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圆满前行引导文_文本文档-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终此劫也会灭尽。所以观察劫之增减也不离无常之本性。
  分别观察四季之转变也是无常的:夏季时,所有的草地一片青翠,雨水犹如甘露般普降,一切众生也享受着幸福安乐的生活,百种五颜六色的鲜花争奇斗艳、绚丽多彩犹如天境;秋季时,瑟瑟的冷风将绿野变成黄色,所有的花草也渐渐枯萎;冬季时,地冻如石,结水成冰,寒风凛冽,虽然于许多马路29寻找也得不到象夏季时生长的一朵鲜花。如此夏季、秋季、冬季、春季的变异等次第出现,前前的一切显现,将变成另外的情形,这些都是无常。并且对于昨天和今天,今天早晨和今天晚上,今年和明年等若善加观察,这一切也是无常。所以说无论何事何物都没有恒常、可信、稳固的。尤其我们曾住过的城市、村落、寺庙等皆旧貌换新颜;从前财富圆满兴旺发达之人,现在沦落衰败甚至家破人亡;昔日贫穷羸弱之人,如今成为财力具足的人,这些都不离无常的本性。我们生活在一个家庭中的人也是如此,历代宗亲都逐渐死去,现在只剩下他们的名字而已,同代兄弟姊妹等也有许多已故去,时过境迁,此时我们丝毫不知他们转生在何处。许多人昔日虽财势圆满犹如人间之庄严30,而今只有名字留存。现在具足财富权势、为众人所羡慕之人,明年的此时或下个月还在不在世谁也不知道,甚至自家牲畜圈里的牛羊狗等,以前已死去多少,现在又剩下多少,若观察,诸如此类的一切法最终都不离无常之本性。百年以前在世的人们现在均已死亡,现在南赡部洲所有的人百年之后也将无余死亡。所以内外器情所摄的诸法都无有恒常坚固的,即是所谓的生际必死、积际必尽、合久必分、堆际必倒、高际必堕。
  生际必死:凡是亲怨、苦乐、贤劣及一切分别念也都是无常的,无论何人,即便是高如天空、厉如霹雳、富如龙王、美如天仙、艳如彩虹,死亡突然到来之时,也无有刹那的自在,只能裸体空手离开人间。虽对财产、亲友、眷属、部属、弟子、仆从、饮食等一切受用依依不舍,此时也只能舍弃,犹如从酥油中抽出毛发一般独自而去。纵然是数千僧人的上师也不能带走一个弟子,即便是数万部落的首领也不能带走一个仆人,哪怕是执有南瞻部洲一切财产的主人也无法带走一针一线,甚至自己所珍爱保护的身体也要舍弃。有些人虽然活着的时候身著绸缎、口饮茶酒、身居高位、美如天人,但他们的身体死后也只是一具尸体,东倒西歪地放在那里,令人见而生畏。如米拉日巴尊者言:“见而生畏之尸体,本为现在之身体。”死后,用绳子捆绑,用布幔遮盖,以土石垫靠,将其碗扣于枕边(藏族民俗,即将死者生前使用之碗扣于其尸体枕边),无论活着时如何可爱端严的人,此时都将成为悲惨至极、令人发呕之处。以前在世时在层叠舒适的床上身穿温暖羔皮,头枕柔软皮毛,甚至睡觉醒后稍有不适,就要左右翻转。但死后,只是在身下垫上一块石头或者草坯,头上布满灰尘。现在有些一家之主认为:如果我不在了,我的家人将挨饿受冻而死,或者被怨敌所毁,或为大水溺死,因现在他们所拥有的一切财富和幸福都是唯有依靠我才得到的,所以他们不能没有我。但这些人死后,他们的尸体仅是被亲友火化或投到水中,或者丢到尸陀林,尔后他的亲人便心安理得了。死亡时无有任何伴侣,只有自己一人独自漂泊于中阴界,所能依靠的只有正法。所以从现在起应当再三思维尽力精进修持正法。
  积际必尽:同样一切积聚终将散尽,即使统治南赡部洲的国王也有沦落为乞丐的时候。许多人上半生受用圆满,下半生一切财产受用耗尽饥饿而死;虽然有的去年拥有数百头牦牛,但遭到大雪或其它灾难,今年沦为乞丐;昨日地位显赫、财富圆满的富豪,被仇敌摧毁,今天成为乞丐等等有许多我们亲眼目睹的实例。受用财物不可能常有,所以应当反复观想思维而广施财物。
  合久必分:一切聚合终将分离,某地的大市场或大法会虽然集聚了来自四面八方、成千上万的人,最终他们也将各奔东西。虽然现在师徒、主仆、施主福田、道友、兄弟、夫妻等和睦相处,但最终无论如何也无法不分离。若突然出现死亡或暂时的恶缘,则立即会分离。这些都是无法确定的。现在朝夕相处的道友、家人等这些人不久必将分离,所以互相不应嗔怒、争吵、斗争、发生矛盾等,应当思维不一定长期相处,很快就会分离,因此在极为短暂的岁月中应互敬互爱,和睦相处。如帕单巴尊者言:“夫妻无常犹如集市客,切莫恶语争吵当热瓦31。”
  堆际必倒:一切修砌成的建筑都将倒塌,昔日,兴旺发达的城市和寺庙都有贤德之士管理和主持,但如今仅留存下遗址,并已成为鸟窝雀巢。如天子赤松德赞时期,由幻化工人32修建、邬金第二佛(莲华生大士)开光的桑耶33三层宝顶宫殿也遭受火灾,毁于一旦。法王松赞干布时,如尊胜宫34般的红山35宫殿,如今连基石也不存在了。我们对现在如同虫穴般的城市、住宅、寺庙等如何珍爱耽著又有何用呢?所以应象噶举派诸前辈高僧的传记中所说的那样:“背井离乡,奔赴异地,居住岩洞,与野兽为友,完全舍弃衣食名誉。”尔后彻底依止噶当四依处,即:心依于法,法依于贫,贫依于死,死依于干涸之壑。我们应诚心观修此圆满四法。
  高际必堕:英勇无比、极具权威,如我乳轮王是统治四洲的金轮王,并主宰三十三天,与帝释天王同坐一座(处于同等地位),能战胜阿修罗,但最终也堕落于地上,于一切欲望未满足中死去。如今我们所见到的国王、教主、尊者身边的眷属、地方的官员等,所有具有权势、地位的人也无一是恒常不变的。可以见到去年给他人判刑的官员今年却成了阶下囚的现象,因此,无有恒常地位有何用呢?所以我们应当诚心修持能获得无有衰败、人天应供、圆满正等觉果位之正法。
  同样亲怨也是无常的。从前,嘎达亚那尊者去化缘,看到一施主怀抱着儿子,津津有味地吃着鱼肉,并且用石头打了正在啃食骨头的母狗。尊者以神通观察,发现那条鱼是施主父亲的转世,那条母狗是他母亲的转世,前世杀害自己的仇人转生为他的儿子来偿还宿债。观察后尊者说了这样的偈颂:“口食父肉打其母,怀抱杀己之怨仇,妻子啃食丈夫骨,轮回之法诚希有。”可见此生许多人虽然成了自己的主要仇人,后来也会变成朋友,互相交亲,关系异常亲密。虽然是父母兄弟,有些却为了微薄的财产受用而心生嗔恨以致互相残害。虽然是家人或亲戚,但也有因暂时的琐事之故而成为仇敌甚至互相残杀。所以一切亲怨都是无常的,应当反复思维以大慈大悲心爱护所有的人。
  苦乐也是无常的。许多人上半生富裕快乐下半生穷苦潦倒;也有上半生痛苦下半生幸福;又有许多上半生为乞丐而下半生变成国王等。譬如:米拉日巴尊者的伯父,上午(为儿子)迎娶新娘大摆喜宴,下午房屋倒塌而痛苦哀嚎的悲惨情形也是无法想象的。然而为求正法所作的苦行,虽然暂时感受了许多痛苦,最终将获得无上的安乐,就象往昔出世的诸佛以及米拉日巴尊者等前辈们那样。有些虽然以造恶业而积累受用、获得了暂时的快乐,最终也将会感受无边的痛苦。例如,从前尼洪国家,最初降了七天的粮食雨,接着降了七天的衣服雨,之后又降了七天的珍宝雨,最后降下了土雨,所有的人被埋于土下,死后转生到恶趣。因此说苦乐是无常的,不要患得患失,对于此生世间的一切幸福受用应如丢唾液般的舍弃,应当至诚观修,追循诸佛前辈们求法苦行、策励精进、备受痛苦的足迹。
  贤劣也是无常的。虽然许多人从世间方面而言能言善辩、知识渊博、机智勇敢,但也有衰败之时。此时往昔积累的福德已经耗尽,思维颠倒,做事不顺,常受他人挖苦,自己遭受痛苦、备受众人欺侮,以前仅有的少分功德耗尽后,已是一无所有。许多人以前无有智慧,见识浅薄,又被他人称为狡猾、虚诳者,后来获得财富,受用圆满,别人也很信任,将他看成是贤善和见多识广之人。正如有谓:“狡者年老成主人。”从出世间法方面而言,有这样的俗话:“具证年老求学问,舍士年老积财物,法师年老成家长。”许多人虽然上半生是抛弃一切世间琐事的舍事者,下半生却努力积聚财物;也有上半生是为人传法的阿阇梨,下半生却成了猎人、窃贼或强盗;还有些上半生是持戒清净的戒师,下半生却子嗣成群。反之,也有些上半生唯造恶业,下半生唯一修持正法而获得成就,或者虽未获成就但已入佛门,死后往生清净刹土。所以现在的贤劣只是刹那的显现,无有任何是恒常、稳固的。有些人自己偶尔生起一点点出离心和厌世心,只是表面上修行相似之法,世间人也因此认为他是贤善的,后来又有了施主和弟子在足下恭敬顶礼,这时他们自己没有详细观察自相续,反而真的认为“我已如何如何了……”生起傲慢心,一切行为一反常态,认为“我什么事都可以做了”,这真正是着魔了。
  在未断除我执、未生起无我之智慧、未得到圣者果位之前,贤劣的显现都是无常的。所以我们应当恒时修习死亡无常,观察自之过失,恒常处于低劣位,生起出离厌世心,三门调柔不放逸,一切有为观无常,思维轮回之痛苦,恒时处于强烈的信心和深深的厌离心之中。如米拉日巴尊者言:“无人山谷岩洞中,恒具出离厌世心,上师乃为三世佛,强烈坚信永不离。”应当如此修行。否则,这些暂时的分别念是无常的,无法确定将来变成怎样。从前有一人,亲友都变成了仇敌,后来他入了佛门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