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野趣随笔-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不知道为什么有人要将“狗熊”与“英雄”对立起来?狗熊又称“黑
熊”,在我国特有猛兽中,它是我最喜欢的英雄。

黑熊体格粗壮,浑身黑毛,胸前有一条月牙状白纹。可以直立行走,
站起来仿佛一座铁塔,威风凌凌。所以人们形容身材魁梧的人往往说他“虎
背熊腰”,或者干脆比喻成“象一头大黑熊”。

大的黑熊,古书上称“罴”。民间则叫“人熊”。闽北山区流传着许多
关于人熊的故事。据说人熊碰到人时,总是非常高兴,抓住人的双手格格笑。
所以过去人熊出没的地方,人们上山常带两根竹筒,一碰到人熊就套在手腕
上。等它笑得眯起了眼睛睡去,赶快抽手脱身。有经验的人告诫我说,人熊
要是追来,你千万不敢往山上,而要往山下跑。人熊头上的毛发很长,往山
下跑要低头,眼睛就会被毛发遮住看不清。事实上,人熊往山下跑不方便的
原因,并非头发长而是后腿长身体重,下坡跑快了容易摔跟斗。

话是这么说,我在山区三十年,从来没遇到过人熊或者其它的野生熊。
就是终日在山上奔走的农民,也绝少碰到。前一阵有些所谓的探险家,将人
熊揣测为野人,还一本正经地到深山老林里搞什么考察,我以为实在无知可
笑的很。

民间还有不少关于人熊或者说黑熊伤害人的传说,绝大多数仅是传说
而已。黑熊的外貌看来凶恶,性情并不凶猛。动物学家将它归为食肉兽,实
际上它并不象豺狼虎豹之类猛兽依靠捕猎食草动物为生。最多就是掏掏鸟
窝,抓抓河鱼,捉捉昆虫;一般情况下它吃素,啃竹笋,咬板栗,掰玉米,
挖地瓜,等等。当然,有时也会偷吃蜂蜜,但也老被蜜蜂叮得抱头乱窜。一
般情况下,它从不主动侵犯人类。一份小报上报道说,有位妇女被一头大黑
熊抓住,压在屁股底下,撕破了脑袋脸皮,最终依靠智慧从熊掌下逃生。

我想这也不过是传说之类。野生熊见了人,躲还来不及呢。恐怕它的
心情与那位妇女见了熊时一样害怕,误以为人要伤它,自我防卫而已。它要
真心吃人,十个妇女也逃不掉。

所以,从来只听说老虎吃人,狼吃人,就没听说熊吃人。

黑熊不乏勇气,敢向山林之王老虎挑战。民间就有黑熊斗老虎的传说:
一回二回把老虎打的落荒而逃。只是因为太过憨厚,人家躲起来休息它却花
许多力气打扫战场,最后被打败了。然而败的何等可爱,何等豪壮!所以古
人常常形容勇敢善战的军队为“熊罴之师”。一些武士将黑熊的形象作为旗
徽,某些民族很自豪地将黑熊作为本族的图腾。

黑熊也很聪明。在大型猛兽中,它的智商最高,最懂得与人类搞好关
系。你看它在马戏团里的表演:骑车,挑花,走钢索,投球,吹号,甚至与
人摔跤,。。,都是一些高难度复杂动作。在动物园里,它懂得讨好游客,
会做一些滑稽动作向人要东西吃。难怪乎在俄罗斯和东北一些人家,喜欢养
黑熊看家,它对主人绝对忠心耿耿的。只是因为肚子太大,有时又好心干蠢
事,所以不象狗那样成为人类普遍的宠物。正因为黑熊有这些特点,它也就
和近亲动物熊猫一样,成为孩子们最喜欢的动物之一。

尽管如此,黑熊却未能逃脱种族濒危的命运。在我国,由于自然生态


破坏严重,野生黑熊为数已经很少,所以国家把它列为保护动物。可是因为
黑熊一身是宝。熊肉可食,熊皮是珍贵的毛皮,熊掌是著名的山珍,一只就
值上千元人民币,熊胆汁价逾黄金。这就引得一些贪婪之徒,不顾国法,滥
捕滥杀。前不久,我还目睹了一幕这样的黑熊悲剧。

那是在武夷山下的一个村庄里。一只黑熊关在一个极其窄小的铁笼,
它的全部活动就是只能前进或者后退。它的腹部,被人埋进一根金属管子,
管端接着细长的橡皮管,直通到笼下的一只玻璃瓶。瓶里有一些黄色的汁液,
原来那是熊的胆汁。可怜那黑熊被如此地困在铁笼中,浑身黑毛乱蓬蓬,没
有一点光泽,瘦成了狗样。也不知是愤怒还是伤心,见了我们就发出阵阵凄
厉的吼叫。主人面带喜色地告诉我们这只熊给他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它吃
的是地瓜,生产是黄金!据说这样取胆汁可以活两、三年,远比直接杀熊取
胆要合算得多。他因此还受到了表彰呢。

离开黑熊的时候,我的心沉重的象铅块。是谁,想出这样的取胆法子,
让它在痛苦中慢慢地死去?我叹息黑熊的悲窘处境,更叹息人性的残忍和愚
昧。都说熊掌如何如何营养丰富,熊胆如何如何包治百病,市场上一瓶熊胆
酒卖到上百元。但有谁见过吃了熊掌就长得身强力壮,虎背熊腰?有谁见过
喝了熊胆酒就长命百岁永远健康?要病照样病,要死照样死,只累得英雄威
风、豪爽憨直的黑熊,陪着受罪绝种罢了。呜呼,今日大黑熊,不再英雄!

消失的豺群

关于“豺”,辞海上的解释是:犬科。体较狼为小,体色通常棕红,尾
末端黑色,腹部和喉白色,有时略杂有红色。性凶猛,喜群居,袭击小型和
中型兽类,有时甚至能伤害水牛。豺往往和狼相提并论,用以比喻贪婪残暴
的人。因此在一般人的心目中,形象不佳。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豺和狼同是
食肉猛兽,习性特点却相差很大。

闽北山区有许多关于豺的神奇传闻。据我插队的那个闽北山村老农说,
豺是猎神的狗(一说为二郎神的狗,二郎神即是猎神),所以在食肉猛兽中,
豺最威猛。豺狼虎豹,豺摆第一!有豺出没的地方,狼呀虎呀豹呀一定回避。
豺一般是成群活动。有个老农说他年轻时见过最多的一群有几百只,密密麻
麻地布满整个山谷。豺的猎食方法很奇特。

捕野猪时先驱赶,等它跑不动了才开始进攻。专掏屁股。一爪进去,
抓出野猪的大肠头,迅速缠在旁边的树枝草丛上。野猪忍不住痛,拼命往前
窜,于是一下拉出肚肠而死。

豺很有灵性。一般来说,它与人类友好相处,从不主动进攻人;与狗
也称兄道弟,时常跑到村里混在狗群中嬉戏。但要侵犯了它,就会报复,这
个人的村庄就会遭殃。豺群几天几夜围着村子,大量咬杀鸡鸭猪牛棗不过不
咬人,直到你向它送祭道歉后才肯退走。所以当地人很注意与豺保持关系,
有经验的猎人从不打豺。老农们告诫我说,曾经有人打过豺,但是端起铁铳
一扣扳机,铳管就炸了。所以山上什么野物都可以打,就是不能打豺。

这些当然都是传闻。我在70 年代亲眼见过两次。一次是在春末夏初,


我和农民们在河滩上割麦子。河滩边缘上长着密密的茅草丛,有几头黄牛在
那里低头吃草。其中一头小黄牛蹦蹦跳跳。突然,草丛中跑出来两头红毛狗,
抬头望望周围后,一下扑向那头小黄牛,和它扭在一起。开初我感到很好玩,
叫起在旁埋头割麦的农民。那农民一看,就说是豺咬牛了。大喊大叫起来。
豺见人来了,只好逃走,等我们赶过去,小牛已经倒在地上。抱起来看时,
脖子上有几个牙印,鲜血直流,一会儿就死了。气得大骂,却已无可奈何。

另一次是在冬天,我和农民们在山上种树。傍晚时分,突然看到对面
山坡上窜出来一只野猪,后面五六只豺追赶。野猪东撞西冲,怎么也突不破
豺的包围。最后没办法了,只得屁股坐在地上,口吐白沫瞪着豺群。豺群见
状,一拥而上。野猪发出凄厉的尖叫,和豺咬成一团。我正不知如何是好,
一个农民拔出背后的柴刀,在山锄上使劲敲起来。

叮叮当当的响声,顿时震动山谷。豺们吃了一惊,转头看看我们这么
多人,很不情愿地跑开。我们追过去,那只野猪还没死,但是肚子上血肉模
糊,不能走动了。农民们抡起铁锄,七手八脚将它打死,扛回家称了称,正
好180 斤!

事后我问一个老农,把豺的猎物抢走,它会不会报复?老农笑笑说,
豺这东西很慷慨的,只要让它吃一口就可以把猎物拿走。它打猎也不限于野
猪,只要是食草动物,不管大小都吃。所以只要有豺群,野猪和其它食草动
物就旺不起来。

豺似乎也没什么经济价值。辞海上说它的毛皮可充褥垫等用,但远没
有虎‘豹的毛皮珍贵。豺肉无人吃,身上器官也不能做药。所以我以为猎人
不捕杀豺,不是怕它报复,而是不值钱。不象虎、豹之类浑身是宝,引得许
多贪婪的人滥捕乱杀。它也不象狼,老是偷袭人饲的禽畜甚至吃人,惹得人
对它仇恨万分,必斩尽杀绝而后快。

这样看来,既没有人去捕杀,也没有其它食肉猛兽争霸,豺的种群应
该要发展起来的。可是令人惊讶的是,如今闽北山区的豺竟差不多绝迹了!
去年我回到当年插队的山村时,与农民谈起豺来,他们异口同声地说,好几
年没有看到豺了,当年豺群满山满河滩跑的情景已不复存在。我有点不相信,
回城后特别到东方标本厂里委托厂长帮我买一只豺的标本来,直到现在一年
多了仍然没有弄到。据厂长说找了好几个老猎人,跑遍福建甚至江西浙江广
东,就是碰不到豺群,其奈之何?

老虎,濒临灭绝了;豹,濒临灭绝了;狼,所剩无几了棗据有关资料
介绍,美国红狼仅剩2‘3 头,欧州只有少数国家拥有狼,而在中国,如今只
在北方的偏僻荒原上才偶有狼群出现。现在,豺也濒临灭绝了。福建山林中
几乎所有的大中型食肉猛兽都濒临灭绝了。

虎、豹的濒临灭绝,早已引起科学家的重视,政府已将它们列入重点
保护的珍稀动物,关于保护老虎的话题和宣传十分热闹,为老虎而建立的自
然保护区和人工园林为数不少。狼的濒临灭绝,也引起了科学家的关注,关
于保护狼,引进狼群的工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