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小商河-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再兴想到此处,
    头苦笑:“老子要在临安茍活,秦桧不允,老子要在金主不允,老天为何让这趟穿越如此艰难?”
    —
    但事已至此,由不得杨再兴犹豫,必须当机立断,否则贻患无穷尽矣。
    次日聚会众将,杨再兴不再商量,对众将道:“杨某思之再三,身为宋臣,岂能受贼酋册封?眼下须向临安城中请旨,请圣上下旨,由某家暂领大宋泽州牧!”
    此言一出,众将释然:若得赵构下旨,令杨再兴知泽州,则江南侠义社可安矣,江南毕竟还是赵构天下,只要诏告江南,比金主所谓的“诏告天下”还有效些。太行山上目前还是侠义社说了算,只要持赵构诏书逐寨谕示,此后太行宋人也知此间有一块大宋“飞地”,自可安心来此避祸。只是如何让赵构下旨,还须费一番功夫。
    果然,数天之后,河北至东北平原,大金国所有州府都得明牒,宣布由杨再兴知泽州府,河北诸军慎勿犯其境界,不过此旨来得晚了些,杨再兴警告兀术勿犯晋城百里境界地话,比金主的告谕更早早地生了效,只不过眼下更加安心而已。
    同时,杨再兴对韩离道:“回报你家主上,杨某目下以安太行宋民为要务,姑待太行民众安居,再议大事未晚。”此话不硬不软,韩离三思之下,觉得也有了个交待,不好强求,只得返上京去。晋州城中同时遣使赴临安,向赵构请领泽州牧,此时杨再兴才发现,金主所发诏书也不是一点用也没有:晋州使团所到之处,只要举出“杨”字大旗,河北地面上,竟然无一处兵马敢来搅扰,头两天还偷偷摸摸的使团,过黄河时试着喝令当地守军准备船只,居然跑得比宋人还快。
    河北诸路军中有琼等辈,心知肚明,自然明白金主欲将杨再兴置于与琼、孔彦舟等人相同的地位,以污杨再兴之名;另外也在暂时无能为力的情况下,以此举动聊以为大金遮羞。多数中下阶层将官却哪里晓得,只道是杨再兴已经投金,以后便是一家人了。故晋州使团所到之处,无人敢捋杨再兴虎须,接待惟恐不周,其实杨再兴此刻还在晋州城中高卧,所遣的不过是王兰等人。
    江南虽然没有金主诏书遍谕,却哪里瞒得过秦桧与赵构?金帝诏书才到大河两岸,临安城中数日内就得到全文,比王兰等人抵达临安早了十来日,只是眼下君臣俱在垂拱殿中,各自发愁。
    “秦卿以为,金主此举,其意何在?”赵构心中烦闷,将张俊报来的金主册封杨再兴全文递给秦桧,自己却在殿中来回踱步,不能安座。杨再兴北上太行,于赵构实在是摆脱了一个两难问题:若杀柔福、杨再兴以为尊者讳,却违了自己厚待柔福的兄妹之情,也违了培养一名大宋另类岳飞的初衷,若不杀,则韦后还宫之日,何以面对双方皆知的隐情?但杨再兴在河北占了晋城,赵构却私心里心向往之,巴不得给兀术多找点麻烦,免得兀术一封书信催自己遣返河北宋人。
    但眼下金主举动,再次让赵构陷入为难。
    若承认之,则是证明自己所着意培养地勇将投入了金营,若不承认,只怕金主未必会答应,那时只须在韦后返临安途中稍添麻烦,便足以让自己后悔不迭。若更进一步,让五国城中的皇兄与杨再兴挂上钩,前景更加不堪。
    秦桧早早得到消息,心下也是忐忑不安:这杨再兴与自己总是有些过节的,倘若趁此机会与自己为难,却不知该如何应对,总不成与金主任命的泽州知府作对吧。
    可是眼下最需要的,却是帮助赵构渡过眼下的危机。若让大金册封成功,以后大宋地面子往哪里放去?至少在江南得有一个说法,证明赵构并没有放弃杨再兴这位“大宋神枪”,或者说明河北还有忠臣义民在抗金,否则前景不妙。
    “陛下,臣以为,不如另下一札子,晓谕诸路州府,以我朝之命,诏杨再兴为权知泽州府,这般既不违金主之意,也好对江南诸路宋民有所交待。”秦桧思之再三,终于鼓起勇气,提出这个建议。
    赵构闻言苦笑:“朕若下此诏,是金主之意乎,大宋朝之意乎?”
    秦桧忙道:“江南诸路,金旨不可遍谕,陛下旨到处,只要不称奉金主之旨,何人敢多支吾半句?那时自可谓之克复泽州’,也好修入国史。”
    这里君臣尚未定下主意,那边王兰已经往临安而来,沿途驿吏早早传来消息,让涌金城内杨府打扫干净,晋州使节要入住杨府。
    秦桧闻讯,深为衔恨之。
战太行 第一百三十八章 韦后返行在,晋城多煤铁。
    京城中,皇统帝完颜亶得韩离回报,思之再三,令韩术、韩企先,自家却另着宫中拟札子,以“太行子民即为大金子民,卿其为为国安抚之,勿令久居山野可矣。”之句,着人付晋城。
    完颜亶自岁登基,到如今才8,在位日短,朝中又多干臣,甚至是权臣,此前的完颜宗傒、完颜宗翰、完颜宗辅、完颜希尹等,在他面前都嚣张得多,只有眼下这位四皇叔兀术(完颜宗弼)对自己才恭谨有加,让自己有了当皇帝的感觉。历来臣强主弱,乃是常例,凡是宗族干臣当政时,大金的皇帝便难当得很,还不如这两年以汉臣为主,自己稍稍如意些。
    所以上次给杨再兴所写的札子,其中“朕实心向往之”,倒有七八分是真话,虽然大计由韩企先而出,但遣辞用句之间,不无一位青年皇帝的远大抱负。自去年长子济安未满一岁即病死之后,完颜亶一直陷于抑郁之中,直到所宠的贤妃怀了子嗣,才稍慰心怀。但自己能够真正独立掌握朝政的时候,却已经是大金国力在兀术的连番征战下,落入最低谷的时候。辽朝余孽不用讲了,耶律大石屡侵西夏,自己无力组织反击,大金在西夏的威望与影响已经大受损伤,蒙古诸部又以小规模游骑屡屡袭扰在上京数百里内的女真部落,自己身为女真族所出皇帝,居然保护不了自己地母族。如何称“富有四海”?
    这番招降杨再兴,24岁的完颜亶甚至遥想杨再兴勇武,若能与自己一起平定蒙古诸部,或者可以创造另一朝明君勇帅的传奇!毕竟大金英雄虽多,却再哪一位有出兀术之右者,能够称为大金一代战神。绝非幸致,除了功绩盖世,更深通谋略,能够以片纸胜千军,哪里是只凭蛮力能够作到的?但杨再兴能够让兀术如此畏惧,岂非更在兀术之上?
    只是杨再兴的答复之中,完颜亶没有看到自己真正想要的答案,甚至在这个答案背后。还有“日后逐鹿中原,未知鹿死谁手”之意,也激起了完颜亶地一股傲气:便让你暂居晋城,朕倒要看你有何本事与朕争天下!是以不冷不热地回了杨再兴的话,同时告诉他,你做得再多,也不过是为大金安抚子民而已。
    但内心深处,完颜亶尽力避免去想的却是:大金眼下竟然连杨再兴所部数千太行山贼都奈何不了,也难怪兀术忙着与大宋休兵,和议一成。便率精骑尽返上京。让完颜亶略可安慰的是,兀术北返的消息传出,蒙古诸部游骑立即远遁数百里外,不敢再逼近上京五百里内。
    对于远在晋城的杨再兴,完颜只能长叹一声,手中可用的牌确实不多了。
    同时。在临安城中的赵构也接到了王兰经中枢呈上地杨再兴来书,其辞略曰:“殿前司右军都统制、汾州节度使、武略大夫杨再兴顿首奏于阙下:近者臣为太行山贼所逼,率贼部剿平泽州晋城等地番贼,侥幸成功,今泽州诸城中已收纳河北宋人八万,略复靖康前旧观,方当奏表以闻,请旨以安州治。今获上京贼酋以’领泽州牧’之名诏告河北,欲陷臣于不义。臣虽愚鲁,尚慕采薇之义,岂能以宋土安宋民而领贼酋册封!故不辞鄙陋之资。敢请权知泽州府之职,并诏告江南诸路州府。非臣好擅居高位,惟借之以正泽州府所属而已。臣虽有愚计,然不敢自专,惟陛下裁之。”
    赵构得书,与秦桧面面相觑:此书与秦桧所献策何其相似!是晋城中别有高人耶?或者是杨再兴本来之意?若为后者,杨再兴之谋略当另眼相看也,能够与秦桧之计不谋而合,岂是常人!
    然不管计从何来,毕竟眼下这是惟一可行之道,当下秦桧拟旨,以杨再兴权知泽州府,王兰得讯,暗笑赵构小气,毕竟完颜亶所封直接就是知州,赵构却半推半就地封了个“权知州”!但王兰得此旨还报,已经完成了大半任务,另一小半任务则是主母秋香交待的:将杨府三婢接到晋城去。秦桧为了兑现赵构“临安城中杨府依旧”的话,将原来杨再兴所在时的人手一一拔回,三婢自然也在其中,虽然不过是秦府三名婢子,却有与秋香共患难之情,加上曾与杨再兴共枕,差不多算得上晋城中半个主母,王兰心目中,这项任务的重要程度一点也不下于向赵构请旨。
    启程之日,眼看三婢上车,秦~派人报与秦桧,秦桧也无可奈何。出城时却见处处香花,清道数十里,
    严,若非持了晋城知府印信,也出不得余杭门,待向听,才晓得原来韦后终于返回到临安了,同行的还有徽宗的梓宫。御使中丞王次翁为使团最高长官,与王公亮骑马走在前面为先导,身着孝服,面容憔悴不堪,显然上京之行并不是什么好差使,能够终于平安返回临安,已经是两人意外之喜了。
    赵构自然亲至余杭门外十里迎接,只是韦后并未下轿,只是让赵构在轿边低声数语,赵构略略拭泪,却放轿通行,自己跪在路边迎接父皇梓宫。直到徽宗的安葬仪式持续经日后结束,赵构才与韦后在宫内相拥而泣。其后赵构向韦后提及柔福之事,声明柔福已经身陷太行,只是有杨再兴护持,当无大碍,韦后面色数变,却不作声,赵构哪里不晓得韦后所忧心之事,遂婉言宽怀,话中有“河北诸事,江南一概不得与闻”之语,韦后稍稍宽心。
    (其实这已经是比较好的结局了_。居然一直送韦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