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将门闲女-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背的摇头晃脑,老百姓不明觉厉。

文武百官基本听懂了,说半天,总之圣上要和老百姓聊聊,这点完全能站住脚。

下一个问题,为什么在太极殿,搞得这么正式,好像要变天,这也不是小事。

颜思行不甘心,过来要和逸公子辩论。

逸公子再将他一挤,脚下一绊。颜思行一退再摔个仰面朝天,半天动弹不得。

无数人无语,逸公子这真是、年轻气盛,让她来上朝,顶多三天能将太极宫都拆了。

旭王忙喝道:“儿子!”

逸公子冷哼一声,来到百姓代表中间,和大家一样席地而坐,不用站着或跪着。

老太傅说道:“圣上以百姓为本,诏百姓询问民情,此乃古圣先贤之德,此乃社稷之福、百姓之福。”

一帮机灵的忙跪下喊:“圣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圣上让泰王将老太傅扶起来,坐到玄陛上,就在龙椅旁;凤眸扫过太极殿、睥睨天下:“今日众卿无需多言,一块和朕听听老百姓怎么说。”

内官喊道:“诏丁俨上前。”

丁俨今儿一身墨绿色长袍,庄重又儒雅,比起外边那些腐儒老王八,要纯正自然的多。

其他人都是眼前一亮,就他这气度,还是康王妃胞兄,那怎么都有资格在这里。一些打着各种主意的愈发安静下来。

丁俨来到玄陛下大礼参拜。

圣上说道:“平身,丁爱卿,关于百姓与天下,你有何看法?”

丁俨身份特殊,是百姓和朝廷一个很好的连接点,自然能谈论一些天下大事。

大家都有几分期待。东南的事情首先影响到的是他,就算被逸公子收服,他也该考虑自己的利益,所以他的观点应该更有意义。

丁俨有所准备,恭敬应道:“臣惶恐。国富民强,才能保证天下太平,不被他国侵略。百姓至少占天下七成,只有百姓富强,天下才能真正富强。若民不聊生,必然生乱。其次,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在百姓富足之时,加强教化,使其忠厚淳朴,从义向善,一如古人。”

不少人敏感的抓住古人这个词,常说人心不古,世风日下,若能再现古风,圣上真成了古圣先贤。还有第一句,说他国侵略,何尝不是暗指火氏,引人深思。

圣上说道:“古者有四民,农民约占七成,士民等约占两成。若八成百姓食不果腹、衣不蔽体,天下确实不能算富。丁爱卿以为,要如何才能国富民强?”

丁俨应道:“臣惶恐。在谯州,良田亩产约三十斗,中田亩产约二十五斗。臣尝闻,在锦川,良田亩产约三十四斗,中田亩产约二十八斗。基本上同样一亩田,产量却多一成。若这一成归地主,相当于中田三成地租变为四成;若这一成归农民,他们所得也会大增。所以臣以为,若能使同样的田地、同样的人,种出更多的粮食,则富强有望。”

国富民强题目很大,他其实就举了个例子。

明白人都能听懂,大殿内一阵沉默,因为这事儿又扯到了乔氏。

颜家几人将颜思行扶起,看着并没什么大碍,丢脸则是两回事。

颜回玝要找回面子,大声讥讽:“这还不简单,肯定是那些贱民偷懒;应该将他们狠狠教训一顿,看谁还敢偷懒。再说多那三五斗粮食又有什么用,喂老鼠都不够。”

众人一片哗然,这时候还敢骂贱民,颜家真是有种。

逸公子大怒:“你就是那只硕鼠!就算多三十斗你们颜家都嫌不够!乐平侯食邑两千六百户,大约八万亩地;每亩增产三斗,总共约二十四万斗。一斗粮约五分银子,二十四万斗就是约一万二千两银子,你竟然不屑一顾,颜家好气魄!”

不算不知道,不少人都吓一跳。这貌似就算多一斗粮,也能多四千两银子。

颜思行正三品礼部尚书,每年俸银三千两银子。正四品才一千八百两银子。再算下去就该眼红了,赶紧让农民回去多种几斗粮,大家都发了,确实能国富民强。

大家再看颜回玝,一万二千两银子竟然说喂老鼠都不够,确实好气魄。

颜回玝被瞅得面红耳赤,强词夺理:“既然有这么多银子,这些贱民为什么还喊穷?”

众人无语。乐平侯食邑二千六百户,分下去一户不到五两,他能不穷?

圣上懒得理他。内官直接宣旨:“丁俨辅助平乱有功,封富荣伯,赐食邑二百户。”

众人一愣,这个似乎好像那什么,封爵还罢了,赐食邑二百户,挺诡异的。

但没人抗议,丁俨谢恩完事赶紧下去。

内官喊道:“诏田凌上前!”

田凌和老秀才一块上前,在玄陛下大礼参拜,跪那身子发抖,非常紧张。

圣上说道:“平身,田凌,说说你家有多少田,去年打了多少粮食,最后都去了哪里。”

田凌爬起来,用蹩脚的官话说道:“草、草民家里八口人,小、小妹八岁,侄子两岁,爷爷是草民和大伯两家一块供养。草民家里一共佃、佃了三十五亩田,去年两季一共打了一百七十石粮。开春借了三石还了,佃租交了九十二石,给官府交税三十四石。完后卖了八石,后来侄子生病,没钱又卖了一石。给了爷爷两石。”

襄王问道:“这么说你家还剩三十石粮?”

田凌应道:“不是。雇牛耕地,一共两石;修锄头等用了五斗。山贼到我们村,一户又要两石。年前官府又到我们村收一回捐税,一户一石。过年祭土地神,蒋家问我们一户收了三斗粮。过完年家里就剩四石粮。”

田凌想起琐碎的开支又讲了一串,襄王沉默,很多人沉默。

☆、第211章,购买力与规模经济

田凌没讲完继续讲:“家里剩四石粮,有一石是稻种,二斗玉米种,三斗粟种。”

其他人更沉默,除了种子就没了,还吃什么。

颜回玝不甘寂寞:“你们难道就光种田、不种地吗?”

田凌应道:“种,我家佃了四亩半旱地,种菜、粟,还有棉花、苎麻。除了交租,菜基本够吃。棉麻一年能织四五匹布,贴补家里开销。”

颜回玝讥笑:“火氏布帛那么便宜,你们还织什么布?真是犯贱。”

逸公子、祝圉公、襄王等无数人看着他,恒王也不想说话。买布和卖布也是两回事。

颜思行缓过劲儿,必须给儿子帮腔:“火氏高档锦缎价廉物美,低档布帛经济实惠;老百姓织布,确实是浪费人力物力。”

外面有人进来回禀,黄桑娘到了。

大殿内一时气氛诡异,关于火氏、布帛等的碰撞,估计将迎来第一个*。

圣上下旨,让黄桑娘休息一阵,再来面圣。众人愈发各种猜测。

内官宣旨:“田凌辅助抵御盗寇有功,特封为良士。”

良士是民爵,正八品,享受免丁税、田赋减半等权利。正九品是公士,可免丁税。正七品戎士,则丁税、田赋等全免,还有其他一些权利。

大殿内骚动,说是抵御盗寇有功,终究是个农民,还真的封了民爵。

内官只管继续:“诏梅善全上前。”

梅善全三十多岁,个头中等,一双眼睛不大,一身石青色细布长袍,看着气质还不错。走到玄陛下大礼参拜,有些激动。

圣上说道:“平身,梅善全,火氏布帛经济实惠,你对此有何看法?”

梅善全站得毕恭毕敬,答得有板有眼:“草民惶恐,就说田凌他家。京师粮价一石约五钱银子,但我们那卖出去,去年粮价是一百八十文。田凌家卖了八石粮食,共一千四百四十文。盐一斗五十文,他家大概要十斗,就是五百文。菜油一升二十文,他家至少需要三十升,就是六百文。酱醋茶等再节约,至少也要一百文。他家有小孩,村里红白喜事随礼等,至少还要二百文。”

田凌补充道:“一年还得给我爷爷一百文。”

梅善全继续:“这还是好的,若遇上他成亲或什么大事,五两银子不一定够,这就只能东借西凑,然后年年还债。所以,火氏布帛再经济实惠,他家也买不起。”

逸公子说道:“各种盘剥多如鸡毛,无异于杀鸡取卵;逼的老百姓穷的叮当响,购买力接近于零;火氏的布白送,他做衣服的针线还要花钱。”

襄王问道:“那他家织的布卖给谁?”

梅善全应道:“贱卖给邻里乡亲。火氏的布这几年不停降价,老百姓没办法,挥泪吐血跳河价、只能比火氏更贱,才能换几个钱。火氏如果再降,有人就别活了。”

赵梓杞疑问:“你意思火氏布帛卖的便宜,还不好了?”

梅善全应道:“火氏做生意肯定要赚钱,他赚了钱肯定就有人赚不到钱。”

颜回玝大智:“荒谬!他们织布本就是浪费人力物力,早就该罢手,去做别的。”

逸公子应道:“不错,织布劳民伤财。不如让他们来替你做员外郎,一年俸禄四百八十两银子,喂你们颜家一窝老鼠不够,但是够他们织八辈子的布。”

颜回玝大怒,颜家其他人皆怒,逸公子是故意跟他们对着干。

其他人无语,有聪明的则皱眉,火氏整的这个事,颜家还这么积极,这都是事儿。

圣上示意,内官宣旨:“梅善全辅助抵御盗寇、平定一方有功,特封为恒润县男,赏黄金百两。诏烈山岩上前。”

梅善全赶紧谢恩走人,最好别被火氏或颜家盯上。

烈山岩出来,个子不高,性情稳健;他娘去世不久,所以身上还带着一点孝;走到玄陛下大礼参拜,有几分大气从容。

圣上说的:“平身,听闻令堂仁慈和善,不幸遇难,朕心悯之。”

烈山岩再次跪下,趴地上哽咽:“草民谢圣上隆恩。”

圣上说道:“逝者已矣,你要节哀,向前看。对于百姓困顿,你有何见解?”

烈山岩站起来,平复情绪,从容回禀:“草民惶恐,草民准备多养几头牛、再养一些猪。以后不再免费帮农民耕地,他们没钱就要帮草民干活、或者打猪草来换。猪肉对穷人跟补药差不多,他们吃了肉,身体好,干活有力气,田就能种好。种出更多粮食,只要粮食不降价,就能卖出更多的钱,慢慢就会好起来。”

老辽王问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