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抗战正向战场作战记-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6月28日,远征军第8军到达增援,以荣1师配属第71军,转移攻势。第71军以第87、第88师及荣1师、第76师各1个团向龙陵外围日军发动进攻。战斗至7月6日,日军逐次退至龙陵城区及近郊,第71军乘势将战线推进至龙陵附近。由于远征军极需整补,于是暂停攻击,形成对峙。    
    8月10日,第11集团军各部队基本上已整补完毕,遂于14日发起进攻:以第71军附新39师进攻龙陵,以第2军进攻芒市。第71军方面首先以炮兵进行70分钟的炮火准备,尔后在14架战斗机、24架轰炸机直接支援下向当面日军发起猛攻。但日军工事坚固,火力猛烈,且多次实施反冲锋,致激战至夜仍无进展。16日再次发起攻击,17日终于攻占了三关坡据点。迄20日,先后又攻占青山等据点。至此,龙陵外围各据点又为第71军占领。日军困守西山坡、红土坡、伏龙寺、锅底塘坡及其以南高地待援;第2军进抵芒市东郊马鞍山至回旋山之线。    
    8月26日,芒市的日军第56师团又向龙陵增援反击,一部进攻象滚塘、放马桥,其主力进至龙陵西北侧的太脑子坡,与荣1师激战数日,终被击退。日军第33军见其第56师团进攻受挫,于8月30日令第2师团参加龙陵解围作战,从公路东侧向龙陵东南高地进攻。激战至9月5日,日军第2师团在遭到惨重伤亡后进至桅杆坡,与困守龙陵的日军取得联系,并进行了一些补给。9月7日,第8军力克松山。14日,第20集团军克复腾冲,全歼守敌。9月中旬,第36师从腾冲来援,第200师也到达龙陵附近,第11集团军代总司令黄杰(宋希濂奉命去陆军大学学习)断然决定于9月14日重新进攻龙陵。而日军于13日夜就发动进攻。激战至16日,日军遭第71军和荣1师猛烈打击,退向芒市。其平戛守备队亦在接应下突围至芒市。此时,滇西地区仅日军第56师团残部困守龙陵、芒市两大据点及若干小据点,而龙陵则只有第146联队。10月7日,远征军将损失较大的第88师调至黄草坝整补,而将荣1师及第36师拨归第71军指挥,另配属第71军1个重迫击炮营,并令第53军准备开龙陵以西集结待命。10月29日,第11集团军全线进攻,激战5日,于11月3日晨完全攻克龙陵。20日克芒市,12月1日克遮放。    
    日军第56师团残部附第2师团、第49师团各一部退至畹町附近占领阵地,企图与南坎、南帕卡一带日军相联系,作持久抵抗。此时缅北方面驻印军正从密支那、孟拱向八莫快速推进中,与滇西方面远征军在战略上已形成夹击日军的有利态势。    
    (五) 围攻畹町的作战    
    正当龙陵之战已近尾声时,日军“缅甸方面军”于10月底秘密下达了《方面军作战指导纲要》。内称:“要确保腊戍、曼德勒周围及连结该地以南之伊洛瓦底江、仁安羌要域,阻止并击溃来攻之敌”。规定“第33军(第18、第56师团)要坚固地占领自腊戍至汤彭山脉要线,粉碎来攻之敌,并尽可能切断和妨害印中地面联络。该正面作战,仍称‘断作战’”。其第33军直到遮放战线崩溃,仍以第56师团占领畹町周围,山崎支队占领南坎附近,妨害中国军东西两方面会师,“始终为切断莱多公路(莱多至昆明)而努力”。〔24〕12月末,第2师团第4联队及一直由第33军指挥的方面军直属第49师团第168联队正式列入第33军序列,遂将其置于新维附近(旋归第56师团指挥),命第4联队推进到南帕卡,第56师团则在畹町建成了方圆10公里的防御阵地。    
    日军经过补充后,防守南坎、畹町地区的兵力计有:第56师团约9000人,第49师团第168联队约1200人(守新维附近),第18师团第55联队约1200人(已退据南帕卡附近),第2师团第4联队约1000人(已进到南帕卡),第33军直辖部队约3000人(置于腊戍附近)。    
    畹町是滇缅边境上的一座市镇,滇缅公路由此入缅,向南行18公里便是缅甸边境小镇木姐。芒市大河支流——畹町河横流于畹町新、老街之南,与缅甸交界。市镇上居住着中国各族同胞约4万人。市周围为小盆地,其东北的黑猛龙、回龙山、黑山门一带高地成为控制畹町和滇缅公路的要隘。畹町河南也是群山耸立、连绵不断,属汤彭山脉。    
    


第九部分:走向最后的胜利缅北 滇西反攻作战 20

    12月12日,蒋介石致电卫立煌:“着远征军迅速攻击畹町之敌,限亥月(12月)养日(22日)以前占领畹町。”但卫立煌复电蒋介石:“滇西反攻伊始,所属各部缺额约10万有奇。腾冲、芒市等役,官兵伤亡又达6万余,其间补充仅万余(各序列部队现共缺12万余)。下级干部极为缺乏,现时作为战斗部队,各师战斗兵多则千余,少至数百。根据以往作战经验,我攻占敌之较大战略要点,兵力必须绝对优势。查畹町附近之敌,为18、53、 49等师团各一部,共约2000余,轻重炮数十门。黑山门一带阵地扼畹町咽喉,地形险峻,工事坚强。就本军现有兵力,发动大规模攻势,实胜算难操,万一顿挫,反噬堪虞。会战前粮弹、汽油筹屯,公路、桥梁抢修,交通工具(输力)调配,会战时兵站向前推进,粮弹追送,伤患后运,通信线路延伸,各种器材筹集,在在需时。限于实际,无法及时完成准备……拟恳即令兵役部在最短期内设法空运补充兵6万名,并予以训练时期,借以完成一切作战准备,适机呼应驻印军,一并收复畹町。”蒋介石于12月19日、21日两次致电卫立煌:“我驻印军已克八莫,进迫南坎”,“畹町敌军数目不大,且驻印新1军自攻克八莫后,继续推进,颇为顺利。希仍遵前令,从速进攻畹町,以期与驻印军早期会师。”〔25〕卫立煌这才整备部队,拟制计划,于12月25日下达作战命令,定于27日开始向畹町攻击,以主力保持于左翼,将日军压迫包围于畹町盆地内予以歼灭;令第53军为右翼军,27日8时开始行动,推进至日岗、景坎、遮勒附近,阻止勐卯日军向畹町增援,尔后渡龙川江进出至畹町以南龙卡附近,截断滇缅公路;令第6军为中央军,第2军为左翼军,分别展开于帕赖至拱撒和谢连至猛古街之线,28日9时开始向畹町进攻;第71军为总预备队,位于小街、石门坎间。    
    第11集团军第一线各部队分别于27日、28日开始攻击。日军依托工事,拼死顽抗。战斗至1945年1月1日,第53军进至龙川江北岸的两渡口、户闷,第6军进至蛮蚌及回龙山北麓,第2军进至戛中南山、蛮帕冷山东麓及黑猛龙。集团军为尽速攻占畹町,又将第71军的第87师配属第2军。1月2日起,第53军连克岗垒、勐卯,于4日攻占大青山。日军数百人乘汽车从南坎来援,迄7日仍在激战中。    
    当大青山方面激战时,中央第6军和左翼第2军亦分途向西猛攻。第2军第9师于3日进抵畹町河上游后,于4日占蛮棒,与日军激战;第76师于5日克拱尾寨,7日占领洪屋梁子及卡拿以东高地。第6军第200师进攻回龙山,激战4日,陷于胶着;预2师于2日攻占大黑山后,日军连续反击,得而复失。8日,第11集团军调整部署,由第71军(欠第87师)接替第200师继续攻击回龙山。激战至10日,第88师终于占领回龙山。其时,左翼第2军第9师也乘势攻占了信结以南和蛮结梁子以北的高地。11日,预2师再度夺回大黑山,向金瓜山、牛角山进攻。中国军队已逼近畹町。日军为挽回颓势,实施全面反击,未能得逞。黄杰判断日军连日反击受挫,其力已竭,可能退却,即于14日下令加速进攻:令第53军迅速击破大青山之敌,确实遮断畹町日军的退路,第2军向老街攻击,第71军向畹町攻击,第6军固守现阵地。17日,第2军第9师攻占老街。19日,攻占九谷,袭占新街。其余各部队也分别攻占了畹町周围的金瓜山、牛角山、大黑山、象鼻坡等要点。预2师于20日攻占黑山门及其西侧高地。据守畹町的日军残部向西南溃退而去。    
    14日,第53军在大青山击破日军第2师团的第4联队后,即向畹町以南及芒友以北的南托、龙卡追击,切断了滇缅公路,阻击日军向南帕卡方面退却。第11集团军各军分途越境追击。27日与驻印军会师芒友,中印公路完全打通,滚弄方面也已被新33师占领。    
    滇西反攻作战至此结束。    
    六、 反攻作战简析    
    缅北、滇西反攻作战自1943年10月开始至1945年3月,历时1年又5个月,解放了缅甸北部大小城镇50余个,收复了云南西部失地83000平方公里,基本上歼灭了日军第33军的第18、第56两师团,打死其官兵41142人(此据日本厚生省调查的数字,包括军直属部队阵亡的2854人,但不包括航空兵),并给予缅甸方面军直属的第2、 第53、 第49师团以沉重打击(至少打死其数千人),并缴获了大批武器装备。中国驻印军和远征军也付出了巨大的牺牲,阵亡官兵31443人,负伤35948人(此据台湾国民党当局1990年编印的《抗日战史》记载的数字)。中国军队的伤亡虽然很大,但这是抗战以来正面战场惟一的一次获得彻底胜利的大规模进攻作战,也是自甲午战争以来第一次援助盟国进入异邦国土作战并获得胜利的一次大规模作战。它的胜利,不仅因打通了中国与盟国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