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会有日后的1000元、2000元……5000元、8000元!特将此文写在前面,彼此共勉! 陈大为 于北京上岛咖啡屋2004年8月28日夜
《毕业那天我们一起失业》第一部分序
记得过去读书的时候,报刊文章批判西方资本主义的腐朽,其中论据之一就是:大学生毕业就可能失业。用当时中国人的思维方式确实很难理解这样的社会现象。因为当时的中国大学生,是被当作国家的精英来培养的。上学时非但不用交费,而且还可以享受助学金待遇;毕业时不用自己跑腿费口舌,没出校门,国家和学校就已经给找好了单位,安排好了工作。在当时的中国人看来,西方国家简直是在浪费资源和糟蹋人才。没有想到,现在我们也面临同样的问题:大学生毕业就可能失业。如果抛开意识形态的视角问题,我们应该承认这样的事实:大学生毕业找不到工作并不一定是资本主义国家的专利。只要是实行市场经济,劳动者的供应和需求就不会是始终平衡的,其中也包括具有大学文化水平的劳动者的供应和需求。这是因为,社会对劳动者需求的数量和质量,总是随着市场的变化而发生波动,但高等院校培养人才需要一定的周期,几年前制定的人才培养规划,等到学生毕业时便可能会遇到市场不同程度的变化,因此在人才的供应和需求方面,会出现时间和空间上的错位,会有相当数量的大学毕业生找不到或暂时找不到工作。这种现象在高等院校不断扩大招生的情况下更甚。既然毕业就可能失业,那么对于大学生而言,求职路上的曲折艰辛以及职场上的激烈竞争,就成为了职业生涯发展中无法回避的必修课程。陈大为的书稿《毕业那天我们一起失业》,是面临毕业求职人生课题的大学生们的好教材。我与陈大为先生并不相识,通过我的同事相托,让我为书作序。拿到书稿后,我细细翻阅,不禁被深深吸引。首先,《毕业那天我们一起失业》一书,对于困扰大学生求职的主观因素的分析十分准确到位。例如,缺少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求职面试不得要领、对就业地域选择的狭碍性、对职业收入不切实际的期望等等,都是影响大学生求职的重要原因,我想,大学毕业生如果能从自身的观念和行为上有所改变,顺利就业应该是不难的。其次,《毕业那天我们一起失业》一书所采用的理论框架科学严谨,生涯规划学是近年来在国内外较为盛行的一门学科,是建基于心理学、社会学和管理学之上的理论知识体系,科学地揭示了职业生涯规划中具有决定性意义的要素,如“社会行业发展轴”、“宇宙点”、“塑造轴”、“性格轴”、“动态目标”和“健商”等核心概念的确切定义,对于求职大学生准确定位社会需求和定位自己的目标,顺利寻找到称心如意的职业,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最后,也是最值得称道的是,《毕业那天我们一起失业》一书的文字十分清新自然,虽然谈的是人生的严肃课题,但言语中却始终贯穿着亲切、轻松的风格,作者采摘来自自己及身旁人们生活中的点滴故事,用谈心式的话语叙述出求职过程中的成功和失败、愉悦和艰辛,使读者在不经意中得到点拨和启迪。鉴于上述特色,我向面临毕业的大学生们推荐陈大为先生的新书——《毕业那天我们一起失业》。史柏年 2004年8月于北京
《毕业那天我们一起失业》第一部分第1节 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十大弊病
我该找什么样的工作?我该要多少薪金?在招聘会中我为什么迷失方向?我的期望值很高吗?用人单位为什么说“很难找到合适的毕业生”呢?……新年伊始,仅北京市的一次求职招聘会,参与求职的人数就达五万余人。可见,作为由往、应届求职毕业生构成的职场买方市场正在日渐形成。每年有如此众多的人面临着职业选择,他们由于缺少职业定位,盲从、困惑、从众的应聘者不断增加,使得“毕业等于失业”成为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因此,针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便应运而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部长郑斯林2004年6月在京说:“今年我国高校应届毕业生280万,比去年又增加了68万人。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将努力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力争应届毕业生在9月1日前就业率达到70%以上。”但是,在我国所指的“就业率”,与西方发达国家所指的“就业率”有所不同。如果在美国,一位梦想成为教师的大学毕业生,最初在就业时可能会因为种种原因无法找到与教育系统相关的职业。因此,即便他成为了大公司的程序员、会计、法律顾问抑或销售经理……只要他的职业定位仍旧是做一位教师,那么,他便仍不算是最终就业了。所以,在美国对大学生就业率的统计分为:初次就业率和最终就业率,而在我国却将两者合二为一了。正如我最初的职业定位是“主持人”,而现在却成为一位企业管理者,对于我想从事的行业来讲,也许就是一种人力资源的流失。对于我现在所在的职业岗位,也许又多了一位“在其位不谋其职”的成员。因此,如果按照美国的就业率的习惯统计,我还不算是最终就业了。谈及现今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我不禁想到了我的一位采访对象——张小平。曾有朋友告诉我,联想集团最大的分销公司——晨拓公司2002年的销售业绩是三四个亿,这一切几乎都是执行副总完成的,而且还是一位女士,很有传奇色彩。听到这里,我心中不禁在想,“张小平经理刚刚30岁,她一定很有家庭背景,要么便是名牌大学的高才生。”然而当我第一次见到张总,很难想像这样一位年轻靓丽、倾国倾城的女孩儿竟是指挥数百人,销售业绩达三个亿的副总经理。有谁又曾想到,她却来自偏僻的农村,而起初竟是晨拓公司的前台接待,更不用说是出自名牌学府了,仅仅是一所民办大学的专科生,6年后,竟能成为叱咤中关村的联想销售第一人。就是这样一位销售人才,在最初就业时也是受尽苦难。在人潮涌动的海淀区,大街上随便走过去三个人,就有一个是名牌院校的高才生,一个民办大学的专科生,又怎么能有其立足之地呢?但当时的张小平不相信眼泪。于是她便买来了很多有关人才招聘的报纸,当时也不知道自己究竟适合做些什么,既没有名校的文凭,又不知自己具备哪方面特长,所以找起工作来就更加难上加难。她每天都不知疲倦地四处奔波,几个月下来,不是因为学历太低,就是因为没有工作经验而被拒之门外。“你先回去等一等,如果三天后还没有答复的话,你就另寻高就吧。”“虽然公司没有这方面的要求,但并不代表公司一定要录用这样的人,你还是先回去等一下吧。”……一次次希望来临,一次次又是失望相随。终于在1993年,22岁的张小平找到了北京运通营销策划有限公司,她表示:“如果公司肯录用我,我可以郑重承诺:第一,我做不出业绩不要任何报酬,如果我做出了业绩,公司适当给我一点点回报就够了;第二,我可以不计工作时间,只要公司需要我可以随时随地赶到;第三,我可以不计工种,只要是公司的活无论多累多脏我都愿意做;第四,公司如果觉得我不合适的话,可以没有任何理由地将我辞退。”部门经理站起身笑着说到:“明天早上8点准时来这里上班吧。”
《毕业那天我们一起失业》第一部分第2节 大学生就业缘何如此艰难
《毕业那天我们一起失业》第一部分第3节 来自新世纪的生存压力
在此不妨实实在在地为大家算笔账,以北京为例,每年北京市的应届毕业生的人数居全国之首。据市统计局的统计显示:2003年,北京市市民的月平均收入约为1300元;而应届本科毕业生的月平均收入也仅有1600元。但是北京市的总体消费水平又居全国前列,如此大的生存压力,对于一个刚刚走出“象牙塔”的毕业大学生来说,压力是不言而喻的,我们来粗略地算笔账: Ⅰ 购房款 有句老话,“人无足不立”,大多数人一辈子辛苦奋斗不也就是为了使自己拥有一个家吗?住房对于所有人来说是人生的一件大事,然而现在的房价对于一般工薪阶层来说真可谓是“天文数字”。 北京市的房价,2003年比2002年同期上浮10%左右。例如,在北京城乡结合部的楼盘平均房价约为4000元/平方米,70余平方米的房子至少也需要30万元,这还不包括装修的费用。如按应届本科毕业生的平均收入1600元/月计,去除个人的开销,每月能剩余600元已经算是简而又简了。如此算来,如果我们不去依靠父母一辈子辛辛苦苦的血汗积累,那么大约需要14年才会拥有自己的房子,就算是两个人同舟共济各自分担一半,也需要7年,此时从24岁毕业到入住“行宫”,我们已经31岁了。 Ⅱ 婚姻费用 一个人如果有了家庭,人生才算是完整的,尤其是女孩子。有了房子的你最终还得步入婚姻的殿堂。清末慈嬉皇太后过60大寿花了60万两纹银,我们大婚的费用就按6万元计算,去除礼尚往来的账,估计3年又过去了。此时,我们34岁。 Ⅲ 育子费用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作个不恰当的比喻,如今养育一个孩子与养一部车的费用是大抵相当的。每月按1000元计算,到孩子大学毕业,父母共需支付各项相关费用约为29万元。 Ⅳ 车款 结了婚,有了家,为了提高生活质量,提高工作效率,首付一辆车是不为过的。这样算来两年的积蓄又“付诸东流”了。此时,我们36岁。 Ⅴ 还贷费用 房贷十五年30万元、车贷五年8万元、孩子的抚养费用29万元,外加我们对双方父母堂前尽孝的赡养费用……接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