462-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理论基础过关20-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二、本章2005年试题标准答案分析    
    1元代许衡一年夏天外出,天热口渴难耐,刚好道旁有棵梨树,众人争相摘梨解渴,惟独许衡不为所动。有人问他为何不摘,他回答说:“不是自己的梨,岂能乱摘!”那人劝解道:“这梨是没有主人的。”许衡答道:“梨无主人,难道我心中也无主吗?”    
    请透过“这道旁的梨该不该摘?”这一问题,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价值观的有关原理对上述材料加以辨析。(2005年试题辨析题第31题)    
    【答案】价值是一个关系范畴,标志着作为价值客体的人满足价值主体的人的需要的关系属性。人的价值是双重的,是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统一。如果以社会为主体、以个人为客体,这时人的价值称为社会价值,表现为个人对社会需要的满足;如果以个人为主体、以社会或他人为客体,这时人的价值称为自我价值或个人价值,即个人通过自己的活动来满足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表现为个人在社会中得到的索取和满足。衡量人生价值的根本标准是社会价值。人生价值作为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统一,就是在满足社会、他人和自我需要中得到实现,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集中地表现为较高的道德素养和精神境界,具体表现为能够恪守自己的操行,不随波逐流,坚守精神家园,有坚定的自律精神。    
    “我心有主”意味着一个人能够坚持自己的原则,恪守自己的操行,排除外界的干扰和诱惑,而要排除外界的干扰和诱惑,不为外物所役,不被名利所困,最根本的是由于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一个人有什么样的思想觉悟,有什么样的道德标准,就会有什么样的行为准则。许衡的做法乍看迂腐,实则是一种非常难得的做人准则,反映了他的价值取向和精神境界。人们如果能做到面对诱惑不动心,身不被物役,需要很高的精神修养和境界,没有坚实的精神支柱和修养是很难坚持的。    
    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利益调节在社会关系调节中占据重要地位,要做到在利益的诱惑面前不动心,确实需要有一定的思想觉悟。个人的社会价值是社会进步的源泉,是个人的价值实现的基础。因为价值来源于创造,社会的每个成员要实现个人的自我价值,首先要把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条件创造出来。“心中有主”就是告诫人们,在做人、做事、做官时,要时时省身克己,切莫因恶小而为之。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或追名逐利,或贪赃枉法,最后落得身陷囹圄,悔恨终生,代价极为惨痛。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由于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缺乏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相反,如果能做到“我心有主”,坚守自己的道德原则,就能排除各种诱惑干扰,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对社会做出贡献,最终实现人生价值。    
    【解析】本题要求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价值观的有关原理对材料加以辨析,因此答题时需要抓住“马克思主义哲学价值观”,将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细化,从两方面来理解,一是真理性认识与价值选择、价值评价,二是对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关系的理解。旁人认为梨树主人不在,吃梨无妨,而许衡认为“梨树无主而我心有主,不可摘梨。”吃与不吃是不同的价值选择,不同之处在于是否“我心有主”,这是主体的价值认识多样性的体现。许衡高尚之处在于“梨树无主而我心有主”,坚持享用成果与创造成果的统一,另外从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关系的角度考虑,不受“无功之禄”又是另一种表述。    
    三、本章2006年重点预测      
    第一个重点是人的全面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从哪些方面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要注意作为重点复习;第二个重点是人的本质(人的自然原理与社会原理),第三个重点是社会发展与以人为本的问题,感觉这三个角度有可能是2006年的重中之重。同时要注意,“人的自由及其实现”,其实也是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问题,没有和谐哪有自由?    
    一、选择题Ⅰ(下列每题的选项中,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马克思主义揭示人的本质的出发点是()    
    A人的自身需要B人类的共同利益    
    C人的自然属性D人的社会关系    
    2马克思说:“搬运夫和哲学家之间的原始差别要比家犬和猎犬之间的差别小得多。他们之间的鸿沟是分工造成的”。这表明人的才能()    
    A与人的先天生理素质没有关系B主要来源于后天的实践    
    C取决于主观努力的程度D是由人的社会政治地位决定的    
    3人类对自然界的全部“统治”力量在于()    
    A人类必须依赖自然界,因为自然环境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B人类能征服和改造自然界    
    C人类能够维持生态平衡    
    D人类能认识和利用自然规律    
    4“人对一定问题的判断越是自由,这个判断的内容所具有的必然性就越大”,这句话指的是()    
    A包含必然性越大的判断,就越是自由的判断    
    B没有超时间、超历史的绝对的自由    
    C自由是必然的根据    
    D必然是自由的限度    
    5人的本质是()    
    A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的统一B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C有意识有目的的自由活动D由个人自己的选择决定的    
    6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的价值在于()    
    A个人的自我创造和自我实现B个人的自我选择和自由发展    
    C个人主体性的增强和摆脱社会的制约D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和社会对个人的尊重    
    7“人性自私”观点的错误在于()    
    A不符合“人之初,性本善”的看法    
    B违背人有追求自由、平等、幸福的天性    
    C把人的自然属性当作人的根本属性    
    D违背了“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科学论断    
    8人的价值中的基本关系是()    
    A工具和目的的关系B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C反映和创造的关系D具体和抽象的关系    
    9区分不同类型的社会形态的客观标志是()    
    A生产力的性质B生产关系的性质    
    C经济基础的性质D上层建筑的性质    
    二、选择题Ⅱ(下列每题的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少选、多选、错选,该题不得分)    
    1自由王国作为历史观的范畴()    
    A是指人们完全认识了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而获得了自由    
    B是指人们摆脱了社会历史的客观必然性的制约而实现了自由    
    C是指人们摆脱了必然性的奴役,成为自己社会关系的主人    
    D主要是指共产主义社会这样一种思想的社会状态    
    2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说明()    
    A人的本质是与生俱来的B人的本质具有社会性    
    C人的本质是发展变化的D不同社会关系的人具有不同的本质    
    3在人性问题上,以下观点属于先验论的有()    
    A人生而自由B人性善    
    C人的本性是天赋的D人性善恶取决于社会实践    
    4历史唯物主义所理解的人类解放是指()    
    A摆脱自然界的奴役状态B摆脱必然性的束缚    
    C摆脱旧的社会关系的束缚D摆脱传统旧思想的束缚    
    5历史唯心主义的抽象人性论主张()    
    A人的本质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    
    B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C有生命的个人存在是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    
    D不受任何制约的个人意志是人性的体现    
    6从个人和社会统一的观点出发,人的自我价值在于通过自己的活动()    
    A实现不受社会制约的自由选择B只把自己当作目的而决不作为手段    
    C在对社会奉献中实现自我需要的满足D满足社会和自我的多方面的需要    
    7在社会生活中,人()    
    A既是目的,又是手段B既为他人服务,又接受他人服务    
    C既尽义务,又享受权利D既充当价值主体,又充当价值客体    
    8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人的自觉活动的关系是()    
    A二者分属于两个不同的领域,互不相干    
    B人的自觉活动受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制约    
    C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通过人的自觉活动得到实现    
    D人的自觉活动可以改造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9在人的意志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这一问题上,历史唯物主义认为()    
    A任何人的意志对社会发展的作用都等于零    
    B任何人的意志对社会发展的总结果(合力)都起着作用,因而都包括在这个总结果(合力)之中    
    C任何人的意志都不能改变社会发展的总趋势    
    D任何人的意志都必然合乎社会发展的规律    
    三、分析题    
    1如何理解社会进步及其与人的解放的关系?    
    2  分析以人为本与中国传统民本思想根本不同。    
    3  说明以人为本与西方人本主义根本不同。    
    4 试述中国历史上的社会和谐思想。    
    5试用历史唯物主义有关原理,评述以下论断:你若喜欢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6 试析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价值的理论,对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意义。    
    7 试析人的价值,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