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汴京风骚 作者:颜廷瑞-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时,苏轼望着眼前这缩小了规模的“万灯会”,寻觅着想象中的那不见形影的精巧美妙的浙灯,一种文人特有的浪漫突然使他有些惋惜了。
  他抬头向殿宇回廊正面望去,在宗室的席位上寻找驸马王诜和贤惠公主的身影,这对高贵而随和的恩爱夫妻竟然没有到来。他的思绪立即陷入一个多月来的回忆中。
  那天在古筝声中写就《上皇帝书》后,他便顶着呼啸的寒风走进驸马府。在品茶、饮酒之中,他拿出《上皇帝书》,和盘托出了自己的所思所想,请王诜转呈皇上。王诜在谈了皇帝近日捉摸不定的反常情绪之后,还是痛快的答应了。在场作陪的贤惠公主看完《上皇帝书》,却笑曰:
  “子瞻何其性急如此?”
  苏轼拱手请教。
  贤惠公主含蓄地说:
  “风波险恶,吉凶莫测,子瞻何不投一石而先试深浅?”
  王诜当即拍掌随和:
  “妙!前月崇政殿宣布的四项决定,唯‘减价收买浙灯’一事可作文章。江浙一带制做花灯者,都是贫苦细民,他们借债出息,购买材料,辛苦一年,就指望在元宵节前卖个好价钱,作全年衣食之需。现官府减价收买,不是变相抢夺吗?”
  贤惠公主吐露说:
  “三个月前的那场‘菊花会’,虽然张扬了‘变法’的声势,但耗资洽巨,皇帝事后曾多次疚叹。子瞻若能以‘务从俭约’宣扬皇帝爱民之德……”
  苏轼顿然醒悟,即席挥笔,成《谏买浙灯状》一篇。内有“陛下以耳目不急之玩,而夺其口体必用之资。卖灯之民,例非豪户,举债出息,奋之弥年。衣食不计望此旬日。陛下为民父母唯可添价贵买,岂可减价贱酬……内帑所储,孰非民力?与其平时耗于不急之用,局若留贮以待乏绝之供……”并借次日殿中丞奏事之机,亲自呈交给皇帝。
  赵顼果然恩准了《谏买浙灯状》所奏,连夜下诏停止收买浙灯。苏轼、王诜、贤惠公主从这断然的“改过不吝、从善如流”中,察觉到皇上内心深处对“新法”的疑虑,王诜遂借机把苏轼写就的《上皇帝书》交到皇帝的手中。
  二十多天,皇帝竟毫无表示。
  在日复一日地等待中,苏轼的心情已经凄凉了:今夜又不见驸马王诜和贤惠公主,也许是一种不祥之兆啊!
  突然,西时的钟声敲响,花灯迭次点燃,千盏万盏,火树银花。集英殿在灯海里,回廊成了灯的河流,殿宇四周闪动着灯的浪花,人群在灯火的嫣霞中跪拜欢呼。皇帝赵顼和皇后在一群扈从的护卫下登上集英殿。
  跟在皇帝身后的,竟然是同修起居注、美髯公孙觉。
  孙觉的获恩伴陪皇帝观灯,使群臣不解,使苏轼好奇,使司马光沉思,更使王安石惊骇。
  山楼上的教坊乐人,按照事先安排,以口技效百禽争鸣而迎圣驾。刹那间,夜空中鸟声啾啾,此起彼伏,经久不息。宫墙外阵阵欢呼声隐约传来,相依相托,欢腾之极。皇帝、皇后落座。看盏官紫排宽袍,举袖高声唱引:
  “绥御酒!”
  宰酒臣率一对窈窕宫女捧盘而出,高声应和:
  “绥酒!”
  宫女举盘过头,跪倒在皇帝、皇后面前,落盘献酒。
  教坊长二人同声唱引:
  “起乐观灯!”
  乐曲骤起,五十面琵琶拨弄,箜篌低唱,二百面杖鼓雷动,箫、笙、埙、篪、觱、篥、龙笛呼啸而鸣,二百名盛装舞伎手执各色各式花灯奔涌而至殿前,轻舒广袖,翩翩起舞,若繁星撒落人间,辉煌迷离。接着,三组舞蹈《银河星坠舞》、《月宫飞花舞》、《瑶池荡舟舞》交错呈现于殿前。皇后啧啧称赞,皇帝赵顼勉强一笑。群臣迅速捕住这一笑,狂热欢呼。
  司马光没有笑,没有欢呼,也无心欣赏舞蹈。从远远望见王安石瘦小身影的那一瞬间起,他的心就格外沉重:十多年深交的朋友,就这样断了交往吗?当他看到皇帝身后的孙觉时,一颗心更加疑虑不定。他敏锐地感觉到,这场争斗中一个新的角色出现了。是好是坏呢?他目不转睛地注视着皇上赵顼的一举一动……
  在那场寒风中,司马光送走了刘攽,就开始写他的第二份奏表。他就新法的偏误缺失,全面弹劾王安石,并很快由大内宦值转呈给皇帝。在等待皇帝的震怒发落中,腊月九日午后,突然听到苏子瞻上呈的《谏买浙灯状》已蒙皇上思准,并下诏停止收买浙灯。他感到十分兴奋。这是一个讯号,一次转机,圣明的皇帝也许要回心转意了!他要夫人张氏弄来两碟小菜,独自饮了两杯清酒,暗暗表达着心底的欢愉。饮酒当中,他突然又想到老友王安石。
  为了使王安石对皇帝可能的回心转意有所准备,也为了借助介甫之力推动皇帝的回心转意,司马光在几天之内,接连给王安石写了第二封和第三封书信,即史料上记载的《与介甫书》。他仍从新法的“侵官”、“生事”、“征利”、“拒谏”、“致怨”等弊端,规劝朋友匡正缺失,悬崖勒马。
  书信中有语:
  光窃念主上亲重介甫动静取舍,唯介甫之为信,介
  甫日可罢,则天下之人成被其泽;日不可罢,则天下
  之人咸被其害。方今生民之忧乐,国家之安危,唯系
  介甫之一言,介甫何忍必遂己意而恤乎?夫谁人无过,
  君子之过,如日月之食,介甫诚能进一言于主上,则
  国家太平之业皆复其旧,而介甫改过从善之美愈光大
  于目前,于介甫何所亏丧而固不移哉!
  司马光写给王安石的三封书信,历史上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认为司马光光明磊落,意真言切,重于友谊,树诤友之范;一种认为司马光心怀叵测,态度伪善,欲借友情而搞垮新法,阴险至极。
  司马光在焦虑的等待中,皇帝的“回心转意”缈无音讯。王安石的回信却在前天看到了。在这封著名的《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就司马君实提出的“侵官”、“生事”、“征利”、“拒谏”、“致怨”等事,逐条进行驳斥;
  ……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
  下之理得矣。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
  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议
  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
  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
  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至于怨诽之多,则
  因前知其如此也。
  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
  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家,欲
  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不汹汹然!盘庚之迁,胥
  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怨者故改
  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
  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
  斯民,则某知罪矣。如日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
  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王安石的这封信,历史上也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毁为“词疆而辨”;一种誉为“义正词严”。
  司马光与他的老友王安石,就在这些书信往返中绝交了。他寄托于王安石的希望,也随之而泯灭。
  群臣的欢呼声,打断了司马光的沉思。他抬头望去:舞蹈收场,乐曲停歇,二百多舞伎高举花灯,跪拜于殿前。皇帝赵顼撇开身边不远的王安石,转头对身后的孙觉说道;
  “孙卿,替朕传谕,赏赐舞伎、乐人每人白银十两。”
  孙觉一怔,遂即大声传谕:
  “圣上有谕,赏赐舞伎、乐人每人白银十两!”
  舞伎叩头谢恩,乐人离席跪拜,群臣山呼万岁。
  在二位教坊长的唱引下,身着红巾彩服,头顶、口衔、手提花灯的杂技男女登场。艺伎们在殿前演出了精彩的上竿、跳索、倒立、折腰、弄碗注、踢瓶、筋斗、擎戴之类的惊险百戏。
  诸国使臣,宗室、百官,一阵一阵发出惊呼与喝彩。
  被皇帝赵顼头一次当众冷遇的王安石如木雕似地发怔着。
  一个多月来,王安石何尝轻松啊!弟弟王安国的洞箫已使他再无一处安宁;苏轼《谏买浙灯状》引起的变化,增加了他心底的疑团;苏轼和司马光像是相互配合而上呈的不知内容的弹劾奏表,使他心神不定;皇上近一个月来的沉默不语,更使他不知所措。辅佐一个年轻而多变的帝王,真是为难啊!
  他有一时曾想过“辞职”远去。在一个僻远的州府为当地黎庶作一些有益的事情,找回二十多年前在浙江勤县时的轻松和欢愉,在诗文的沃土上去完成自己向往的追求,最后造诣未必就输于苏子瞻。可这也仅是一时之念。眼前,如营造一座华屋,在工场混乱、污物堆积、木架方就、四壁未建、黄瓦未覆、飞檐未造、梁柱未雕、华而未现、巍峨未就、其功未竟之时离去,愧对自己,愧对皇上,愧对天下啊!
  吕惠卿似乎也察觉到现时“变法”之艰难,前日曾有借故调苏子瞻、司马君实离京之谋。让这两位其“忠”足以左右皇上,其“才”足以影响皇上的朋友远走高飞而不再掣肘朝政,也许是明智之举。可是,下不了这个狠心。也不敢下这个狠心,人言可畏!况且,皇上现在疑窦在心,这样重大的事情,也不敢妄奏轻言。子瞻、君实,你们何必固执不移呢?
  现在,同修起居注孙觉又走到皇帝身边,而且离奇地取得了皇上的信任和恩宠。孙觉,敌耶?友耶?
  突然,群臣发出恐惧的惊叫声,惊动了王安石。他睁大眼睛望去,殿前的杂技百戏中止了,艺人们惊恐地慌乱着。一个年约十四五岁的女孩躺在高耸的立杆下,一个二十岁左右的男子单腿勾着立杆上的绳环失神地倒悬着。演出失手,女孩从高杆上跌下摔死了,正在被同伴们抬进彩棚。王安石转头向皇上望去。皇帝赵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