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生活心理咨询-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母乳喂养婴儿好
  有很多年轻的妇女,在分娩后都有这样一种心理,她们认为自己给孩子喂奶,会影响自己的体型的恢复,因此,宁愿用牛奶等奶制品代替母乳喂养。还有些产妇因自身的奶水不足,也不愿意想办法增加乳汁,而用代替品喂养自己的宝宝。
  那些不愿意用自己的乳汁喂养婴儿的妇女,不论基于什么原因和理由,都是一种错误的心理。母乳喂养好,这是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要求的。我国政府也向全世界承诺,要普及母乳喂养。各个医院、计划生育部门都在宣传母婴同室、母乳喂养的好处。
  母乳喂养好。这是因为母乳具有许多优点,含有大量的抗病毒的免疫物质,能保护婴儿的健康,同时,母乳喂养还可减轻婴儿的胃肠负担,易于婴儿消化吸收,不容易腹泻。另一方面,母乳喂养还可以给婴儿一种满足感和安心感,加深母子的感情和信赖。此外,母乳简单、清洁、经济,不容易发生过敏症,母乳喂养还可加快母亲子宫的收缩,使母亲产后恢复快。
  用牛奶等替代品喂养婴儿是无法与母乳喂养相比的。牛奶和其他奶制粉与母乳有很大的差异。例如,牛奶含维生素A,维生素D较少,而矿物质含量却较高。但是,因钙、磷等矿物质比例不合适,不容易使婴儿肠胃吸收。另外,牛奶或奶粉等奶制品,如果不经过高温消毒,也极易被细菌污染,牛奶还不能添加抗病毒的免疫物质。因而,母乳和牛奶及奶粉相比,优点是多方面的。为了婴儿的健康,母亲必须进行母乳喂养。
  母乳可分为四种。即初乳,为产后4天以内的乳汁;过渡乳,为4—10天的乳汁;成熟乳,为10天—9个月的乳汁;晚乳,为9个月后的乳汁。
  其中,初乳营养成份最佳,它含有的各种抗体最多,能保护新生儿娇嫩的胃肠道和呼吸道粘膜,免受各种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的侵袭,对预防新生儿的感染具有重要作用。因此,产妇应尽量给婴儿喂奶。到了晚乳阶段,由于乳汁的量和营养成份都明显减少,不宜继续喂养婴儿,此时,应给婴儿断奶。

婴幼教育非等闲
  当孩子出生后,除了细心的喂养、照料外,对婴幼儿的教育是不能忽视的。天下父母,无不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在将来的社会中成为有用之材。所谓“望子成龙”,“望女成凤”。
  教育的基础主要是在5岁以前奠定的,它占整个教育过程的90%。婴幼儿时期,是孩子一生当中身心发育最显著的时期,是孩子一生当中受教育和指导的重要时期。如果掉以轻心,放任自流,孩子的一生就有可能走不上正路。
  了解和掌握婴幼儿的心理发展,是进行婴幼!瞰育的前提。婴幼儿从出生到长大,其心理经历了一个复杂的过程,年龄越小,这种发展就越快、越明显。影响儿童发展主要有遗传与环境两个方面的因素。
  遗传因素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前提。正常的儿童都具有人类遗传素质,但这些遗传素质有一定的个体差异。比如,有的婴儿一生下来就好动,显露出外向型性格。而另一些婴儿却比较文静,显现出内向型性格。对于健康的儿童来说,环境因素对心理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不同的成长环境、教育环境,使儿童的个性、爱好、智力等产生比较大的差异。婴幼儿时期是心理发展的敏感时期,是各种教育的最佳年龄期。一般来说,2岁可开始学口语,3岁开始学数学,4岁开始学书写和学习音乐,5岁开始学习外语。
  教育好孩子,主要可通过下列一些方法:
  一是注意对孩子智力的开发,启发孩子的求知欲。幼儿的思维是具体形象的,难以理解抽象的东西。特别是3岁以前的儿童思维主要是在动作中进行的,没有动作就没有思维。父母要利用一些零星的时间,比如中午下班回来的时间,来启发孩子的智力和求知欲望。有一个3岁左右的孩子,在家里玩搭积木的游戏,年轻的妈妈要求他先想好一部小汽车的模型,然后用积木开始搭。可孩子因脑海中没有小汽车的模型概念,因而无法搭成。因为他脑海中不能形成抽象概念。他只能在搭的过程中遇到某些想法,才想到怎样搭。懂得儿童心理的父亲在孩子喜爱的活动中或对某一事物产生兴趣时,抓住时机,启发孩子多动脑筋,逐步培养孩子获得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孩子的抽象思维能力,使孩子变得更加聪明。
  二是加强对孩子的能力培养,即加强孩子观察力、记忆力、理解力、想象力和注意力的培养。同时提高孩子的智力。比如,培记忆力时,可通过生动、形象、喜欢的东西让幼儿记忆,在讲述时,要做到有声有色,有感情。并且要经常给幼儿布置一些任务,让孩子有目的地记住一些东西。在培养孩子想象力时,可带孩子参观博物馆,外出春游、散步等,让幼儿开阔眼界,认识周围环境和成人活动,丰富其生活经验和感性知识。做游戏,学美术、音乐等具体活动,也可激发孩子的想象力。
  三是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幼儿性格的初步形成,对孩子的成长具有深远的影响。而性格特征也不是短期就能形成的。儿童良好性格的形成,需要长期磨炼,通过社会环境影响和教育培养而形成的。培养孩子待人开朗、坦率、大方、热情,热爱劳动,责任感强,培养孩子的创造性和独立性。
  对于幼儿来说,家庭是其性格形成的摇篮,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启蒙教师。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生活在和睦美满的家庭环境之中,孩子就会活泼开朗,友爱合群。生活在文化气氛浓厚的家庭中,孩子就会有礼貌、举止文雅、兴趣广泛。生活在那些家庭不和、父母离异以及家庭不健全的孩子,则有可能形成孤僻、自卑的异常心理。
  目前,绝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家庭。为了下一代的健康成长,家庭和社会都有责任和义务将孩子教育培养成为未来的栋梁之才。

七、异常心理
  当今“热线”,林林总总,几乎数也数不清。国家之间,为了避免不必要的对抗,有“总统热线”;商家之间,为了产品迅速推向市场,有“销售热线”;纪检部门,为了端正社会风气,有“举报热线”;报社、电台、电视台,为了沟通广大读者、听众、观众,有“新闻热线”……热线之多,当数心理门诊、心理咨询部门,如“希望热线”、“滴扶热线”、“明明热线”、“知心热线”、“青春热线”、“心理救援热线”、“艾滋病求助热线”等等。因此,本章“热线心理”即“心理咨询热线”活动中的心理现象。这种心理现象是一种心理疾病,在我国往往有些单位部门的负责人不这样看,常常以思想问题和政治问题对病人加以苛责,导致病情加重。这些心理疾病可以大致上分为精神疾病、神经症和轻度情绪障碍这三大类,其中,精神疾病仅占1%,神经症占2%,97%都可以归于轻度情绪障碍。而轻度情绪障碍绝大多数无需药物治疗,或者只需少量药物辅助治疗,主要通过心理咨询,实施心理宣泄即可解决问题。
  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中,由于社会环境、家庭以及竞争所带来的各种各样的压力,个人心理不可能总是保持十分正常的心理状态。造成异常心理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在欧美发达国家,上至著名人物、达官显贵,下至市井百姓、普通人民,一生中大都有心理医师为其咨询。当前,社会变革日新月异,弱肉强食,适者生存,人的心理都不可避免地受到震荡。异常心理的出现,会给自己的事业、生活、健康带来不良影响,甚至直接影响人际关系,影响自己对事业、生活的决策,影响自己的前途。
  因此,个人必须随时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维护心理健康,调适异常心理,尤其是当异常心理出现时,通过心理医师的心理咨询、治疗或进行自我调适、自我治疗,以增强对环境和外界事件的承受能力。
  日常生活中,孤僻、易怒、固执、轻率、自卑、焦虑、多疑、嫉妒等异常心理随处可见,而且,不同的人在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时期都可能会产生异常心理。下面将分析一些典型的异常心理现象及其心理治疗方法,助你消除生活中的心理异常,使生命的航船沿着正确的航道前进。

异常心理的判别
  搞清楚什么是异常心理,首先必须给其下一个定义。从心理学上讲,异常心理是相对于正常心理而言的。所谓异常心理,简单地可称之为失常心理,或者称之为偏离正常心理。
  但是,从模糊理论的观点来看,人的心理是一个十分复杂的模糊概念,不应该简单地把人的心理区分为正常心理和异常心理,也就是说,不能简单地对一个人的心理下正常心理或异常心理的判断。在实际生活中,简单地下定义是有害的。例如,有一位少女,性格内向,平时不大喜欢说话,害羞。本来,这只是青春期少女的心理现象,可是班主任老师却给她下了一个性格孤僻的判断,说她心理异常。这可将少女的自尊心给伤害了,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其实,老师如果能正确理解和懂得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对那位少女进行性格方面的培养,效果是会比较好的。
  人的心理可用模糊学的模糊度的概念来进行描述和刻画。如果其心理模糊度趋近于零,则说明其异常心理越重;其心理模糊度反方向趋近于1,则认为其心理越趋向正常和健康。
  人的心理现象也可以从统计学来分析。所谓异常心理可看作是一种状态,即一种偏离平均数的状态。假定正常心理是指一种心理平均水平,异常则不一定含有否定的含义,也可以指高出平均水平的心理状态。如正向远离平均水平的高智商,则是一种优秀状态。然而,我们在这里提出的异常心理的概念,是侧重于社会角度来看问题,因而把异常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