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兵器大世界--飞机-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人类飞行的幻想而努力工作了。这里介绍的一位,就是德国的奥托·李林塔尔。
他进行的实验,对第一架飞机的制造成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李林塔尔1848年出生于一个布商的家庭,他不仅仪表堂堂,而且聪慧过人。更
难得的是,他有发明家的好奇心和锲而不舍的坚强意志,甚至为此不惜牺牲自己的
生命,他从小就迷恋于航空事业,在14岁时,他就与弟弟古斯塔夫制成了一副宽2 
米的“翅膀”——这是参照鸟翼设计的。柳条做的骨架外面绷上棉布,这就是飞机
机翼的雏型。
    虽然有了像鸟一样的“翅膀”,但是人还是无法飞行。这是为什么呢?为了使
人能够飞起来,兄弟俩开始观察鸟类的飞行,研究它们飞行的规律。
    “古斯塔夫,你注意到没有?鸟总是顶风起飞的。”有一次,哥哥在观察天鹅
起飞后,对弟弟说。
    “是的,天鹅起飞的时候总要迎风奔跑几步,这是为什么呢?”古斯塔夫回答
说。
    兄弟俩反复琢磨、研究,最后悟出一个重要原理:没有速度就无法飞行。
    1873年,25岁的李林塔尔制造了一个旋转装置,让不同形状的平面物体在空中
转动,并测量其升力、阻力。通过试验,李林塔尔认识到:稍带一些拱型的平面物
体的上升力比扁平的平面物体要大。他不仅发现了这一点,还从中悟出了一些道理。
    1891年,李林塔尔制成了第一架固定翼滑翔机——这是一种最简单不过的滑翔
机,实际上它是两个捆得很结实的机翼。为了验证自己的飞行理论,李林塔尔决定
亲自试飞。这年夏季的一天,李林塔尔来到柏林附近的温德米伦山。他身着棉布衬
衣、白色紧身短裤,充满信心地用双臂将自己支撑在滑翔机内,然后在北山坡奔跑
后起跳。他飞离地面了,他的下半身挂在滑翔机下面,通过摆动身体来保持稳定和
操纵滑翔机。滑翔机平稳地飞行了15米,安全着陆了。这15米的距离虽很近,但它
却是人类迈向空间的重要一步。正如法国航空先驱费迪南·费贝尔所说:“1891年
李林塔尔在空中首次飞行15米的这一天,正是人类学会飞行的时刻。”
    自此以后,李林塔尔更加潜心研究飞机和进行飞行试验了。他先后制成了五种
单翼滑翔机和两种双翼滑翔机,还试验了小型发动机。为了进行飞行试验,他不仅
利用了高地和山坡,连机库的屋顶都成为他练习起飞的场所。他甚至还用垃圾杂上
堆成一个高15米的人工试飞山,这座“山”后来成为柏林的一个旅游景点。
    1896年8 月9 日,他驾驶一架滑翔机在里诺韦山飞行,不幸,滑翔机坠毁了。
李林塔尔颈椎骨折,伤势十分严重。他被送到柏林的一个门诊所抢救,亲友们看到
他伤痕累累的样子,十分伤心。而他却神态自若地说:“干这种事总要有牺牲。”
在场的人都流下了热泪,被他为航空事业不惜献出生命的精神所感动。
    李林塔尔还曾进行飞行理论的研究和试验。1889年,他编写的《作为航空基础
的鸟类》一书出版。这本书至今仍然被认为是一部在航空史上有重大意义的经典著
作。
    奥托·李林塔尔的成就表明了,人是能飞起来的,他不但为人类上天飞行奠定
了理论基础,而且还研制成了飞机“胚胎”,为他的后继者大洋彼岸的美国人——
莱特兄弟扫清了前进的障碍。
    威尔伯·莱特和奥维尔·莱特是一位主教的儿子。他们本来在俄亥俄州代顿经
营一家自行车商店。虽说兄弟俩只有中学文化程度,但是他们手艺很高,在工作中
积累了丰富的机械知识,而且热衷于学习新技术、新知识,对于飞行更是十分喜爱。
莱特兄弟成年以后,开始研究滑翔机和飞机。他们从华盛顿史密森协会获取了很多
有关的书籍和文献。他们发现,这些众多的文献中,李林塔尔的理论最有道理,而
且也为他的献身精神所感动。于是兄弟俩作出了庄严的决定:要把制造飞机作为毕
生追求的事业。
    1899年他们来到了北卡罗来纳州的一个荒凉的岬角,这里海风很大,是个有利
的试飞场地。兄弟俩支起帐篷、筑起了仓库,在这里“大显身手”了。不久,他俩
制成的第一架风筝式滑翔机升空试飞。这架滑翔机的新颖之处是,机上绑上了用于
操纵飞行的绳子。当滑翔机升空以后,人在地面拽动绳子使机翼弯曲或扭转,它便
可以上升、下降或转弯。试飞结果相当成功,这是向可操纵飞机迈出的重要的一步。
    1900年,莱特兄弟制成了有人滑翔机。这架滑翔机的翼展有5 米多长,为了使
滑翔员舒适、着陆安全和减小阻力,滑翔员在机上采取的是俯卧的姿势。10月的一
个傍晚,这架滑翔机迎着海风升空了!威尔伯·莱特趴在机上成功地进行了操纵。
虽然这次飞行只持续了几秒钟,但这证明了在载人飞行上,莱特主教的儿子们已经
超过了李林塔尔。兄弟俩不禁为之雀跃。
    威尔伯一下滑翔机就高呼着:“成功了!成功了!”
    奥维尔对跑过来的哥哥说:“我们一定要制造出有动力的飞鸟来!”
    1901年,兄弟俩制成了一架更大的滑翔机。这架滑翔机起飞的方式很有意思:
一人在机上操纵;两个人(莱特兄弟中的一个和另外一个助手)一人抓住一个机翼,
以最快速度奔跑,适时松手,滑翔机便升人空中。试验并不顺利,频频发生摔机事
件。幸好,机体的前部装有一个升降舵,它能在滑翔机坠落时起到缓冲的作用,使
滑翔机不至于坠毁。挫折和失败没有动摇兄弟俩的决心,他们苦苦思索,反复研究
改进的办法。
    一次,试验失败后,他们又议论开了:“我们现在采用的计算数据会不会有问
题呢?”
    “这可是李林塔尔的研究成果呀!”
    “不管怎么说,一切还得靠自己研究。”
    “好,那么我们从头做起吧。”
    于是,他们制订了一个机翼剖面形状(称为翼型)的全面研究计划,还建造了
一个称之为“风洞”的试验设备。在这个新的试验设备上,他们进行了许多次试验,
获取了大量的数据和资料,还对他们的“老师”——李林塔尔的研究结果做了修正。
    李林塔尔对固定翼滑翔机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但他有一个错误观点:认为扑翼
机是有动力飞机的必然方案。莱特兄弟既继承了李林塔尔的研究成果,又修正了他
上述的错误观点,从而成功制造了人类第一架“真正的”飞机,继承前人,同时纠
正前人的失误,这就是科学发展的规律。
    1902年,他俩满怀信心地制造了一架新型的滑翔机,改变了机翼横截面的外形,
机尾装有一个方向舵。这架滑翔机设计得相当成功,在短短两个月内成功地进行了
近千次飞行。至此,他们的理想,一架真正的飞机,已经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就缺发动机和螺旋桨了。
    莱特兄弟在成功的鼓舞下,又开始了飞机发动机和螺旋桨的研制。不久,他们
终于设计成功了有史以来第一种实用的航空发动机。这台活塞式发动机,有四个汽
缸,用水冷却,功率为12马力左右。它通过齿轮和链条(与自行车有点相似)带动
两个相对旋转的木制螺旋桨。当时还没有设计螺旋桨的教科书和公开资料,莱特兄
弟在设计螺旋桨方面再次显示了他们的天才。
    世界上第一架有动力的飞机于1903年夏天制成了,它被称为“飞鸟”。这是一
架双翼机,机身是构架式的,没有蒙皮,机翼翼尖上翘,机尾装有两片垂直尾翼,
水平翼面却装在机头。机上还装有方向舵和操纵机构,但没有起落架,飞机靠木质
滑撬在滑轨上起飞。飞机起飞总重(包括驾驶员)约340 千克。
    1903年12月14日,试飞的日子到了。他们小心翼翼地将“飞乌”搬到起飞滑轨
上,一切准备工作完毕,兄弟俩该由谁先飞呢?
    威尔伯说:“奥维尔,这次由我先飞吧!”
    一向随和的奥维尔这次并没有同意,他说:“我们俩掷硬币决定先后吧。”
    为了郑重起见,他们请救生站来的朋友作证。结果威尔伯赢了,但幸运并未降
临到他的身上。可能由于过分紧张,飞机起飞时,他把机头拉得过高,“飞鸟”失
去了升力,坠落在沙滩上。“飞鸟”摔坏了,威尔伯安然无恙。
    12月17日早晨,再一次试飞开始了。这一次,奥维尔·莱特驾驶“飞鸟”成功
地飞行了12秒钟,他成为世界上第一位驾机实施操纵飞行的人!也从此开辟了世界
航空新纪元。这一天,兄弟俩共进行了4 次飞行,其中一次持续飞行了59秒,飞行
距离达260 米左右。
    莱特兄弟从“自行车匠”到制造成世界上第一架飞机的事实说明:对于一个发
明家来说,学历和外部其他条件固然重要,但最主要的还是他本身坚忍不拔的毅力
和勤奋刻苦的钻研精神。
            空战起源与“福克式灾难”
    谈到空战,有些读者可能首先要提出这样的问题:“哪一次空战是世界上的第
一次空战?”
    世界上第一次真正的空战发生在1914年10月5 日,地点是在比利时上空。当时,
法国飞行员弗朗茨和观察员凯诺驾驶一架法制“瓦赞”式飞机在前线巡逻。飞行中,
他们发现一架德国的“阿维亚蒂克”双座机正在侦察法军的防线。
    弗朗茨当即向凯诺发出信号,并驾驶飞机直向敌机俯冲过去。德国飞机一看形
势不好,立即机动规避,但为时已晚。凯诺在敞开的座舱内,顶着凛冽寒风,操纵
着一挺机枪,紧紧“抓住”了目标。“砰砰砰……”,一阵枪声过后,“阿维亚蒂
克”起火爆炸,栽向地面。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空战就这样结束了,而引人入胜的
空战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