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答:橘黄色玫瑰花。
问:如果不是现在的身份,那么您最喜欢的职业是什么?
答:医生。
问:您喜欢在什么地方生活?
答:在巴黎或一个自由的地方。
问:您最喜欢哪些作家?
答:历代的各类作家,如斯汤达、让·法维埃、埃莱娜·卡雷埃、汤科思、威廉·斯蒂 伦。
问:您最喜欢哪些诗人?
答:雨果、魏尔伦、兰波。
问:您最喜欢哪些画家和作曲家?
答:汉斯·哈尔通、皮埃尔·苏拉热,印象派画家;作曲家有瓦格纳、德彪西、莫扎特 。
问:现实生活中您最崇拜的男英雄是谁?
答:戴高乐(和蓬皮杜的回答一样)。
问:您最崇拜的女英雄是谁?
答:特蕾莎修女。
问:您最喜欢的男主角是谁?
答:于连·索雷尔。
问:您最喜欢的女主角是谁?
答:安娜·卡特琳娜(和蓬皮杜的回答一样)。
问:您最喜欢的菜肴和饮料是什么?
答:禽肉冻、香料烤鸡和桑格里亚酒。
问:您最喜欢的名字是什么?
答:让和克洛德。
问:您认为人最大的缺点是什么?
答:撒谎。
问:您最厌恶的历史思潮是什么?
答:一切煽动狂热的主张。
问:您目前的思想状态如何?
答:战斗,坚韧。
问:您的座右铭是什么?
答:时刻准备着。
附录6、希拉克夫人小传(1)
以伊冯娜和克洛德为楷模
在法国人眼中,夏尔·戴高乐将军是最伟大的人物,第二次世界大战反法西斯的民族英雄、 第 五共和国的缔造者。他的夫人伊冯娜·旺德鲁,在时代风云变幻中一直伴随着他,德高望重 ,堪为“一代国母”。而继承者乔治·蓬皮杜,则是治国专家,法兰西现代化奠基人,其夫 人克洛德·卡乌尔聪慧博学,是一位非常杰出的女性,对当代文化艺术给予很大推动。他们 同属传统的一代,志同道合,坚忍不拔,荣辱与共,相伴终身,不愧为旷世楷模。他们的事 业和精神,已由戴党第三代领袖雅克·希拉克和夫人贝尔纳黛特忠诚地继往开来,弘扬光大 ,并谱写着“希拉克时代”。
戴高乐将军在回忆录中有句赞扬夫人的名言:“我的妻子,要是没有她,我简直一事无成。 ”伊冯娜代表传统与美德,是典型的贤妻良母,卓越的“第一夫人”,很有见识,坚韧、谦 逊、慈祥。简朴持家,管教子女甚严。在爱丽舍宫,她不愿抛头露面。遇有国事访问,常让 总理夫人出面。她尽主妇职责,恰如其分,从不特殊。在他们近半个世纪的夫妻生活中,无 论早年从戎,在反法西斯战争的艰苦年代,还是在爱丽舍宫期间,乃至隐退岁月,始终相敬 如宾,朝夕相处。
蓬皮杜曾说:“女性在我一生中占有众多位置。先前,我之成功与否,似乎与谁无关。后来 结识了我的妻子,毕生就改变了……成家给我带来了幸福和希望。”他夫人在其专著《心潮 》一书中这样说道:“在将近40年的共同生活中,无论处于怎样的境遇,我们总能维系自己 的家庭。我们始终坚持这一道德准则:简朴、忠诚、重友情……”
雅克·希拉克和夫人贝尔纳黛特对戴高乐和夫人非常崇拜。贝尔纳黛特的叔叔若弗罗瓦·德 库塞尔当年跟随戴高乐将军领导法兰西抵抗运动,直至后来将军入主爱丽舍宫任总统府秘书 长等。所以,她对戴高乐总统格外敬重,将军夫妇对她及其家庭也很了解。雅克早在中学就 加入将军下野后创建的法兰西人民联盟,上政治学院和国立行政学院后赴阿尔及利亚工作, 更坚定戴高乐主义政治选择。
自进入蓬皮杜总理办公室任职,后回家乡科雷兹当选国民议会议员,雅克·希拉克作为政治 新星受到戴高乐总统的关爱和提拔,随即成为政府班子中最年轻有为的一员。尤其经蓬皮杜 的直接培养提拔,他在党内和国事中的地位越来越高。之后他捍卫和继承戴高乐、蓬皮杜的 事业,创建保卫共和联盟,成为戴派第三代领袖,两任总理,蝉联总统。
他始终牢记戴高乐的教诲:“只有在逆境中才能产生刚强的人。”可以说,希拉克夫妇作为 最忠诚最卓著的继承人,不仅沿着戴高乐夫妇和蓬皮杜夫妇奠定的第五共和国体制及礼仪而 前进,而且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有所开拓与发展。
他们忠于戴高乐主义,维护共和价值,推进国家现代化,奉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捍卫和加 强法兰西的国际地位。他们同样坚忍不拔,百折不挠,经得起任何考验,特别是处于失利或 逆境之中,仍勇于奋起,顽强拼搏,赢得胜利,登上人生与权力的顶峰。
希拉克曾风趣地说,他娶了贝尔纳黛特是他“一生中赢得的第一次也是最美丽的胜利”。而 贝尔纳黛特则形象地称:“他是火车头,我是车厢;我是他的支点,时刻准备着 ……”
他们并肩奋斗50年,在当代法兰西史册上打上辉煌的印记,成为跨世纪的卓越元首和第一夫 人。
名门望族之后
贝尔纳黛特·肖德隆·德库塞尔1933年5月18日生于巴黎一个大资产阶级家庭。父亲让·肖 德隆·德库塞尔,是法国有名望的陶瓷企业家,母亲玛格丽特·玛丽·德布隆多。她有一个 妹妹叫卡特琳,一个弟弟叫热罗姆。
贝尔纳黛特是名门望族之后。祖籍可追溯到法国东北洛林地区梅茨一带的殷实人家。18世纪 出名的第一个人,叫约瑟夫·肖德隆,首任路易十四王军统领孔代亲王的总监,兼管埃诺领 地。接着出了法国大革命时期屡建功臣的勇将弗朗索瓦·路易·肖德隆,还有曾长期任外 交大臣及驻英国大使的塔列朗侯爵的秘书的克洛德·肖德隆。后者之子路易·于勒进入外交 界,因在驻布鲁塞尔和海牙公使馆任职出色,后娶布莱·德拉默特伯爵之女为妻,受拿破仑 三世赐德库塞尔贵族封号。1867年3月6日,其长子阿尔方斯晋封男爵,并被委任驻外使节。 贝尔纳黛特的祖父让·德库塞尔也当过驻罗马大使。所以肖德隆·德库塞尔家族堪称“外交 世家”。
20世纪,贝尔纳黛特的叔爷爷夏尔·德拉斯泰里1922年出任普斯卡莱政府的财政部长。叔叔 若弗罗瓦·德库塞尔早年毕业于军校,后调入外交部,曾在驻波兰、罗马使馆任职,并主管 东非洲事务。1940年5月跟随戴高乐将军赴伦敦,当少校副官、翻译联络兼办公室主任,参 与领导自由法兰西抵抗运动和光复祖国的战争。诺曼底登陆后,出任解放区共和国特派员和 临 时政府首脑办公厅秘书长,时年32岁的他本可升更高职位,但仍回外交部。1958年将军重新 执政,他出任爱丽舍宫秘书长,1963年后相继任驻英大使、外交部秘书长和戴高乐学会主席 等要职。因而,贝尔纳黛特对戴高乐将军非常崇拜。
同时,德库塞尔还是一个爱国实业世家。贝尔纳黛特曾祖父费利克斯·巴特罗塞斯于1845年 在卢瓦尔河畔的吉昂和布里阿创办了法国著名的陶瓷厂。传到她父辈一代,在国内外影响已 很大,而且出资建教堂、医院和学校,造福当地居民。他的父亲让·德库塞尔,在家排行老 大,下有七个弟弟和两个妹妹。让曾留学牛津大学,后和二弟格扎维埃继承祖业,扩大陶瓷 业经营。1937年起,吉昂厂则由格扎维埃主管。二次大战爆发,让和弟弟埃马纽埃尔等应征 上前线,英勇作战,被俘遭流放;埃马纽埃尔不幸惨死纳粹集中营,让被关押在德国,直至 1944年巴黎解放及德军投降才获释返回。他继续支撑家业,修复被敌人炸毁的陶瓷厂,重振 这一民族工业,同时还投资房地产经营。其次,贝尔纳黛特的两个姑姑让娜和玛 格丽特—玛丽,分别嫁给法国著名汽车制造家庞阿尔的两个儿子。另一姑姑安娜—玛丽和叔 叔樊尚则是圣母院修女和修道院神甫。
正是在这样的家庭熏陶下,贝尔纳黛特从小接受“正直、勇敢、进取、报国、尽职”的价值 观。
童 年 的 磨 练
巴黎沦陷,纳粹横行。1940年夏初,当时为独生女的贝尔纳黛特随着母亲躲到西南部洛特— 加龙省首府阿让市附近的外婆家,即在白十字镇的布隆多家族古堡住了两年有余。
外祖母奥黛特·德比斯里是布隆多·迪蒂埃尔伯爵夫人,住在库戴纳古堡。这座19世纪建筑 ,位于村外山丘上。家中拥有60多公顷耕地,种植葡萄、果园并酿酒,过着乡绅生活,什么 都不缺。由于男人大都应征参战了,家务全由外婆操持。老夫人也是贝尔纳黛特的教母,对 她格 外疼爱,教她学会自立。她喜欢参加劳动,采收葡萄和蜂蜜,学做果酱和果冻,喜欢养鸡喂 鸭。
母亲和外婆一样,对她管教甚严,经常用一句话来激她:“要是你父亲在家,你就懂得该怎 么办了!”父亲参战被俘由纳粹送到德国服苦役,她伤心不已,这使她处处很听话。外婆专 门请老师到家中教她。她聪明伶俐,读书用功。为使她克服“胆小的性格”,母亲教她办事 “要有勇气,要有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