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古典精华文库mj11-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面一座大岛上,两个山峰都笼罩着一阵赤云,如烟如火。但 
 细看起来,又似乎不是云,一阵一阵都从下面上腾,仿佛和火 
 烟一般。 
      大众看了不解,忙找了土人来问。土人道 :“这座山叫作 
 浮玉之山,从前并没有什么赤云的,自从圣天子即位的那年起, 
 才冒出这一种赤云来,终年不断,非常之好看。后来有人前往 
 调查,才知道它的山下有一个深穴,穴中的水色其赤若火,那 
 水蒸气上腾,就变成赤云了。(说到此处,在下又有一种理想。 
 原来天目山上,东西各有一个大池,如人之目,后人所以取名 
 叫作天目,按照地理学上讲起来,山上有湖泊的,大半是火山 
 喷火口的遗迹。那么这两座天目山,在古时当然是个活火山。 
 帝尧的时候,有这种现象,或者那时正在喷发,因为古代的人 
 不知道有这种原理,以为是应着帝尧火德之运,作为祥瑞,因 
 而有此传说,亦未可知。还有一层,山名浮玉,可见四面有水, 
 而且必不甚高峻。当时长江之南江,系从天目、黄山两大山脉 

… Page 144…

上古秘史                                                        ·398· 

 之间流出,照现在地势看起来,决无可能之理。但是南江故道, 
 在历史上历历可考。因此足见天目山,在当时不过为长江之一 
 岛,且不甚高,后来因为它是火山的原故,土地不绝的升高, 
 所以山势大变。南江故道,既然逐渐涸绝隔断,而浙西一带土 
 地亦逐渐高出水面,那浮玉山,亦渐变为现在崔嵬突兀的天目 
 山。这都是在下的理想,究竟是不是,须待博雅君子的教正了。 
 闲话不提。) 
      且说帝尧君臣,听了那土人一番话,大家亦莫名其妙。雇 
 好了船只,正要渡江,只见前面江中,一只小船载着三四个人, 
 开到岸边。帝尧觉得里面一个瘦瘦的人非常面善,因为他是穿 
 衣着屐的中原人,不是断发裸体的岛夷,所以特别注意,不知 
 在何处曾经见过的。正在想时,早有一个侍卫走来,向帝尧说 
 道 :“这个人,就是那年在藐姑射山遇着的那个人呢。” 
      帝尧一听,恍然大悟,知道就是许由了。正是踏破铁鞋无 
 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当下看他上岸之后,就迎上前去向他 
 施礼,说道 :“许先生,难得在此地相遇,真是天缘!”许由 
 出其不意,还要想推托,不肯承认。羲叔上前说道:“主上为 
 寻访先生的原故,由箕山到沛泽又到这里,还想渡江而南。一 
 片至诚之心,亦可谓无以复加。先生若推托,未免绝人已甚, 
 使千古好贤之君主失望了 。”许由听到此句,方才向帝尧拱手 
 答礼道 :“承圣驾屡次枉访,鄙人自问一无才德,只好逃遁, 
 不敢相见。现在又承千里相访,尤觉不安之至 。”帝尧刚要答 
 言,老将羿道 :“此处非聚谈之地,就请许先生到船中坐坐吧。” 
      当下不由分说,就拥着帝尧、许由到雇定的大船中坐定, 
 帝尧就和许由倾谈起来。起初都是些虚套泛话,后来许由要想 
 观察帝尧的志趣,便问道 :“帝此刻已经贵为天子,坐在华堂 
 之上面,向着两个魏阙,享受人君的荣耀,自问生平,于志愿 

… Page 145…

上古秘史                                                        ·399· 

 亦可谓得偿了 。”帝尧道:“不是如此。余坐在华堂之上,觉 
 得森然而松生于栋。余立于棂扉之内,觉得森然而云生于牖。 
 虽面双阙,无异乎崔嵬之冠蓬莱。虽背墉郭,无异乎回峦之萦 
 昆仑。余安知其所以安荣哉?”许由听了这活,知道帝尧志趣 
 不凡,的确是个圣主,亦倾心的陈述。两个人足足谈了大半日, 
 方才停歇。帝尧佩服之极,因此就拜许由为师,在船中留宿两 
 日。许由告辞,帝尧尚要再留。许由道:“圣上自须南巡,鄙 
 人亦有俗事待理,且待将来到冀州再见吧 。”于是订了后期, 
 许由上岸,仍旧徒步芒鞋飘然而去。当下羲叔就向帝尧道 :“ 
 如今虎林山可以不去了,一径到三苗国去吧 。”帝尧道:“是。 
 ”赤将子舆道:“前面离黟山不远。这座黟山,是当初黄帝与 
 群臣在此修炼成仙的地方。便是野人,亦曾在此随侍多年。那 
 山上仙草灵药随地皆是,并且有生汞可以炼丹,有玉浆可以解 
 渴,真是一个仙灵之府。野人自从攀龙不成之后,隐居匿迹时 
 常到此来居住,多则十余年,少则六七年,所有百草花丸,大 
 半在此山上采制的。现在帝既到此,不可不瞻仰瞻仰祖宗的遗 
 迹,而且可以扩一扩眼界 。”帝尧听了,亦以为然,随即渡过 
 南江,一径向黟山而来。 
      到了山下,山路愈走愈仄,帝尧君臣多舍了车子,徒步而 
 上。赤将子舆是熟游之地,一路走一路指点。大约黟山大小山 
 峰不可胜计,最大的有三十六个,内中一个天都峰,尤为高峻, 
 从下面望上去,高约四千仞光景。众人跟着赤将子舆,都向此 
 方而行。须臾之间,忽闻砰訇之声,远望前面,只见山顶一道 
 瀑布,层折而下,大小共总有九叠,上如银汉接天,下如渴龙 
 赴海,真正可说是天下之奇观。到了一处,有一块大石,大家 
 就在石上休息,赏玩那瀑布的奇景。远远望见四面的山容,半 
 阴半暗,云雾都从脚下而出,如絮如绵,氤氲不已,方才知道 

… Page 146…

上古秘史                                                         ·400· 

 此身已经走人云中了。赤将子舆道 :“天将下雨,此地不可久 
 留,上面有房屋,可以栖宿 。” 
      大众听了,急急上行,果见有房屋不少,原来是黄帝那时 
 所留下的。虽则年岁已久,但是常常有人修茸,所以并不颓败, 
 现在还有几个百姓居住在里面。帝尧到房屋居中的这一间一 
 看,只见当中还供着黄帝骑龙升天的一个遗像,慌忙率同群臣 
 行礼。赤将子舆道 :“从山下到山顶,非走三五日不能到。所 
 以,当初轩辕帝在此修道之时,特地预备这许多房屋,以便上 
 下的时候可以住宿,上面还有好几处呢 。”到得次日,天果下 
 雨,不能上行。向外面一望,满山云雾,迷漫四野,所有山峰 
 一个都不能看见。但见云中瀑布,高下错落,或长竟数丈,或 
 短不盈尺,如银潮雪海,骇目惊心,不可逼视。 
      次日天仍下雨,接续数日,不能行路。帝尧与群臣,除出 
 观望山景之外,不过相聚闲谈。一日晚间,天已放晴,君臣数 
 人偶然谈到黄帝到此山来修炼的历史。赤将子舆道 :“当初黄 
 帝,虽有志于仙道,但是未得其诀。后来听人说有一个广成子, 
 住在崆峒山上,是个真正的神仙,黄帝于是亲自去访问他,他 
 将至道之精告诉了黄帝。黄帝恍然大悟,以后渐渐的修炼,才 
 得道成仙。 
       当时黄帝又有两个臣子,一个叫容成子,一个叫浮丘子。 
 容成子是专门用内功的,他所讲究的是胎息之法。浮丘子从前 
 住在荆州南部衡山之北,后来跑到彭蠡湖南面一座华林山上修 
 炼了多年,后来又跑到南海海濒去苦心修炼,方才成功。他做 
 黄帝臣子的时候,早已得道了。他是专门用外功的,所讲究的 
 是炼丹之法。容成子做黄帝的臣子,其时在先,所以胎息之法, 
 黄帝已经学习纯熟。浮丘子做黄帝的臣子,其时在后,他的功 
 夫黄帝还未了了。一日黄帝问他道 :‘朕知汝是个神仙中人, 

… Page 147…

上古秘史                                                        ·401· 

 深明求神仙的方法。现在朕想超过溟海、渤海,游玩蓬莱山, 
 舍弃了妻子,跑到那边去,汝看应该用什么方法?’浮丘子道: 
   ‘第一要能够选择圣贤做师傅,那么他的所学必定精奥。第二 
 要能够选择名胜之地栖息在那边,那么他的所学必定容易成 
 功。现在帝要成仙,必须先炼金丹;要炼金丹,必须选一块山 
 秀水正的地方,那么所炼的丹药才能灵验。依臣看起来,天下 
 名山只有黟山最为相宜。一则地据四方之中,云凝碧落,气冠 
 诸山,天上群仙时常在那里游玩的,可以相见。二则山中灵泉 
 奇药,四时皆春,若能够斋心洁己,晏安在那里,那么万病皆 
 除,千祥俱集,必定能够登仙了 。’黄帝听了这话,立刻叫大 
 臣风后辅佐了太子,代理政事,自己就同了浮丘子、容成子两 
 个来到此山,专心修炼。这就是黄帝来到此山的原因子 。” 
      老将羿在旁问道 :“怎样叫作胎息法?”赤将子舆道:“ 
 胎息这两个字,就是不用口鼻呼吸,如人在胞胎中的时候一样, 
 所以叫作胎息 。”老将羿道:“不用口鼻呼吸,用什么呼吸呢? 
 ”赤将子舆道:“不是用别种机官替代呼吸,实在是不呼吸。 
 ”大众听了这话,都非常诧异,便问道:“不呼吸,岂不要窒 
 死吗?”赤将子舆道 :“这是很不容易的。所以第一要师傅传 
 授,第二要炼习功深,不是自己所能够蛮做,亦不是一时半刻 
 就能做到 。” 
      老将羿道 :“先生练习过吗?”赤将子舆道:“野人略略 
 知道一点。大约初学起的时候,先从鼻管中吸入清气,到肺里 
 藏闭起来,不使它呼出,然后在心中暗暗的数着一二三四五的 
 数目,一直数去,数到一百二十,才从口中将那藏闭之气缓缓 
 的呼出来。在那吸进去的时候与那呼出来的时候,都不许自己 
 耳朵中听见有出入之声,总要使它入多出少。最好用一片鸿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