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的这个解释让笑声更多了,就是酷爱动漫的日本人都不相信会有多少疯子这样改装汽车,也许一百个人里都找不出一个。明白这个道理的他们就更加对我的新车好奇不已,难道说我真的造出了一辆卡通主题汽车?想当初我在见到这个车型的时候,也曾经不相信会有人用动漫的手法去设计外形,但是看看后世在马路上穿梭的它们,我又不得不由衷的佩服那名突破了传统的设计师,这当真是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你们一定知道熊猫是中国的国宝,因为它天生一副可爱的造型受到了全世界的喜爱,那么我的另一个产品又怎能和这个生来就长着一张卡通脸的动物失之交臂呢?所以我的另一款车就是专为年轻人打造的城市精灵――熊猫!”
当帷幔唰的一下子就剥离之后,人们看到了一个通体白色,却有着两个黑眼圈,看上去还有点“斗鸡眼”的前车灯,车头犹如一张傻笑的大嘴,最搞笑的就是酷似卡通熊爪的尾灯。这一切无不让在场的人瞠目结舌,所有的观众中只有贞子的反应最快,她不顾公共场合的形象,三步并作两步的跑上台,然后抱着像熊耳朵的反光镜。
“风哥哥,你把它送给我吧!”
这个举动并没有引起在场观众很大的议论,因为谁都看得出来这样一辆汽车对孩子以及女性的巨大杀伤力,我在介绍中说是为年轻人开发的,其实倒不如说这是一款不折不扣的女性化汽车,对于年轻的白领女士有着极大的诱惑,而且车型小排量也小,对于停车不便的商业区来说还有着很好的停靠优势,从任何一个角度看,这都可以算得上是1997年的新锐设计。只是日本人很郁闷,在他们看来自己这全民看动漫的国家竟然没有一款与之对应的汽车,还真是有失自己动漫加汽车双料强国的名头。
不管怎们说,在今年的东京汽车展上,我都是一颗耀眼的新星,不仅因为我设计了划时代的环保动力系统,还因为我开创了小排量汽车的新篇章,谁说小排量就是平庸的代名词?至少我证明了在这种车型上也能做出让人侧目的成就,更因为我将“熊猫”的生产线放在了国内,导致它的国内零售价不足八万人民币,这还是豪华配置的价格。所以它以不足一万美元的身价让全世界都看到了我是如何将中国制造的优势发挥到极致的。我们在同样的品质保证下做到了其他厂商不具备的成本优势,结合我在微电子方面的成果,可以说天下集团在刚刚步入汽车行业的时候就开了一个好头。
小丫头当众索要汽车的新闻随着发布会的结束而传遍了世界,国内的媒体对我一口气推出两款汽车也着实的惊讶不已,他们早就听说因为国家不给发放许可证的原因我将汽车组装线建在了俄国,但是当所有的人都知道我要制造汽车之后,却没发现我早已在国内同时建设了另一座组装厂。等有关部门发现我“暗度陈仓”之后,却又因为木已成舟,再加上各种潜规则而只好睁一眼闭一眼,毕竟一座大型工厂已经建设完毕,工人们也在培训之中,如果这时叫停只会损伤当地政府的利益。这本是很过国内民营汽车厂的起家规律,包括那个“熊猫”的真正主人在内,都是靠着这种先斩后奏加当地保护主义的路线才得以生存下来的。我只是没想到有一天我也要用这种方法偷偷摸摸的建工厂。
“好车我见得多了,所以你这‘中华’倒也不让我吃惊,唯独让我感兴趣的,就是你说的那种更换燃气的方式。”觉得自己女儿很丢脸的宫城私下里总是不想承认我的汽车优秀。
的确,毕竟日本也是汽车大国。就算我将原版的“中华”进行了改良设计,车体空间变得和欧美车型不相上下,可日本也不是没有主打欧美市场的汽车,只是他们没想到自己一直搞不定的发动机仿制计划,在我这里竟然如此简单的就完成了!不仅如此我还进行了减排改良,这让原厂都没办法索要专利费。所以很多日本人包括日本的官方媒体都在惊叹中国人仿制手段的高超。
“其实也没有多么复杂,我只不过就是将家用液化气罐缩小了以适应后备箱的空间,并且将单一罐体改成了多罐体而已,其实这要牺牲车子的运载能力。”对于自己人我还是要实话实说,烧气的汽车也不是新鲜东西了,二战时就出现过应急改装,咱们建国后因为缺少石油也用过一段时间,但是它天生的不如石油效率高,而这个概念再度兴起并不是因为环保意识,而是因为石油价格上涨。
宫城对我的谦虚不以为然:“原理很陈旧,但是你做了创新,这种创新才是我看重的地方,要知道这对于一个没有石油的国家来说有着非凡的现实意义。因为你让加注气体变得很简单。”
就在我打算听听他有何高见的时候,口袋中的手机突然响了起来,我诧异的看看宫城,要知道我的手机号码可不是谁都知道的,究竟是谁会在这个时候给我打电话呢:“喂,是我。什么……”
…《重生之穷济天下》'交代一下'(第五百一十七节、风雨飘摇(五))
(如果章节有错误,请向我们报告)
:交代一下
'章节32':第五百一十八节、葬礼风云
………………第五百一十八节、葬礼风云………………
“今天,我们聚集在这里,来为这位伟大的人送行……”
朗朗晴日,婆娑树影。在这难得的好天气里密集的人群围着一个不足两平米的土坑。坑前站着一个表情肃穆的神职人员,据说还是当地的一位主教大人。我因为身份的原因站的位置比较靠前,这让我能在低头不语的时候仔细的审视着不远处那简朴的棺材,耳边除了那缓慢的悼词之外,还不时的能听到轻声的抽泣。
“……虽然他并不是上帝的孩子,但是他的行为证明了博爱是不分种族、信仰、国籍与肤色的,所以万能而仁慈的主也一定会接纳他升入没有哀伤的天堂。请让我们最后一次为他送别,送别这个在漆黑的夜晚举起火把照亮夜空的人,任何一种词语都不足以形容他的伟大,即便受到魔鬼的恐吓与恶毒排挤,也没能摧垮他坚强的信念。在他的面前,狰狞的魔鬼们都要被他的光芒所慑服,在他的庇护下,上帝的孩子们找到了生存下去的希望。通过他我们明白了高尚的道德究竟是何物。但是当我们怀着感恩的心要报答这位恩人的时候,却发现他早已消失在人群之中,从不吹嘘自己创造了多么伟大的义举。现在让我们在心中为他祈祷,祈祷这个受人敬重与爱戴的人在天国找到永恒的平静……”
全体参加葬礼的人都表情肃穆的垂下了头,而我的心中则一直有个疑问,这些教会的家伙是不是和政委学的同一个专业?或者说他们这两个完全不同的职业有着某种必然的联系?要说这悼词也让人感慨。表面上似乎只是一个牧师自大的在那里喋喋不休,可细一琢磨,什么叫:“虽然他并不是上帝的孩子……所以万能而仁慈的主也一定会接纳他升入没有哀伤的天堂?”既然都知道死者不是你们的教民却又强行的将人划入到上帝的地盘里!难道宗教之间也流行抢夺人才?还是说这个身居高位的家伙不自觉或者干脆就是故意的在宣传白人优秀论?如果是我来撰写这篇悼词,估计能更加煽情一点,不过这里是人家的主场,有时候我也要注意一下现实的环境。
看着眼前那明显西方风格的棺材,我知道躺在里边的老人并不在乎这些,否则我一定会为了尊严与信仰大闹葬礼不可。其实这对于他来说可能真的是一种解脱,一个海外的游子,纵使曾做过光耀世界的伟大事迹,可思乡与对祖国的热爱却丝毫不减。改革开放后曾几次回到故乡,也为家乡的建设出力不少。可说到底他依旧是一个无法回家的孩子,现在又要葬在这异国他乡,身边只有一些国籍不同邻居为伴。按照中国人的观念,称其为客死异乡也不为过。但是再看看前来送行的这些人,他们全都是在得到消息之后自发的来到这里,为的只是陪着老人走完人间的最后一程。这其中有尚显稚嫩的幼童,也有坐在轮椅上需要照料的耄耋老者,有普通的工薪阶层,也有身价亿万的富豪。但是他们都有着一个相同的身份――何凤山犹太人!
何凤山博士在1997年的秋天安详的走了,在美国的洛杉矶96岁高龄的老人终于走完了这并不平坦的人生。不过在我看来,有一件事情和上辈子相比是值得欣慰的,那就是在今天的送行人群之中,台湾当局为了攀上这天大的面子,终于派出了高规格的治丧团队前来吊唁。地下躺着的这个老人曾经数度受到他们的排挤,也因为自己的刚正不阿遭到了不公正的待遇,谁想到晚年却因为我而让尘封的往事大白天下,这时才想起来给自己脸上贴金的台湾当局就算捐弃前嫌的要与老人修好,可这龌龊的嘴脸却又如何遮掩呢?不可否认,一开始我除了寻找英雄的事迹之外,还抱着一种给海峡对岸添堵的心情在其中,上辈子的历史中,老人的葬礼没有犹太人前来送行也还说得过去,毕竟何博士为人低调,那时没有几个人知道他是拯救了几千个家庭的英雄,但是作为老东家的台湾当局竟然连一封唁电都没有发来,反倒是没有多少来往的大陆使馆送来了花圈。我相信和台北怄了一辈子气的老人并不想见到那些人,但中国的传统还有一句话叫做死者为大。有此可见台北那些官僚,心胸究竟狭隘到什么样的地步。
按照美国人的传统,当棺木。下葬之后,前来送行的人要将自己手中的鲜花抛入墓穴之中,于是没有进行演练与组织的人们却自发的开始排着队一个个的经过墓穴并身深情在看一眼,然后才是扔下手中的菊花。这一切看在我的眼中,其实感慨在心头。这种无声的秩序让我有些自惭形秽,犹太人对待自己的恩人那种由衷的感激之情也绝对不是装出来的,有人说这是因为他们信仰的宗教,也有人说正是长期遭受不公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