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谈艺录-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与“庭树先知”,均是先于人知春到人间了,而张谓诗则是鸟先知途,意思不同。
  《谈艺录》读本(二一)窠臼
  陈简斋写雨①,有一窠臼。《简斋诗集》卷一一《浴室观雨》:“谁能料天工,办此颖脱手”;卷一五《夏雨》:“天公终老手,一笑破日永”;又《积雨喜霁》:“天公信难料,变化真神速。”若卷一五《夏日》:“虽然不成雨,风起亦快哉。白团岂办此,掷去羞薄才”;卷二八《大龙湫》:“小儒叹造化,办此何雄哉”;可以连类。放翁仿作稠叠②。《剑南诗稿》卷一六《晓望海山》:“苍龙下曳尾,卷雨洒炎热。造物信老手,忽作万里秋”,卷二五《夏秋之交久不雨,方以旱为忧,忽得甘澍,喜而有作》:“天公终老手,谈笑活焦枯”;又《七月十七日大雨极凉》:“天公老手亦岂难,雨来黑云如坏山。瓦沟淙淙万银竹,变化只在须臾间”;卷四六《鱼池水涸,车水注之》:“试手便同三日雨,满陂已活十千鱼”,卷七八《喜晴》:“天公真老手,谈笑功皆成。”韩稚圭诗中早已屡道此意③,《安阳集》卷六《喜雨》:“始信云龙施美利,岂劳功力费毫铢”;卷八《喜雨》:“立解焦枯非甚力,不知神化此谁权”;卷一八《喜雨》:“须臾慰满三农望,却敛神功寂似无”;卷一九《久旱喜雨》:“恩被无垠才数刻,尽思人力欲何为”;殊苦造语平钝,惟“须臾”二句稍佳,皆不如简斋之简快令人眼明也。(《钱锺书研究》17—18页)      ①陈简斋:宋代作家陈与义号。撰有《简斋集》十六卷。
  ②放翁:宋代作家陆游号。撰有《剑南诗稿》八十五卷。
  ③韩稚圭:宋代作家韩琦字。撰有《安阳集》五十卷。
  陈与义的诗在南宋颇有名气,他从学黄庭坚、陈师道入手,进而学习杜诗,在诗的形式上常得杜诗声调宏亮、词句清新明白之妙。他效仿前人之作,也多能脱胎换骨,而不是一味死模呆仿,如《题江参山水横轴》:“此中只欠陈居士,千仞冈头一振衣。”句式和前句均从崔德符《看宋大夫画山水》的“个中只欠崔夫子,满帽秋风信马行”得到启发,而后句则是来自左思《咏史》的名句:“振衣千仞冈,濯足万里流。”
  这里陈与义得崔德符顾影自怜之意,不是“满帽秋风信马行”,而是注入了左思的豪迈奇伟、不可一世的气势,便成了陈与义自己的诗,反映了他自己的精神,可以说是善于脱胎者,《谈艺录补订》论析颇详。
  这一则指出陈与义写雨有一个模式,总是从天工造化神奇的意义上去写,言天工“谁能料”、“信难料”,极言天工的神奇是出乎人们意料的,“天公终老手”、“变化真神速”,皆明白如话,自然流畅,不雕饰,不造作,故能引起大诗人陆游的一再效仿。如“造物信老手”,“天公老手亦岂难”,“变化只在须臾间”,皆是仿与义的构想,落笔亦仿他的句式,甚至还有一字未改者,如“天公终老手”。陆游不知道天工造化神奇的构想并不是陈与义的发明创造,早在韩琦的诗中便是这样写雨,然而他的诗如“恩被无垠才数刻,尽思人力欲何为”,“造语平钝”,意思也不精警,没有陈与义的诗醒人耳目,所以韩琦的诗虽然写在陈与义之前,却并没有引起陆游的注意。
  《谈艺录》读本(二二)修辞疵累
  (王国维)丙午以前诗中有《题友人小像》云:“差喜平生同一癖,宵深爱诵剑南诗。”今观所作,平易流畅,固得放翁之一体;制题宽泛,亦近放翁。若《五月十五夜坐雨》之“水声粗悍如骄将,天色凄凉似病夫”,则尤类朱竹垞《书剑南集后》所指摘者①。修辞时有疵累②,如《晓步》一律,世所传诵,而“万木沈酣新雨后,百昌苏醒晓风前,四时可爱唯春日,一事能狂便少年”,中间四句皆平头以数目起,难免算博士之诮③。又如前所引《杂感》颈联:“驰怀敷水条山里,托意开元武德间”,即仿放翁《出游归鞍上口占》:“寄怀楚水吴山里,得意唐诗晋帖间”句调。不曰“羲皇以上”或“黄、农、虞、夏”,而曰“开元武德”,当是用少陵《有叹》结句:“武德开元际,苍生岂重攀。”“敷水条山”四字,亦疑节取放翁《东篱》诗:“每因清梦游敷水,自觉前身隐华山”,以平仄故,易‘华山’为‘条山’。然‘敷水华山’乃成语,唐于邺《题华山麻处士所居》即云:“冰破听敷水,雪晴看华山。”静安语迹近杂凑,属对不免偏枯。“路歧”一典④,三数叶内屡见不一见,亦异于段柯古之事无复使者也⑤。(25—26页)      ①朱竹垞:清代文学家朱彝尊号。他的《曝书亭集》卷五十二《书剑南集后》:“诗家比喻,六义之一,偶然为之可尔。陆务观《剑南集》句法稠叠,读之终卷,令人生憎,若‘身似老僧犹有发,门如村舍强名官’;‘迹似春萍本无抵,心如秋燕不安巢’;‘身似在家狂道士,心如退院病禅师’……。”
  ②疵累:毛病、过失。
  ③算博士:唐初骆宾王文好以数对,时人号为算博士。
  ④路歧:宋人说伶人事,每涉及歧路义,因称伶人为路歧。
  ⑤段柯古:唐代作家段成式字。
  王国维深于词曲,不以诗名,偶有所作,亦有妙语佳句,如《嘲杜鹃》:“自家惯作他乡客,犹自朝朝劝客归。”又“岁岁天涯啼血尽,不知催得几人归。”(《静安诗稿》)再如《题友人三十小像》:“差喜平生同一癖,宵深爱诵剑南诗。”均明白如话,自然流畅,亦说出爱诵陆游诗的癖好。这一则指出王国维的诗“固得放翁之一体,制题宽泛,亦近放翁。”如这里举引的《杂感》颈联,即仿陆游句调,对照起来看,十分明显。但修辞不讲究,时有割裂成语之嫌,如钱先生所指,“敷水条山”系改成语“敷水华山”杂凑而成。
  这一则是指出王国维诗的毛病,如“水声粗悍如骄将,天色凄凉似病夫”句,用“如”“似”两个直接比喻,陆游诗中也喜用这样的比喻,受到朱彝尊的批评,以为“句法稠叠,读之终卷,令人生憎”。
  钱先生还指出王国维诗在修辞上“时有疵累”,如七律《晓步》:“兴来随意步南阡,夹道垂杨相带妍。万木沉酣新雨后,百昌苏醒晓风前。四时可爱唯春日,一事能狂便少年。我与野鸥申后约,不辞旦旦冒寒烟。”其颔联、颈联的每句皆以数字领起,“万木”、“百昌”、“四时”、“一事”。王国维喜作对仗句,但像这一类修辞,时有所见,如《读史》中两句:“三方并帝古未有,两贤相厄我所闻”(以下引诗均见钱仲联《清诗纪事》);《蜀道难》中两句:“十年持节遍西南,万里皇华光道路”;《隆裕皇太后挽歌辞》中两句:“一身原护落,九庙幸安全”;还有“百年顿尽追怀里,一夜难为怨别人”等,用数目字太多,也是缺点。
  《谈艺录》读本(二三)句式变化
  白香山律诗句法多创,尤以《寄韬光禅师》诗,极七律当句对之妙,沾匄后人不浅①,东坡《天竺寺》诗至叹为连珠叠璧②;其《酬主簿》等诗又开七律隔句扇对之体;《岁日家宴戏示弟侄》首句云:“弟妹妻孥子侄孙”③,实填名词,无一虚字,盖移“柏梁体”入律诗④。按渔洋《池北偶谈》卷十三、《香祖笔记》卷二⑤、陆以湉《冷庐杂识》卷五考柏梁体句⑥,皆未引此。又渔洋论五言,未引牧之《感怀》之“齐、蔡、燕、魏、赵”,《郡斋独酌》之“尧、舜、禹、武、汤”,东坡《张寺丞益斋》之“风雨晦明淫,跛躄瘖聋盲”;论七言未及刘伯温《二鬼诗》⑦之“肠胃心肾肝肺脾,耳目口鼻牙舌眉”。至明人遂并以柏梁体作七律对仗,邓林《皇荂曲·赋江郊渔弋》腹联云⑧:“鸿鹄鹍鹏鳭鹗鹘,鳟鲂鲦鲤鰋鲿鯋”,大胆出奇。清徐文靖以“之乎者也矣焉哉”为一句冠首⑨,作七言长句十章。桂未谷《题翁覃溪双钩文衡山分书》两绝句之一云⑩:“朱竹垞、陈元孝、傅青主、郑汝器、顾云美、张卯君、王觉斯,气势居然远擅场。⑾”皆香山有以启之也。李义山自开生面,兼擅临摹;少陵、昌黎、下贤、昌谷无所不学⑿,学无不似,近体亦往往别出心裁。《七月二十八日夜听雨梦后》通篇不对,始创七律散体,用汪韩门《诗学纂闻》说⒀。《题白石莲华寄楚公》、《赠司勋杜十三员外》前半首亦用散体⒁。《当句有对》一首几备此体变态;《子初郊墅》复增益以“看山对酒君思我,听鼓离城我访君”⒂;虽韦元旦《人日应制》⒃:“青韶既肇人为日,绮胜初成日作人”,李绅《江南暮春寄家》⒄:“洛阳城见梅迎雪,鱼口桥逢雪送梅”,先有此格,而弥加流动。(187—188页)      ①沾匄(gài丐)后人:谓后人受其益。
  ②苏轼《天竺寺》称白居易这首诗“空咏连珠吟叠璧”,赞美当句对为连珠叠璧。
  ③子侄孙:《白居易集》作“小侄甥”。
  ④柏梁体:古诗之一体,为句句押平声韵的七言古体诗。
  ⑤渔洋:清王士禛,号渔洋山人。有《池北偶谈》二十六卷,《香祖笔记》十二卷。
  ⑥《冷庐杂识》:清人笔记,八卷。
  ⑦刘伯温:明文学家刘基字。有《诚意伯文集》二十卷。
  ⑧邓林:明文学家。有《退庵遗稿》七卷。腹联:律诗八句四联,此指中间的两联。
  ⑨徐文靖:清人,有《当涂县志》三十三卷。
  ⑩桂未谷:清杂剧家桂馥号。有《未谷诗集》四卷。
  ⑾朱竹垞:朱彝尊字。陈元孝:陈恭尹字。傅青主:傅山字。初名鼎臣,字青竹。郑汝器:郑簠字。顾云美:顾苓字。张卯君:张在辛字。王觉斯:王铎字。以上均为清代文学家。
  ⑿下贤:沈亚之字。昌谷:李贺家在福昌之昌谷。以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