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4357-黄集伟语词笔记之五-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一种“接龙”的文字游戏,与骨牌的玩儿法同出一脉。第一个说,“舍我其谁”,第二个接,“谁人无过”,第三个比较损,“过江之鲫”,第四个被搁那儿了。半晌,接“鲫鱼三吃”。没这个词,也没这道菜。以鲫鱼的身量,“一吃”都嫌小。按照最新版的新华字典的说法,鲫鱼的常规贡献是被熬汤为产妇下奶用。有些扯远了。想说的意思是“鲫鱼三吃”有些“八卦”。关于“下奶”之说,宜姑妄听之。实在不行,也要选用正规厂家的奶粉。诸如安徽阜阳的“八卦奶粉”,只有“粉”没有“奶”。成了“刑事八卦”的大案。    
         
    有个朋友,二胡演奏家。在乐队演出中没人刻意关注他的眼睛。但电视实况转播,镜头一推上去,所有人都以为自家电视出了问题。他眨眼的频率类似“跳帧”。在音乐厅开独奏音乐会,领导跟他商量,“咱忍着点,实在忍不住,您就闭上眼。胡琴无谱,只当您入境了。”朋友感激领导的关怀,楞是双目圆睁地把阿炳的一组曲子拉完。连幕都没谢,扭身蹿进后台,找一旮旯蹲下,以平常三倍的速率眨眼,嘴里解恨解乏地咬牙切齿道:“走你!走你……走!”伴着台下掌声四起。他这个毛病是眼睑肌“习惯性痉挛”,属于没治的范畴。让人惋惜。    
    “八卦”也就算了,还迫使“习惯性”委身于它,一定会让事情变得令人沮丧心惊胆战。这里说的“习惯性”可能出自两个方向,一个是“八卦”的原创和加工;另一个是“八卦”的适用和接受群体。两个方向约定俗成的“习惯性”使自娱自乐迈向娱乐大众成为可能。“八卦”来自民间自创的居多,但在传播上,像年赢利以百亿计的短信,“一呼”万应怕是保守。恐怖的是,中国手机占有量世界第一。通讯、信息、图像被“移动”、被“群发”的无障碍无终审地传输实现,使人人拥有了一个“流媒体”。力大无穷,几乎无所不能。这还没把更具上述功能的电脑算进去。这意味着如果你“怀揣一颗八卦心”,尽可以“八卦”。但游戏规则不保护你不被旁人“八卦”。    
    《手机》成为手雷的可能在于拔出了隐私的销子。不管真“八卦”假“八卦”,炸了,就非死即伤,让你思维不能自理。《廊桥遗梦》勾引了一批中年男人背一破相机到卢沟桥左近“柳”(暗怀春心地寻觅),《手机》又让这批男人学会了“暂时无法接通”的操作方法:把手机电池卸下来。“信息爆炸”未见得利大于弊,炸弹不长眼,伤及无辜在所难免,自爆身亡也非少数。    
    “习惯性”和“八卦”搞到一起属于“强强联合”。通常关于“习惯性”的认识止于“习惯性流产”、“习惯性便秘”、“习惯性掉链子”、“习惯性眨眼(或结巴)”……。如果“习惯”普及成了集体的行为意识就演化为目前的一个“词语团”——“集体自杀”、“集体堕落”、“集体自慰”、“集体不要脸””和“集体意识丧失”等等。“八卦”自伏羲的阴阳占卜以来,“卦”已被疏学,倒是“八”被中国人赋予重要地位。文章要“八股”,吃席要“八大碗”,大清的干部子弟以“八旗”分等,打咱们的也要授予“八国联军”的称号(不止八国)。等到咱们打日本,明明是第十八路军,也要硬叫成“八路军”。“八”本身就具有中国人意识中的习惯性,电话号码、车牌首选“八”,但骂起人来也“八”字当头,“王八”再或“王八蛋”再或……    
    “穷藏粮,富收藏”。以当下衣食状况,应该归入“饱暖思八卦”。“吃饱了撑的”之后,所娱所乐的主旋律概率很低,其“隐思”中的成分复杂。日本有部电影《IZO》,北野武监制并客串,其中有实力集团人物的一句话,“人挡杀人,佛挡杀佛”。听起来很“八卦”。但“谁也别拦着我,挡我路者见一个杀一个”却像日本当政的主旋律。“国民自卫队”要变“国民自卫军”了,“自卫”成了“八卦”。类似的话,比如“上刀山,下火海”是壮士说的,“卧钉板,下油锅”是“道儿上”人说的,是“八卦”式表态,不必当真。手真伸进“油”锅里,那锅里是醋,沸点很低,司马南演示过。中国“道儿上”的老大之一杜月笙1949年在香港对中共代表说,“向往有心,追随乏力”,不是“八卦”,是“八卦掌”。    
    “八卦”拒绝严肃。但严肃的事,比如治病救人,被整成“八卦”,就不是“好玩儿”、无伤大雅、无伤要害的性质了。哈尔滨有家“三甲”医院让一个病人二十多天花了四、五百万。然后病人死了。然后死人的化验单又陆续出来,让家属抓住把柄。调出部分费用单,看到了一天输液8万毫升的“八卦”记录。一瓶“二锅头”500毫升,正好一斤。8万毫升相当于160瓶“二锅头”的容量,以一个垂危病人的身子骨儿,一天之内让他消受这些液体的方法只有一个——泡澡。    
    面对央视《新闻调查》栏目记者,该医院纪检负责人想象面对的是医院中层以上有难同当的手足战友,从而表现出大无畏的守土有责气概:“我们医院是为农民服务的!是为贫下中农服务的!”因此“我们没有多收(钱),还少收了(钱)!”如果这话不是随口的“八卦”,解释也只有一个——“杀富济贫”。但不像,八成也不是。故这位纪检女官可能是“习惯性”火线演说。事后她又可能满脸涨红地对围着她的人说,“小样儿的,跟姑奶奶我忽悠,嫩了点!”博得一片叫好。她打不出“八卦掌”,只会抡“王八拳”,套路自创,自说自话,自娱自乐。    
    二○○五年十二月一日    
         
    


《习惯性八卦》 第一部分八卦的“八”,八卦的“卦” 

    (我自己的一个感慨)    
    在汉语的现成词组上加加减减,词组的褒贬色彩常发生改变。比如说,“乞丐”是一个词儿,在它的前面添加“职业”二字,它马上就变成另外一个词。接着做加法,我们在它的后面加上“升级版”三字,它就成了上周被媒体一再曝光、令人震惊的那张照片——用英文乞讨……如你所知,面对“乞丐”、“职业乞丐”、“职业乞丐升级版”这样三个看似近义     
    的语词,我们的感受复杂暧昧,说不清。那就不说罢。    
    比在现成词组上加加减减更歹毒的,是比喻。前些日子,姚某与李某茶馆相遇,接谈颇洽,李问姚曰:“请教贵姓?”    
    姚曰:“姓姚。”李曰:“可是不祥之兆的兆字,旁边着一男盗女娼的女字?”姚见其语谑,亦转问之,答以姓李,姚应声曰:“可是棺木之木字头,下头绝子绝孙之子字耶?”……在这则出自《笑林广记》的笑话中,比喻的“毒药”属性昭然若揭。    
    褒贬之外,在现代汉语中,哪怕与形容、比拟、夸张、拟人、比喻等繁多修辞手段绝交,一味老老实实,仅用名词,化了妆的或褒或贬照旧隐含其中。那天,在MSN上聊天,一家伙总结地说,2004年他开始迷恋考据名人祖籍且成绩斐然——据其考证,名人赵老师祖籍在江西上饶,名人余教授祖籍在河南开封,名人牛演员祖籍在安徽蒙城……    
    如你所知,这其实是一组包装过的笑话——它貌似考据,实则八卦——在那组貌似平和的“考据”中,隐藏着尖锐的不屑与揶揄。江西上饶、河南开封或安徽蒙城均不过寻常地名词,可当它们被镶嵌到那个别有用心的笑话中后,已成为一种暗喻,一种调侃,一种被压缩到极至的时评。它不够直白,还有破译般的猜谜麻烦,但其鲜明爱憎一望而知。    
    可见只需有心,在现代汉语中,不仅字、词、句、篇都是学问,而且都是情感。昨天晚上,电话向朋友约局,那家伙连婉拒都懒,直接推辞,说正忙年终专稿。问其创意,称他们一伙儿将2004年归结为了“八卦元年”……通话当时,手机信号极差。我大声嚷嚷:哪个“八”哪个“卦”?对方不耐烦:“废话!八卦的‘八’,八卦的‘卦’!”而这个不耐烦在我看已有十足绝妙——它证明了八卦日渐深入人心,也印证着面对八卦、身陷八卦时我们的无力自拔直至不想自拔。    
    买到艾柯随笔集《智慧女神的魔法袋》后,我如获至宝。书中有篇妙文,叫“八卦是非常严肃的”。该文主旨除“神话其实不过陈年八卦”之类的大胆假设外,艾柯的奇谈怪论也让我看明白一件事,那就是,其实,八卦这玩意儿是矛,也是盾,是标靶,也是子弹,是无聊,但也有被我们认真、严肃、富于创意对待的可能……    
    因为只见文字,不见舞台,念书时的“戏剧文学”课枯燥无比。不过,尽管如此,《茶馆》终场时,老板王利发用沙哑嗓吼出的“我爱国啊,可谁爱我啊”那句台词,至今想起,还是有点儿让人心颤。在我的想像中,老舍先生自尽于太平湖那晚心里反复回响着的,该就是这句词儿……是啊是啊,这当然无从考证,不过,你能猜出,我这十足八卦的联想其实不过是在宣泄一种悲伤。很悲伤。


《习惯性八卦》 第一部分好了吗?还没呢

    好了吗?还没呢     
    黑泽明一部影片的片名)    
    那天,天儿不错。在清晰的电视图像中,一辆土黄色的坦克车轻而易举将萨达姆雕像扳倒。断裂从萨达姆的头部开始。断裂的部位很整齐,不细看,好像萨达姆果真被“斩首”……美国人说话算话。既名之为“斩首行动”,果然就“斩首”。不过,萨达姆本人及其核心成员们已被一网打尽?还没呢。那天,全场气氛有点怪。不仅所有颁奖典礼的嘉宾大都素装     
    出席,而且,原本与奥斯卡完全接轨的所谓“星光大道”也临时更名为“爱心大道”。大道本身不做任何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