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略释-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闯醯仄腥椒卜颍さ檬ひ宸ǎ换嵩偻俗椒卜蛭弧K男胁煌耍杭窗说仄腥玫轿奚ㄈ蹋氐弊鞣鸶煌俗磺蟹ㄖ行幸磺行校槐挥邢喙τ盟俗
  经中剥皮为纸等并非比喻,而是佛在因地修行的真实事迹。佛在因地初修行时,为了求得往昔圣者的言教,所以不惜身命,展转求觅正法,为了珍惜,并令广流传,而剥皮析骨刺血书写。在《集一切福德三昧经》中记载了一个佛因地曾为最胜仙人的公案:
  在过去久远阿僧祇劫前,有仙人名叫最胜,与很多仙人在林中修大慈心。一天他想:“不能仅以慈心救度众生,要以多闻才能灭众生烦恼邪见,树立正见,出离轮回苦海。”因此他到城市聚落之中,到处寻访求觅说法之师。此时天魔现身说:“我有佛所说的一偈法要,要想听受,若能剥皮为纸,析骨作笔,沾血书写,我就为你说,否则休想听一字。”仙人听后,暗自思量:我曾在过去无量百千万劫中,无数次无意义地被他人割截肢体,倍受无量诸苦,然未曾获得丝毫利益,现在为了听闻妙法,求无上道,舍此芭蕉聚沫般虚浮不实的身体,又有什么遗憾?”所以仙人欢喜踊跃地以利刃剥掉皮肤,卸下骨头作成笔,放出血液当墨汁,如此一切就绪后,合掌恭敬,祈请传法。天魔看到此情此景,忧愁万分,隐身遁迹。仙人见此情景,极为恳切地说:“我今为法,不惜躯命,为了度化众生,心无谄曲,志诚不虚。他方世界具大慈悲能宣说佛法的人,鉴我诚心行此难事,应当现于我面前。”此时东方普无垢国净名王佛忽然出现在他的面前,放大光明消除他的痛苦,令其身体完复如初。复为他说集一切福德三昧,仙人听后获得无碍辩才。后来他就到处游化,广泛地为众生宣说妙法,将无量众生安置于大乘道中。过去最胜仙人即是释迦世尊。佛告净威说:“是以当知,若有人能恭敬求法,佛于其人不入涅槃,法亦不灭。虽在异土,而常见佛,得闻正法。”佛在因地为众生修持诸多苦行,当现前佛果时,则任运地显现各种神通变化,为各类不同的无量众生转大法轮,乃至以无碍神通以及示现涅槃的方便度化众生。如是等一一即须随学,方能任运度化无边众生。
  神通:无法测知是神,无障无碍是通。神通有六种即天眼通、天耳通、神足通、宿命通、他心通、漏尽通。十八种变化即转变旧体称为变,从无忽有称为化。神通与变化虽然佛菩萨声闻独觉都具足,但佛菩萨较二乘更为超胜,彼等望尘莫及。佛菩萨的神通变化无量无边,可摄为十八种:
  一、震动大地:佛菩萨以自在定力,普能震动,或一房、一院、一县、一洲、小千界、中千界、大千界乃至无数世界,皆令东涌西没等。二、炽燃身相明显:佛菩萨自在定力,使自身上出现大火焰,全身光明晃耀,放青黄赤白等各色光芒。三、流布:佛菩萨以自在定力,令教法流通广布。如《法华经》中普贤菩萨说:「我当以神通力守护此经,在阎浮提广宣流布,令勿断绝。」四、示现变:佛菩萨以自在定力,变现异形别类种种之身,度化众生。五、转变变:佛菩萨以自在定力,起胜解通,把身体变化大小不定。或变大地为黄金,揽江河为酥酪,变砖瓦为金玉,变草木为饮食,一切万物都可令其随心转变。六、往来变化:山崖岩壁无有阻碍,上至梵天,横行十方,随心就到。如普贤从宝威德上王佛国来娑婆,应时即至。七、卷神变:佛菩萨以自在定力,令须弥山入芥子中,无量世界容一尘内。八、舒神变:展小令大,令一尘一毛都能周遍法界。九、众像入身:身内包容一切形象,如摩耶夫人身中容纳无边世界的大菩萨众集会听法。又如普贤身内佛佛无尽,佛毛孔内菩萨重重无量。十、往同类趣:由定自在力,能在六道中受生,与彼同类同形,以彼语言说法教化。十一、隐:由定自在力,从有现无。如文殊菩萨在灵山会上,答复了弥勒菩萨的问题后,大众忽然看不到他,其实文殊菩萨早已到龙宫之中。十二、显:由定自在力,从无现有。如法华会上从地忽然涌出无量菩萨,一一都是百福庄严。十三、所作自在:由定自在力,在一切世界中,行住坐卧,所作所为无有滞碍,自在利益。十四、制他神通:由定自在力制服一切邪通,如维摩诘居士令魔王神通无法施展。十五、能施辩才:若至心向佛,苦求聪慧辩才,一一能满彼愿。如永明延寿和尚祈祷观音菩萨,蒙甘露灌口即获得无碍灵辩。十六、能加持忆念过去事:佛菩萨加被有情让他自然忆念起过去久远劫所发生的事。十七、施安乐:佛菩萨拔众生苦普施安乐。十八、放大光明:放大光明或照一世界乃至无数无量世界。佛以自在难思神变,应法界众生类,普化身形随类度化。佛悲心平等,所以普入各种种姓众会中为彼说相应之法。
  如上所说毗卢遮那佛过去世的行为以及所作事业皆当随学,对于佛陀因地的行为都应全部承当,处处作为自己行为的楷模,乃至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所有微尘中一切如来因地果地的发心、行为、修持、成就,于念念中皆作随学,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此为普贤行愿常随佛学的精髓。
  丁二、恒顺众生
  颂曰:
  所有十方一切刹,广大清净妙庄严,
  众会围绕诸如来,悉在菩提树王下。
  十方所有诸众生,愿离忧患常安乐,
  获得甚深正法利,灭除烦恼尽无余。
  所有十方世界中的一切刹土,广大无边,地平如掌,清净光洁,微妙难喻,众宝所成,庄严无比,皆如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国土一般。在此清净的依报国土之中,无量人天大众周匝围绕,诸佛如来如须弥出于大海般显耀超特,巍然坐于菩提树严饰的金刚法座之上。随顺众生即是随顺如来,所以先当发随顺众生之大愿而严净国土、转妙法轮。十方如来因地发此随顺利益众生之心,所以感得果位时依正二报悉皆清净庄严,我也应以此为目标而努力。十方中所有胎卵湿化、不同色身、不同形状、不同相貌、不同寿命、不同种姓、不同名号、不同心性、不同知见、不同意乐、不同威仪乃至天龙八部人非人等,无足乃至多足、有色无色、有想无想、非有想非无想的一切众生,愿他们都能远离一切忧患,常时安乐,获得甚深正法的解脱利益,依教证二种正法究竟无余灭除一切烦恼。
  诸佛因地及果位的行持,是应当仰慕与遵从的,且如此而行顺于真理,合乎法性,所以应全身心地效仿随学,以此能开正智慧明。众生的善恶行为,都离不开分别迷乱的妄心,背觉合尘,不识真源,所以不能随学。但以普贤行愿之力,见到众生因缘假合,全体空寂,如同幻相,如镜中影像非断非常,因此应当常怀同体大悲,观照众生,常以种种善巧方便令彼返本还源,回归自性之中。以大智慧观众生界无非佛界而随顺入佛境界,以大悲心见彼缘生不灭,因分别迷乱,生灭不息,执著深厚,所以教化令诸众生彻证无生,趋入无上解脱之道。由此普贤妙法,涤荡分别执著,觉悟真性,体认心、佛、众生三者本来无别,凡夫、圣者毫无殊异,则上合十方如来,下合六道含识。这样的见解,这样的用心观修,才能称为具足普贤行愿,得以现前智悲双融、不断不常之境界。
  所顺的众生:《大法鼓经》云:“一切法和合施设,名为众生。”经中宣说由四大五蕴十二处十八界十二因缘等和合假立,称为众生。《般若灯论》云:“谓有情者,数数生故,名为众生。”所谓有情于六道中,数数转生,所以称之为众生。《不增不减经》云:“此法身本性清净,但为恒沙烦恼所缠,随顺世间往来生死,即名众生。”法身被烦恼缠缚,不能显现,生死不断,称为众生。众生形形色色,千形万类,但可摄在四生九类之中,即在胎卵湿化的基础上加入有色、无色、有想、无想、非有想非无想共九类。四生在《俱舍论》中云:“倒心趣欲境,湿化染香处,天首上三横,地狱头归下。”即胎卵生的众生在中阴,生起颠倒心,趋往欲境,远见父母交合,男子贪母,女人贪父,由此入于胎卵中。湿化生的众生因贪染受生处的净秽气味,而随业受生。生天的头向上而上升,入地狱则头下脚上而受生,其它五类有色、无色、有想、无想、非有想非无想,依次由粗渐细。天人及地狱是化生,饿鬼有胎生化生两种,人与畜生则四生都有。饿鬼中的地行罗刹、夜叉及鬼子母都是胎生,其余空行类皆是化生。卵生人如毗舍佉母卵生的三十二个孩子。一般人皆是胎生,湿生如奈女从菴末罗树的湿气生。化生如劫初的人从光音天下生人间,还有如莲花生大师从莲花之中化现而生等。
  此处言恒顺众生者,谓尽法界虚空界十方刹海所有差别种类众生。如何随顺:对如是等类的所有众生,我都随彼所好,恭敬承侍,种种供养,就象恭敬父母,承侍师长、阿罗汉乃至诸佛如来一样,平等无有差别。被病苦所缚的,作他的良医。迷失方向、错走道路的,给他指明道路。处在黑暗中的,施以光明。贫穷困难的让他得到珍宝伏藏,行此种种平等饶益一切众生。《大乘本生心地观经》中说:「父亲有慈爱之恩,母亲有悲愍之恩。父母抚养的恩德比须弥山还高,较大地更重。若忘恩负义,违逆不顺,令母亲怨恨生起恶念,此力量极强超过暴风,子女因此必遭堕落。以百千种上妙饮食资具供养一百个五通仙人,一百个净行者,一百个善友,不如以微少物品供养父母所获得的功德。」《涅槃经》中也说供养父母得到无量的福报。
  为什么要随顺众生?菩萨若能随顺众生,就是供养诸佛。若尊重承侍众生,则如同尊重承侍诸佛如来。能让众生欢喜则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