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道教1-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道教长生成仙信仰却被他彻底抛弃了。
  他的卒年(康熙十九年,1680),诸书记载皆同,而生年则各执一词。其弟子吕守璞(号云隐)所撰《王昆阳传》谓生于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据此,常月寿为八十八。其徒孙范太清(号青云)所纂《钵鉴续》则力辩其非,谓生于明嘉靖元年(1522),据此,常月寿则为一百五十九。
  著作有《钵鉴》五卷,记述明清全真道史实。又有《初真戒律》一卷,收入《道藏辑要》。《碧苑坛经》收入《古书隐楼藏书》。


张清夜

  张清夜(1676~1763)为清代道士。初名尊,字子还,号自牧道人。原籍长洲(今江苏吴县)。少为诸生,博学工诗,又善书法。尝游历四方,至武当山太子坡,从余太源为黄冠。
  雍正元年(1723),溯江入蜀,遍览峨眉、青城之胜,先后居成都临江寺、惜字宫。雍正七年起,主武侯祠事。此后谢绝尘俗,涵习清虚,暇则展读《阴符经》。乾隆八年(1743),成都青羊宫重修告竣,县令重其高隐,请其出主青羊宫。清夜命其徒汪一萃代任,己则不时往来于青羊宫与武侯祠之间。越二年,青羊宫成为十方大丛林,一时道众闻声云集,清规复振。
  著作有《玄门戒白》《阴符发秘》,现存手抄本。《玄门戒白》作于乾隆八年,为告诫道士之语。以勉励道士〃尽力乎孝弟忠信,黾勉乎礼义廉耻〃为主旨。谓〃孝弟忠信,为三教之主宰;礼义廉耻,实列圣之纲维〃;〃须知大道出于纲常,纲常外无大道。广行方便,多积阴功,庶几修内丹者,龙虎伏而鬼神钦,专炉火者,魔障消而福缘凑〃。表现明清道士强调三教合一的普遍思想特点。《阴符发秘》成书于乾隆十九年。
  主要以内丹之义解《阴符》,谓前人将《阴符经》之〃阴〃作〃暗〃字解,〃谬矣〃,〃乃'时'字之义也〃。谓《阴符经》之〃经旨〃,全在〃时动知修〃四字。〃夫时动者,即天人合发之时也。故时之动,介乎先天、后天之际,作圣作凡之间,或因其时之动也,则情扰乎其中,变先天为后天,此时动必溃之诫也;或因其时之动也,能运我自然之杀机,可以返后天为先天,岂非万化定基之始乎!至于知之者,即是知此时之动机也,修之者,即于机动之际,及时下功行,一得永得之道也。〃据传张清夜还著有《潭东集》,但迄今未见。


娄近垣

  娄近垣(1689~1776)为清代正一派道士。字三臣,号朗斋,又号上清外史。松江娄县(今上海市松江县境)人。祖与父皆为道士。自幼出家龙虎山,拜上清宫提点周大经为师,尽传其五雷法及诸家符秘。清雍正五年(1727),随五十五代天师张锡麟儒入京,奉命礼斗祈雨。八年,据称因治雍正帝疾有验,封四品龙虎山提点、钦安殿住持。后随雍正学佛典,著《性地颂》等诗。雍正十一年,谕修大光明殿,赐其居住,封妙正真人。乾隆继位,封通议大夫,食三品俸,带管道录司印务,住持北京东岳庙。一时京华冠盖,竞与往还。当其五十岁生辰时,王公大臣纷纷赠诗,后辑成《知非赠言集》。
  不喜炼气养真之术,据《啸亭杂录》卷九载称,他认为〃此皆妖妄之人,借以谋生理耳〃!先恭王延至邸,问其养生术。
  真人曰:〃王今锦衣玉食,即真神仙中人〃。因席上有烧猪,真人因笑曰:〃今日食烧猪,即绝好养生术,又奚必外求哉!〃
  著作有《南华经注》一卷,《御选妙正真人语录》一卷,《重修龙虎山志》十六卷,删定《黄箓科仪》十二卷,校订《先天奏告玄科》一卷等。清代正一派道士有著作传世者不多见。道士中能以文字入清世宗《御选语录》者,唯娄近坦一人。其《语录》有会归三教及阐述内丹修炼的内容,可见他之所学不囿于正一派。其《重修龙虎山志》亦编排有序,文字流畅,表明他确是能文之道士。


刘一明

  刘一明(1734~1821)为清代著名内丹家。号悟元子,别号素朴散人。山西平阳府曲沃县(今山西闻喜县东北)人。龙门派第十一代传人。其所著《会心内集》自述云:年十七(乾隆十五年,1750),身患重病,百药不效。次年赴甘肃南安养病,愈医愈重,喜遇真人赐方,沉疴尽除。十九岁外游访道。二十二岁在榆中(今属甘肃)遇龛谷老人授以内丹秘诀,遂师之。此后,为求参证,居京师四年,河南二年,尧都(今山西临汾县南旧平阳县,为古之尧都)一年,西秦(今甘肃靖远县)三年,来往不定者四年。十三年间,三教经书,无不细玩。然于疑难处,总未释然。乾隆三十七年,复游汉上,又遇仙留丈人,经其指点,十三年疑团始被解释云云。后半生一直隐居甘肃榆中县栖云山、兴隆山修道,设坛传教,著书立说,成为晋、陕、甘、宁一带颇具影响之全真龙门派道士。
  他精通内丹、《易》学,兼通医理,撰著有《周易阐真》《悟真阐幽》《修真辨难》《象言破疑》《修真九要》《阴符经》注等,以发挥内丹之道。后被辑为《道书十二种》,流传颇广,为清代内丹学一大家。又撰有医书《沙胀眼科》行世。其内丹学具有浓厚的三教合一思想。其《指南针序》以中正之道为〃贯通三教之理〃,谓中正之道,〃在儒谓之中庸,在释谓之一乘,在道谓之金丹。〃他撰《周易阐真》《孔易阐真》,以易学论金丹,以金丹释儒门易学。其《修真辨难》称:〃大学中庸,俱身心性命之学,其中有大露天机处,特人不自识耳。
  至于赞易十传,无非穷理尽性至命之学。〃故其内丹理论中,颇多融合儒释、特别是理学思想的言论。
  刘一明对内丹学的阐发颇为全面。主张性命双修,循序渐进。分丹法为上中下三等,分药物为内外,谓内药生于自身,为元性,外药乃虚空中真一之气,为元命,并采理学之说,谓性分天命之性与气质之性。对《参同契》《悟真篇》《阴符经》等的注疏有独到之处,对火候的分别尤称细微,但其说较伍柳一派为隐晦。


闵一得

  闵一得(1758~1836)为清代著名内丹家。字小艮。道名一得,自号懒云子。浙江吴兴(今湖州市)人。龙门派第十一代传人。二十岁左右礼全真龙门派第十代高东篱(名清昱,字东篱)为师。乾隆三十三年(1768)高东篱逝世,又以师礼侍高东篱弟子沈一炳(号轻云),为龙门派第十一代。
  后服官滇南,在此期间,曾于乾隆五十五年(或云五十七年),访云南鸡足山鸡足道者(月支人,拜王常月为师),得受其西竺斗法。在此前后,又与鸡足道者之徒裔金怀怀(王清楚,云南人)、白马李(李清纯,湖北江夏人)、李蓬头(名字、里籍不详)辈相往还。约于乾隆末年去官归吴兴,隐金盖山,主持纯阳宫,并从事著述。
  著作颇丰。嘉庆间撰著《金盖心灯》八卷(约成书于嘉庆十五年),卷前,首列《道谱源流图》,以老子为道祖,以吕岩为道宗。在吕岩之下,分列刘海蟾、张伯端至白玉蟾等南五祖之传系,和王重阳至北七真之传系;继列龙门派第一代至第十四代之传系。全书以六卷篇辐,重点记述龙门派第一代至第十四代传人的事迹,人各为传,共九十九人,加女道,共一百零六人,后两卷为金盖山名贤、高人、善士、高僧等之传记,共六十四人。所据资料,主要有王常月所纂《钵鉴》、范青云所纂《钵鉴续》,以及陶石庵所纂《金盖云笺》等。是研究明清龙门派的重要参考资料。道光中,又编纂《道藏续编》,内收明清内炼著作二三十种(包括闵一得自撰者)。又纂《古书隐楼藏书》,收清人和自撰的内丹书三十八种。以上二书是研究明清道教内丹学的重要参考资料。
  傅金铨傅金铨为清代著名道士。字鼎云,号济一子,又号醉花老人。江西金溪人。据其《心学》自序末署道光二十四年(1844),和朱虎臣为其诗画题词有〃皤然一老得得来〃、〃八十读书有神解〃等推测,约生于清乾隆三十年(1765)左右。
  享年八十以上。
  阿应麟为傅金铨《杯溪录》作序时,曾叙及他的事迹。中有云:济一道人〃以孝行闻乡里,居善亲,与善邻〃;并〃自言受训于纯阳吕祖,应八百之谶,首先忠孝,若尧舜禹文周孔,道统相承。为君止仁,为臣止敬,为父止慈,为子止孝。
  各止至善,即各证厥修矣。……其平居训俗,多功德之谈〃。
  其所著《道海津梁》中,对净明忠孝教义多所阐发。认为〃欲学神仙,先为君子。人道不修,仙道远矣。人道是仙道之阶,仙道是人道之极。不有人道,安求仙道!正心修身,徙义崇德,此庸行也;孝弟忠信,忍让慈惠,此庸德也。庸德之行,庸言之谨,真学志士,必自此始〃。同书又谓:〃出世必基于入世,欲求出世之功,先讲入世之道,儒其大宗矣。〃
  以上说法,实是对刘玉净明教义的阐发。据此,傅金铨乃净明道流裔。
  曾游历江西、江苏、湖南、四川等地。于嘉庆二十二年(1817)寄居四川巴县,设坛传教。据《巴县志》卷五所载:
  〃从游者众。其门下最知名者,有临川纪大奎,时官合州(今四川合川县)知州。〃又有弟子周鸾书、姚一智等。
  著作有《道书十七种》传世。其中除收自撰著作外,又收有明、清时人著作,或照书辑录,或加己注。甚至收有元代净明道祖师刘玉的《玉真语录》,署名《樵阳子语录》,这是其他资料未见的名目。其自撰著作中,既有阐述净明教义与会合三教理论的篇章,又有阐述内丹旨义的专文,还有少数诗词,是研究清代道教思想的重要资料。
  傅金铨多才多艺。前举阿应麟《杯溪录·序》云:〃道人淹贯经史,工词翰,解声律,善画能琴,俊绝一时。〃阿应麟作广丰县(今属江西)知事时,曾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