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入中论自释+法尊法师译-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十善业道,初发心菩萨不修集耶?彼虽亦修,颂曰:
  如是十种善业道 此地增胜最清净
  彼初发心菩萨未能如是。颂曰:
  彼如秋月恒清洁 寂静光饰极端严
  寂静谓防护诸根,光饰谓光明显现,虽有如是清净尸罗。颂曰:
  若彼净戒执有我 则彼尸罗不清净
  如宝积经云:“迦叶!若有苾刍具足净戒,以别解脱防护而住,轨则威仪皆悉清净,于诸小罪生大怖畏,善学所受一切学处,身语意业清净圆满,正命清净,而彼苾刍说有我论。迦叶!是名第一破戒似善持戒。乃至,迦叶!若有苾刍具足修行十二杜多功德,而彼苾刍见有所得,住我我所执。迦叶!是名第四破戒似善持戒”。颂曰:
  故彼恒于三轮中 二边心行皆远离
  于谁有情,修何对治,由谁能离之三轮,皆能远离有事无事等二边执、心也。
  如是已说菩萨圆满净戒。今当说余人净戒功德较布施等为大,是一切功德之所依。颂曰:
  失坏戒足诸众生 于恶趣受布施果
  彼修施者,若能具足净戒,当于人天中感最圆满殊胜之财位,然有堕恶趣中而受圆满大财位者,如独一地狱,龙象牛马猿猴等畜类,及大力鬼类,由彼众生修施而失坏戒足之所招感。故颂曰:
  生物总根受用尽 其后资财不得生
  如有人见下少种子可得大果,为得后果故更下多种,则其果聚增长不绝。若痴人不知下种,以种为食,由生物总根永尽故,岂能更生圆满大果。如是最极痴人,由无净戒故,于非处中受用财位前果用尽,新果未修,此后遂难更得感生资财。
  又离戒足者,非但难得圆满财位,即再出恶趣亦属不易。颂曰:
  若时自在住顺处 设此不能自摄持 堕落险处随他转 后以何因从彼出
  若时随欲自在不依赖他住人天趣,犹如勇士住随顺处脱离系缚。设于此时不自摄持,如勇士被缚投山涧中。堕恶趣后更以何因从彼出耶!遂长流转恶趣之中。如经云:“假使后生人中,亦当感二种罪报。”
  由犯戒是众患之根本。颂曰:
  是故胜者说施后 随即宣说尸罗教
  故战胜一切罪恶者,为令布施等功德不失坏故,于说布施后,即说持戒之教。颂曰:
  尸罗田中长功德 受用果利永无竭
  由为一切功德所依故,尸罗即良田。若于彼田中长养施等功德,则因果展转增长永无间竭,成大果聚长时受用。故颂曰:
  诸异生及佛语生 自证菩提与佛子 增上生及决定胜 其因除戒定无余
  如经云:“十不善业道,上者地狱因,中者畜生因,下者饿鬼因。于中杀生之罪,能令众生堕于地狱畜生饿鬼,若生人中得二种报,一者短命,二者多病。偷盗之罪亦令众生堕于地狱,乃至一者贫穷;二者其财不得自在。邪淫之罪亦令众生堕于地狱,乃至一者妻不贞良,二者不得随意眷属。妄语之罪亦令众生堕于地狱,乃至一者多被诽谤,二者为他所诳。两舌之罪亦令众生堕于地狱,乃至一者眷属乖离,二者亲族弊恶。恶口之罪亦令众生堕于地狱,乃至一者常闻恶声,二者言多诤讼。绮语之罪亦令众生堕于地狱,乃至一者言无人受,二者语不明了。贪欲之罪亦令众生堕于地狱,乃至一者心不知足,二者多欲无厌。嗔恚之罪亦令众生堕于地狱,乃至一者常被他人求其长短,二者恒被他人之所恼害。邪见之罪亦令众生堕于地狱畜生饿鬼,若生人中得二种报,一者生邪见家上 者其心谄曲。十不善业道能生此等无量无边众大苦聚”。又云:“十善业道,是人天乃至有顶处受生因。又此上品十善业道以智慧修习心狭劣故,怖三界故,阙大悲故,从他闻声而解了故成声闻乘。又此上品十善业道修治清净,不从他教自觉悟故,大悲方便不具足故,悟解甚深缘起法故成独觉乘。又此上品十善业道修治清净; 心广无量故,具足悲愍故,方便所摄故,发生大愿故,不舍众生故,净治菩萨诸地故,净修一切诸度故,成菩萨广大行”。由是道理,故说除十善业道外,无余方便能使异生、声闻、独觉、菩萨随其所应,获得增上生生死之快乐,及决定胜非苦非乐为性之解脱也。颂曰:
  犹如大海与死尸 亦如吉祥与黑耳 如是持戒诸大士 不乐与犯戒杂居
  黑耳是不吉祥之异名。今进说持戒波罗蜜多之差别。颂曰:
  由谁于谁断何事 若彼三轮有可得 名世间波罗蜜多 三者皆空乃出世
  若于彼尸罗有三轮可得,说名世间波罗蜜多。即被尸罗若无前说三轮可得,说名出世波罗蜜多。
  由说此地功德门,明圆满尸罗波罗蜜多。颂曰:
  佛子月放离垢光 非诸有摄有中祥 犹如秋季月光明 能除众生意热恼
  言离垢者,谓由十善业道令无垢故,即第二地菩萨之实名。犹如秋月放离垢光明,能除众生之热恼。如是菩萨月轮所放离垢光明,亦能遣除意中由犯戒所生之热恼也。此非生死所摄故非三有,然是三有中之吉祥,一切圆满功德皆随彼转故,是四洲转轮圣王之因故。

  第三菩提心发光地
  今当说第三菩提心。颂曰:
  火光尽焚所知薪 故此三地名发光
  发光是第三地菩萨之名,为显此发光地名实相符故。谓此地以智慧火焚所知薪,发出寂静光明故名发光。发第三心者。颂曰:
  入此地时善逝子 放赤金光如日出
  如日将出先现赤金色光明,此地菩萨所放智慧光明亦尔。为显得彼光明之菩萨,忍波罗蜜多最为增胜。颂曰:
  设有非处起嗔恚 将此身肉并骨节 分分割截经久时 于彼割者忍更增
  又此菩萨善护他心故,有如上慧故,实非他人三世可嗔之处,损他之身语意业皆不现行。故云:“设有非处起嗔恚”。设有如是暴恶有情,于菩萨身,分分渐割其骨肉,经长久时,然菩萨于如是割者,非但心不嗔恙,且知由此罪业因缘当受地狱等苦,更生广大之安忍。
  复次颂曰:
  已见无我诸菩萨 能所何时何相割 彼见诸法如影像 由此亦能善安忍
  非但由见彼以罪业因缘当受地狱等苦而起增上安忍,由见诸法等同影像,皆离我我所想,由此亦能生大安忍。亦字为摄安忍之因。
  又此安忍非但是菩萨相应之功德,亦是余人保护功德之因,故当遮止嗔恚之心。颂曰:
  若已作害而嗔他嗔他已作岂能除是故嗔他定无益 且与后世义相违
  若他已作损害,因此嗔他者,已作损害不能除故,缘他起嗔于事何益,因已作故。又此嗔恚非但现在无益,且与后世利益相违,以发嗔恚能引生非爱异熟故。
  颇有痴人,现受自作恶行所感苦果,妄谓他人损害于我,遂于能害者发嗔恚心而行报复。愿彼损害就此失败。为遮此执,颂曰:
  既许彼苦能永尽 往昔所作恶业果 云何嗔恚而害他 更引当来苦种子
  若于自身现作刀割等极大剧苦,当知是由往昔造杀生等业,曾于地狱、畜生、饿鬼趣中受极大苦,今受所余等流苦果,由此最后苦果令彼一切皆尽,如最后药能疗身中残疴,云何复起嗔恚而思损他,更引发当来远胜已受苦果之极大苦因。如病将差,更服不宜食物。如医师为疗重病作刀割等苦,故于现前苦极当忍受也。
  又此不忍,非但是引非爱异熟之因,亦是摧坏久远所修福德资粮之因。颂曰:
  若有嗔恚诸佛子 百劫所修施戒福 一刹那顷能顿坏 故无他罪胜不忍
  若菩萨于已发菩提心之佛子,由不知彼人内心差别,或虽知之,然由烦恼串习力故,增计其过失随实不实乃至起一刹那嗔恚心,尚能摧坏百劫所修施戒波罗蜜多福德资粮,况非菩萨而嗔菩萨。如大海水不可称量,此异熟量亦不可知,故能引非爱果及能坏善根之罪恶,更无大于不忍者也。如经云:“曼殊室利!以能坏百劫所修善根,故名嗔恚”。
  又此不忍,其无力损他者徒为自害,若有势力无悲愍者,则俱害自他。颂曰:
  使色不美引非善 辨理非理慧被夺
  身坏命终之后,
  不忍令速堕恶趣
  不忍之失既如上说,违彼而忍功德云何?颂曰:
  忍招违前请功德 忍感妙色善士喜 善巧是理非理事 殁后转生人天中 所造众罪皆当尽
  如上所说不忍之过失,与彼相违,当知即是安忍之功德。故颂曰:
  了知异生与佛子 嗔恚过失忍功德 永断不忍常修习 圣者所赞诸安忍
  嗔恚之过失如上已说,与上相违当知即安忍之功德。故当永断不忍,一切时中常修安忍也。
  今当说安忍波罗蜜多之差别。颂曰:
  纵回等觉大菩提 可得三轮仍世间
  即使回向佛果,若见所修之忍由谁修忍,于谁修忍,三轮可得,此忍即名世间安忍波罗蜜多。颂曰:
  佛说若被无所得 即是出世波罗蜜
  如此地菩萨安忍波罗蜜多最极清净,如是亦得静虑等。颂曰:
  此地佛子得禅通 及能遍尽诸贪嗔 彼亦常时能摧坏 世人所有诸贪欲
  言禅定者,亦表等至无量等。如三地菩萨经云:“是菩萨住此发光地时,即离欲恶不善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住初禅。灭觉观,内净一心无觉无观,定生喜乐,住第二禅。离喜住舍,有念正知,身受乐,诸圣所说能舍、有念、受乐,住第三禅。断乐先除苦,忧喜灭,不苦不乐舍念清净,住第四禅。
  “四无色等至者,谓超一切色想,灭有对想,不念种种想,入无边虚空,住虚空无边处。超一切虚空无边处,入无边识,住识无边处。超一切识无边处,入无少所有,住无所有处。超一切无所有处,入非有想非无想,住非有想并无想处。是名四无色等至。
  “四无量者,谓此菩萨心随于慈,广大无量不二。无怨无对,无障无恼,遍至一切处,尽法界虚空界,遍一切世间。住悲、喜、舍亦复如是。
  “五种神通者,谓此菩萨得无量神通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