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佛祖纲目-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纫吨劣诮钍Α=杂写蕖N拇羌蚬拧3掀孀饕病J俣老洳恢天写熘辍G胗栉恰R圆蛊溷诼浴S枰蛞运拧J柚缬摇N姆倍簧闭摺S涫轮鳌8遣坏貌蝗灰病
  王忠文公袆丛录中。载佛学一篇。与此文同。末一段云。佛之为道。本无二门。自去圣既邈。源远而流益分。于是师异指殊。各建户庭。互相矛盾。禅则讥教。为滞于名相。教则讥禅。为溺于空寂。若律之为用。虽禅教所共持。而取舍各不同。至于为教禅之学者。又各立异以取胜。一彼一此。不相出入。自教宗言之。慈恩立三教。天台则分四教。贤首则又为五教。自禅宗言之。慧能与神秀。同受法于弘忍。能则为顿宗。秀则为渐宗。道一神会同出于能。道一则密契心印。神会则复流于知解。其不同如此。至若天台教宗之一也。而四明知礼。孤山智圆。性善性恶之说。如冰炭之不相投。临济禅宗之一也。而或以棒或以喝。至横川珙。则复以声偈。其示人之要。如枘凿之不相合。支派乖错。论说纷纭。殆不得而悉数也。忠文与文宪。同里同门。故其问学之相合如此。

  No。 1594…G 叙七佛

  传灯录云。古佛应世。绵历无穷。难以悉数。现在贤劫。有千如来。暨于释迦。但纪七佛。案长阿含经云。七佛精进力。放光灭暗冥。各各坐树下。于中成正觉。又曼殊室利。为七佛祖师。金华善慧大士。登松山嵿行道。感七佛引前。维摩接后。今之撰述。断自七佛而下。

  毗婆尸佛(过去庄严劫第九百九十八尊)

  长阿含云。人寿八万岁时。此佛出世。种刹利。姓拘利若。父盘头。母盘头婆提。居盘头婆提城。坐波波罗树下。说法三会。度三十四万八千人。神足二。一骞茶。二提舍。侍者无忧。子方膺 偈曰。身从无相中受生。犹如幻出诸形像。幻人心识本来无。罪福皆空无所住。

  尸弃佛(庄严劫第九百九十九尊)

  长阿含云。人寿七万岁时出世。种刹利。姓拘利若。父明相。母光耀。居光相城。坐芬陀利树下。说法三会。度人二十五万。神足二。一阿毗浮。二婆婆。侍者忍行。子无量 偈曰。起诸善法本是幻。造诸恶业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风。幻出无根无实性。

  毗舍浮佛(庄严劫第一千尊)

  长阿含云。人寿□万岁时出世。种刹利。姓拘利若。父善灯。母称戒。居无逾城。坐婆罗树下。说法二会。度人一十三万。神足二。一扶游。二郁多摩。侍者寂灭。子妙觉 偈曰。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

  拘留孙佛(现在贤劫第一贤)

  长阿含云。人寿四万岁时出世。种婆罗门。姓迦叶。父礼得。母善枝。居安和城。坐尸利沙树下。说法一会。度人四万。神足二。一萨尼。二毗楼。侍者善觉。子上胜 偈曰。见身无实是佛身。了心如幻是佛幻。了得身心本性空。斯人与佛何殊别。

  拘那含牟尼佛(贤劫第二尊)

  长阿含云。人寿三万岁时出世。种婆罗门。姓迦叶。父大德。母善胜。居清净城。坐乌暂婆罗门树下。说法一会。度人三万。神足二。一舒槃那。二郁多楼。侍者安和。子导师 偈曰。佛不见身知是佛。若实有知别无佛。智者能知罪性空。坦然不怖于生死。

  迦叶佛(贤劫第三尊)

  长阿含云。人寿二万岁时出世。种婆罗门。姓迦叶。父梵德。母财主。居波罗柰城。坐尼拘律树下。说法一会。度人二万。神足二。一提舍。二婆罗婆。侍者善友。子集军 偈曰。一切众生性清净。从本无生无可灭。即此身心是幻生。幻化之中无罪福。

  释迦牟尼佛(贤劫第四尊)

  长阿含云。人寿一百岁时出世。本在一万岁时。为观众生。无机可度。至百岁。劫末苦逼。故出乎世。种刹利。姓瞿昙。父净饭。母大清净。居舍卫城。坐菩提树下。说法一会。度人无数。神足二。一舍利弗。二目犍连。侍者阿难。子罗睺罗 偈曰。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幻寄居士瞿汝稷曰。始予录指月录。七佛第书其偈。阿含化迹皆削焉。既见世之人。粗闻即心即佛者。率多拨无报化乃悟。昔人载此之妙密。盖偈阐法身之极致。阿含示化迹之大略。可谓断常俱遣。事理两融者矣。传灯成于道原。而裁定于杨大年。其旨不苟也。因具录之。此录稍录神通亦以此。
  佛祖纲目叙七佛卷(终)
  No。 1594

  佛祖纲目卷第一(天字号)


  甲子(周康王二年起)己丑(周昭王元年)癸亥(周昭王三十五年止)

  周姬姓。起武王己卯。止赧王乙巳。三十七主。合八百六十七年。世尊乃第四主昭王二十六年示生。故今断自昭王甲寅起 世尊生时。此方江河泛涨。泉井溢出。大地震动。有五色光。贯太微宫。王问群臣。是何祥瑞。太史苏繇奏曰。西方有圣人生。王曰。于此何如。繇曰。此时无他。一千年后。声教被及。王令刻石。埋于南郊。志之云。

  (甲寅)释迦牟尼佛示现受生

  释迦牟尼佛。贤劫第四佛也。然灯佛所为善慧仙人。尝买莲花供佛。又见地湿。脱衣布地解发覆之。佛记善慧。汝过阿僧祗劫。于五浊恶世。当得成佛。号释迦牟尼○贤劫第三尊。迦叶佛时。为护明菩萨。命终往生兜率陀天。为诸天主。说补处行。亦于十方国土。现种种身。为诸众生。随宜说法。乃至作佛期运将至。即观今阎浮提诸众生。皆我初发心来。所成熟者。堪受妙法。余国边地。皆不应生此世界。迦毗罗国。最为处中。往古诸佛出兴。皆生于此。诸族种姓。刹帝利第一。瞿昙苗裔。圣王之后。净饭王过去因缘。具足清净性行。夫妻真正。堪为父母。既作此观。遂集诸天子。告言。我今不久。舍此天宫。生阎浮提。出家学道。成一切种智。设大法会。广利人天。汝等亦当同受法食。诸天子欢喜踊跃。各心念言。菩萨不久。当成正觉。时菩萨乘六牙白象。发兜率宫。降神母胎。净饭王夫人摩耶。于寤寐间。见菩萨腾空来。从右胁入。影现于外。如处琉璃顾。见自身。如日月照。菩萨在胎。晨朝为色界诸天说法。日中为欲界诸天说法。晡时为诸鬼神说法。夜三时亦复如是。成熟无量众生。甲寅四月八日。日初出时。摩耶手攀无忧树枝。菩萨从右胁出。时树下生七茎七宝莲花。菩萨堕莲花上。自行七步。举其右手而言。天上天下。惟我独尊。无量生死。于今尽矣。此生利益一切天人。说是言已。四天王接置宝几。龙王吐清净水。灌太子身。王以太子生时诸瑞吉祥。遂名萨婆悉达。(此言顿吉)时香山有一梵仙。名阿私陀。具足五通。能断疑惑。以神通力。腾空而来。相太子已。忽然悲泣。王惊问故。仙人答曰。太子具三十二相。年十九为转轮圣王。若出家者。成一切种智。然王太子决定成一切种智。转无上法轮。我今年已百二十。不久命终。生无想天。不睹佛兴。不闻经法。故自悲耳。太子生七日。摩耶命终。生忉利天。王嘱姨母波阇波提养育 太子初生。口称独尊。言已便默。如诸婴孩。七岁王令学书。访国中第一聪明婆罗门。名曰选友。为太子师。婆罗门授以梵书佉留书。太子问。阎浮提中有几种书。师默然。又问。阿字何义。师又默然。即从座起。问曰。太子初生时。自言天人之中最尊最胜。此言不虚。惟愿为说阎浮提凡有几种。太子曰。阎浮提中。梵书。佉留书。护众书。疾坚书。龙鬼书。捷沓和书。阿须伦书。鹿轮书。天腹书。转数书。转眼书观空书。摄取书。具有天地八部四洲鸟兽等音声诸书。有如是等六十四种。又阿字是梵音声。此字义是不可坏。亦是无上真正之道义。凡如此义。无量无边。婆罗门白王。太子是天人第一之师。云何欲令我教耶。复令忍天教兵法。太子自能通达。忍天反礼太子。

  佛祖纲目卷第一


  佛祖纲目卷第二(地字号)


  甲子(周昭王三十六年起)庚辰(周穆王元年)癸亥(周穆王四十四年止)


  (壬申)释迦牟尼佛示现出家

  佛年十七。王娶婆罗门女耶输陀罗。为太子妃复增二妃。一名瞿夷。二名鹿野。太子虽有三妃于静夜中。但修禅观。一日白王游观。初出东门。净居天化作老人。头白背伛。拄杖羸步。太子乃念。日月流迈。时变岁移。老至如电。身安足恃。我虽富贵。岂独免耶。云何世人而不怖畏。复游南门。净居天化作病人。两人扶掖。在于路侧太子又曰。如此身者。是大苦聚。云何世人不知觉悟。王闻切责诸臣。有婆罗门子。名优陀夷。聪辩绝伦。王令与太子友。具说世间乐事。令其心动。太子复出城西门。净居天心念先现老病。举众皆见。令王嗔责。我今现死。惟令太子及优陀夷见耳。即化死人。四人舆之。室家大小号哭共送。太子与优陀夷二人。独见太子。问此为何人。优陀夷先受王敕。默然不答。如是三问。净居天威神之力。不觉答言。是死人也。何谓为死。答曰。死者刀风解形。神识去矣。四体诸根。无复所知。此人在世。贪著五欲。不识无常。一旦舍之而死。又为父母亲戚爱念。命终之后。恩情好恶。不复相关。诚可哀也。问惟此人死。余亦当然。答曰。一切世人。皆应如是。无有贵贱得免者。太子曰。世间乃复有此苦。云何于中而行放逸。又出北门。到彼园所。止息树下。除去侍卫。端坐思惟。时净居天化作比丘。法服持钵。手执锡杖。视地徐行。太子前问。汝是何人。答曰沙门。何谓沙门。答曰。三界兮扰扰。六趣兮昏昏。识心达本源。故名为沙门。又曰。一切皆无常。惟我所修圣道。永得无为。到解脱岸。言讫。腾空而去。太子喜曰。天人之中。惟此为胜。我当决定修学是道。太子年十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