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木主动。治法曰∶达者,吐也。其高者,因而越之。可刺大敦,灸亦同。
卷十
暑火心苦发汗
属性:与小肠为表里,南方火色,外应舌,主血运诸经。大黄苦寒,木香苦温,黄连苦凉,没药苦热。
诸痛痒疮疡,皆属于心火。治法曰∶热者汗之,令其疏散也。可刺少冲,灸之亦同。
卷十
湿土脾甘夺针
属性:与胃为表里,中央土也,色黄应唇,主肌肉,应四时。蜜甘凉,甘草甘平。
诸湿肿满,皆属于脾土。治法曰∶夺者,泻也。分阴阳,利水道。可刺隐白,灸亦同。
卷十
燥金肺辛清针
属性:与大肠为表里,西方金也,色白,外应皮毛、鼻,亦行气。干姜辛热,生姜辛温,薄荷辛凉。
诸气 郁,皆属于肺金。治法曰∶清者,清膈、利小便、解表。可刺少商,灸亦同。
卷十
寒水肾咸折针
属性:与膀胱为表里,北方水也,色黑,外应耳,主骨髓。牡蛎咸寒,水蛭咸寒。
诸寒收引,皆属于肾水。治法曰∶折之,谓抑之,制其冲逆。可刺涌泉,灸亦同。
卷十
大寒子上初之气
属性:初之气为病,多发咳嗽、风痰、风厥、涎潮痹塞、口 、半身不遂、失音、风癫
、风中、妇人胸中留饮、两脐腹微痛、呕逆恶心、旋运惊悸、狂惕、心风、搐搦、颤掉。初之气
病,宜以瓜蒂散吐之,在下泄之。
卷十
春分上脾二之气
属性:二之气为病,多发风温、风热。经曰∶风伤于阳,湿伤于阴。微头痛身热,
发作风温之候。风伤于卫气也,湿伤于脾气也。是以风温为病,阴阳俱自浮,汗出,身重,多眠
,鼻息,语言难出。此以上二证,不宜下。若与巴豆大毒丸药,热证并生,重者必死。二之
气病,宜以桂枝麻黄汤,发汗而已。
卷十
小满巳上三之气
属性:三之气为病,多发热,皆传足经者多矣。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
。太阳者,发热恶寒、头项痛、腰脊强;阳明者,身热、目疼、鼻干、不得卧;少阳者,胸胁痛、耳聋、
口苦、寒热往来而呕。此三阳属热。太阴者,腹满、咽干、手足自温、自利不渴,或腹满时痛
;少阴者,故口燥舌干而渴;厥阴者,腹满囊缩、喘热闷乱、四肢厥冷、爪甲青色。三之气
病,宜以清凉,上温下养,不宜用巴豆丸下之。
卷十
大暑未上四之气
属性:四之气为病,多发暑气、头痛、身热、发渴。不宜作热病治,宜以白虎汤。得此
病不传染,次发脾泄、胃泄、大肠泄、小肠泄、大瘕泄、霍乱吐泻、下痢及赤白相杂、水
谷不分消、肠鸣切痛、面浮足肿、目黄口干、胀满气痞、手足无力。小儿亦如此。四之气病
,宜渗泄,五苓散之类也。
卷十
秋分酉上五之气
属性:五之气为病,多发喘息、呕逆、咳嗽及妇人寒热往来、
、小儿斑瘾疮 。五之气病,宜以大、小柴胡汤,宜解治表里之类。
卷十
小雪亥上终之气
属性:终之气为病,多发风痰、风寒湿痹四肢。秋收多,冬水复旺,水湿相搏,肺气又
衰。冬寒甚,故发则收,则痿厥弱,无以运用,水液澄清冷,大寒之疾。积滞、瘕块、寒疝
、血瘕,凡气之疾。终之气病,宜破积发汗之类。
卷十
肝之经足厥阴风乙木
属性:是动则病腰痛不可以俯仰、丈夫
少腹肿,甚则嗌干、面尘脱色。是肝所、生病者,胸满、呕逆、飧泄、狐疝、遗溺、闭癃。为此诸病。
卷十
胆之经足少阳风甲木
属性:是动则病口苦、善太息、心胁痛、不能转侧,甚则面微有尘、体无膏泽、足外反
热,是为阳厥。是主骨所生病者,头痛、颔痛、目内 痛、缺盆中肿痛、腋下肿、马刀挟瘿、
汗出振寒、疟、胸胁肋髀膝外至胫绝骨外踝前及诸节皆痛、小指次指不用。为此诸病。
卷十
心之经手少阴暑丁火
属性:是动则病嗌干、心痛、渴而欲饮,是为臂厥。是主心所生病者,目黄、胁痛
臂内后廉痛厥、掌中热痛,为此诸病。
卷十
小肠经手太阳暑丙火
属性:是动则病嗌痛颔肿、不可以顾、肩似拔、
似折。是主液所生病者,耳聋、目黄、颊肿、颈颔肩
卷十
脾之经足太阴湿己土
属性:是动则病舌本强、食则呕、胃脘痛、腹胀、善噫、得后与气则快然,如衰,身体
皆重。是主脾所生病者,舌本痛、体不能动摇、食不下、烦心、心下急痛、溏瘕泄、水闭、黄
疸、不能卧、强立、股膝内肿厥、足大指不用。为此诸病。
卷十
胃之经足阳明湿戊土
属性:是动则病洒洒振寒、善呻数欠、颜黑、至则恶人与火、闻木声则惕然而惊、心欲
动、独闭户塞牖而处,甚则欲上高而歌、弃衣而走、贲响腹胀,是为
厥。是主血所生病者,狂疟、温淫、汗出、 衄、口 、唇胗、颈肿、喉痹
、大腹水肿、膝膑肿痛,循膺乳气冲股、伏兔 外廉足跗
上皆痛、中指不用。气盛则身以前皆热。其有余于胃,则消谷善饥、溺色黄;气不足,则身
以前皆寒栗、胃中寒、则胀满。为此诸病。
卷十
心包络手厥阴为母血
属性:是动则病手心热、臂肘挛急、腋肿,甚则胸胁支满、心中
大动、面赤目黄、喜笑不休。是主
卷十
三焦经手少阳为父气
属性:是动则病耳聋、浑浑
、嗌肿喉痹。是主气所生病者,汗出、目锐 痛、耳后肩
肘臂外皆痛、小指次指不用。为此诸病。
卷十
大肠经手阳明燥庚金
属性:是动则病齿痛、颈肿。是主津液所生病者,目黄、口干、 衄、喉痹、肩前
痛、大指次指痛不用。气有余,则当脉所过者热肿;虚
卷十
肺之经手太阴燥辛金
属性:是动则病肺胀满、膨膨而喘咳、缺盆中痛,甚则交两手而瞀,此为臂厥。是主肺
所生病者,咳、上气喘、渴、烦心、胸满、 臂内前廉
痛厥、掌中热。气盛有余,则肩背痛、风寒汗出中风、小便数而欠;气虚则肩背痛寒少气不足
以息、溺色变。为此诸病。
卷十
肾之经足少阴寒癸水
属性:是动则病饥不欲食、面如漆柴、咳唾则有血、喝喝、坐而欲起、目KT KT
如无所见、心如悬、若饥状。气不足则善恐、心惕惕如人将捕之,是为骨厥。是主肾所生病者,口热
舌干、嗌肿上气、嗌干及痛、烦心、心痛、黄胆、肠 、脊股内后廉痛、痿厥、嗜卧,足下热而痛。为此诸病。
卷十
膀胱经足太阳寒壬水
属性:是动则病冲头痛、目似脱、项如拔、脊痛、腰似折、髀不可以曲、 如结、 如
裂,是为踝厥。是主筋所生病者,痔、疟、狂癫疾、头囟项痛、目黄泪出、 衄、项背腰尻
脚皆痛,小指不用,为此诸病。
风治法∶风淫于内,治以辛凉,佐以甘苦,以甘缓之,以辛散之。
防风通圣散 天麻散 防风汤 祛风汤 小续命汤 消风散 排风汤
暑治法∶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以甘苦,以酸收之,以苦发之。
白虎汤 桂苓汤 玉壶丸 碧玉散 玉露散 石膏汤
湿治法∶湿淫于内,治以苦热,佐以咸淡,以苦燥之,以淡泄之。
白术木香散 桂苓 白术丸 五苓散 葶苈 木香散 益元散 神助散
火治法∶火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以甘苦,以酸收之,以苦发之。
凉膈散 解毒丸 神功丸 八正散 调胃散 大小承气汤
燥治法∶燥淫于内,治以苦温,佐以甘辛,以辛润之,以苦下之。
神功丸 麻仁丸 脾约丸 润体丸 润肠丸 四生丸 葶苈散
寒治法∶寒淫于内,治以甘热,佐以苦辛,以辛散之,以苦坚之。
姜附汤 四逆汤 二姜汤 术附汤 大戊己丸 附子理中汤
卷十
六门病证药方
属性:风门独治于内者∶
防风通圣散 防风天麻丸 防风汤 小续命汤 消风散 祛风丸 承气汤
陷胸汤 神芎丸 大黄丸 备急丹
暑门独治于外者∶
白虎汤 桂苓甘露散 化痰玉壶丸 益元散 玉露散 石膏散 拔毒散 水
澄膏 鱼胆丸 金丝膏 生肌散
湿门兼治于内者∶
五苓散 葶苈 木香散 白术 木香散 益元散 大橘皮汤 桂苓 白术丸 神助散
大柴胡汤 小柴胡汤 柴胡饮子 防风 通圣散 防风 当归饮子
火门兼治于外者∶
凉膈散 黄连解毒汤 泻心汤 神芎丸 八正散 调胃散 调胃承气汤 桂
苓汤 麻黄汤 小建中汤 升麻汤 五积散
燥门先治于内,后治于外者∶
神芎丸 脾约丸 麻仁丸 润体丸 四生丸
谓寒药攻其里,大黄兼牵牛之类。
谓热药攻其表,桂枝、麻黄、升麻之类。
姜附汤 四逆汤 二姜汤 术附汤
寒门先治于外,后治于内者∶
大已寒丸 理中丸
谓热药攻其表,谓寒药攻其里。
卷十
《内经》湿变五泄
属性:六气属天,无形,风、暑、湿、火、燥、寒。
五形湿属戊己,湿入肺经为实。
六味属地,有质,酸、苦、甘、辛、咸、淡。
五脏湿属脾胃,湿入大肠为虚。
卷十
胃泄风湿
属性:夫胃泄者,饮食不化,完谷出,色黄,风乘胃也,宜化剂之类。
卷十
脾泄暑湿
属性:夫脾泄者,腹胀满注,实则生呕逆。三证宜和剂、淡剂、甘剂、清剂之类。
卷十
大肠泄燥湿
属性:夫大肠泄者,肠鸣切痛。先宜寒剂夺之,次宜甘剂、分其阴阳也。
卷十
小肠泄热湿
属性:夫小肠泄者,溲而便脓血,少腹痛。宜寒剂夺之,淡剂、甘剂分之。
卷十
大瘕泄寒湿
属性:夫里急后重,数至圊而不能便。先宜清剂、寒剂夺之,后以淡剂、甘剂分之。或茎中痛,亦同。
卷十
《金匮》十全之法
属性:飧泄∶春伤于风,夏必飧泄。暮食