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小商河-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金皇统帝遂遣左宣徽使刘筈使宋,以衮冕圭宝佩璲玉册册康王为宋帝。其册文曰“皇帝若曰:咨尔宋康王赵构。不吊,天降丧于尔邦,亟渎齐盟,自贻颠覆,俾尔越在江表。用勤我师旅,盖十有八年于兹。朕用震悼,斯民其何罪。今天其悔祸,诞诱尔衷,封奏狎至,愿身列于籓辅。今遣光禄大夫、左宣徽使刘筈等持节册命尔为帝,国号宋,世服臣职,永为屏翰。呜呼钦哉,其恭听朕命。”
    兀术立下如此大功,皇统帝赐宗弼人口牛马各千、驼百、羊万,每年在宋国进贡内给银、绢二千两、匹。但让兀术耿耿于怀的却是在朝堂之上,韩企先的一句话:“近者闻说,河北晋城为宋人所据,丞相大军师劳无功,竟然奈何不得数千山贼,却不知是否人言误传?”
    当时兀术狠狠瞪了韩企先一眼,后者念及完颜希尹之死,心胆俱寒,才知自己失言,狼狈而退。
    若非这韩企先为相多年
    封濮王,深得今上信重,兀术连杀了这老头的心都有十了,还立在朝堂上不倒下,不是空耗大金俸禄么?
    皇统帝闻言,却轻描淡写地说道:“丞相莫介怀,区区太行山贼,焉能动我大金根本?且待兵马稍歇,再一举平定就是了。”
    兀术看着这位比自己小了二十余岁的侄子,百感交集,明明就是跟自己儿子、岳飞、杨再兴这些人年纪相仿佛,为何人跟人的差别就这么大呢?
    “陛下有所不知,这山贼固不可虑,只是宋国逃将杨再兴也在此城中,实为大金隐忧,倒不可轻觑,老臣虑及女真孩子们多年未曾返上京,才未全力攻取,稍缓大金军力,日后必要取之,才可安枕而眠。”兀术忙对皇帝解释道。
    皇统帝一笑,不予置答,让兀术回府后还郁闷不已。
    是夜,皇统帝却密召韩企先,问道:“河北晋城之事,朕早有所闻,眼下却是有杨再兴在城中,此子曾杀得丞相几乎不免于难,若行强攻,实强人所难,大金国力空乏,不可再轻举大军南下,韩相可有妙策?”
    —
    韩企先一愣:攻城掠地,是武将本份,兀术不能做的事,叫俺一个文臣如何出主意?但箭在弦上,却不得不发,仔细思忖片刻,心中一动,拱手道:“陛下,臣倒是有一策,不知是否可行,还请圣断。”皇统帝大喜,仔细听了韩企先之策,点头不已,次日兀术得到消息时,只是微微一笑,不置一辞。
    六月底,黍已经泛黄,占城稻甚至开始收割,太行山下,至晋城之间,数万顷土地一片丰收景象,自金军退去后,种下的第二季占城稻也长出了尺余高地秧苗。高平、沁水、陵川诸县经过简单修整,终于有了些模样,山上下来的宋人也达到七万余,其中近两万住在三县城中,毕竟那里离金人更远,心理上还要安全些,夏稻种植也在六月进入高峰。杨再兴心中大定,只等屯田两三年,晋城不但稳如太山,更可以开始向外扩张了。
    只是让人最为不爽的是,田师中终于在鄂州下了手。
    自王贵走后,人心离散,虽然众将都对田师中不满,却没有人集中力量去反抗。田师中以蜀兵自卫,轻易不出军营,鄂州军中将校,一律到蜀军营中去见他奏事。而八十余位副将以上军将中,竟然有四十余位要求去职,田师中一概予以批准,并随即用原来的镇江旧部麾下将佐升任,以填补留下地武职空白。两个月下来,军不知将,将不知军,鄂州营中秩序大坏。镇江诸江在军中以捞钱为要务,到了鄂州自然不会轻易改去本性,鄂州军兵饷本为诸军中最高,至此大幅下降,钱都中饱了主将私囊。鄂州城中军纪由此颓废,再不复岳飞手中模样。
    同时田师中对侠义社之事也颇为关注,特别是从种种渠道得知侠义社襄助岳雷之后,更是严加约束,大力扫荡侠义社,一时间,江南往河北运输的物资大半落入了鄂州军中,侠义社不得不另辟道路。但沿江一带俱在田师中、张俊手中,新路也时断时续,过河以后还得躲过金军游骑,是以大为艰难。
    杨再兴在晋城中,得知这一详情时已经是七月中旬,但不待此讯息,也知道江南之事出了问题,毕竟往北地物资已经运不过来了。若待一切物资只靠晋城生产,却甚是艰难。
    恰在此时,沁水守军火速来报:“上京贼酋来使!”
    杨再兴纳闷了半晌:“老子不过与兀术战了一场,兀术来书还说得过去,金主跟咱啥时候这么熟悉了?竟然会遣使来?”
    但打骨子里对宋金和议的不满,让杨再兴还是决定不让金使进城,而是在离城数里处立帐等候。
    “这位想是杨神枪了!在下韩离!奉圣命旨与杨大人!”
    让杨再兴大出意外的是,这位金使竟然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汉人,非但如此,前来护送的也全是汉军,虽然作金人打扮,但汉话说得字正腔圆,若不知内情,竟像是临安城中的一位京官。
    “呵呵!这位先生有趣!不知是哪里的旨,哪位圣上啊?”杨再兴据椅而坐,看着韩离进来,连手也不抬一下。
战太行 第一百三十七章 两朝泽州知府,太行晋城之主。
    离七窍生烟,却是不敢发作,一时忤在那里,作声不
    大金虽然取得河北连胜,却是在赵构自废武功,杀岳飞、贬韩世忠的情况下取得的胜利,而且眼下女真骑军主力尽皆北撤,沿河一带,尽是琼、孔彦舟等辈,新接收的商州、泗州等地还有少量的金骑,却不过五七千人马。自宋金和议之后,大金再也没有能力组织起颖昌之战时十二三万人马的大军,而当时岳雷、王贵硬是以两万余兵马,抗住了兀术的十二三万大军,就算杨再兴不出现,颖昌之战也不过少折损些人马而已,要攻下来还是不太可能。如今晋城已经大败一万五千琼,连远在上金的皇上和濮王、兀术都深知不能力取,否则何至于派遣韩企先府上的家臣前来!
    若非韩企先再三叮嘱,韩离或者还会耍一下在上京城中的威风,但有了濮王的交待,韩离深知眼前这武将乃是大金战神兀术的克星,眼下大金举国都无可奈何,自己身处险地,更须小心在意,当下收拾闷气,对自己再三提醒:“不生气,我不生气,我一点都没有生气!”
    于是杨再兴嘻嘻笑地看着韩离的一张脸,慢慢地从冷峻变为平和,再努力地牵动嘴角慢慢上翘,最后露出牙齿,终于变成一张笑脸:“杨,杨大人说哪里话?这里是大金地界,韩某从上京来,自然是大金地臣子。的是当今皇统帝的亲笔御札。”
    “看来韩大人久居上京,早已经忘了自家祖宗姓氏,竟然变成了大金良臣,也算难得!不过金帝有什么旨意,就不劳韩大人宣读,直接给某家便是。”杨再兴脸上讪笑。话虽客气,却连站起来的意思都没有,就这么在案后一伸手,直盯着韩离。
    韩离脸上的肌肉一阵抽动,差点就没能够保持住艰难挤出的笑脸,还好在本来所携地就是秘旨,原本也不能够宣读的,当下颤抖地从袖中取出一封书函。双手呈到杨再兴面前,杨再兴伸手抢过,随手撕开,展信便读,韩离退后,终于把已经挤得酸痛的面部肌肉放松了下来,在那里拱手肃立。
    杨再兴开卷便是一愣,这大金皇统帝若是真的手书此札,那书法确实相当不错了,至少比咱老杨那两手鬼画符要强得多。但让杨再兴震动的还是信中内容:“字付杨卿阁下:前者之战,卿名动南北,朕虽痛心于折损军将,然于杨卿风采,实心向往之,若大金有此神枪。何愁天下不平?近闻卿据晋城为变,深为憾之,区区百里之地,何足展卿大才?朕虽富有天下,仍不能平前辽余孽,蒙古诸部亦颇扰动,不得安大金万民。若得卿天资勇武,为朕扫除宵小。朕不吝裂土千里以封,何止区区泽州耶?尝闻良禽择木,良臣择主,宋国已为大金藩属。卿其宁择臣而不择君乎?书到之日,朕便诏告天下,以卿领泽州牧,戒河北诸军勿犯,以明朕肺腑之意,惟所论大计,卿可付一言予来使,以孚朕望!”
    杨再兴阅罢,如被火烧,急急进入城中,将韩离扔在城外帐中,令其暂候,晋州军中一领百余兵马陪同并监视之,诫其不得到处走动,免生意外。韩离与所部十余名汉军哪里还敢出营一步。
    晋城中,泽州府衙之内,杨再兴与诸将念罢此信,都是一阵默然。
    “杨叔叔,若贼酋诏告天下,以叔叔知泽州府,江南地面上,皆以为叔叔投敌为金国之臣矣,那时侠义社何以服江南宋人?”岳雷虽然少有议事,但此事一出,却不糊涂,当下抗声言道。
    高林也点点头:“不惟江南,便是太行山上宋民,若知晓此事,只怕便不敢到泽州府地界安身矣。”
    杨再兴皱眉道:“贼子此计好毒!众位兄弟看,当如何处置?”
    一时间,堂上众将纷纭不休,却都拿不出什么主意来。入夜后,杨再兴在府衙内来回走动,心中焦燥不安,大费踌躇。自岳飞之死后,秦桧苦苦相逼,杨再兴明白,若是再想芶活于临安已经不可能,何况岳家安危,还系于自身,若一步不慎,便有负岳飞所托。自家家小,也危若累卵,直到带岳雷上了太行,才安生下来。此前求生的目标,至此已经达成。
    但自晋城一战后,天下震动,皆知杨再兴据晋城为变,老杨也在心中暗暗计划,若能够经营好晋城,屯田练兵,数年后当可在河北地面上有一战之能,但要说率军北上,直扫燕云,则非三两年可办,当初岳飞在鄂州练兵屯田七年,才敢于提出直捣黄龙,自己眼下的晋州军与岳家军相比,差距何只十倍!若要直捣黄龙,绝非四五年之功,何况眼下金主出此毒招,晋州军在河北之地上,号召力大降,若处之不当,只怕恢复之计,终成画饼。
    杨再兴想到此处,
    头苦笑:“老子要在临安茍活,秦桧不允,老子要在金主不允,老天为何让这趟穿越如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