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新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竟然有此雄心壮志,欲要在汴京的千军万马中考个功名出来,倒也让人钦佩。

“尊兄倒不愧是个顶天立地的大丈夫。”田烈武赞道。

“将军谬赞了。”赵时忠得此鼓励,脸兴奋地涨得通红。这些西夏旧人,无论是党项还汉人,在汴京多多少少都不免受到歧视,这还是头一次有人如此诚恳地鼓励他——从田烈武的脸上,看不出任何怜悯之意。他看了看田烈武手里的书,有点拘谨地笑道:“想不到将军原来文武双全。”

田烈武已是不知多少次听人用各种各样的语气说出“文武双全”这四字评语了,倒难得有一次象赵时忠这般的诚恳,甚至还有点崇拜的味道。他腼腆地一笑,看见赵时忠手里抱着的书,最上面一本,赫然便是《天命有司》!

他其实是不善交际的。这时候没话找话地笑道:“这是桑公子的书么?”

“正是。”赵时忠以为田烈武也看过这本书,越发的佩服,用力点点头,一面道:“桑山长真天人也。听说朝廷要征召桑山长与程先生为资善堂直讲,圣人还专门派了内侍出来寻两位先生的书,有人说圣人看了后,甚是称许……若果真如此,还真是名至实归……”

向皇后派遣内侍,在坊间到处搜索桑、程的著作,这事田烈武也早就听说了。他当然不明白这是向皇后给朝廷公卿的一个公然的暗示——否则,桑、程二人的书籍,汴京任何一家书店都可以买全,用得着这些内侍东问西问么?不过,在田烈武心中感情的天秤上,自然也是倾向于桑、程一方的,自然也为他们感到高兴。

这时候听赵时忠兴致勃勃地说着他对桑充国与程颐的钦佩与崇敬,他既不好意思打断他的兴致,便只好耐心地在藏书阁外面静静地聆听着。 
第六章 面如田字非吾相(三)




汴京西角楼大街。此时,时间已是熙宁十七年的八月下旬。田烈武如往常一样,约了几个朋友,在清风楼

吃着酒。虽然又变成了翊麾副尉,但是宋朝禁军将士待遇一向优厚,翊麾副尉到底还是个从七品的武官,即使

据新官制,没有了实际的差遣后,薪俸便几乎要锐减一半,可只要不过那种奢侈的生活,在汴京悠闲度日,依

然不成问题。更何况,即使在田烈武“发达”起来之后,田家的女人们也还是保持着劳动的习惯,从家里的女

主人到使唤婢女,都会接一些从大商人那里层层分包下来的针线活,以贴补家用。象这样的家庭,只要国家不

发生大的动荡,是断不至于受穷的。只不过,对于戎马生涯,田烈武似乎有一种天生的向往与喜爱,虽然刚开

始一段的时间,感觉竟是好久没有过的轻松与安定,但时间一长,心里便没来由的发起慌来。而这个时候,凡

是与前线有关的消息,便格外能打动他的神经。

“田兄可曾听说了?——小阎王与慕容将军昨天下午到京师了。”赵时忠一面告着罪,一面迫不及待地说

道。两人自从在刘楼邂逅相识,没几日间,便已称兄道弟。

“看来西南夷能平定了。”一旁的开封府巡检温大有一面吃着酒,一面接过话来笑道。温大有是个粗壮的

西北汉子,穿着黑色绸缎做的袍子,看起来仪表堂堂、威风凛凛;而坐在他旁边默默吃酒的马绍,却是又矮又

胖,长相十分的猥琐,其穿着打扮,便是做温大有的跟班,都有点提携不上的意思。但田烈武却知道二人家世

大不一样,温大有是客户出身,斗大的字不认得几个,而马绍家却是当地的名门望族,也曾读过十几年的书。

只是他颇吃了相貌的亏——宋朝在不成文的惯例上,依然保持着唐代的一些遗风,象马绍这样相貌有点影响市

容的人,既考不上举子,想另谋出身,自“流外”做起,也不免受到歧视,只得被迫弃文学武。

这两人原本都是泾原人氏,石越在渭州受袭后,二人皆应募为石越帅府的亲兵。其后往来传递军情,护卫

帅司安全,还参加了庆州之战,熙宁西讨末期,平定仁多澣之变,他二人也有点微功。虽然比不上战功累累的

将士,但到底是所谓“宰相门前七品官”,兼之办事还算小心,又有点才能,石越拜为枢副之前,便以军功保

荐他们转任为地方武职。几年之间,竟齐齐做到开封府巡检——便在一个多月前,石府大娘走失,石越仅仅一

句口讯,二人便出动手下全部人马满城寻找……

他们与田烈武却也是老相识了。田烈武被降职闲置回家,二人是最先到田府来慰问的。

“我看未必。”马绍手里的筷子一面急速地夹起一块大肥肉,放到口咀嚼着,一面含混不清地说道。众人

皆是望着他,等他继续说理由,但马绍却吞了这口肥肉后,端起杯子来又喝了口酒,眼珠子朝着桌上的菜肴溜

了一遍,筷子又伸向一块野猪肉。竟是再也不提了。

三人见他这样,不由相顾一笑。赵时忠不再去理会马绍,只把目光投向田烈武,关切地问道:“田兄以为

这回能定了么?”

田烈武笑着摇了摇头,只道:“小王将军是我在讲武学堂时的教官,带兵打仗都没得说。”

“那就好,那就好。”赵时忠连连说道,仿佛是放下一块大石头来。

田烈武与温大有见他这模样,都觉得好笑,温大有玩笑道:“赵兄怎的如此担心?莫不是有相好的在益

州?”

“固所愿也。”赵时忠也开玩笑地掉了句书袋,旋即正容道:“许兄有所不知,这一个月来,我们那边有

不少流言,说什么西南夷终不能平,益州要出大乱子。还有人说,契丹人要趁虚而入,便是在等这个时

机……”

“辽狗也配?!”温大有啐了一口,打断了赵时忠,大声道:“他们不来,俺们还要北伐呢。休说幽州、

大同,便是临潢府,拿下来也不过是举手之劳。西南夷能兴什么风浪,西军精锐一到,若非是太祖皇帝玉斧划

界,便是将大理段氏擒来汴京,也非难事……”

赵时忠听他口沫横飞地说着大话,尴尬地望着田烈武。田烈武笑笑,给赵时忠满上酒,示意他喝酒吃菜。

马绍见二人也开始下筷,一面更加飞快地往嘴里送着各类食物,一面含混不清地对赵时忠笑道:“温大有的

话,便好比说媒人夸好女儿、和尚不吃酒肉……”

赵时忠方举著,闻言不由一怔,问道:“此话怎讲?”

马绍却忙着吃喝,又没空理他了。

田烈武知赵时忠到汴京不久,不知道这些市井俚语也不足为怪,因笑着解释道:“这是东京俗话,媒人夸

好女儿、和尚不吃酒肉、醉汉隔宿请客,皆未得便信。若是轻信了他,难免吃亏上当。”

赵时忠听得明白,不由莞尔,笑道:“果真是未得便信。”一面还回味道:“和尚不吃酒肉……”越想越

觉好笑。

温大有虽被众人取笑,却也并不生气,只是抓住马绍,定要和他打赌。

田烈武却到底还是记着流言之事,他知道赵时忠所说的“我们那边”,自是指在汴京的西夏旧人,不免更

是担心。也不管马、温二人,又问道:“这流言大伙信还是不信?”

“自是有信的,也有不信的,也有将信将疑的。”赵时忠道,“依我所知,到底还是不信的多。便是信

的,也多是忧惧北人趁机南下,于大宋不利。”他说的却是实情,即使是心怀故国的党项人,也不曾抱有辽夏

夹击宋朝,趁机恢复故土的幻想。他们反而担心如果契丹人果真大举南下,他们很可能被强征从军——但凡在

汴京定居下来的西夏人,都不希望战争。那些习惯于战斗的人,还怀有建功立业的野心的人,十之八九,早已

经加入到宋军当中,而留在汴京的,有很大一部分是他们的家属——没有人希望自己的亲人在一场残酷的战争

中丧命。

田烈武稍稍放心点头。却听赵时忠又笑道:“如今人人只关心两件事,一是早点平定西南夷,汴京物价能

降下来——再这样乱下去,过日子可越发不易了。还好如今两位名将来了,大伙的心便放下了一半。另一件,

便是看桑山长到底肯不肯受诏了……”

田烈武与温、马无言地对视一眼,没有人肯接赵时忠的话。三人都与石府渊源匪浅,对石越极是敬重,桑

充国是石夫人的亲哥哥,他们自是不肯随便议论的。但是,三人也知道,这件事情,他们也只能管得住自己的

嘴巴。



早先向皇后与朱妃流露出来的支持桑充国、程颐为资善堂直讲的态度,宛如在熊熊大火上又浇上了一桶石

油,在很多人看来,这更加坐实了之前有关高太后属意二人的传说。兼之皇帝数日一病,药石似乎全无效力,

进食又越来越少,健康堪忧,这又加重了许多大臣的忧惧。虽然不敢宣诸于口,但很多人在心里,却已经不指

望皇帝能够给六哥赵佣主持冠礼了,让皇帝在健在之时,亲眼看到六哥出阁读书,便成为许多忠直的大臣的希

望。从外廷到内廷,皇后、妃子、说得上话的押班、都知,还有两府学士院台谏诸部寺监,只要趁着皇帝病情

稍稍好转,便催促着皇帝尽快让六哥出阁读书。为此,不少人甚至在皇帝面前痛哭流涕。

这个时候,几乎已经没有人再争议资善堂直讲的人选问题,人们仿佛已经默认桑充国与程颐便是当然的人

选——这也是可以理解的,休说桑、程二人的确是各派系都可以接受的人选,单单是那个“皇太后属意”的传

闻,在这个敏感的时刻,便更加让人无法反对——在皇帝崩驾后,高太后将对朝局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这

几乎已是宋朝的传统——真宗崩驾后是刘太后听政,仁宗崩驾后,曹太后也曾经垂帘……

极为吊诡的是,这个时候,新党的官员反而远比旧党的官员要急切。原来反对桑、程二人的官员,也改变

了口风,开始极力的支持这一任命。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